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分析优化晋西北酸粥和糜米总酚的提取工艺
1
作者 王琪 彭佳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以总酚提取量为指标,研究自然发酵的晋西北酸粥和其原材料糜米中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提取量。比较不同的单因素对晋西北酸粥和糜米中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探讨不同丙酮浓度、料液比、... 以总酚提取量为指标,研究自然发酵的晋西北酸粥和其原材料糜米中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提取量。比较不同的单因素对晋西北酸粥和糜米中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探讨不同丙酮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晋西北酸粥中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酮浓度58.06%、料液比1∶41.13、提取时间30.57 min和提取温度41.81℃,在此条件下总酚的最大提取量为1.88 mg/g。糜米中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酮浓度84.78%、料液比1∶44.76、提取时间34.34 min、提取温度42.11℃,在此条件下总酚的最大提取量为1.51 mg/g,而且晋西北酸粥中总酚提取量约是糜米中总酚提取量的1.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北酸粥 糜米 总酚 响应面实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和模糊数学联用优化葛粉鱼丸制备工艺
2
作者 陈晖 杨洁茹 +3 位作者 邢淑婕 陈龙 梅娜 夏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2,共8页
以信阳南湾鱼、葛根为原料制备葛粉鱼丸,以期丰富鱼丸制品预制菜的产品类型。以感官评分和质构参数为评价指标,研究葛粉、葱姜汁、玉米淀粉、食盐、蔗糖的添加量对葛粉鱼丸品质的影响,通过模糊数学模型建立感官评价体系与响应面实验联... 以信阳南湾鱼、葛根为原料制备葛粉鱼丸,以期丰富鱼丸制品预制菜的产品类型。以感官评分和质构参数为评价指标,研究葛粉、葱姜汁、玉米淀粉、食盐、蔗糖的添加量对葛粉鱼丸品质的影响,通过模糊数学模型建立感官评价体系与响应面实验联用对葛粉鱼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葛粉鱼丸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葛粉添加量(以鱼肉质量计)为7.9%、葱姜汁添加量为90%、玉米淀粉添加量为6.0%、食盐添加量为2.1%、蔗糖添加量为1.20%时,所得葛粉鱼丸风味独特,感官评分可达90.6分,弹性可达3.63 mm,颜色雪白,脂肪含量为2.11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12.13 g/100 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致病菌数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安全可食用的鱼丸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粉 南湾鱼 鱼丸 响应面实验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山茶油膜法脱胶工艺研究
3
作者 吴坤龙 鲁雲 +2 位作者 张良 刘标 李彦坡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75-180,共6页
以山茶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山茶油膜法脱胶的工艺条件。重点探讨膜孔径、混合油浓度、操作压力对膜法脱胶的影响,并比较了膜法脱胶与水化脱胶工艺对山茶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油膜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 以山茶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山茶油膜法脱胶的工艺条件。重点探讨膜孔径、混合油浓度、操作压力对膜法脱胶的影响,并比较了膜法脱胶与水化脱胶工艺对山茶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油膜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膜孔径10 ku、混合油质量分数35%、操作压力0.25 MPa,经膜法脱胶后脱胶率为96.85%。与水化脱胶相比,膜法脱胶后山茶油脱胶脱色脱酸效果显著,脱色率达到51.6%,酸价由15.30 mg·g^(-1)降至0.64 mg·g^(-1)。表明膜法脱胶在山茶油精炼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脱胶、脱色及脱酸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膜法脱胶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法提取黑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豆亚静 张晓龙 +2 位作者 常丽新 闫金萍 吴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9-263,共5页
以产于吉林的黑豆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对黑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超声波法提取黑豆异黄酮的最... 以产于吉林的黑豆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对黑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超声波法提取黑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6∶1(mL/g)、提取时间51min、提取温度52℃,异黄酮提取率实测值为1.883%,预测值为1.891%,理论值与预测值相差甚小,可确定利用响应面优化异黄酮提取的工艺参数可靠,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振荡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高效、省时、节能等优点。同时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测定了其他四个产地的黑豆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产于吉林的黑豆异黄酮含量最高,产于山西的黑豆异黄酮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异黄酮 超声波法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nhnken响应面优化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泡腾片的制备及其质量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京龙 郑丹丹 +3 位作者 张立华 王飞 王占一 楚文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8-292,共5页
为制备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泡腾片剂,本文以崩解时限、pH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碳酸氢钠:柠檬酸)、泡腾崩解剂总质量、聚乙二醇6000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发泡量、总黄酮的含量,... 为制备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泡腾片剂,本文以崩解时限、pH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碳酸氢钠:柠檬酸)、泡腾崩解剂总质量、聚乙二醇6000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发泡量、总黄酮的含量,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泡腾崩解剂最佳配比为1∶1.21,泡腾崩解剂的总量最佳质量分数为46.15%,PEG 6000的最佳质量分数为6.02%。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泡腾片,平均片重(500±21)mg,每片总黄酮含量为(4.80±0.08)mg,崩解时限、pH和发泡量符合药典规定,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呈弱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泡腾片 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 制备工艺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苹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晨阳 韩舜愈 +2 位作者 盛文军 冒秋丹 张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6-270,共5页
