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4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立云 柴剑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0,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努力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进路至关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般研究生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共通性规律,但也存在特殊性规律。站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努力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进路至关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般研究生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共通性规律,但也存在特殊性规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面临如何适应研究生教育大变革的形势要求、如何应对因规模扩大产生的培养管理系列问题、如何处理科研和教学空间分离带来的管理压力等挑战。为此,需要优化和创新具体路径:在发展思路上,厘清科研工作和教育工作“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明晰科研特色和智库优势是研究生教育安身立命的底气,找准面向全球、立足本土、服务发展的实践型研究生教育之路;在具体举措上,健全研究生教育大思政格局,优化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设计,加强过程管理、基础建设、对外交流,强化激励约束;在组织保障上,党委行政统筹谋划,具体管理部门协调监督,各教学承担部门协同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时代的挑战
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7-247,共1页
荆林波撰文《信息技术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指出,我们目前处于信息技术的变革时期,作为一种创新,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新的服务、新的市场和新的经济组织方式,撬动着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作... 荆林波撰文《信息技术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指出,我们目前处于信息技术的变革时期,作为一种创新,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新的服务、新的市场和新的经济组织方式,撬动着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它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研究主体都发生了巨大的裂变,涌现了很多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信息技术 发展现状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创新——以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为例
3
作者 方晶 陈新 黄帅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2,160,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亟待创新以适配这一变革。本文构建了“技术赋能-组织适配”的理论框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革新资源获取方式、拓展协作半径、重塑成果生产逻辑,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重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亟待创新以适配这一变革。本文构建了“技术赋能-组织适配”的理论框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革新资源获取方式、拓展协作半径、重塑成果生产逻辑,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治理升级,实现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创新实践表明,资源治理专业化、协作形态柔性化、成果转化流程化,可以促进形成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共生的新型研究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组织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费成 陈帅朴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3,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的模型,涵盖了丰富的社会价值和事实知识,其所展现的机器智能显著提升了各类社会生产与科学研究的效能。哲学社会科学强调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除了作为前沿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的模型,涵盖了丰富的社会价值和事实知识,其所展现的机器智能显著提升了各类社会生产与科学研究的效能。哲学社会科学强调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除了作为前沿技术工具丰富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其更为突出的特征是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极大扩展了研究视角和观察视域。鉴于二者融合具有释放巨大势能的潜力,首先应当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基础,在此基础上围绕赋能过程中的创新模式与核心挑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系统提出赋能路径的建设策略,从而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赋能机理,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评《社会科学哲学的语境论研究纲领》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0,共4页
1936年,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在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描述了一场严重的科学危机:随着实证科学彻底的客观化,哲学作为一门普遍科学被具体科学所取代,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渐行渐远,... 1936年,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在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描述了一场严重的科学危机:随着实证科学彻底的客观化,哲学作为一门普遍科学被具体科学所取代,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渐行渐远,人之立于世的“生活世界”将被遗忘。80多年后,虽然实证主义已经式微,但自然科学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威胁到了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基础。殷杰教授的新著《社会科学哲学的语境论研究纲领》从语境论的视角出发,试图为化解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危机给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危机 社会科学哲学 研究纲领 渐行渐远 实证科学 语境论 合法性基础 埃德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6
作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本刊2025年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组织刊发相... 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本刊2025年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组织刊发相关学术研究论文,以优秀的学术成果回馈伟大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选题方向 学术研究论文 河海大学学报 我国经济社会 理论创新成果 三中全会精神 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1篇研究成果入选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
7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近日,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简称“哲社主文献”)发布了首批入选主文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1篇研究成果入选。据悉,“哲社主文献”旨在通过一套科学的遴选标准、规范的遴选流程以及基于学术共同体的专业评审,荟... 近日,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简称“哲社主文献”)发布了首批入选主文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1篇研究成果入选。据悉,“哲社主文献”旨在通过一套科学的遴选标准、规范的遴选流程以及基于学术共同体的专业评审,荟萃各学科主流、经典、必读的学术文献。“哲社主文献”一期的遴选范围是2013-2022年间公开发表的约400万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覆盖所有一级、二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华中师范大学 学术共同体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文献 主文献 研究成果 文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
