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艾思奇与第一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
韩树英
|
《理论视野》
CSSCI
|
2008 |
6
|
|
2
|
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社会学大纲》 |
赖相桓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3
|
对艾思奇哲学教科书的批评 |
|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4
|
构建哲学教科书新体系的有益尝试——《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评介 |
经纬
|
《滨州学院学报》
|
1992 |
0 |
|
5
|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研究述评 |
王文兵
齐国禄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6 |
1
|
|
6
|
一本教科书、一个时代、一种评价——对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再思考(上) |
何萍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7
|
一本教科书、一个时代、一种评价--对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再思考(下) |
何萍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8
|
何谓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王南湜教授访谈录 |
王南湜
朱蔷薇
|
《哲学分析》
|
2016 |
9
|
|
9
|
浅析“哲学”的体系与结构——兼议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
李丕洋
|
《船山学刊》
|
2005 |
2
|
|
10
|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误区 |
汪信砚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4 |
2
|
|
11
|
重新审视晚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基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差异论的考察 |
朱哲
郑伟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6 |
0 |
|
12
|
李达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尼克·奈特文
张全友
姜锡润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4 |
0 |
|
13
|
学贯中西典范词章 思想武库高山景行——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
刘锦山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1 |
0 |
|
14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守正与创新——陶富源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摘要 |
张涛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一本深受欢迎的哲学参考读物与工具书——《成语典故中的哲理》评介 |
周文彬
|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6
|
哲学教材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
黄灵万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7
|
关于高校哲学原理教材的若干质疑——兼评电大哲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 |
黄灵万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8
|
主客体关系哲学论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思路 |
齐长立
|
《保定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9
|
试论我国当前哲学的出路 |
侯以信
|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20
|
“五十而知天命”意为生而知之乎 为孔夫子辩 |
龙达云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