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从苹果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借助响应面设计分析,考察盐酸质量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均显著。求解回归方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从苹果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借助响应面设计分析,考察盐酸质量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均显著。求解回归方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质量分数2.0%、液料比17mL/g、浸提时间65min、浸提温度78.2℃,此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到1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膳食纤维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菠萝蜜果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颖倩 张伟 +3 位作者 朱科学 谭乐和 张彦军 吴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184,共8页
研究旨在优化菠萝蜜果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干燥温度、麦芽糊精添加量和料液比三个因素对菠萝蜜果粉含水率、溶解度和色差值ΔE的影响,确定最优干燥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得到菠萝果粉... 研究旨在优化菠萝蜜果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干燥温度、麦芽糊精添加量和料液比三个因素对菠萝蜜果粉含水率、溶解度和色差值ΔE的影响,确定最优干燥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得到菠萝果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56℃、麦芽糊精添加量9%,料液比1∶2 g/m L,在此工艺参数下制备的菠萝蜜果粉的含水率为2.29%,溶解度为88.10%,色差值ΔE为5.86,具有较好的品质,可为菠萝蜜果粉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果粉 真空冷冻干燥 响应面实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血橙皮多糖工艺 被引量:5
8
作者 廖立敏 邹宁 +1 位作者 黄茜 李建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216,221,共6页
采用响应面实验对超声波提取血橙皮中的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即超声波功率为320 W、液固比为30 m L/g,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 min,此时多糖得率可达24.7%,实验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可行... 采用响应面实验对超声波提取血橙皮中的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即超声波功率为320 W、液固比为30 m L/g,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 min,此时多糖得率可达24.7%,实验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可行,对于开发利用血橙皮渣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橙 多糖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青稞桃酥配方工艺 被引量:14
9
作者 卢芸 周莹 +2 位作者 施淑文 戴阳军 许莲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青稞桃酥的最佳配方为:以青稞粉和低筋粉(青稞粉63. 5%、低筋粉36. 5%)总重不变计,色拉油60%、鸡蛋15%、糖粉58. 7%、海藻糖12%、酥油16. 5%、吉士粉18%、臭粉2%、小苏打0. 1%、泡打粉1. 5... 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青稞桃酥的最佳配方为:以青稞粉和低筋粉(青稞粉63. 5%、低筋粉36. 5%)总重不变计,色拉油60%、鸡蛋15%、糖粉58. 7%、海藻糖12%、酥油16. 5%、吉士粉18%、臭粉2%、小苏打0. 1%、泡打粉1. 5%。该法制成的青稞桃酥具有独特的浓郁青稞香气、酥脆可口、感官品质与质构特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桃酥 响应面实验 感官评分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γ-聚谷氨酸发酵条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智维 刘婷 张海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60,共5页
以一株从纳豆中分离得到的纳豆芽孢杆菌进行γ-聚谷氨酸发酵,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pH值和温度是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该株纳豆芽孢杆菌发酵γ-聚谷氨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40.00℃,接种量7.... 以一株从纳豆中分离得到的纳豆芽孢杆菌进行γ-聚谷氨酸发酵,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pH值和温度是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该株纳豆芽孢杆菌发酵γ-聚谷氨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40.00℃,接种量7.1%,pH值7.76。此条件下γ-PGA为19.61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响应面实验设计 Γ-聚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栀子乙醇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小梅 王芳 +5 位作者 吴志瑰 刘婧 裴建国 彭水梅 李惠芳 李慧 《江西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57-61,共5页
目的:优化栀子乙醇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Adhikari S方法测定栀子消除DPPH自由基能力来评价栀子的抗氧化活性。根据Plackett-Burman(PB)实验分析,进一步采取CCD(星点设计)实验设计,对栀子乙醇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 目的:优化栀子乙醇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Adhikari S方法测定栀子消除DPPH自由基能力来评价栀子的抗氧化活性。根据Plackett-Burman(PB)实验分析,进一步采取CCD(星点设计)实验设计,对栀子乙醇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实验数据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佳实验条件。结果: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粒径0.20mm,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栀子抗氧化活性为92.5%;乙醇浸膏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粒径0.20mm,提取温度为60%。结论: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栀子乙醇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为其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参考。而且栀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开发成天然的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江西道地药材栀子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深度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响应面实验 乙醇提取工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a^(2+)激活牦牛血中凝血酶原工艺研究
