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雅兴 陈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8,87,共3页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善于转化、善于融合和善于表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重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善于转化、善于融合和善于表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重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对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实现路径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典范本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立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5,共10页
艾思奇《大众哲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程中的经典,缘于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和传诵。失学者、哲学初学者、普通读者都属于艾思奇写作意向中的读者对象。《大众哲学》具有革命的引领作用,也有科学的启蒙价值,在新民主主义... 艾思奇《大众哲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程中的经典,缘于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和传诵。失学者、哲学初学者、普通读者都属于艾思奇写作意向中的读者对象。《大众哲学》具有革命的引领作用,也有科学的启蒙价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始终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主题。艾思奇对《大众哲学》的不断修订提示我们,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大众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面向大众的哲学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其经典性得以稳固和强化,并开显出新的意义和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读者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估《大众哲学》的理论贡献——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的争议说起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早期共产党人高语罕的三部著作最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严格地说,高语罕的著作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或大众化的标准。不过,这...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早期共产党人高语罕的三部著作最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严格地说,高语罕的著作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或大众化的标准。不过,这一争议为重估艾思奇《大众哲学》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方面所做出的理论贡献提供了新的视角。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不仅以通俗化的形式和鲜活的事例来阐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贯穿着鲜明的时代旨趣、前沿的理论观点和严整的叙述形式,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因而真正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姣平 任阿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11-13,共3页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研究呈现出一定特色和新意。依笔者浅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把握时代精神、科学解答时代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及宣传普及;挖掘马克思生活哲学观点,回归生活、关注现实。本文即试图对此做出某种盘点与梳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路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艺华 《毛泽东研究》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建国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出发,根据人民大众的特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问题,开辟出了文本传播、媒体宣传、教育引导、思想改造、制度安排、组织推进等一... 建国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出发,根据人民大众的特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问题,开辟出了文本传播、媒体宣传、教育引导、思想改造、制度安排、组织推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而又相互配套的具体路径。总结归纳这些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十七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基本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艺华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无疑都非常重视理论的大众化,但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发明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明确,从雏形...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无疑都非常重视理论的大众化,但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发明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明确,从雏形到成熟,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探索、提炼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看,这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五四运动"至20世纪30年代是其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是其明确提出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其不断深化阶段;改革开放以后至今是其创新发展阶段。从整体上厘清这四个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形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根据与旨归
7
作者 冯周卓 罗波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效不显著,主要问题在于"大众化"偏离了大众的实践,成了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于对大众实践的反思,因而是面向实践的精神提炼,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理论特质...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效不显著,主要问题在于"大众化"偏离了大众的实践,成了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于对大众实践的反思,因而是面向实践的精神提炼,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理论特质为它回过来指导大众实践提供了基础。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帮助大众澄清生活的意义,获得理性思维的能力,使大众认清自己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性与目的性,从而在社会活动中能正确认识社会现象,讲理性。同时,大众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因而决定了大众化的途径的多样性,这要求我们走出书斋,贴近人民生活,积极探索新的大众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大众化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8
作者 郭德钦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8,共4页
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汇聚到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开始学习、研究、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实践上培养了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汇聚到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开始学习、研究、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实践上培养了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今天,无论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我们都面临着十分紧迫的形势,借鉴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用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来整合和引导观念上层建筑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知识分子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1966: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绕不过去的“十七年”
9
作者 胡艺华 《毛泽东研究》 2016年第4期97-104,共8页
纵观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演进和显著成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简称建国后十七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进中绕不过去的"十七年... 纵观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演进和显著成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简称建国后十七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进中绕不过去的"十七年",至少在四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是第一次作为全国范围内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哲学大众化运动;二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益尝试;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第一次实现从"走苏联所走过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的历史性转变;四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整体进程中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十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及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进进 孙迎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02-103,共2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就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与应用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普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社会需要 实践本质 以人民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李达推进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主要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艺华 彭继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71,共6页
建国初,李达作为我国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推进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其贡献不仅仅在于理论的创新,也包括方法的开拓。在推进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的实践中,李达探索出了一套科学而实用的方法,主要有创造性解读法、批判性比较... 建国初,李达作为我国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推进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其贡献不仅仅在于理论的创新,也包括方法的开拓。在推进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的实践中,李达探索出了一套科学而实用的方法,主要有创造性解读法、批判性比较法和实践性运用法。李达推动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的这些独特智慧,对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方法论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 创造性解读法 批判性比较法 实践性运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思奇《大众哲学》历史意义及学术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俊 陆浴晓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7期96-98,共3页
《大众哲学》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代表作之一,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之先河。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广大老百姓起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它反映着、代表着时代精神,使那个时代的广大青年... 《大众哲学》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代表作之一,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之先河。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广大老百姓起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它反映着、代表着时代精神,使那个时代的广大青年抱着对《大众哲学》的良好忆念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革命道路。迄今为止,艾思奇《大众哲学》仍具有十分强大的学术影响与历史价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研究与改革哲学的指南针;时代呼唤着新的《大众哲学》再次奏出新的时代精神的和谐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哲学大众化 通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与历史深处的哲学心语——陈先达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先达 臧峰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2,共11页
著名哲学家陈先达教授在60年从教生涯中潜心治学,这位笔耕不辍的耄耋老人至今每天在人大校园有规律地散步,仍以青春的激情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15年底,《陈先达文集》(14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 著名哲学家陈先达教授在60年从教生涯中潜心治学,这位笔耕不辍的耄耋老人至今每天在人大校园有规律地散步,仍以青春的激情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15年底,《陈先达文集》(14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发行,这套文集再现了影响几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学术著作和思想随笔。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臧峰宇副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问题中的哲学与历史哲学等话题与陈先达教授进行了广泛的交谈,陈先生的回答涉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些重要问题,浸润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理解学术与政治、哲学与人生、规律与意志等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先达 时代化 思想随笔 历史规律 哲学与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 哲学创新 知贡举 哲学研究 哲学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本身——兼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
14
作者 郭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59,共5页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和方法的原则性问题: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问题;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三是中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和方法的原则性问题: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问题;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三是中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一书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点,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点上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整体风貌,真实切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学大众化 中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学刊》2008年总目录 被引量:2
15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4-258,共5页
关键词 河北学刊 当代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 河北人文精神 专题讨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