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7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机械锤击辅助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分析
1
作者 张辉 王军航 +2 位作者 刘刚田 王军华 李东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5,共8页
为了有效提升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同步辅助机械锤击的工艺方法,以机械锤击力、锤击次数和锤击频率为因素,以熔覆成形结构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为优化目标,设计3因素、3水平实... 为了有效提升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同步辅助机械锤击的工艺方法,以机械锤击力、锤击次数和锤击频率为因素,以熔覆成形结构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为优化目标,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机械锤击工艺参数组合,以期获得理想的熔覆层与基体间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当机械锤击力为2 000 N,锤击次数为3次,锤击频率为2 Hz时,抗拉强度为1 209 MPa,延伸率为11.8%,显微硬度为486HV,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机械锤击 响应分析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煨大黄工艺及成分与色度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戴慧莲 丁羽 +7 位作者 梁梓瑜 刘新媛 黄玮 刘产明 朱月琴 石典花 戴衍朋 李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2-660,共9页
目的研究大黄煨制工艺的最佳参数,探究煨大黄饮片粉末色度值与内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响应面法,对煨制温度、煨制时间、纸张用量与草木灰用量做单因素考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以外观性状及总蒽醌、游离... 目的研究大黄煨制工艺的最佳参数,探究煨大黄饮片粉末色度值与内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响应面法,对煨制温度、煨制时间、纸张用量与草木灰用量做单因素考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以外观性状及总蒽醌、游离蒽醌、浸出物、番泻苷A、番泻苷B含量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项指标赋予权重,优选工艺。电子眼测定生品与煨品的色度值,用SPSS22.0软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构建色度-成分回归方程。结果大黄煨制最优工艺为140℃,5倍草木灰,2层湿纸包裹煨制2.5 h。结论采用AHP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的大黄煨制工艺合理可行,饮片粉末色度与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构建的回归方程可靠,可通过色度预测饮片的内在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煨大黄 层次分析 单因素-响应 色度 相关性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响应面法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
3
作者 汪树林 商晶 +6 位作者 刘文君 蔡泽荣 钱梦雨 胡晓欣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进行考察;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综合评分,并以综合得分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定性分析从肠炎合剂Ⅱ中推测和鉴定了110个成分,包括有机酸2种、黄酮类82种、萜类化合物13种、生物碱类13种,基于定性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MS结合Masshunter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导出48个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指标成分质谱响应度,进行PCA并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综合响应面预测结果及生产实际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45 min,溶剂倍量8倍,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药复方开发拓展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 主成分分析 葛根素 甘草酸 木香烃内酯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权法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高乌头根酒蒸工艺研究
4
作者 马佳荣 王玉辉 +2 位作者 李莉 赵敏 李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乌头根炮制工艺的影响,开展了单因素考察试验。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的权重,以三者的综合评分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确定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高乌头根重量15%的加酒量、闷润时间2 h、蒸制时间5 h、蒸制温度127℃、蒸制压力0.15 MPa。本研究拓宽了高乌头根炮制方法且所建立的炮制工艺评价体系准确、可信,为高乌头根炮制相关研究及临床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熵权 中心复合设计-响应 酒蒸高乌头根 总生物碱 高乌甲素 冉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结合主成分分析优化苹果醋制作工艺
5
作者 连文绮 冯雅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4,共6页
