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法哲学实践论的革命 被引量:1
1
作者 公丕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7,256,共10页
在文明社会法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法哲学实践论的创立,确立了实践概念在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开辟了从实践出发认识法的现象基本性质的崭新的法哲学思想先河。与唯心主义法哲学和旧唯物主义法哲学及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法哲学... 在文明社会法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法哲学实践论的创立,确立了实践概念在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开辟了从实践出发认识法的现象基本性质的崭新的法哲学思想先河。与唯心主义法哲学和旧唯物主义法哲学及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法哲学截然不同,马克思的法哲学实践论坚持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出发,深刻理解人类现实的感性活动的本质性意义,强调现实的个人的感性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并且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把握法的现象的客观基础,理解法的现象的运动机理,分析法的实践世界的基本指向,进而开启了人类法哲学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活动 哲学实践 法的实践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哲学实践视野中的中医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珊 乔文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取消中医中药的呼声似乎渐行渐远,但由《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引发的关于中医存废之争,却受到了各界学人的反思与关注。本文拟从科学划界中的中医学、中医学的整体论方法以及中医学和实在论等方面来探讨中医学的特质。
关键词 中医学 科学划界 哲学实践 整体论方法 存废之争 实在论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学说与《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实践的典范 被引量:6
3
作者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77-80,共4页
阴阳学说作为古代哲学重要范畴 ,一经形成就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 ,《黄帝内经》将阴阳学说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用于解释生理、病理、药理 ,指导诊治 ,使祖国传统医学发生了质的飞跃 ,充分显示出哲学的应用价值 ,同时... 阴阳学说作为古代哲学重要范畴 ,一经形成就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 ,《黄帝内经》将阴阳学说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用于解释生理、病理、药理 ,指导诊治 ,使祖国传统医学发生了质的飞跃 ,充分显示出哲学的应用价值 ,同时说明了实践是选择哲学的主人。哲学只有为实践服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黄帝内经》 哲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德国古典哲学实践观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刁隆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4-20,共7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既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又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历史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体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是哲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它同旧的哲学特别是...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既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又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历史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体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是哲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它同旧的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弄清二者的联系及其本质区别,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 德国古典哲学实践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美学的开拓与创新——评《“近女性”与“流”的艺术哲学实践》
5
作者 王世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6,共4页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如何才能实现理论创新,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理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近女性"与"流"的艺术哲学实践》一书,领异标新,回应了这一时代性的问题。作者用&...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如何才能实现理论创新,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理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近女性"与"流"的艺术哲学实践》一书,领异标新,回应了这一时代性的问题。作者用"流"、"绵延"和"块茎"式的写作方法,将各种艺术风格、哲学方法论、政治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内在地连结起来,建立起以"近女性"为核心的"女性式"的美学范畴,揭示其女性的性灵真奥,为人类未来的文艺美学思想方法和女性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女性 块茎 性灵真奥 哲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辟蹊径的女性主义理论建构——评《“近女性”与“流”的艺术哲学实践》
6
作者 马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9-210,共2页
在女性主义的历史上,对'女性'这一范畴的每一次重新阐释,往往都会触发理论的突破。这也是我读到王虹《'近女性'与'流'的艺术哲学实践》(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一书,觉得耳目一新之余,更认为她提出的'... 在女性主义的历史上,对'女性'这一范畴的每一次重新阐释,往往都会触发理论的突破。这也是我读到王虹《'近女性'与'流'的艺术哲学实践》(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一书,觉得耳目一新之余,更认为她提出的'近女性'概念大有理论潜力可挖的原因。'理论'是人类在实践中,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一种新的理论的形成过程,得力于实践的源泉、动力。女性主义运动是在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促发中呈阶段性推进的,新的处境、新的诉求,自然也会要求女性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从18世纪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女性主义 哲学实践 女性群体 理论建构 社会实践 独辟蹊径 理论探索 女性主义运动 创新概念 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审美意蕴——以生存实践论为视角的解读
7
作者 陈遵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2,共6页
马克思站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在研究不同的理论问题时总是要根据实践和理论创新的需要而有着不同的哲学论域。生存实践问题,是当今解读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论域。如何从人类存在的独特性和人类生命性质的意义上直视生活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站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在研究不同的理论问题时总是要根据实践和理论创新的需要而有着不同的哲学论域。生存实践问题,是当今解读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论域。如何从人类存在的独特性和人类生命性质的意义上直视生活实践的问题,让能动的、感性的实践活动面对人类的本质,让自由自觉的、对象性的审美观蕴含于哲学观之中,这是我们在解读马克思哲学时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的哲学实践观所揭示的审美意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深层本质是自由自觉的特性,它体现着人的审美追求;实践体现着美的本质;交往是实践与审美的中介;马克思的哲学实践观有助于人们从审美价值评估的角度打开通向可能性世界的道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在于,在现实与创新之间建立起审美的平台让实践与审美相互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实践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点的形成过程
