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开启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for Science)正成为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体现出跨学科融合、人机协同共创等新特点。当前,大模型如何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AI for Social Science),其范式与路径尚不明确。本...大模型开启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for Science)正成为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体现出跨学科融合、人机协同共创等新特点。当前,大模型如何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AI for Social Science),其范式与路径尚不明确。本文首先回顾了研究范式的演进,并提炼出一种以大模型与研究者协同共创为特征的大模型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生成—批判—共创”实施路径。最后,本文以大模型助力艺术传承为例,为大模型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案例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大模型开启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for Science)正成为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体现出跨学科融合、人机协同共创等新特点。当前,大模型如何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AI for Social Science),其范式与路径尚不明确。本文首先回顾了研究范式的演进,并提炼出一种以大模型与研究者协同共创为特征的大模型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生成—批判—共创”实施路径。最后,本文以大模型助力艺术传承为例,为大模型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案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