为了优化苹果醋的制作工艺,获得口感和营养价值更佳的苹果醋产品,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作苹果醋。利用响应面法结合主成分分析优化苹果醋发酵工艺,以响应面法评价发酵过程中2种不同菌种添加方式、发酵温度(30,32,34,... 为了优化苹果醋的制作工艺,获得口感和营养价值更佳的苹果醋产品,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作苹果醋。利用响应面法结合主成分分析优化苹果醋发酵工艺,以响应面法评价发酵过程中2种不同菌种添加方式、发酵温度(30,32,34,36,38℃)和发酵时间(8,9,10,11,12 d)对苹果醋的理化指标(pH值、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总酸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从而优化苹果醋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苹果醋的最优发酵工艺为菌种A和B等质量混合添加、醋酸发酵时间10 d和醋酸发酵温度34℃,在此条件下苹果醋的pH值为4.01,总酸含量为(4.59±0.02)g/100 mL,总多酚含量为(0.24±0.06)mg/mL,总黄酮含量为(0.21±0.07)mg/mL。同时,以菌种添加方式、醋酸发酵时间和醋酸发酵温度为因素进行拟合所得方程为Y=37.511+41.751 A+15.992 B+32.531 C-2.185 AB-6.182 AC+0.182 BC-19.421 A^(2)-12.593 B^(2)-18.423 C^(2),可以较好预测实验结果,对苹果醋发酵工艺优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醋 响应 主成分分析 制作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沙棘原浆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
6
作者 李颜博 李玮 +4 位作者 赵宇 张梦莹 毕凯悦 吴予涵 王伟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7,共9页
为改善沙棘原浆的加工工艺,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品质,该研究通过赋予感官评价因素集权重,建立沙棘原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以新疆大果沙棘为原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沙棘原浆的解冻、榨汁和均质工艺,并基于静态定量描... 为改善沙棘原浆的加工工艺,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品质,该研究通过赋予感官评价因素集权重,建立沙棘原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以新疆大果沙棘为原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沙棘原浆的解冻、榨汁和均质工艺,并基于静态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营养品质和稳定系数指标,考察最优工艺制得的沙棘原浆和3种市售产品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沙棘原浆的感官品质;最优加工工艺参数为解冻温度14℃、榨汁温度5℃、榨汁时间32 s、均质压力37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沙棘原浆色泽均匀、酸度适口,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90.4分;相较于市售产品,最优工艺制得的沙棘原浆营养成分保留率较高,风味轮廓更优,且稳定系数提高了17.6%~29.2%。该研究可以为沙棘原浆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原浆 加工工艺 响应 模糊数学 静态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和响应面法优化山黄皮叶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7
作者 王润铃 郭德军 +1 位作者 张涛 郑树芳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3,共12页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山黄皮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分析黄酮组分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利用响应面法与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对黄酮提取过程进行建模与预测;利用液质对黄酮成分进行组成分析,并采用体外抗氧化试验分析黄酮的抗氧化...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山黄皮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分析黄酮组分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利用响应面法与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对黄酮提取过程进行建模与预测;利用液质对黄酮成分进行组成分析,并采用体外抗氧化试验分析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基于GA-BP神经网络模型优化后的山黄皮叶黄酮提取率略高于响应面法,其工艺为超声时间58 min、超声温度40℃、液料比31 mL/g、乙醇体积分数55%,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达到5.59%;山黄皮叶中主要含有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等13种黄酮类化合物;山黄皮叶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64,0.18 mg/mL;当黄酮浓度为2.5 mg/mL时,其铁离子还原能力为94.81 mmol/mL。研究为山黄皮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黄皮叶 黄酮类化合物 响应 GA-BP神经网络 成分分析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天然气压差发电参数优化
8
作者 张朋岗 杨冬磊 +3 位作者 程曦 骆兴龙 李玮 李有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0,共9页
目的解决压差发电装置发电功率低的问题,优化工艺参数。方法①通过常规㶲及高级㶲分析法发现透平膨胀机可避免外源㶲损占比达42%,表明装置自身的运行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了高㶲损。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和优化运行参数,以进出口压力比、进口... 目的解决压差发电装置发电功率低的问题,优化工艺参数。方法①通过常规㶲及高级㶲分析法发现透平膨胀机可避免外源㶲损占比达42%,表明装置自身的运行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了高㶲损。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和优化运行参数,以进出口压力比、进口温度、天然气体积流量作为因素变量,以发电功率、总㶲损作为响应值,设计13组试验。结果进出口压力比和天然气体积流量间的交互作用对发电功率的影响最显著,进出口压力比和天然气体积流量的交互作用、进口温度和天然气体积流量的交互作用对总㶲损的影响显著。据此,提出通过提高进出口压力比、天然气体积流量和降低进口温度的方式来进行参数优化的策略。根据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调整现场参数:进出口压力比为1.38、进口温度为30.7℃、天然气体积流量为11×10^(4)m^(3)/h,此时,发电功率达到625.3 kW,总㶲损降低了180.9 kW,其中,透平膨胀机㶲效率增至72.3%,可避免的外源㶲损减少了104.4 kW。此外,装置的年经济效益增加了114.5万元,CO_(2)的年排放量减少了1109.5 t。结论针对各类复杂的天然气处理工艺,可使用高级㶲分析与响应面分析的组合优化法。首先,利用高级㶲分析量化工艺改进的潜力;若可避免外源㶲损占比较大,则再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进行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压差发电 高级㶲分析 交互作用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
