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存在与时间》到《哲学论稿》: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关系疏解 被引量:3
1
作者 柯小刚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6,共6页
《哲学论稿》是海德格尔在30年代的重要手稿,与晚期思想关系密切。如何解说《哲学论稿》与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关系,成为疏通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联系的关键。这个疏通工作把Befragtes的问题作为引导性问题,以之为追问的线索,考... 《哲学论稿》是海德格尔在30年代的重要手稿,与晚期思想关系密切。如何解说《哲学论稿》与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关系,成为疏通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联系的关键。这个疏通工作把Befragtes的问题作为引导性问题,以之为追问的线索,考察了两个问题:一、以此在为Befragtes如何决定了《存在与时间》必须以此在的生存现象学描述为主体内容;而直接"从Ereignis而来"如何决定了《从Ereignis而来》向哲学的投稿贡献是Ereignis的自行发生成文?二、是否借助一个Befragtes或以什么存在者为Befragtes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成文时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哲学论稿 《存在与时间》 此在 本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本有的艺术:海德格尔论艺术与本有 被引量:2
2
作者 支运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137,共7页
《艺术作品的本源》以"本有"(Ereignis)阐释了艺术的特性,《艺术作品的本源》是《哲学论稿》的本质性补充与评论。海德格尔关于Ereignis的思想和他对艺术之思具有同一始源,它们又都立足于形而上学和技术时代的拯救。作为Ereig... 《艺术作品的本源》以"本有"(Ereignis)阐释了艺术的特性,《艺术作品的本源》是《哲学论稿》的本质性补充与评论。海德格尔关于Ereignis的思想和他对艺术之思具有同一始源,它们又都立足于形而上学和技术时代的拯救。作为Ereignis的艺术,是在发生(Er)和有"gibt"上沉思艺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的本源 哲学论稿 EREIGNIS 发生 给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本有(Ereignis)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地位及含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支运波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1910年Ereignis出现于海德格尔的著作,1919年获得有别于日常意的新意义,到《哲学论稿》(1936-1938)被集中探讨并成为他思想的"主导词"。Ereignis是海德格尔克服形而上学思的非形而上学词,它的意义基于"Er"与"e... 1910年Ereignis出现于海德格尔的著作,1919年获得有别于日常意的新意义,到《哲学论稿》(1936-1938)被集中探讨并成为他思想的"主导词"。Ereignis是海德格尔克服形而上学思的非形而上学词,它的意义基于"Er"与"eignis",又不限于此,是个含义最丰富的词。海德格尔几乎所有的重要词汇(思想)都可用Ereignis替换或与此关联。Ereignis既是一切,又是"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eignis《 哲学论稿 主导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漂移: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4
作者 邱健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5期79-83,共5页
如何理解"歌-诗"这个表达式?"歌"、"诗"、连字符号"-"是什么意思?在海德格尔的后期著作《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中,"此-在"、"本-有"、"体-验"、"启-思"等词汇都加上了连字符号"-",他用这种表达式区别于先前著... 如何理解"歌-诗"这个表达式?"歌"、"诗"、连字符号"-"是什么意思?在海德格尔的后期著作《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中,"此-在"、"本-有"、"体-验"、"启-思"等词汇都加上了连字符号"-",他用这种表达式区别于先前著作中的同名术语。我们可以从"此在"的表达来领会海德格尔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分写 哲学论稿 连字符 词汇 歌谣 赵元任 艺术歌曲 诗创作 旋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回顾 被引量:4
5
作者 海德格尔 李乾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4,共6页
1913—1916年完成的《心理学主义中的判断学说》等文本只是一种尽义务的尝试;1920—1923年间所有的思之追问都在“人的此在的存在论”这一计划中汇聚起来了;1927年的《存在与时间》在本质上超越了迄今为止的一切追问方式,它不是什么... 1913—1916年完成的《心理学主义中的判断学说》等文本只是一种尽义务的尝试;1920—1923年间所有的思之追问都在“人的此在的存在论”这一计划中汇聚起来了;1927年的《存在与时间》在本质上超越了迄今为止的一切追问方式,它不是什么人的“存在论”或“基础本体论”;1922~1937年的讲座大多是在他性之思中隐匿起来的探索,从属于在《从本有而来》的计划中的被称为“传送”的任务的周边区域;从1932年的春天开始的一个新的隐蔽计划,这个计划在《从本有而来》这一大纲中获得了它的第一个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秘密文献 道路回顾 《存在与时间》 哲学论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