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评价现状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邱均平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66-71,共6页
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三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重要性的研究较多,其中也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 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三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重要性的研究较多,其中也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薄弱,相关研究成果非常少,因此学术界还需要加强此领域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9,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论界并未进行认真梳理与探讨。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借鉴组织能力的"RPV模型",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为三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谭春辉 王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3,共6页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基本步骤依次是:设定指标权重向量、建立评价指标集、建立评价等级集、构建二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二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一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一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目标层模糊判断矩阵、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被评价对象所属等级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条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竞业 姜晓丽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0,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条件主要有时代基础、社会基础和学术环境。大科学时代、信息化时代和消费性时代分别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新机遇、开辟新方向、建立新领域。国家政党重视、学科基地齐全和人才培养完善分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政...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条件主要有时代基础、社会基础和学术环境。大科学时代、信息化时代和消费性时代分别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新机遇、开辟新方向、建立新领域。国家政党重视、学科基地齐全和人才培养完善分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政治基础、社会组织基础和社会教育基础。学术环境有宏观学术环境和微观学术环境,分别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环境和局部环境。深化认识这些条件,有利于研究者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条件 时代基础 社会基础 学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及规律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创新原则、创新意义及创新作用诸方面,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的研究重视不够。本文认为后者是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问题及前提,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本质特征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 被引量:5
6
作者 熊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5-251,共7页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至关重要,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寻求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的诸多因素和规范哲...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至关重要,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寻求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的诸多因素和规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科学化应遵循的若干原则进行分析,以期趋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科学化的真正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评价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8,共4页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创新要素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力的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创新主体、创新机遇、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诸要素的一般属性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的要素特征及影响作用。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创新要素 创新主体 创新机遇 创新环境 创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础
8
作者 杨竞业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0,共4页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础。这些基础主要有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从实践基础看,感悟日常生活、批判社会现实和参与学术交往分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理解基础、应用基础和提升基础。从理论基础看,自...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础。这些基础主要有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从实践基础看,感悟日常生活、批判社会现实和参与学术交往分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理解基础、应用基础和提升基础。从理论基础看,自然科学理论、学科专业理论和通俗知识理论分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和常识基础。从物质基础看,经济物质待遇、研究辅助设施和学术传播媒介分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经济基础、研究基础和传播基础。这些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实现条件或内在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基础 实践基础 理论基础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巡礼 《经济论坛》智库学术传播创新团队及首席编辑简介
9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经济论坛》智库学术传播创新团队,依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论坛杂志社成立,现有团队成员7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本创新团队成立于2019年,秉承“智库资政、学术传播、服务社会”的办刊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关键词 学术传播 办刊思想 政治导向 创新团队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智库 团队成员 高级职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10
作者 任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面临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充分地估价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方向,是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谋篇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改革创新 中国特色 科学体系 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马克思主义 谋篇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公共性 克服行政化——读刘新跃《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阮成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1-236,共6页
现代国家及政府的重要职能,是通过国民税赋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发展科学、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兴办公共交通、公共信息等公共设施,提供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以此造福于国民,保障其执政的合法性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分化,... 现代国家及政府的重要职能,是通过国民税赋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发展科学、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兴办公共交通、公共信息等公共设施,提供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以此造福于国民,保障其执政的合法性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分化,发展科学技术并不是政府的专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新跃 《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公共性 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显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3-14,20,共13页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创新型国家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依法治校 大学理念 评估专家 思想体系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编致词——以崇高的价值追求和时代使命办好人文社科期刊
13
作者 唐立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办好一本人文与社科期刊,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擦亮学报底色,深刻把握期刊是公共产品,以高水平的专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办好一本人文与社科期刊,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擦亮学报底色,深刻把握期刊是公共产品,以高水平的专业期刊水准服务社会,具体讲就是要燃烧自己照亮社会(society),贡献学术共同体(committee);二要放眼世界,立足区域与学报特色,传播中国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期刊 学报特色 学术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专业期刊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现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征稿启事
14
作者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季刊,刊号CN37-1535/G4)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立足新文科建设,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围绕“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建设什么样的新文科...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季刊,刊号CN37-1535/G4)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立足新文科建设,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围绕“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建设什么样的新文科,怎样建设新文科”这一时代命题,关注新文科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文科各专业之间,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与理工农医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 文科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交叉融合 理工农医 时代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瑞简介
15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刘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国民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指导教师。2001-2002年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ISEF项目资助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曾到荷兰政府社会福利部、中国台湾经济研究院从事学术访问交流活... 刘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国民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指导教师。2001-2002年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ISEF项目资助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曾到荷兰政府社会福利部、中国台湾经济研究院从事学术访问交流活动。200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百人工程”。兼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评估中心专家、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及多所高校客座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指导教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教育学会 国立大学 荷兰政府 项目资助 国际商务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书昆 教授
16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9-,2,共2页
汤书昆教授,男,1960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科技史与科技文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执行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决策研究所所长、知识... 汤书昆教授,男,1960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科技史与科技文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执行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决策研究所所长、知识管理研究所所长、科技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传播研究 所长 研究所 主任 出版 领导人员 中国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