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唇红三角瓣术前术后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姗 杨学财 +3 位作者 刘美霞 孙健 陈立强 杜德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单侧唇裂红唇修复中唇红三角瓣的设计进行术前数据的定量分析,及通过术后数据的定量分析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6例单侧唇裂患儿,手术前后进行健患侧各项数据的测量,术前数据包括健患侧唇长、干唇长、唇红三... 目的:单侧唇裂红唇修复中唇红三角瓣的设计进行术前数据的定量分析,及通过术后数据的定量分析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6例单侧唇裂患儿,手术前后进行健患侧各项数据的测量,术前数据包括健患侧唇长、干唇长、唇红三角瓣边长及底长;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得出术前数据的相关性并进行唇红三角瓣的设计,为单侧唇裂唇红修复时三角瓣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术后测量数据包括健患侧唇长、干唇高度及唇高,运用医学统计学分析健患侧有无差异,从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分析术后唇红部形态、对称性及患儿上唇唇红部形态等,综合评价手术中设计唇红三角瓣的效果。结果:唇裂裂隙程度与唇红三角瓣底长有明显的相关性,术前健侧与裂隙缘唇峰干唇的高度差和红唇三角瓣底长呈正相关(P<0.05);26例唇红修复主观评价项平均得分均大于4分,客观评价术后健患侧干唇高度、唇高、唇长均无差异,整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依照本文设计唇红三角瓣的方法修复单侧唇裂可使上唇唇红获得良好形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唇红 唇红三角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裂唇红缘唇珠整复术的术式改进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俊发 艾伟健 +1 位作者 刘曙光 曾曙光 《现代医院》 2006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三角瓣与梯形瓣交叉法在唇裂修复术中唇红、唇珠整复的可行性。方法 2001~2005年40例单侧唇裂以改良Tennison法修复,上唇皮肤常规方法,唇红、唇珠处设计以三角形瓣与梯形瓣交叉方法,恢复唇弓外形、唇珠丰满并向前微翘,唇... 目的 探讨三角瓣与梯形瓣交叉法在唇裂修复术中唇红、唇珠整复的可行性。方法 2001~2005年40例单侧唇裂以改良Tennison法修复,上唇皮肤常规方法,唇红、唇珠处设计以三角形瓣与梯形瓣交叉方法,恢复唇弓外形、唇珠丰满并向前微翘,唇红术后未见明显切迹(口哨状)。结果 40例患者唇裂修复术后,唇弓唇珠外形均取得良好效果,消除口哨状。结论 在唇红整复术中运用三角瓣与梯形瓣交叉的方法,能较好恢复唇红唇珠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瓣与梯形瓣 唇裂修复 唇红 唇珠 唇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一侧颊肌粘膜瓣修复全下唇唇红缺损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蒋自强 赵怡芳 李祖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 :介绍应用颊肌粘膜瓣修复全下唇唇红缺损的经验。方法 :外伤和肿瘤切除后引起的 4例全下唇唇红缺损行蒂在口角带血管蒂的颊肌粘膜瓣转移修复 ,术后观察红唇形态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全部颊肌粘膜瓣完全成活 ,无感染、血肿、导... 目的 :介绍应用颊肌粘膜瓣修复全下唇唇红缺损的经验。方法 :外伤和肿瘤切除后引起的 4例全下唇唇红缺损行蒂在口角带血管蒂的颊肌粘膜瓣转移修复 ,术后观察红唇形态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全部颊肌粘膜瓣完全成活 ,无感染、血肿、导管或神经损伤及张口障碍。红唇的长度、高度、厚度及感觉都得到恢复。结论 :蒂在口角的颊肌粘膜瓣能提供足够的组织修复全下唇唇红缺损 ,术后形态和功能恢复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肌粘膜瓣 唇红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侧唇红肌黏膜瓣在鼻底修复中的应用及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德保 陈美腊 陈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9-559,562,共2页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在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微笑列车"活动中178例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8例,年龄5个月至37岁之间,其中男性63例,女性55例。对照组60例,年龄5个月至42岁之间,其中男性38例,女...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在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微笑列车"活动中178例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8例,年龄5个月至37岁之间,其中男性63例,女性55例。对照组60例,年龄5个月至42岁之间,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黏膜瓣 单侧完全性唇裂 应用 修复 鼻底 唇红 患侧 微笑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临床分析
5
作者 李亚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6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本院诊治的25例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患者,采取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 目的探讨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本院诊治的25例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患者,采取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上唇唇珠形态得到了明显改善,手术区域没有形成明显的瘢痕组织。结论对于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患者,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唇红黏膜肌瓣 单侧唇裂 唇珠缺失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15~20岁维吾尔族青年唇红颜色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师敏 赵春萍 +4 位作者 张嘉宇 何惠宇 肖峰 张旭 葛树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测量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青年唇红颜色色度值并对比,建立维吾尔族青年唇红颜色数据库,同时可作为今后此类研究的基础。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及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采集、分析205名新疆喀什地区15~20岁维吾尔族青年唇红颜色的色度值。... 目的:测量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青年唇红颜色色度值并对比,建立维吾尔族青年唇红颜色数据库,同时可作为今后此类研究的基础。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及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采集、分析205名新疆喀什地区15~20岁维吾尔族青年唇红颜色的色度值。结果:获得维吾尔族青年上唇左侧唇峰、上唇唇珠、上唇右侧唇峰、下唇左侧唇峰、下唇唇珠及下唇右侧唇峰的具体色度值范围。结论:不同性别、测色部位唇红之间的色度值存在着差异性,上下唇同名唇红之间差异尤为明显,下唇颜色比上唇更亮、更偏红,上唇颜色比下唇更偏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青年 唇红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唇裂唇红修复研究
7