12
作者 张阳 张珍 +3 位作者 张盛贵 牛黎莉 杜雨 周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93-296,共4页
以牦牛血液为原料,采用柠檬酸钡吸附法制取凝血酶原。选取激活温度,Ca2+终浓度,激活时间三个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研究了Ca2+激活牦牛血中凝血酶原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激活温度27℃、Ca2+终浓度0.0... 以牦牛血液为原料,采用柠檬酸钡吸附法制取凝血酶原。选取激活温度,Ca2+终浓度,激活时间三个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研究了Ca2+激活牦牛血中凝血酶原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激活温度27℃、Ca2+终浓度0.01mol/L、激活时间1.95h,在此条件下凝血酶的比活力最优为63.3972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激活 凝血酶原 牦牛 柠檬酸钡吸附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末水坛紫菜蛋白酶解工艺及其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小慧 戚勃 +3 位作者 杨贤庆 杨少玲 马海霞 邓建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101,共9页
为实现末水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末水坛紫菜的蛋白酶解工艺及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以酶解产物水解度和还原力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和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通过测定酶解液... 为实现末水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末水坛紫菜的蛋白酶解工艺及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以酶解产物水解度和还原力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和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通过测定酶解液还原力对1,1-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研究了最高水解度下的酶解液的抗氧化性活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是6种蛋白酶中的最适用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5 g·L^(-1)、加酶量31 200 U·g^(-1)、温度45℃、pH 7.6、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坛紫菜水解度达31.37%;酶解液还原力为2.2,对DPPH、·OH和O_2^-·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26%、85.84%和72.73%。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可以有效水解末水坛紫菜,水解后的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蛋白 酶解 响应面实验 水解度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真空油炸-压差膨化联合生产藕脆片工艺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雪萌 冯心雨 +3 位作者 冼东妮 袁潮 卢芸 戴阳军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莲藕为原料,采用真空油炸-压差膨化联用技术制作藕脆片。采用质构参数与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莲藕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得出藕脆片的最佳工艺参数:油炸温度为93℃、油炸时间为25 min、膨化时间为35 min。... 以莲藕为原料,采用真空油炸-压差膨化联用技术制作藕脆片。采用质构参数与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莲藕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得出藕脆片的最佳工艺参数:油炸温度为93℃、油炸时间为25 min、膨化时间为35 min。所得藕脆片的色泽莹亮、口感酥脆,该实验为果蔬脆片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脆片 响应面实验 质构参数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培养基条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新新 于长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为了降低深黄被孢霉YZ-124生产花生四烯酸的成本,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玉米黄浆水对发酵的影响,与葡萄糖培养基相比,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玉米黄浆水对发酵产量无显著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设计了响应面实验... 为了降低深黄被孢霉YZ-124生产花生四烯酸的成本,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玉米黄浆水对发酵的影响,与葡萄糖培养基相比,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玉米黄浆水对发酵产量无显著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设计了响应面实验,研究了葡萄糖浓度、不同添加量的玉米黄浆水和初始pH对花生四烯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条件是葡萄糖浓度为90g/L、添加体积分数为25%的玉米黄浆水、初始pH6时,花生四烯酸(ARA)产量达到最大,为3.11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黄被孢霉 花生四烯酸 发酵 玉米黄浆水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酵母β-葡聚糖酶解工艺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红梅 汪建明 刘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8-134,共7页
