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龙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得民 吕天宜 +7 位作者 雷翔 李文军 王新民 查日田 靳端阳 黄燕 疏欣杨 张洪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价丹龙口服液在广泛使用条件下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支气管哮喘热哮证受试者2000例,受试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丹龙口服液,1支(10 mL)/次,3次/d,持续7 d。比较干预前后受试... 目的:评价丹龙口服液在广泛使用条件下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支气管哮喘热哮证受试者2000例,受试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丹龙口服液,1支(10 mL)/次,3次/d,持续7 d。比较干预前后受试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问卷评分(ACQ)等疗效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及十二导联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受试者基线期中医证候总积分为(11.49±3.37)分,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相对基线的变化值为(-6.50±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受试者基线期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呼气峰值流量(PEF)值分别为(1.69±0.75)L、(2.59±0.90)L、(77.15±16.33)%、(1.37±0.81)L/s、(3.18±2.24)L/s,治疗后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值分别为(0.30±0.38)L、(0.29±0.40)L、(6.51±12.16)%、(0.37±0.69)L/s、(0.60±1.51)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受试者基线期ACQ平均分为(1.61±0.51)分,治疗后相对基线的变化值为(-0.76±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相关不良事件发生42例55例次,发生率为2.10%。相关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为“1级”35例(1.75%),“2级”8例(0.40%)。结论:丹龙口服液具有缓解热哮证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龙口服液 支气管哮喘 热哮证 广泛人群 中医证候积分 肺功能 哮喘控制水平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