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史学史的建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治洪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9,共6页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哲学思维传统、高明的哲学思想智慧和丰富的哲学理论资源,但直到19世纪末叶都没有"哲学"这一名称,当然也就没有专门的哲学学科。近代以来,几代学者参照西方分类学术标准及其哲学观念和体系形式,对中国哲学...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哲学思维传统、高明的哲学思想智慧和丰富的哲学理论资源,但直到19世纪末叶都没有"哲学"这一名称,当然也就没有专门的哲学学科。近代以来,几代学者参照西方分类学术标准及其哲学观念和体系形式,对中国哲学加以现代转化,在学科建立、教材建设以及以哲学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中国哲学史学的建构诸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实绩,为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知识的中国哲学打开了普世化的门径。田文军教授近年来在"中国哲学史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大体呈现了中国哲学现代转化的过程以及贯穿其中的思想脉络,值得学界和社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 中国哲学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哲学史学思想述略
2
作者 郑万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5,共6页
司马迁是著名的史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在哲学史学方面颇有造诣。从司马迁对哲学流派的评判态度、论孔子的历史地位、论先秦哲学流派的起源与演变,以及哲学史的写作方法等情形,可知:用通变的观点观察学说的兴衰史,将学... 司马迁是著名的史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在哲学史学方面颇有造诣。从司马迁对哲学流派的评判态度、论孔子的历史地位、论先秦哲学流派的起源与演变,以及哲学史的写作方法等情形,可知:用通变的观点观察学说的兴衰史,将学说的兴废同政治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是司马迁哲学史学的一大特色;《史记》创立了评传体的哲学史写作体例,成为史论结合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哲学史学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举行1990年年会——纪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
3
作者 金光鸿 别祖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5期120-121,共2页
【正】 1990年5月6日至7日,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及所属道教学术研究会、武汉大学哲学系暨武汉荆楚书院联合发起,在武昌空军疗养院招待所举行1990年年会,与会的有来自湖北地区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等20多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 【正】 1990年5月6日至7日,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及所属道教学术研究会、武汉大学哲学系暨武汉荆楚书院联合发起,在武昌空军疗养院招待所举行1990年年会,与会的有来自湖北地区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等20多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青年理论工作者。年会以“纪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首先,省社联与省哲学史学会的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们对我省哲学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接着,会议进行了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纪念《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武汉大哲学 术研究 新文化 理论工作者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文化 具体实践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制滥造,贻误读者——评《哲学小百科》“中国哲学史部分”
4
作者 丁民 国庆 《管子学刊》 1988年第2期88-90,共3页
读了丁民、国庆二同志这篇学术批评的来稿,使我们震动很大。当我们对文中所举例证同该书进行核对时,却发现有几处不符。经与作者联系,始知该书有两种不同的本子。虽然版权页上的版次、出版年月、页码完全相同,但有些地方文字内容却正、... 读了丁民、国庆二同志这篇学术批评的来稿,使我们震动很大。当我们对文中所举例证同该书进行核对时,却发现有几处不符。经与作者联系,始知该书有两种不同的本子。虽然版权页上的版次、出版年月、页码完全相同,但有些地方文字内容却正、误互见。以第253页为例,我们手中的本子上《甲骨文》的书引号、“墨子”和“墨家的‘非命’”都删去了,但“一神教”却变成了“一精教”;“宗祖神”却误为“宗组神”。这就更使我们迷惑不解了:明明同版、同次印刷,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本子呢?遍查全书,不见有前言、后语说明,让读者究竟相信哪一本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史料 形而上唯物主义 甲骨文 粗制滥造 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术批评 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 对立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稷下齐法家的哲学思想
5
作者 蔡德贵 《管子学刊》 1993年第1期29-32,共4页
一、关于稷下齐法家这里所说的“稷下齐法家”,是指《管子》一书中大部分篇章的作者,以别于在齐国还有从赵国来的慎到这样的法家。对于《管子》一书的作者归属,学术界是有争论的。郭沫若认为“它大率是战国及其后的一批零碎著作的总集。
关键词 法家 郭沫若 管子 阴阳说 物质世界 认识主体 齐国 物质性 中国哲学史史料 心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萐父教授
6
作者 戈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5期2-2,131,共2页
萧萐父教授,生于1924年,四川省成都市人。现任武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哲学系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郭沫若研究会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国际中国... 萧萐父教授,生于1924年,四川省成都市人。现任武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哲学系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郭沫若研究会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萧萐父教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于1943年考入武大哲学系,在张真如、万卓恒、金克木等教授的学术薰陶下,对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哲学史学 文化比较研究 知识分子 方法论原则 真如 船山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