9
作者 贺伟强 张旭峰 +3 位作者 骆卢佳 施昕磊 高书悦 陈思敏 《食用菌》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研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以水为提取溶剂,微波温度为100℃,液(m L)料(g)比为38∶1... 目的:研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以水为提取溶剂,微波温度为100℃,液(m L)料(g)比为38∶1,微波功率为520 W,提取时间为6 min。结论:采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8.364%,实测值为8.272%。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澳洲坚果真空油炸工艺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克昌 郭刚军 +5 位作者 马尚玄 付镓榕 徐文婷 魏元苗 杨悦雪 贺熙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204,共8页
以澳洲坚果果仁为原料,制备真空油炸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进行真空油炸工艺优化;以原料果仁为对照,测定真空油炸果仁含油率、酸价、过氧化值、色差与感官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冷冻温度、真空油炸温度、真空油炸... 以澳洲坚果果仁为原料,制备真空油炸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进行真空油炸工艺优化;以原料果仁为对照,测定真空油炸果仁含油率、酸价、过氧化值、色差与感官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冷冻温度、真空油炸温度、真空油炸时间和真空度对澳洲坚果果仁的口感和风味品质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澳洲坚果果仁真空油炸最佳工艺条件:冷冻温度−24℃、真空油炸温度113℃、真空油炸时间58 min、真空度−0.095 MPa,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澳洲坚果果仁香味浓郁、口感酥松,感官评分为95.90分,酸价、过氧化值分别为0.23 mg/g、0.14 g/100 g,在低水平范围内,符合LY/T 1963-2018的标准要求。因此,真空油炸工艺极显著提高了澳洲坚果果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果仁 真空油炸 响应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轮胎动平衡机主轴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立富 冯显英 +2 位作者 李沛刚 宋文飞 孙晓萍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6,193,共7页
为提高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以某轮胎动平衡机主轴系为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首先,对主轴系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以主轴的各尺寸参数为变量参数,以优化主轴系的变形量、质量和固有频率为目标。其次,... 为提高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以某轮胎动平衡机主轴系为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首先,对主轴系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以主轴的各尺寸参数为变量参数,以优化主轴系的变形量、质量和固有频率为目标。其次,通过参数相关性分析确定与优化目标相关性最大的设计变量。最后,建立响应面模型并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最大变形量降低了3.9%,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6.2%,主轴质量降低了23.0%,主轴系质量降低了5.5%,优化效果显著,提高了主轴系的静态和动态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主轴优化提高了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机主轴 有限元分析 参数相关性分析 响应 多目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烤后烟叶品种分子鉴定技术构建
12
作者 田震 李媛 +6 位作者 毛静静 任民 熊党安 张兴伟 殷瑜东 李少鹏 刘国祥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解决烤后烟叶DNA降解严重、难以满足后续分子鉴定要求的问题,综合考虑分子标记所需DNA的浓度、质量以及提取效率、成本和安全等因素,本文基于SLS法,以加样量、离心时间、水浴时间为处理,以DNA浓度和A_(260)/A_(280)为响应值,采用单因... 为解决烤后烟叶DNA降解严重、难以满足后续分子鉴定要求的问题,综合考虑分子标记所需DNA的浓度、质量以及提取效率、成本和安全等因素,本文基于SLS法,以加样量、离心时间、水浴时间为处理,以DNA浓度和A_(260)/A_(280)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模型确定烤后烟叶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加样量20 mg、离心时间10 min、水浴时间15 min,按照该方法提取的DNA浓度为588.16±27.09 ng/μL、A_(260)/A_(280)为1.75±0.03,与Design Expert 11软件预测结果相近,优化方法可靠。分子标记适用性检测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以优化后SLS方法提取的DNA为模板,分别利用SSR、KASP引物进行PCR扩增后,毛细管电泳的目标片段出峰更明显,且KASP标记检测可得到明显的分型图,可用于不同品种烤后烟叶的SSR和KASP分子标记检测。优化后的SLS法及筛选出的13对SSR引物构建的烤后烟叶分子鉴定技术体系,可将供试的烤后烟叶品种进行有效区分,适用于烤后烟叶的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后烟叶 基因组DNA提取方 响应分析 SSR KASP 分子鉴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的粉煤灰湿法脱硫条件优化与机理
13
作者 鞠恺 刘颖 +5 位作者 李新 任武昂 鱼郑 唐仁龙 金鹏康 孙丽萍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7-422,共16页
