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与文学的阐释、翻译与交流之汉学路径——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访谈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9-96,共18页
2017年4月11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邀请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举办题为"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的讲座。2017年10月31日,顾彬教授再次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 2017年4月11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邀请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举办题为"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的讲座。2017年10月31日,顾彬教授再次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为"亚洲共同体——越境共存之亚洲文化遗产"系列讲座专家之一,举办"误读的重要性:德国汉学中的中国形象"的学术报告。此间,跨文化研究院刘燕教授就中国哲学与文学精神、中西文学中的忧郁主题、中国经典的翻译与传播、德国汉学的历史与特色、误解的重要性与理解的多元性等诸问题,与顾彬教授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访谈与切磋。本文得到了顾彬教授的亲自审核,深表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翻译 中国哲学与文学 德国汉学家顾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
2
作者 杨德贵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S1期71-73,共3页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杨德贵一般说来,哲学思想对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哲学思想的演变,也会引起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思想的变化。哲学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杨德贵一般说来,哲学思想对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哲学思想的演变,也会引起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思想的变化。哲学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与文学 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思想 《金瓶梅》 《三国演义》 儒家政治哲学 伦理道德 社会生活 道德观念 《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孙正聿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正聿 唐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135,共9页
作家的创作跟他的生活境遇、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哲学理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定位,同时,还应用"时代性"来衡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学则是时代精神的敏感神经;哲学有贴近科学... 作家的创作跟他的生活境遇、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哲学理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定位,同时,还应用"时代性"来衡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学则是时代精神的敏感神经;哲学有贴近科学的一面,但它又和文学一样是关于"人"的学问,一样是在讲它对人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文学,可以更为理性地思考文学的本质,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与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人"的学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照应”——小说《我的将军》与哲学著作《母性思考》的“互文性”解读
4
作者 何小宝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157,179,共4页
《我的将军》叙述了少年维季卡的成长经历,折射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层面母性思考缺失所带来的危害。无独有偶,哲学专著《母性思考——走向和平的政治》对"母亲"的含义进行了新的界定,呼吁"新女性"在追求自我满足的... 《我的将军》叙述了少年维季卡的成长经历,折射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层面母性思考缺失所带来的危害。无独有偶,哲学专著《母性思考——走向和平的政治》对"母亲"的含义进行了新的界定,呼吁"新女性"在追求自我满足的过程中把女权主义和母性思考进行合理结合。两个文本的"互文性"充分表明: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有哲学思想的支撑;把文学作品放在同时代的哲学语境下加以解读将增加文学研究的深度和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性思考 女权主义 哲学与文学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批评观
5
作者 徐兆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最早的文学批评家是哲人,而哲学与文学在那个时代是真理的竞争者,因此"西方的文学批评始于文学应当消失的愿望"(马克·埃德蒙森语)。晚近以来,文学批评继承了哲学的求真意志,以进入实证的方式挣脱了自身的附庸地位,尽管... 最早的文学批评家是哲人,而哲学与文学在那个时代是真理的竞争者,因此"西方的文学批评始于文学应当消失的愿望"(马克·埃德蒙森语)。晚近以来,文学批评继承了哲学的求真意志,以进入实证的方式挣脱了自身的附庸地位,尽管很快又被作为意识形态的理论与科学所困扰。哲学的正当性有时被系于改造世界,有时混同于文字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批评观 求真意志 附庸地位 埃德蒙 哲学与文学 意识形态 竞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燕郊:拒绝遗忘
6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3-123,共1页
李振声在《读书》1998年第十二期上发表《存在的勇气或拒绝遗忘》一文,指出,彭燕郊是“七月”诗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基本上是在早年和晚年取得的,即三十年代末及整个四十年代,然后是晚近的二十年间。他认为,要谈论彭燕郊晚... 李振声在《读书》1998年第十二期上发表《存在的勇气或拒绝遗忘》一文,指出,彭燕郊是“七月”诗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基本上是在早年和晚年取得的,即三十年代末及整个四十年代,然后是晚近的二十年间。他认为,要谈论彭燕郊晚近的写作,说什么也是无法绕过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燕郊 自我反思 或诸如此类 文化隐喻 哲学与文学 人文景观 文化命题 精神深度 历史与文化 主要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支长明不熄的火炬——纪念埃及思想家艾哈迈德·艾敏逝世40周年
7
作者 贾马丁·赛义德 高燕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4期76-9,共2页
40年前,确切地说是1954年5月30日,一位阿拉伯当代思想家离开了我们。他的著作对我们的思想、文学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苦的奋斗和辛勤的工作。此人就是艾哈迈德·艾敏。他在其著作中对阿拉伯文明的各个方面进行... 40年前,确切地说是1954年5月30日,一位阿拉伯当代思想家离开了我们。他的著作对我们的思想、文学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苦的奋斗和辛勤的工作。此人就是艾哈迈德·艾敏。他在其著作中对阿拉伯文明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说明了该文明的光荣历史和强大生命力。艾哈迈德·艾敏生于1886年10月1日,曾就读于私塾、爱资哈尔大学和伊斯兰法律学校。他曾在法律学校任教,从事过司法工作;曾在福阿德大学(开罗大学前身)文学院任教,并任该院院长,还出任过阿盟文化处主任。他是阿拉伯语言协会会员,并任该协会创作、翻译和传播委员会主任。该委员会在创作、翻译、传播遗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委员会的名称·就已说明了它的作用和职能,即传播文化遗产、翻译介绍当代西方思潮,使传播和评介融汇在创作中。艾哈迈德·艾敏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里法阿·塔哈塔维。他们都对我们的文化遣产有深刻的理解,并提倡了解其他民族的思想,就像人们常说的:“学问那哪怕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家 伊斯兰法 阿拉伯文明 爱资哈尔大学 火炬 哲学与文学 开罗大学 法律学校 文学生活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