8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财经研究基地”是北京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于2004年由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是中央财经大学第一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财经研究院是基地的建设单位,其前身是财经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2005年更名为财经研究院... “北京财经研究基地”是北京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于2004年由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是中央财经大学第一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财经研究院是基地的建设单位,其前身是财经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2005年更名为财经研究院,是中央财经大学复校后最早创办的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教委 科研基地 社科规划 财经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国农村研究”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
9
作者 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的通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农村研究”专栏成功入选。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农村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专栏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学报 中宣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国家“十四五”体育学发展规划调研分析 被引量:99
10
作者 杨桦 仇军 +6 位作者 陈琦 孙晋海 方千华 韩春利 周良君 王雷 钟建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6,共24页
为推动新时代体育哲学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本状况与重要研究进展,站在“十四五”时期体育哲学... 为推动新时代体育哲学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本状况与重要研究进展,站在“十四五”时期体育哲学社会学学术前沿,对研究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进行了前瞻性预判。研究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课题立项、著作出版、论文发表、智库建设等发展态势良好,研究成果围绕体育实践中的重大、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探索,对体育实践指导和政府决策咨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存在研究成果转化不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学科建设研究相对滞后、体育学的话语体系研究尚未形成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应注重对国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与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法律保障、多元功能与价值、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民间民俗民族体育产业化、后疫情时代竞技体育发展、大数据及其在体育社会科学中的运用、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建构、中国体育文化传播与世界体育共同体建设、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与冰雪运动发展等重点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 十三五 十四五 研究现状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的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卫华 李石勇 +2 位作者 肖向晨 蒋兴华 赵敏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不少传统文科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生长点。这些优势生长点就在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部门和行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相结合的应用文科上。充分认识和积极准确地捕捉这类优势生长点,理工科大学哲学社... 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不少传统文科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生长点。这些优势生长点就在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部门和行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相结合的应用文科上。充分认识和积极准确地捕捉这类优势生长点,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并在一些新的交叉学科上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特色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五大系统研究能力的量化分析——基于CSSCI(1998—2004)的统计数据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向东 袁培国 马晓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81,共6页
本文依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中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校系统、科研系统、党政部门、党校系统、军队系统在1998—2004年间学术论文的产出与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按学科、地区、人力资源、科研经费等相关条件,对五大... 本文依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中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校系统、科研系统、党政部门、党校系统、军队系统在1998—2004年间学术论文的产出与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按学科、地区、人力资源、科研经费等相关条件,对五大系统的研究能力与水平作了初步研究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五大系统 研究能力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与进展:基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文本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健 郑丽丽 +2 位作者 许婕 李凌晨 钱宏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2-407,共6页
采用文献计量法和文本研究法,以2001—2012年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典型成果为研究样本,就"课题指南、立项项目、研究成果形式、研究问题与方法"4个维度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意在归纳其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 采用文献计量法和文本研究法,以2001—2012年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典型成果为研究样本,就"课题指南、立项项目、研究成果形式、研究问题与方法"4个维度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意在归纳其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阐述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动态趋势,推进课题研究的发展。主要观点:(1)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而言,应加强政策支持,使其更好地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宏观决策、规划政策制定、运动项目发展提供科学有效地指导;(2)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而论,一要紧扣社会主题,抓住热点问题;二要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注重研究方法运用的合理有效;三要规划好立项课题的结构,拓展参与课题研究的部门机构;(3)应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激发研究者或研究团队研究的问题意识与主题意识,着力解决体育事业重要发展问题,推进研究进程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哲学 社会科学 课题研究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刍议 被引量:30
14
作者 叶继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71,共11页
为了较深入了解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评述了近年来有关研究的进展,对研究方法及方法创新等概念进行了辨异,利用个案分析法论证了研究方法创新对产生新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利用抽样调查法... 为了较深入了解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评述了近年来有关研究的进展,对研究方法及方法创新等概念进行了辨异,利用个案分析法论证了研究方法创新对产生新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利用抽样调查法统计了管理学、历史学和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的情况,分析了成绩与不足,针对目前研究方法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研究、加强利于方法创新的宽松学术环境的建设、加强研究方法和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和加强学者方法论及相关知识更新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创新 研究方法使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状况的考察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杨桦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7,共13页