为考察粉煤灰作为脱硫剂的脱硫效果与机理,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参数粉煤灰浆液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气体流量进行分析,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索粉煤灰湿法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 为考察粉煤灰作为脱硫剂的脱硫效果与机理,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参数粉煤灰浆液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气体流量进行分析,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索粉煤灰湿法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固液质量比可以通过升高pH的方式来提升穿透时间、SO_(2)总吸附量与单位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但当固液质量比超过1∶1后会出现穿透时间与SO_(2)吸附量下降的现象。随着SO_(2)体积分数增加,粉煤灰浆液对SO_(2)的吸附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_(2)体积分数为750×10^(-6)时取得最大吸附量64.35 mg,高SO_(2)体积分数能显著降低穿透时间。提升气体流量,穿透时间、SO_(2)总吸附量与单位质量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均有所降低。以A、B、C分别表示因素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和气体流量,AB、AC、BC分别表示其是交互项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穿透时间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B、A、BC、AC、AB;影响SO_(2)总吸附量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A、C、AB、BC、AC;影响单位质量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B、C、AB、AC、BC。最佳脱硫工艺条件为固液质量比为0.87、SO_(2)体积分数为472×10^(-6)、气体流量为1500 mL/min。对脱硫前后粉煤灰的XRF和SEM分析显示:脱硫后粉煤灰硫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多,原表面板状Ca(OH)_(2)生成了块状和针棒状物的CaSO_(4)·2H_(2)O和CaO·Al_(2)O_(3)·3CaSO_(4)·32H_(2)O。可能的脱硫机理为:粉煤灰在水中溶出大量Ca^(2+)和OH^(-)。SiO_(2)和Al2O_(3)在强碱条件下与Ca(OH)_(2)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胶凝物质(C-S-H和C-A-H凝胶)。当含硫烟气通入粉煤灰浆液中,SO_(2)转移至液相,形成H^(+),HSO_(3)^(-)和SO_(2)^(2-),H^(+)与粉煤灰浆液反应,使粉煤灰中含有的Ca^(2+)、Fe^(3+)等元素浸出并催化氧化溶解于粉煤灰浆液中的SO_(2)气体,生成H2SO4与CaSO_(4),CaSO_(4)与浆液中水分子结合后以CaSO_(4)·2H_(2)O形式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湿脱硫 固液质量比 响应分析 脱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14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 层次分析-信息熵权重 中心组合-响应 正交试验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BD响应曲面法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15
作者 胡心悦 倪骁骅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1,188,共5页
结合某车型车灯装饰罩经注塑成型后的翘曲值进行仿真分析,选取模具温度、保压压力、充填时间3个工艺参数作为试验因素,对翘曲值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分析3个工艺参数与各自交互作用... 结合某车型车灯装饰罩经注塑成型后的翘曲值进行仿真分析,选取模具温度、保压压力、充填时间3个工艺参数作为试验因素,对翘曲值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分析3个工艺参数与各自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塑件的翘曲值最小时,各参数的取值分别为模具温度为75℃、保压压力为60~70 MPa、充填时间为1.5 s。由响应曲面计算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模具温度为74.193℃、保压压力为68.039 MPa、充填时间为1.5 s,得出最小翘曲值为0.256 mm,在该工艺参数条件下,采用Moldex3D进行数值分析,得到的模拟值为0.253 mm,二者相对误差仅为1.19%,这表明,该响应面法对参数优化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翘曲值 仿真分析 Box-Behnken响应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JMZ型机载锚杆钻机钻臂结构优化
16
作者 滕文想 陈慕冉 +1 位作者 张立祥 费树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7-224,共8页
针对机载锚杆钻机钻臂质量过大会影响机动性和工作稳定性等问题,以JMZ型机载锚杆钻机钻臂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进行结构优化。以钻臂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强度和刚度为约束条件,质量为优化目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建立响应面模型,... 针对机载锚杆钻机钻臂质量过大会影响机动性和工作稳定性等问题,以JMZ型机载锚杆钻机钻臂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进行结构优化。以钻臂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强度和刚度为约束条件,质量为优化目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建立响应面模型,分析各变量对钻臂最大等效应力、最大变形和质量的影响规律,运用多岛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寻优求解,得到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固定臂内筒截面尺寸对钻臂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最大,伸缩臂内筒截面尺寸对钻臂最大变形和质量的影响最大;优化后钻臂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钻臂质量下降了7.83%,最大等效应力下降了14.58%,达到了优化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臂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响应 多岛遗传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和正交试验的旋转轴唇形密封的可靠性分析