8
作者 王育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6,共6页
近年来,随着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曾作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这场讨论的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人们不再把“实践”仅仅看作是认识论范畴了,而把它看成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在唯物论、... 近年来,随着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曾作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这场讨论的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人们不再把“实践”仅仅看作是认识论范畴了,而把它看成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社会存在论等诸方面,都加深了对实践观点的理解。本文并不想涉及这场讨论的是是非非,而只想弄清马克思本人哲学实践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实践 市民社会 实践唯物主义 感性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 费尔 《手稿》 黑格尔法哲学 对象性活动 异化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蕴的主要内容
9
作者 李继武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76,共5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内容或基础,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实践意蕴的内容、尤其是主要内容学界阐述、归结的并不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实...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内容或基础,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实践意蕴的内容、尤其是主要内容学界阐述、归结的并不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实践取向是事物本质及世界与人发生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将哲学还原为经验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意蕴 实践的基点 实践的取向 实践检验哲学理论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实践观与现代西方哲学实践观比较研究
10
作者 欧阳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毛泽东实践 现代西方哲学 实用主义 存在主义 实践哲学 葛兰西 马克思主义实践 经验证实 理论与实践 詹姆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哲学视域内当代主体问题研究
11
作者 马妮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2,226,共9页
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可归结为“主体中心困境”,指向对主体形而上学的否定,以存在主义、现象学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尝试彻底抛弃思维主体,重建人与自然的同构。培根“科学-技术”范畴的实践哲学界定,支撑了笛卡尔以来我思主体的认识论根基... 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可归结为“主体中心困境”,指向对主体形而上学的否定,以存在主义、现象学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尝试彻底抛弃思维主体,重建人与自然的同构。培根“科学-技术”范畴的实践哲学界定,支撑了笛卡尔以来我思主体的认识论根基;康德实践哲学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划分,揭示了认知主体的局限性,但其价值主体归根结底依赖于先验观念论的形而上学预设。在当代哲学的实践哲学转向背景中,萨特、梅洛-庞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提出的存在、时间的绵延、生活世界、此在等概念,表征实践哲学对人的自我价值和生成性特征的肯定,以及对传统思维主体独断性的扬弃,其根本在于以不同概念重构价值主体。马克思的实践主体在当代依然具有生命力。中国传统哲学以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的主体思维方式凸显实践哲学特质,在实践哲学当代转向中,体现出中西哲学对话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思维主体 实践哲学 价值主体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教育哲学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评《实践教育哲学探索与建构》
12
作者 朱飞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而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追求高品质办学,就必须关注实践需求动态,将实践成效作为评判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而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追求高品质办学,就必须关注实践需求动态,将实践成效作为评判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教育要直面现实实践,并要超越现实实践,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育哲学 需求动态 教育教学理念 直面现实 实践成效 新发展理念 加快推进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的规律论和规范论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强乃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4,共1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其背景是中国哲学界实践哲学研究受到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研究中,实践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从一定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规律论的路径,一些学者重视马克...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其背景是中国哲学界实践哲学研究受到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研究中,实践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从一定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规律论的路径,一些学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问题,重视实践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尤其是劳动与财产的关系,重视实践和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体地位。这个思路重视寻求社会实践的必然规律。另外一个是规范论的路径,一些研究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所包含的内在的规范意义和价值。我们引进了很多国外的研究,比如语言学转向以后,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规范及其基础如何理解,需要重视话语和商谈,重视文化对实践的规范意义。这个思路重视实践的规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 规律论 规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何以为“教育实践者”:实践哲学视域中教师专业角色的审思与拓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赟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8,共11页
教师的“教育实践者”身份是长期被学界忽视的一个命题。它既是破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困境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角色定位的基础。基于实践哲学的历史进路,从实践的内涵出发去探求教师专业角色,则不难发现,现实中存在着作为“教育制... 教师的“教育实践者”身份是长期被学界忽视的一个命题。它既是破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困境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角色定位的基础。基于实践哲学的历史进路,从实践的内涵出发去探求教师专业角色,则不难发现,现实中存在着作为“教育制作者”的教师和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师。“教育制作者”注重教育目的的外在功利性,注重教育过程的生产性,注重技能之知。教师要真正做一个“教育实践者”,则要回归教育的内在目的,面向教育过程的行动性,主动探究实践之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教师教育 教育实践 教育制作者 教师专业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地掌握世界:论马克思生活实践理论及其审美价值指向——兼论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理宣 马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2,共9页
