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定理论自信的哲学审思——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华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信,是党在百年征程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创造两个历史奇迹的根本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然而,一方面,在“西化”、“僵化”等错误思潮的干扰下,产生了一些曲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质疑马克思主义...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信,是党在百年征程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创造两个历史奇迹的根本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然而,一方面,在“西化”、“僵化”等错误思潮的干扰下,产生了一些曲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质疑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前景的杂音;另一方面,因为取得伟大成就而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些盲目自信的不良心态,这些都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思想,进而严重地影响、冲击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不良心态 理论自信 哲学审思 中国化理论成果 攻坚克难 伟大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价值与技术变革的现实“联姻”--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哲学审思 被引量:30
2
作者 郑刚 杨雁茹 张汶军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7,26,共7页
人工智能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出现盲目崇拜人工智能技术或全盘否定其教育应用价值的两种极端态度。只有正确处理好生命价值和技术变革的关系,才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健康快速... 人工智能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出现盲目崇拜人工智能技术或全盘否定其教育应用价值的两种极端态度。只有正确处理好生命价值和技术变革的关系,才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技术创新在“用”“体”“道”等方面,分别为教育带来器物、制度和思想上的变化。同时,技术革新还存在遮蔽生命意识和价值异化的风险。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彰显生命是其重要的着力点,而生命的彰显又呼唤技术的支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关键在于找到技术逻辑和理论逻辑之间的契合点,要达成两者的双向耦合,需要基于对生命本体的关注,重新审视并调适技术和生命的关系,实现生命与技术的现实“联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 技术变革 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 融合 哲学审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大数据库的建立与哲学审思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师伟 段瑞雪 +6 位作者 李欣 吴亚茹 安凌王 陈林慧 王媛媛 李乃适 傅葵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3,共4页
医疗卫生领域的数据正在呈爆炸式增长,医学与大数据的结合迫在眉睫,为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数据不仅可以预测疾病发生发展,提高早期诊断率,而且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节约医疗成本,同时可以加强慢性病的有效管理,促进疾病... 医疗卫生领域的数据正在呈爆炸式增长,医学与大数据的结合迫在眉睫,为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数据不仅可以预测疾病发生发展,提高早期诊断率,而且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节约医疗成本,同时可以加强慢性病的有效管理,促进疾病转归。此外,大数据技术还引发了医生思维的变革,由传统追求因果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更加注重相关性。自主研发的Idata内分泌大数据库正在建立,其不断完善的过程需与哲学思想相结合,旨在实现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资料的有效保存和资源共享,推动整体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库 医学 哲学审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哲学审思、实践向度与教学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敬威 于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6,共7页
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本质而凝练的,体现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纵观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从哲学层面上分别指向了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从认识论维度揭示了学科重要思想和观念;从方法论维度凸显了学科灵魂精髓;... 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本质而凝练的,体现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纵观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从哲学层面上分别指向了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从认识论维度揭示了学科重要思想和观念;从方法论维度凸显了学科灵魂精髓;从价值论维度阐释了学科人文意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把握问题、情境和活动三个实践向度,以问题为引擎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结构的创新;以情境为体验场域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以活动为平台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导向的实践化学习。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整体性、统领性和逆向性三个原则,以整体性和联系性确定单元主题;以统领性和核心性突出大概念的地位和作用;以逆向性强化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哲学审思 实践向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增强到机器向人化--对脑机接口技术两种进路的哲学审思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豆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5,共9页
近年来,随着脑机接口(BCI)技术的发展,其在帮助人类延展心灵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这种潜力首先直观反映在BCI研究与应用的“激进进路”中,BCI设备通过对人体尤其是大脑进行接触式作用,可以有效“增强”人类的行为和认知等能力。然而由... 近年来,随着脑机接口(BCI)技术的发展,其在帮助人类延展心灵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这种潜力首先直观反映在BCI研究与应用的“激进进路”中,BCI设备通过对人体尤其是大脑进行接触式作用,可以有效“增强”人类的行为和认知等能力。然而由于“激进进路”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伦理困境,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人类还需要依赖“保守进路”,即BCI促进机器“向人化”,以弥补人类自身能力上的不足。也即以BCI为中介将机器纳入人类认知系统中,促使机器通过对人类伦理的“把握”以及对情感的模仿,来帮助或代替人类进行更加合理的决策。虽然机器“向人化”进路的可行性较高,但这一进路也并非尽善尽美。具身认知、行动者网络以及心灵哲学等理论向这一进路提出了理论与现实上的挑战,揭示出这一进路面临的“通感难题”以及未来向人化机器的社会定位与人类预测机器行为的策略选择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人类增强 机器向人化 延展心灵 哲学审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存焦虑及其教育疏导的哲学审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永刚 王玉祥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5-78,共4页
作为一种自我空间压缩的紧张情绪体验,生存焦虑是高校大学生普遍遭遇的一种困扰。从研究人生主要问题的哲学视角出发,学业中自我认同丧失的不安、人际交往中的惶恐、生活目标的迷茫是当下高校大学生生存焦虑的典型表征。高校教学功能的... 作为一种自我空间压缩的紧张情绪体验,生存焦虑是高校大学生普遍遭遇的一种困扰。从研究人生主要问题的哲学视角出发,学业中自我认同丧失的不安、人际交往中的惶恐、生活目标的迷茫是当下高校大学生生存焦虑的典型表征。高校教学功能的失落、自由对大学生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大学生生存意义的迷失增加了现代高校大学生生存的不安。为了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超越生存焦虑,应引领大学生直面生存的勇气、正确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索与实践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生存焦虑 哲学审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