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引领及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耀玲 张曦予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众多深邃的生命智慧。从伦理学的角度,儒家重视生命,认为生死由命,注重人生命的社会价值;道家从“道”的视角认识生命,认为生死自然,重其“生”之个体价值;墨家则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待生命,反对“宿命论”,提倡“...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众多深邃的生命智慧。从伦理学的角度,儒家重视生命,认为生死由命,注重人生命的社会价值;道家从“道”的视角认识生命,认为生死自然,重其“生”之个体价值;墨家则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待生命,反对“宿命论”,提倡“非命观”。这些思想对当代生命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加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 道家 墨家 生命哲学 生命教育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理念与多重意义世界的开显——生命哲学的价值观
2
作者 陈伯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64,共12页
看待世界有两种方式,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应地,世界对于人也有两种存在,即事实性存在和价值性存在。由价值关系构成的世界,通常称之为意义世界。意义世界的成立以人的合目的性需求为根据,而人的自觉生命活动也总是为获取某种意义而... 看待世界有两种方式,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应地,世界对于人也有两种存在,即事实性存在和价值性存在。由价值关系构成的世界,通常称之为意义世界。意义世界的成立以人的合目的性需求为根据,而人的自觉生命活动也总是为获取某种意义而进行着的。相对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化,意义世界亦有着多重开显:在生存的层面反映为适与不适;在实践活动层面形成是非、善恶、功过的评判;在精神超越层面则显现为至真、至美、至善的价值追求。不同的意义世界构成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中蕴含着的生命理念是人的整个生活目标之所在。当今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理念,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亦需要有某种共通性的生命理念。人类历史上生命理念范型的演进经历着由自然生命经自觉生命更向自由生命演化的过程。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当倡扬"和实生物,刚健有为"的精神,以确立自觉生命,归本自然生命,而又开启自由生命,并藉此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理念相互沟通,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价值关系 多重意义世界 共通生命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生命价值的经济学与哲学比较研究——基于健康和安全管制效益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万华 程启智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
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的目标是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与幸福。而管制经济学在研究人的生命价值时,往往忽略了哲学意义上人的人道价值、精神价值等,单纯强调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因而无法全面准确把... 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的目标是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与幸福。而管制经济学在研究人的生命价值时,往往忽略了哲学意义上人的人道价值、精神价值等,单纯强调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因而无法全面准确把握人的生命价值内涵,难以形成合理的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评价。本文从哲学本源上探寻人的生命价值内涵,通过将其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意蕴比较分析,为从哲学角度吸取有价值的理念,丰富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意蕴,准确全面阐释人的生命价值,从而为有效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衡量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意义人上的生命价值 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价值评估 健康与安全管制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将走向求得生命存在的最大意义与价值
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9-69,共1页
1993年11月19日《文汇报》刘允默《中国传统哲学的走向》一文中说: 中国传统哲学中孔、孟、老、庄,荀等在自己的哲学思想中,都曾对“人”有论述,但其论述多带有“人”应如何被动地适应统治阶级、适应社会、环境给自己划定的生存条件的... 1993年11月19日《文汇报》刘允默《中国传统哲学的走向》一文中说: 中国传统哲学中孔、孟、老、庄,荀等在自己的哲学思想中,都曾对“人”有论述,但其论述多带有“人”应如何被动地适应统治阶级、适应社会、环境给自己划定的生存条件的色彩。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之有了些“异化哲学”的色彩。而新一轮的哲学人生论研究将指向作为个体的人应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如何表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如何在人生中不断完善自己,如何把人的张力与社会的弹力调谐到最佳程度、如何开拓人生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存在 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哲学思想 生存条件 人生论 “人” 《文汇报》 存在的价值 统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哲学视域下电影《走走停停》对时间与存在的非线性叙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8-142,共5页
电影《走走停停》运用非线性叙事手法,深刻探讨了时间观念与生命哲学的复杂关系。通过时间碎片化叙事、多重视角叙事交织及现实场景中穿插回忆片段,影片突破了线性时间的限制,揭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非线性叙事不仅展... 电影《走走停停》运用非线性叙事手法,深刻探讨了时间观念与生命哲学的复杂关系。通过时间碎片化叙事、多重视角叙事交织及现实场景中穿插回忆片段,影片突破了线性时间的限制,揭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非线性叙事不仅展现了时间的主观性和相对性,还通过循环与重复的时间观,反映了人类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情感复杂性。电影中对时间与记忆紧密联系的探讨,强调了记忆在塑造个人身份和世界观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叙事 生命哲学 时间观念 存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价值与技术变革的现实“联姻”--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哲学审思 被引量:30
6
作者 郑刚 杨雁茹 张汶军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7,26,共7页