17
作者 张付英 高勇新 +1 位作者 张原浩 贺佘燕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9,共9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响应曲面法和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油封极限状态函数的显式表达式,依据剩余标准差越小,回归函数数据差异越小,函数更为均衡的原则选择显式表达式的最优模型。采用Monte-Carlo法和阶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油封的结构进行可靠...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响应曲面法和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油封极限状态函数的显式表达式,依据剩余标准差越小,回归函数数据差异越小,函数更为均衡的原则选择显式表达式的最优模型。采用Monte-Carlo法和阶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油封的结构进行可靠性灵敏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高效地解决隐式极限状态函数的可靠性分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和正交试验两者结合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油封的极限状态函数的拟合;油封可靠度随着过盈量、油侧唇角、空气侧唇角均值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其他影响因素均值的增大而降低;可靠度随着各个因素方差的增大均表现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轴唇形密封 有限元仿真 响应 正交试验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纯电动重卡集成热管理系统能效优化
18
作者 李岳峰 莫秋云 +2 位作者 徐承 栗广生 石方鉴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4期35-42,共8页
为解决纯电动重卡集成热管理系统(PEHT-ITMS)优化过程中的隐性函数问题并提高PEHT-ITMS能效,利用(火用)分析法构建PEHT-ITMS(火用)效率计算模型,采用CCI响应面法分析控制参数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显著性及交互效应机理。结果表明:各... 为解决纯电动重卡集成热管理系统(PEHT-ITMS)优化过程中的隐性函数问题并提高PEHT-ITMS能效,利用(火用)分析法构建PEHT-ITMS(火用)效率计算模型,采用CCI响应面法分析控制参数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显著性及交互效应机理。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主效应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压缩机转速与风扇转速百分比的交互效应,且存在显著的负向交互效应。因素变量空间内系统(火用)效率优化最大值为6.279 5%,优化结果与仿真结果的误差不超过1%,ITMS系统(火用)效率相较原方案提升约16.8%,可有效提高PEHT-ITMS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热管理系统 系统优化 (火用)效率 CCI响应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减压热脱附技术处理油基钻屑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树奎 叶绮彤 +3 位作者 杨严 冯永存 陈进富 孔繁鑫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采用减压热脱附技术处理油基钻屑,考察了热脱附温度、热脱附时间和系统真空压力对脱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各因素与脱油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脱附温度350~450℃、系统真空压... 采用减压热脱附技术处理油基钻屑,考察了热脱附温度、热脱附时间和系统真空压力对脱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各因素与脱油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脱附温度350~450℃、系统真空压力-0.07~-0.09 MPa、热脱附时间60~90 min的条件下,脱油率可达98%以上。各因素对脱油率的影响依次为热脱附温度>系统真空压力>热脱附时间;在热脱附温度420℃、系统真空压力-0.08 MPa、热脱附时间8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平均脱油率为98.67%,与模型计算值(100%)仅相差1.33%,剩余固体的平均含油率为0.37%。回收油的组分与0号柴油基本一致,可用于配制钻井液。剩余固体中未发现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元素,能够满足《页岩气勘探开发油基岩屑处理方法及控制指标》(GB/T 41518—2022)中“可用于油气田建设基础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减压热脱附 响应分析 回收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响应面法的复合旋流器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周坤 周思柱 +1 位作者 黄天成 龚俊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79-4487,共9页
为了提高旋流器优化参数的准确性,得到其在结构优化中的最优解,以一种新型复合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寻优法,以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来指导优化范围的选取,提高其结构参数优化范围的准确性。结合响应面优化方法,以分离效... 为了提高旋流器优化参数的准确性,得到其在结构优化中的最优解,以一种新型复合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寻优法,以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来指导优化范围的选取,提高其结构参数优化范围的准确性。结合响应面优化方法,以分离效率为优化目标,确定旋流器的最优结构参数,建立了分离效率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结构参数和各性能指标之间的显著关系并不相同,根据相关性分析的结果确定各结构的优化范围为:上锥角为0°~4°,下锥角为8°~12°,底流口直径为12~16 mm;响应面优化得到旋流器最优结构为:上锥角为2.565°,下锥角为11.719°,底流口直径为12.889 mm,在本组参数下旋流器固体分离效率达到了99.945%,气体分离效率达到了93.807%。为旋流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旋流器 相关性分析 响应 结构参数优化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