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思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陈修斋论哲学与哲学史》读后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永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7,共4页
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不仅要立足于民族的特殊性,与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和具体实践相融通;同时,哲学又需要具备关注全人类命运的类意识,从民族性走向世界性,以其特有的反思、批判与前见魅力惠及全人类的事业,这是一个民族的哲学思维趋于成... 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不仅要立足于民族的特殊性,与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和具体实践相融通;同时,哲学又需要具备关注全人类命运的类意识,从民族性走向世界性,以其特有的反思、批判与前见魅力惠及全人类的事业,这是一个民族的哲学思维趋于成熟的标志。因此,哲学的致思维度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致思维度 民族性 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