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实现路径探索——一个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洪泽 张森林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67,共3页
充分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价值引领、方法论塑造和能力体系构建三方面的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面临的问题,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认识为前提,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课... 充分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价值引领、方法论塑造和能力体系构建三方面的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面临的问题,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认识为前提,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为重点,以规范实践教学为拓展途径,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探寻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先进性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育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利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4-35,共2页
本文论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四大功能,分析了当前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状况及原因,并就如何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科学课程 社会 哲学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发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关系大学生职业未来
3
作者 姜义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8,共1页
提及哲学社会科学对于高等教育,不少人认为就是高等学校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对学生开设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其实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讲,作为高等教育载体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绝非专属于本学科的教师和... 提及哲学社会科学对于高等教育,不少人认为就是高等学校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对学生开设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其实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讲,作为高等教育载体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绝非专属于本学科的教师和研究者,也绝非局限于向学生开设几门相关课程,而是所有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需有足够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与修养,并将这种修养融会贯通于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育者在向学生传授各类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渗透、借助、辅之以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大学生 教育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职业 被教育者 高等学校 专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教育回归初心的“道”与“术”——评《课程思政——一场深刻的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145,共1页
从2010年正式启动于上海到如今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从一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编制,从育人成效的提升到制度体系的建设,课程思政从1.0版本迭代为2.0版本。宗爱东所著的《课程思政——一场深刻的变革》(上... 从2010年正式启动于上海到如今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从一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编制,从育人成效的提升到制度体系的建设,课程思政从1.0版本迭代为2.0版本。宗爱东所著的《课程思政——一场深刻的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便是对这一过程的阶段性总结。该书分别从理论溯源、思想政治课建设、综合素养课程、高校自然科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有关课程思政的政策理论、实施举措、师资准备、体系构建等重要问题,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课程思政 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举措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教育回归 思想政治课 阶段性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