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立项的类别、数量不断增多,课题研究内容不断拓宽,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明显,群众体育领域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竞技体育领域... 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立项的类别、数量不断增多,课题研究内容不断拓宽,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明显,群众体育领域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体育产业领域成为新兴研究热点等。同时,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存在缺乏理论深度、实证研究不足、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地区分布不平衡、学术队伍总体素质和研究团队整体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当前,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集中在体育发展战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四个方面。体育在新时代国家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价值、体育系统内的整合发展和体育系统外的联动发展、构建多元平等、交流互鉴的世界体育共同体、体育发展方式改革和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成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现状 体育发展战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初探--基于CSSCI(2001-2005)的数据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向东 袁培国 马晓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21,30,共4页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我国体育院校2001—2005年间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十五"期间,我国体育院校的发文总量共2 596篇,约占全国高校的1.13%;按学科统计,体育学的发文量占...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我国体育院校2001—2005年间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十五"期间,我国体育院校的发文总量共2 596篇,约占全国高校的1.13%;按学科统计,体育学的发文量占全国各类高校体育学发文总量的31.93%;从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看,被引总次数达1 144,篇均被引次数为0.4405;被引论文645篇,论文被引率为24.84%;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699篇,占全部论文的26.92%,其被引率达30.19%。从研究效率看,体育院校人均年产出论文数为0.1077篇,每万元科研经费产出的论文数为0.2024篇,均位居全国各类高校的第5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论文 科学研究能力 引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度探析研究与评价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靖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107,共18页
步入21世纪,国家层面日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近10余年,中国社会科学界发表论文批量化涌现。文章意在重申,展开研究之研究的讨论实为反思"为什么"而进行,再度回归研究与评价的本体之讨论。老调重弹,让中国社科研究和... 步入21世纪,国家层面日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近10余年,中国社会科学界发表论文批量化涌现。文章意在重申,展开研究之研究的讨论实为反思"为什么"而进行,再度回归研究与评价的本体之讨论。老调重弹,让中国社科研究和评价回归本来之面目。关注评价研究之研究的同时,需要将其转化为规范性的文本或是文件,甚至是制度化的法律文本,用以改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之风气。时下,管理当局也在三令五申,社会科学界当事人却难以独善其身;针对于此,笔者提出有待深度探讨和研究的本源性问题。追本朔源,提升研究之研究工作的理论认知水平;推而论之,将研究之研究用以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界之改造工作,需要局中人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评价 知识分子 改造学界 大学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志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4,173,共10页
中国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最重要的力量,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功利主义利益驱动和成果评价体系的不健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现实结合不紧,移... 中国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最重要的力量,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功利主义利益驱动和成果评价体系的不健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现实结合不紧,移植性、诠释性、解释性居多,创新成果不足,研究潜力、实力和效力发挥不够。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成果评价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刻不容缓的、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顾国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现状并对美国、英国、芬兰等国研究评价案例进行剖析后可以得出结论: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导向原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差别化评价、建立健全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做法,可以更好地拓展新的思路,提升研究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哲学社会科学 国外案例 研究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 差别化评价 评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运行机制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菲菲 高伟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14,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集人才培养、知识生产、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多重目标、多元主体、多类要素的协同研究平台,是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重要载体。现从动态、系统的视角观察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生命周期建设,并基于复...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集人才培养、知识生产、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多重目标、多元主体、多类要素的协同研究平台,是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重要载体。现从动态、系统的视角观察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生命周期建设,并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将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运行过程划分为目标设定、组织管理、政策机制、评价反馈4个层次,探讨系统的复杂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并基于各模块间的闭环逻辑关系提出多层级的目标管理、多节点的资源分配、动态策略调整、多维度评价机制等建设路径,以期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内部治理效能和外部辐射能级提供可探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自适应系统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运行机制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路口的国家路径选择:美国梦?欧洲梦?还是中国梦?--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 被引量:31
20
作者 马静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4-35,共2页
美国梦是一个分裂世界的梦,一个为美国自己谋幸福的梦 人民论坛记者:有专家指出,当前西方国家的危机已由经济领域蔓延到政治、社会治理领域,实际上破除了以“美国梦”为代表的西方发展模式神话,您怎么看?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美国梦” 西方国家 十字路口 中国梦 赵汀阳 研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