人类实践的本质是以生活为主题的社会活动。马克思生活实践理论建基于自古希腊哲学思想及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哲学厚重的历史文化,揭示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表征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确立了马... 人类实践的本质是以生活为主题的社会活动。马克思生活实践理论建基于自古希腊哲学思想及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哲学厚重的历史文化,揭示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表征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生活实践观,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生活实践理论以“艺术地掌握世界”为价值指向,形成了科学、生产和审美内在统一的生活实践理论。艺术地掌握世界,标志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等生活实践活动的统一整合,实现个体生命与类生命的全面、自由而自觉的发展,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哲学 生活实践理论 掌握世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一种实践哲学的教育学的演变及其反思——基于教育思想史的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小丽 荀渊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3,共12页
从如何“使人成为人”的视角审视,教育学本身就是具体的实践活动。所以从教育思想史的路径可以梳理作为一种实践哲学的教育学在不同阶段的演变过程,即教育学如何围绕教育活动以及人的完善建立系统的理论基础并指导实践的过程。关于教育... 从如何“使人成为人”的视角审视,教育学本身就是具体的实践活动。所以从教育思想史的路径可以梳理作为一种实践哲学的教育学在不同阶段的演变过程,即教育学如何围绕教育活动以及人的完善建立系统的理论基础并指导实践的过程。关于教育如何完善人的问题首先发生在道德哲学领域,紧接着从道德哲学转向了实践哲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学化的教育学。其中,康德与杜威对道德哲学与实践哲学进行了两次调和,分别是以理性统合经验、以经验统合理性。无论是从道德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向,抑或是对道德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调和,都对未来教育学的建设提供了反思方向。因此,基于道德哲学与实践哲学双重逻辑演进下的教育学反思是为了通过整合教育实践的逻辑,进而重建教育学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道德哲学 教育学 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基于实践哲学的中国现代化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俊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9,共9页
从实践哲学视域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考与探索,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意义。第一,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长期斗争实践中,科学地阐释了革命和现代化的实践内涵,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需求,为中国现代化探索扫清了历... 从实践哲学视域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考与探索,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意义。第一,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长期斗争实践中,科学地阐释了革命和现代化的实践内涵,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需求,为中国现代化探索扫清了历史障碍。第二,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同党内教条主义作斗争,为中国现代化打下了哲学基础。第三,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中国现代化探索出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哲学 中国现代化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民族音乐育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民族音乐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广博多样的形态样貌和深厚的文化精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视域,民族音乐具有塑造中华文化特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育人功能。民族音乐育人实践... 民族音乐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广博多样的形态样貌和深厚的文化精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视域,民族音乐具有塑造中华文化特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育人功能。民族音乐育人实践能够影响人的主体人格,提升其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民族音乐育人系统通过多维度主体的互动与对话构建,体现出多元化审美主体的发展与追求,表现出多层次感性体验的特征。民族音乐育人实践宏观上是关乎教育强国、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微观上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主体意识与审美经验优化整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民族音乐 音乐育人 音乐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哲学的预设、边界和使命——从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看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小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实践智慧,乃是实践哲学相关探讨得以开展的预设或前提。实践哲学并不能就行事的时机给予现成可用的规则,同时实践哲学作为普遍性的理论形态有时还不如经验更为有效。这些洞见都昭示着实践哲学的边界:... 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实践智慧,乃是实践哲学相关探讨得以开展的预设或前提。实践哲学并不能就行事的时机给予现成可用的规则,同时实践哲学作为普遍性的理论形态有时还不如经验更为有效。这些洞见都昭示着实践哲学的边界:实践哲学确实在某些方面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它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实际生活的历练和实行。实践哲学首先意味着某种认知,但其使命或最终目标并不会止步于认知,而是要通达实践;在由实践生成实践哲学的过程中,在由实践哲学返回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有经验者的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现代人可能还要适应现代生活的新形势,把“制作智慧”和“经济智慧”纳入到实践哲学的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实践智慧 实践生活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立群 李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6,2,共9页
实践哲学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其内涵已经不能用伦理学、政治哲学概括了。文章试图在历史的嬗变中厘定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由之派生出培根"科学-技术"的实... 实践哲学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其内涵已经不能用伦理学、政治哲学概括了。文章试图在历史的嬗变中厘定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由之派生出培根"科学-技术"的实践哲学——它们构成了实践哲学的基本"范型",后世实践哲学的诸多形式都只是两种基本范型的延伸和派生。文章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两种基本范型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践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的理论分野:首先,在实践知识的核心内涵上,由伦理-政治的知识到人文科学的知识;其次,在实践的场域上,由"伦理-政治"领域转换为"社会"领域;再次,在实践的层次和总体化程度上,由伦理-政治实践转向劳动实践以及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全面实践;最后,在实践的形式上,由伦理-政治实践转换为一种新的当代实践形式——文化实践。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实践哲学逐渐具备了普遍性和总体性的特征。实践哲学并不是形而上学理论内部的一个哲学分支,亦非一般哲学原理的特殊应用,而是包括理论哲学在内的关于人、人类世界以及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哲学。实践哲学将逐渐演化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哲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 科学-技术的实践哲学 理论分野 劳动实践 文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