人工智能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出现盲目崇拜人工智能技术或全盘否定其教育应用价值的两种极端态度。只有正确处理好生命价值和技术变革的关系,才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健康快速... 人工智能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出现盲目崇拜人工智能技术或全盘否定其教育应用价值的两种极端态度。只有正确处理好生命价值和技术变革的关系,才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技术创新在“用”“体”“道”等方面,分别为教育带来器物、制度和思想上的变化。同时,技术革新还存在遮蔽生命意识和价值异化的风险。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彰显生命是其重要的着力点,而生命的彰显又呼唤技术的支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关键在于找到技术逻辑和理论逻辑之间的契合点,要达成两者的双向耦合,需要基于对生命本体的关注,重新审视并调适技术和生命的关系,实现生命与技术的现实“联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 技术变革 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 融合 哲学审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身体”到“生命”:存在哲学视域下体育价值之求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丹丹 焦宗元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传统哲学中二元对立的身心关系造成了人们对体育价值认知的割裂。存在哲学从人生的基础存在论出发,阐释了一种生存(开放的)、生活(可能的)、生命(体验的)的整体身心观,这为探寻体育的本真价值提供了一条合适的进路。从存在哲学的视角,... 传统哲学中二元对立的身心关系造成了人们对体育价值认知的割裂。存在哲学从人生的基础存在论出发,阐释了一种生存(开放的)、生活(可能的)、生命(体验的)的整体身心观,这为探寻体育的本真价值提供了一条合适的进路。从存在哲学的视角,通过对体育本质的追问以及体育中身体的自然、竞技和文化三个维度的确立,认为:确立体育价值的本真应穿透传统身心价值观念中把体育价值确立为健康、健美的身体或美德、美育精神的禁锢,进行更深入的追问和探寻,让体育在探索人的生命的意义、揭示生命的本质、追问生命的存在形式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让参与体育中的人具有更加积极的生命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哲学 体育价值 身体 生命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曾维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8,共5页
道教生命哲学以“道”为本源,认为“道生万物”,而人的个体生命与“道”之间是一种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精”、“气”、“神”作为道教生命哲学中的三个重要范畴是联结“道”与人的生命的纽带。通过对“精”、“气”、“神... 道教生命哲学以“道”为本源,认为“道生万物”,而人的个体生命与“道”之间是一种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精”、“气”、“神”作为道教生命哲学中的三个重要范畴是联结“道”与人的生命的纽带。通过对“精”、“气”、“神”的阐释,道教得出了人的个体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复的结论,由此提出了珍惜现世生命、“人命最重”的哲学命题。道教由注重珍惜人的生命,逐渐上升到企图通过种种方法来保全生命,进而超越生命,与“道”共存的观念。这种对人类生命无限关爱和永恒呵护的哲学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作用社会、造福人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生命哲学 内在构造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契哲学价值论的示范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修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3,共6页
“我们正面临着世界性的百家争鸣”,“中国哲学正在走向世界”。“如何使中国哲学能发扬其传统的民族特色,并会通中外而使之成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无愧于先哲的贡献?这是海内外许多中国学者共同考虑的重大问题”①。冯契... “我们正面临着世界性的百家争鸣”,“中国哲学正在走向世界”。“如何使中国哲学能发扬其传统的民族特色,并会通中外而使之成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无愧于先哲的贡献?这是海内外许多中国学者共同考虑的重大问题”①。冯契先生晚年作出的这些论断,不仅概括了中国哲学在当今时代面临的使命,而且也论及了履行使命所需要的条件,那就是必须“会通中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价值 冯契 意义 示范 中国哲学 百家争鸣 民族特色 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觅生活的意义与建构生命的价值——基于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视野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晓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2,共7页
现代人常常处于人生的困顿之中,寻觅生活意义与建构生命价值已成为现代中国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中国传统人生智慧的视野出发,我们应该区分幸福与快乐的不同、"生活品质"与"生命品质"的不同,且要从生活快乐的... 现代人常常处于人生的困顿之中,寻觅生活意义与建构生命价值已成为现代中国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中国传统人生智慧的视野出发,我们应该区分幸福与快乐的不同、"生活品质"与"生命品质"的不同,且要从生活快乐的有限之中去寻求生命幸福的无限,亦即在有限的人生中去追求生命的永恒,从而既获得生活的意义,亦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生智慧 生活意义 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和实践价值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连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7-53,共7页
科学发展观将人的价值设为社会发展的衡量尺度和价值导向,使"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赋予"人"在现阶段更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实践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考察"... 科学发展观将人的价值设为社会发展的衡量尺度和价值导向,使"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赋予"人"在现阶段更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实践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考察"以人为本"的哲学本质及其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和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伟大"中国梦"的提出,既是将"以人为本"之"人"作为最终实现的依靠力量,同时也将"以人为本"之"人"作为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对"以人为本"之"本"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哲学意义 实践价值 中国梦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由的悖论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早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42-47,共6页
自由是衡量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重要尺度,但不是生命、生活的全部。脱离生活世界谈论和固守抽象的自由,必然陷入悖论,导致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贬损和消解。现实自由的根基在于生活世界,它必然以生活世界为旨归。
关键词 自由 悖论 生命价值 生活意义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死哲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3
作者 任俊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88-290,共3页
生死哲学起源于西方,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死问题的哲学研究与人生问题的哲学研究,并将二者密切地联系起来。生死哲学认为要解决人生的问题必须要基于对死亡问题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化解人生问题则又必须解决死亡问题的探讨。文章将... 生死哲学起源于西方,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死问题的哲学研究与人生问题的哲学研究,并将二者密切地联系起来。生死哲学认为要解决人生的问题必须要基于对死亡问题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化解人生问题则又必须解决死亡问题的探讨。文章将探讨生死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分析生死哲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哲学 理论价值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意义”逻辑下的生命教育——兼论教育领域中的多种价值取向及其关系
14
作者 王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2,共4页
