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哥穆尔卡的多党合作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
作者 李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4,共5页
哥穆尔卡的多党合作制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原理与波兰的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权,主张与民主政党结成政治同盟,联合执政。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多党合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本土化、民族化的重大成果,丰... 哥穆尔卡的多党合作制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原理与波兰的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权,主张与民主政党结成政治同盟,联合执政。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多党合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本土化、民族化的重大成果,丰富了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完善政党制度,提升执政能力具有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穆尔卡 社会主义 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 思想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与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舶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2,共6页
苏联在斯大林死后虽然有限地调整了对东欧的政策,相对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但并未放弃它在东欧的绝对支配地位。苏联在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中,开始就决定干涉,后在武力干涉的图谋受挫后,又不得不暂时“妥协”退让,但并未放弃军事干涉的念... 苏联在斯大林死后虽然有限地调整了对东欧的政策,相对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但并未放弃它在东欧的绝对支配地位。苏联在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中,开始就决定干涉,后在武力干涉的图谋受挫后,又不得不暂时“妥协”退让,但并未放弃军事干涉的念头,而且赫鲁晓夫一直对波兰问题存有一种欲阻不能、欲罢不休的复杂矛盾心态。只是后来由于匈牙利事发,苏联对外视线的重心转移,才迫使其忙于应付匈牙利危机,并最终放弃武力干涉波兰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事件 赫鲁晓夫 哥穆尔卡 波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的回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炳南 《国际问题研究》 1981年第1期37-39,共3页
1956年,国际共运发生着举世瞩目的变化,苏共召开了“二十大”,赫鲁晓夫在反对“个人迷信”的借口下,作了“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全世界为之震惊。当时,我正在波兰工作。我发现这份未经公开发表的绝密文件在波兰广为传播,有一次在... 1956年,国际共运发生着举世瞩目的变化,苏共召开了“二十大”,赫鲁晓夫在反对“个人迷信”的借口下,作了“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全世界为之震惊。当时,我正在波兰工作。我发现这份未经公开发表的绝密文件在波兰广为传播,有一次在菜市场甚至看到有人把它当作包装纸使用,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听说,这份绝密文件一到波兰,被一个叛逃的波籍犹太军官作为最重要的情报带到美国,《纽约时报》很快就刊登了。“秘密报告”的全文被泄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鲁晓夫 波兰人 哥穆尔卡 苏联人 秘密报告 斯大林 绝密文件 事件 苏共 领导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民主化
4
作者 苏绍智 《财经问题研究》 1981年第3期3-7,共5页
1、布鲁斯和哥穆尔卡的辩论(注一) 布鲁斯(Wlodzimierz Brus)在一九七五年所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政治制度》(Socialist Ownership and Political Systems)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社会主义民主化是经济效率的一个因素,哥穆尔卡(Sta... 1、布鲁斯和哥穆尔卡的辩论(注一) 布鲁斯(Wlodzimierz Brus)在一九七五年所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政治制度》(Socialist Ownership and Political Systems)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社会主义民主化是经济效率的一个因素,哥穆尔卡(Stanislaw Gomulka)写了一篇文章《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化中的经济因素》(注二)对布鲁斯的命题提出质疑,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对经济效率没有那样的关系。布鲁斯又在《政治制度和经济效率:东欧的实践》(注三)一文中予以答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化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 布鲁斯 哥穆尔卡 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