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雨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9,共6页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把握不够的根源,在于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种理论传统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一般性地比较二者在具体理论观点上的差异的哲学研究方法,以及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要真正认识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把握不够的根源,在于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种理论传统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一般性地比较二者在具体理论观点上的差异的哲学研究方法,以及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要真正认识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及其当代价值,就应该实现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即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不同理论传统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用问题式研究方式代替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注意区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西方其他左派思潮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传统 哲学研究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克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陆信礼 董凯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方克立先生是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方法论的建设。方先生在组织、领导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中提出的三句话"同情地了解,客观地评价,批判地超越",不仅为中国... 方克立先生是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方法论的建设。方先生在组织、领导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中提出的三句话"同情地了解,客观地评价,批判地超越",不仅为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原则,而且对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研究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方先生所说的"同情地了解",不仅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一种发自生命根处的依赖感、根源感和认同感,而且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说的"客观地评价",要求对研究对象的历史意义(价值)、现实意义(价值)以及前瞻意义(价值)给以全面的合乎实际的评价;所说的"批判地超越",一方面的工作为"批判",即指出研究对象在思想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的工作是"超越",即在"批判"的基础上按照"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原则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情地了解"、"客观地评价"、"批判地超越"三句话,虽然是针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而提出的,由于方先生将其贯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中,因此对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研究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研究方法论 同情地了解 客观地评价 批判地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争的理论实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福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在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时,必须区分成熟与未成熟的马克思,坚持以马克思成熟的文本为理论依据;必须超越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维逻辑,坚持从"现实性"出发的思维逻辑;必须坚持实践的历史性,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在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时,必须区分成熟与未成熟的马克思,坚持以马克思成熟的文本为理论依据;必须超越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维逻辑,坚持从"现实性"出发的思维逻辑;必须坚持实践的历史性,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去解释实践唯物主义;必须从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中去理解马克思哲学。只有如此,才能正确理解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合理地解释马克思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 从“现实性”出发的思维逻辑 历史的实践唯物主义 “历史性思维”或“历史的逻辑方法 历史性的解释原则 价值评价的历史的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思奇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0,共5页
艾思奇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的重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之所以能写出《大众哲学》这样影响几代中国人的通俗论著,恰是他在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厚积薄发... 艾思奇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的重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之所以能写出《大众哲学》这样影响几代中国人的通俗论著,恰是他在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厚积薄发的表现。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是自成一体的,其中蕴涵了他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到理解,以及如何对待和研究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对其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梳理和讨论,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研究方法论 艾思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