采用β-葡聚糖酶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酶解,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以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得率为指标优化酶解工艺,并对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与原酵母β-葡聚糖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最佳酶解条件:底物质量浓度1.14 g/100 mL,酶... 采用β-葡聚糖酶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酶解,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以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得率为指标优化酶解工艺,并对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与原酵母β-葡聚糖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最佳酶解条件:底物质量浓度1.14 g/100 mL,酶活浓度0.16 U/mL,温度44℃,pH 4.2,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得率为39.89%。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与原酵母β-葡聚糖的糖苷键型均为β构型,分子构象相同。热稳定性分析表明,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和原酵母β-葡聚糖的特征分解温度分别为356℃和360℃,终止分解温度分别为740℃和780℃,热稳定性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葡聚糖 酶解法 响应面实验 红外分析 热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鸭肫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伟 齐琦 +3 位作者 文飞 唐素婷 母应春 邱树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77-183,共7页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鸭肫抗氧化肽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前期筛选酶解鸭肫的最佳蛋白实验中得到木瓜蛋白酶为酶解鸭肫蛋白的最佳作用酶,优化的鸭肫抗氧化肽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0 h、加酶量0.5%、酶解温度55℃、料液比...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鸭肫抗氧化肽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前期筛选酶解鸭肫的最佳蛋白实验中得到木瓜蛋白酶为酶解鸭肫蛋白的最佳作用酶,优化的鸭肫抗氧化肽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0 h、加酶量0.5%、酶解温度55℃、料液比1∶3 g/m L。在此条件下,酶解鸭肫蛋白的水解度可达28.30%,DPPH·清除率为75.10%。结果表明该鸭肫抗氧化肽工艺制备可行,鸭肫蛋白水解度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肫 蛋白质 酶解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胡麻籽饼粕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米智 刘荔贞 +1 位作者 李慧 张弘弛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3,共6页
以胡麻籽饼粕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胡麻籽饼粕黄酮索氏提取法提取工艺,并采用清除DPPH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胡麻籽饼粕黄酮索氏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5 h,乙醇体积... 以胡麻籽饼粕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胡麻籽饼粕黄酮索氏提取法提取工艺,并采用清除DPPH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胡麻籽饼粕黄酮索氏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5 h,乙醇体积分数为60%和料液比为1∶25(g∶mL),该工艺条件下,胡麻籽饼粕黄酮提取量约为21.97 mg/100 g,相对标准偏差为0.95%。胡麻籽饼粕黄酮与V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57和0.024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59和0.034 mg/mL。表明响应面优化胡麻籽饼粕黄酮索氏提取工艺准确可靠稳定,且胡麻籽饼粕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胡麻籽饼粕黄酮等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籽饼粕 索氏提取法 黄酮 响应面实验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常压蒸馏提取迷迭香精油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严文芳 高新华 +4 位作者 杨锐铣 赵兴文 罗红伟 李正祥 杨海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119,124,共6页
采用常压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通过控制蒸馏速度为1,2,3滴/s,预加热时间为20,30,40 min,分液时蒸馏液以0.5,1.0,1.5 g/dL添加固体NaCl等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以精油提取率作为响应值,对常压蒸馏法... 采用常压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通过控制蒸馏速度为1,2,3滴/s,预加热时间为20,30,40 min,分液时蒸馏液以0.5,1.0,1.5 g/dL添加固体NaCl等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以精油提取率作为响应值,对常压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采用新鲜的迷迭香嫩枝,水分含量为75.17%~75.22%,剪碎至2 cm大小,1 kg迷迭香原料加入纯水1 L,料液比为1∶1时,响应面法优化常压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控制蒸馏速度为2滴/s,蒸馏时预加热30 min,蒸馏液以1.0 g/dL添加固体NaCl进行分液。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新鲜迷迭香嫩枝精油提取率可达1.35%,精油提取率(以干物质计)可达5.44%,同等条件下,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常压蒸馏工艺能够较为显著地提高精油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实验 优化 常压蒸馏法 迷迭香精油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风机过滤单元(FFU)离心叶轮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洪令 刘学峰 +4 位作者 张继祥 刘永臻 夏强 郑瑞 胡学川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3年第6期751-759,共9页
风机过滤单元(FFU)因负压密封、出风均匀、布置灵活和控制系统可靠等优点而成为洁净室末端使用最广泛的洁净装备,针对FFU运行效率高和能耗低的要求,对离心叶轮提出优化设计。首先对风机过滤单元(FFU)进行性能测试,得到FFU在不同转速情况... 风机过滤单元(FFU)因负压密封、出风均匀、布置灵活和控制系统可靠等优点而成为洁净室末端使用最广泛的洁净装备,针对FFU运行效率高和能耗低的要求,对离心叶轮提出优化设计。首先对风机过滤单元(FFU)进行性能测试,得到FFU在不同转速情况下,体积风量随余压变化曲线。然后对FFU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并将FFU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可靠性。基于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了以叶片数z、叶轮内径D1,叶片安装出口角β2a、叶片安装入口角β1a及叶片出口宽度b2为输入变量,以体积风量Q为响应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拟合函数。以体积风量Q为优化目标,采用多岛遗传算法求解响应函数,得到离心叶轮结构的最优组合参数。结果表明:离心叶轮结构参数对FFU体积风量从大到小的影响顺序为:β2a>β2>z>β1a>D1;得到离心叶轮最优组合参数,优化后的离心叶轮结构参数使得FFU体积风量提高了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过滤单元(FFU) 体积风量 响应面实验设计 多岛遗传算法 离心叶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