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PS模式哨兵-1雷达干涉图误差校正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航 陈富龙 +1 位作者 唐攀攀 张达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哨兵-1系统因其优质的设备参数及开放性的政策具有很高的学术及应用价值,然而其特殊的TOPS成像模式对利用该数据的干涉处理与分析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影响哨兵-1 TOPS模式数据干涉质量的数据配准、电离层及对流层因素进行了定量化分析,... 哨兵-1系统因其优质的设备参数及开放性的政策具有很高的学术及应用价值,然而其特殊的TOPS成像模式对利用该数据的干涉处理与分析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影响哨兵-1 TOPS模式数据干涉质量的数据配准、电离层及对流层因素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提出了基于ESD,以及GPS、ECMWF等外部数据源校正的TOPS哨兵-1模式干涉图误差校正技术;以一对2016年某区域的哨兵-1 TOPS模式影像为研究数据,对其依次进行了精配准、电离层相位和对流层相位系统校正。研究结果表明,配准精度能够满足数据1/1000像元的精度要求;能去除电离层条带相位和方位向相位跳变;进而实现对流层相位约27%标准差精度的提升。此技术能够显著减小哨兵-1 TOPS模式数据的干涉误差,提高其在差分雷达干涉乃至时序差分雷达干涉等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1 TOPS 配准 大气校正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哨兵-1A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的地铁沿线地面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任超 施显健 +3 位作者 周吕 黄远林 梁月吉 朱子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3-808,共6页
地铁的建设与运营容易引起地表的纵向沉降,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掌握各地铁沿线地表沉降情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宁地铁为例,利用哨兵-1A(Sentinel-1A)数据和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time series interomet... 地铁的建设与运营容易引起地表的纵向沉降,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掌握各地铁沿线地表沉降情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宁地铁为例,利用哨兵-1A(Sentinel-1A)数据和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time series int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S-InSAR)技术,借助外部高精度的精密定轨(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POD)精密轨道数据和先进星载电磁发射和反射辐射计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V2,ASTER GDEMV2)去除由去相关引起的相位跳变,获取了2017年6月—2019年1月南宁地铁网络地面沉降速率场,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地铁沿线地面沉降情况和沉降时空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2017~2019年,南宁整体的地表沉降特征较为明显,最大累计沉降达到了-47.41 mm。大部分城区相对稳定,沉降区主要分布在各地铁沿线区域,且随着南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地铁建设的加快,各地铁沿线地面沉降呈逐渐增强和扩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网络 沉降监测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哨兵-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哨兵-1A合成孔径雷达的深圳围填海区域地面沉降监测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吕 施显健 +2 位作者 任超 黄远林 朱子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765-8769,共5页
为更好地监测和掌握深圳围填海区域在填海造地工程结束后的地面沉降情况,通过哨兵-1A影像和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方法研究了深圳围填海区域2016—2019年的地面形变。结果表明:深圳围填海区域的地面形变速率为-19.85~15.60 mm/a... 为更好地监测和掌握深圳围填海区域在填海造地工程结束后的地面沉降情况,通过哨兵-1A影像和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方法研究了深圳围填海区域2016—2019年的地面形变。结果表明:深圳围填海区域的地面形变速率为-19.85~15.60 mm/a,深圳东部宝安区和西部福田区的地面沉降相对稳定,南山区监测到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和年均降雨量的对比分析显示了南山区的地面沉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靠近海岸的形变点目标受降雨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点,与深圳的沉积层厚度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1A 合成孔径雷达 围填海区域 形变监测 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和哨兵-1A的广西岑溪地区滑坡隐患探测与形变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远林 施显健 +2 位作者 任超 周吕 朱子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318-12323,共6页
为了给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滑坡监测数据以及提前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计划,以广西岑溪地区为例,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岑溪地区2016—2019年的20景哨兵-1A数据,提取了岑溪地区地表形变结果,结合地区历史降水数据综合评估了研究区内... 为了给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滑坡监测数据以及提前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计划,以广西岑溪地区为例,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岑溪地区2016—2019年的20景哨兵-1A数据,提取了岑溪地区地表形变结果,结合地区历史降水数据综合评估了研究区内主要滑坡隐患,进行了形变时序分析。结果显示,岑溪地区的滑坡隐患主要分布在矿山采空区、公路沿线边坡、乡村山岭人为开采地带,其地表及边坡沉降多受生产建设等人为活动影响,加之广西地区重山复岭的山体地貌以及结构多变复杂的地质特点,在持续降雨的影响下加速下沉;此外,随着产业转移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矿山、城乡公路沿线及边坡的沉降呈逐渐增强和扩大趋势。