教育的意义集中体现在目的的"为善性"、过程的"主体性"、方法的"道德性"等方面。这是一项被称为"教育"的活动的根本规定性。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价值教育、科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意义集中体现在目的的"为善性"、过程的"主体性"、方法的"道德性"等方面。这是一项被称为"教育"的活动的根本规定性。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价值教育、科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过程上是高度一致的,由此而创建的各种教育学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教育进行考察,既凸显了教育的意义,又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是对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的意义 价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生命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借鉴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燕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114,共4页
当前,我国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冷漠和贬值,是因为我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导致了生命价值体系的缺失,道德人格培育体系的缺失,生命意义认知体系的缺失。而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儒家哲学被边缘化,正是这些"缺失"... 当前,我国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冷漠和贬值,是因为我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导致了生命价值体系的缺失,道德人格培育体系的缺失,生命意义认知体系的缺失。而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儒家哲学被边缘化,正是这些"缺失"的历史根源。儒家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哲学。它是对人的生命存在或者生存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它确立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体系,甚至把生命提升为宇宙世界的本原和本质;它对生命价值的把握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悟"。儒家生命哲学的核心理念是"仁",仁者爱人,具体表现在如何处理天人关系、群己关系和身心关系上;儒家生命哲学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价值观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生命哲学 大学生生命教育 价值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缘起、超越及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慧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5,共6页
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却是鲜少被探及和讨论的领域。文章从缘起、历史超越性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进行简要的回望和梳理。沿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脉络,爬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 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却是鲜少被探及和讨论的领域。文章从缘起、历史超越性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进行简要的回望和梳理。沿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脉络,爬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人的生命的讨论对马克思生命哲学的启发和影响。以此为源头,马克思形成了以“实践性”为基底的生命哲学架构,实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性考量,从而从三个方面打开了人的生命的“双重维度”。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启发人们提高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重视生命教育,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命哲学 理论缘起 历史超越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扬弃——论商品价值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10-18,共9页
引言许多研究价值问题的同志,把“‘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个瓦格纳的观点,错当成了马克思的观点。这一失误暴露了这些同志在使用价值概念和价值概念上的混淆,这种混淆是由于缺乏对... 引言许多研究价值问题的同志,把“‘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个瓦格纳的观点,错当成了马克思的观点。这一失误暴露了这些同志在使用价值概念和价值概念上的混淆,这种混淆是由于缺乏对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的深刻理解而造成的。把瓦格纳的观点当成马克思的观点的同志,将商品价值排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他们认为,商品只具“商品价值”,而没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概念 商品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 哲学意义 社会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 价值学说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价值哲学的意蕴、特色及当代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雪玲 杜运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8,共6页
先秦儒家价值哲学导源于西周,至孔子已具雏形,孟子、荀子等对其作了进一步发展。先秦儒家价值哲学提出内在价值统一论、"天人合一"的价值本源论与"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论,是不同于西方"需要—满足"说的... 先秦儒家价值哲学导源于西周,至孔子已具雏形,孟子、荀子等对其作了进一步发展。先秦儒家价值哲学提出内在价值统一论、"天人合一"的价值本源论与"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论,是不同于西方"需要—满足"说的另一种进路。这对于我们今天反思近现代以来工具理性和外在价值论的过度膨胀,重构价值界说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基本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儒学 价值哲学 意蕴 特色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解读与意义的追寻——读《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有感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力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68,共1页
再次倾听庄子的道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向"道"而思的诗人哲学家,他用看似无情实则充满温情的一双慧眼,审视这个充满诱惑的现代化丛林,提醒着我们拂去遮在生命之上的尘埃,去寻找自我生命的引擎,做心灵自由的游戏。
关键词 《庄子》 哲学 生命 解读 文本 意义 寻找自我 心灵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道家生命哲学教育理念的现代意义研究
20
作者 马小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3X期58-59,共2页
我国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当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生命方面的思考,这些生命哲学思想都表现出了生命的自然性、精神性、艺术性、自由性等方面的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老子的《道德经》(又名《老子》)和《庄子》中,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先秦道家生命哲... 我国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当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生命方面的思考,这些生命哲学思想都表现出了生命的自然性、精神性、艺术性、自由性等方面的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老子的《道德经》(又名《老子》)和《庄子》中,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先秦道家生命哲学教育理念对于现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先秦道家生命哲学思想的重新解读,寻找出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 《老子》 《庄子》 生命哲学 教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