作者 张兰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索在唇裂修补术中,唇红的修复方法。方法 在单侧唇裂修复前,用美兰设计出唇红的范围,划出唇红上界线和下界线,两界线在两侧口角相交,中间组织为唇红组织,在两条线上设计定点、连线、切开,注意下界线以内的粘膜不要缝到线外来,以... 目的 探索在唇裂修补术中,唇红的修复方法。方法 在单侧唇裂修复前,用美兰设计出唇红的范围,划出唇红上界线和下界线,两界线在两侧口角相交,中间组织为唇红组织,在两条线上设计定点、连线、切开,注意下界线以内的粘膜不要缝到线外来,以免唇红色泽不一。结果 100例唇裂修复后,唇弓一致,唇红色泽、吻合线一致,唇红丰满自然美观。患者及家属满意率100%。结论 先规划设计好唇红后修复唇裂,节省手术时间,方法简便,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形态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治疗 唇红 修复 美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红缘切口在口周皮脂腺囊肿切除中的应用
8
作者 杨治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皮脂腺囊肿 囊肿切除 唇红 切口 皮肤囊肿 手术切除 治疗方法 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环枢关节脱位1例
9
作者 刘清沁 马占敏 +1 位作者 徐淑玲 康莺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141-,共1页
关键词 川崎病 患儿 唇红 淋巴结 结膜充血 扁桃体 淋巴组织 环枢关节 草莓舌 杨梅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颌前突患者治疗前后上下唇正面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月 杨安迪 雷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双颌前突是一类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患者面型的错牙合畸形,上下唇形态的异常是患者寻求正畸治疗的主要动因。本研究拟分析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的上下唇正面形态的变化。方法:双颌前突组纳入39例双颌前突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3.1&#... 目的:双颌前突是一类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患者面型的错牙合畸形,上下唇形态的异常是患者寻求正畸治疗的主要动因。本研究拟分析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的上下唇正面形态的变化。方法:双颌前突组纳入39例双颌前突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3.1±4.1)岁,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为19例安氏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的直面型女性志愿者,平均年龄(26.0±2.6)岁。拍摄治疗前后的面部照片、口内像以及头颅侧位片。使用Image pro-Plus 6.0软件,测量正面照片上下唇红高度以及面积,头影测量分析上下切牙内收量和倾斜度的改变,并进一步分析上下前牙内收量与上下唇红高度以及面积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正畸治疗前双颌前突患者显示出异常的正面唇形态,上下唇面积及唇红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正畸治疗后,双颌前突患者上下唇面积及上下唇红高度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双颌前突患者治疗后上唇面积以及上下唇红高度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下唇面积仍大于对照组(P<0.05)。双颌前突患者治疗后牙齿突度显著减小,切牙内收量与上下唇侧缘的高度的减少量具有弱相关性。结论:正畸治疗显著改善了双颌前突患者上下唇正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正畸 唇红高度 唇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李丽 张永络 +1 位作者 张剑宇 刘冬岩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0年第2期9-10,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作为多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已为众医家所认识。然以其为致死原因,考查它在各种疾病、各年龄组及死亡时刻等方面的分布频数报导较少。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我院近23年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病例134份,考证具体分布特点,并从中... 上消化道出血,作为多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已为众医家所认识。然以其为致死原因,考查它在各种疾病、各年龄组及死亡时刻等方面的分布频数报导较少。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我院近23年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病例134份,考证具体分布特点,并从中西医病机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意在对该证的防治提出点滴线索。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66~1988年以上消化道出血为直接死因病例134例,进行分类分组统计处理,因部分项目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直接死因 临床分析 分组统计 外科病 唇红面赤 平滑肌张力 脑血管意外 辨证分析 脉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malotglus flaminus
12
作者 马玲 林同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9-270,278,共3页
Homalotglus flaminus (Dalman)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enemy of the Chilocorus kuwanae.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life history, the action style on hosts were studied at Hongqi Forest Farm, Daqing City, Heilongji... Homalotglus flaminus (Dalman)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enemy of the Chilocorus kuwanae.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life history, the action style on hosts were studied at Hongqi Forest Farm,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June 1998 to October 2000, in order to control H. flaminus and raise the control ability of Chilocorus kuwanae to Quadraspidiotus gigas pest. The observ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 flaminus has two generation one year in study area, the pupating span is 12.7 d, life span of females and males is 17.6 d and 10.8 d respectively, egg span is 10 d, and the sex ratio of females to males is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alotglus flaminus Chilocorus kuwana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牛性行为与排卵关系的观察
13
作者 郭连成 刘长海 《养殖技术顾问》 2005年第2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性行为 观察 外阴部 阴唇 唇红 红肿 阴道壁 母牛 初情期 月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