该案例可为岑溪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数据与技术支持,并为丘陵山区的滑坡灾害隐患与形变分析提供思路与参考,也证明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作为新兴雷达遥感测量手段,可以高效准确地对丘陵区域进行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哨兵-1A 广西岑溪地区 滑坡灾害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时序特征的哨兵系列影像对南方丘陵区树种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洁 李恒凯 +1 位作者 龙北平 张建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树种分类是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重要工作,杉木和油茶作为袁州区主要经济树种,准确获取树种空间分布信息,对产量估算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为研究区,试验融合时序哨兵-1(Sentinel-1)、哨兵-2(Sentinel-2)等数据... 树种分类是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重要工作,杉木和油茶作为袁州区主要经济树种,准确获取树种空间分布信息,对产量估算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为研究区,试验融合时序哨兵-1(Sentinel-1)、哨兵-2(Sentinel-2)等数据,结合中国南方丘陵区树种特点,提取植被指数、红边植被指数、地形特征和纹理特征等构建特征变量组合,分别利用分离阈值法(SEaTH)和特征权重算法(ReliefF)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和特征优选,分析各特征对树种分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使用光谱特征和植被-水体指数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特征后,树种分类精度均有提升,其中纹理特征的加入更有利于树种分类。(2)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和特征权重算法(ReliefF)对树种分类的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85.33%,Kappa系数为0.81,优于相同特征组下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和分类回归树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分类 哨兵-1 哨兵-2 特征优选 随机森林 中国南方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Deep-ResUnet和PS-InSAR的城市道路网形变灾害监测方法——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邹鑫 王磊 +4 位作者 李靖宇 滕超群 黄金中 李忠 李世保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71,共5页
针对城市道路网变形监测存在的高分辨率影像获取难、道路人工提取效率低、传统变形监测工作量大等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Deep-ResUnet和PS-InSAR的城市道路网形变监测方法。主要思路为:首先对目标区的哨兵-1A(Sentinel-1A)影像数... 针对城市道路网变形监测存在的高分辨率影像获取难、道路人工提取效率低、传统变形监测工作量大等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Deep-ResUnet和PS-InSAR的城市道路网形变监测方法。主要思路为:首先对目标区的哨兵-1A(Sentinel-1A)影像数据进行伪彩色变换建立道路数据集;然后训练深度残差网络(Deep-ResUnet)模型并对道路网栅格进行提取;最后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PS点形变信息与道路网栅格融合。研究结果表明,Sentinel-1A影像经过伪彩色处理后,能提高城市道路网提取的完整性,交并比提高6%~9%,道路提取精度平均提高10%左右,得到的城市道路网形变信息专题图能为城市道路变形监测和健康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 语义分割 道路提取 道路形变 哨兵-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苏通GIL综合管廊周边地表形变监测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一鸣 刘国林 +2 位作者 牛冲 张亚凤 郭在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149,共10页
作为中国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合环运行的“咽喉”控制性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周边地表形变监测意义重大.为了保证综合管廊的健康长效运转,本研究采用SBAS-InSAR技术对施工建设期间38景Sentinel-1A哨兵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苏通GIL综合管... 作为中国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合环运行的“咽喉”控制性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周边地表形变监测意义重大.为了保证综合管廊的健康长效运转,本研究采用SBAS-InSAR技术对施工建设期间38景Sentinel-1A哨兵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苏通GIL综合管廊周边地表时序形变结果,详细分析了管廊周边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同时期地面水准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管廊周边地表形变与盾构施工、地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南岸管廊沿线未出现严重的不均匀形变;北岸地表形变随盾构施工沿管廊轴线由西北向东南发展,出现沉降漏斗;SBAS-InSAR监测的地表形变结果与水准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SBAS-InSAR技术可为管廊周边地表形变的灾害和预警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1A 小基线集技术 苏通GIL综合管廊 地表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InSAR技术在南通港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寒冰 罗海滨 +2 位作者 吴星乐 王盼 唐旭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38,59,共5页
为克服传统时序InSAR技术中干涉图获取需要较多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问题,利用Hy P3 SAR数据在线服务系统获取哨兵-1号时序干涉图,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获取干涉图进行分析,得到了2022年3月9日至2022年8月24日间南通港地面形变速率和时序... 为克服传统时序InSAR技术中干涉图获取需要较多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问题,利用Hy P3 SAR数据在线服务系统获取哨兵-1号时序干涉图,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获取干涉图进行分析,得到了2022年3月9日至2022年8月24日间南通港地面形变速率和时序形变。与同期水准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平均均方根误差为8.10 mm,证明了InSAR监测结果的可靠。InSAR监测结果显示,南通港由于纳泥、填海和地下水开采导致局地发生形变,但整体地表形变较小,不影响港口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形变监测 SAR数据在线服务 时序InSAR 哨兵-1 南通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