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永贵 郭俊英 +1 位作者 张晓露 陈栓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以蔗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环保型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蔗糖苯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中心复合的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糖酚比和... 以蔗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环保型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蔗糖苯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中心复合的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糖酚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5.63℃,反应时间5.26h,糖酚比2.6,催化剂用量8.18%。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16.92×100mPa.s.实验结果表明,制得胶粘剂的胶合强度达到18.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蔗糖 苯酚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志安 刘书林 +1 位作者 郭俊英 陈栓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1,共4页
以高果糖浆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果糖间苯二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为考察指标,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 以高果糖浆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果糖间苯二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为考察指标,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综合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1.97℃、反应时间5.24h、催化剂质量分数6.21%。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285.523 mPa.s,测得所研制的胶粘剂的拉伸强度达到33.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高果糖浆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法在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中的应用
3
作者 贺立虎 王文光 李娟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44-47,共4页
为获取生物活性高的绣球菌液体培养菌种,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建立了菌丝生物量与培养pH、温度、装瓶量的数据模型,得到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即pH为4.5,培养温度为23.9℃,装液量为114 mL,在此培... 为获取生物活性高的绣球菌液体培养菌种,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建立了菌丝生物量与培养pH、温度、装瓶量的数据模型,得到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即pH为4.5,培养温度为23.9℃,装液量为114 mL,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达5.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菌丝生物量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茧丝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4
作者 杨娟亚 刘伟红 +2 位作者 陈朝宏 王振华 叶飞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1,共7页
茧丝中的多酚含量是进行茧丝身份溯源的重要依据。以茧丝多酚含量的定量测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由Folin酚比色法定量检测茧丝多酚含量的方法,同时考察了Folin酚试剂的用量、Na_(2)CO_(3)溶液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 茧丝中的多酚含量是进行茧丝身份溯源的重要依据。以茧丝多酚含量的定量测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由Folin酚比色法定量检测茧丝多酚含量的方法,同时考察了Folin酚试剂的用量、Na_(2)CO_(3)溶液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对茧丝多酚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优化茧丝多酚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茧丝多酚的最适检测条件为1.1 mL的Folin酚溶液用量、0.65 mL的Na_(2)CO_(3)溶液用量、32 min的反应时长和760 nm的检测波长。文章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重现性,且稳定性高,准确可靠,成本低廉,可用于桑蚕茧和生丝产品中多酚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 多酚 单因素 Folin酚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工艺
5
作者 刘秦明 白彬阳 +2 位作者 陈中爱 薛桥丽 胡永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8-223,共6页
为满足市场对腐乳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菌株混菌发酵制备膏状腐乳。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前发酵条件,并测定膏状腐乳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少孢根霉(Rhi... 为满足市场对腐乳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菌株混菌发酵制备膏状腐乳。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前发酵条件,并测定膏状腐乳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毛霉(Mucor)∶酵母∶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接菌比例为4∶2∶2∶2,接菌浓度1.0×10^(6)CFU/mL,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混菌发酵膏状腐乳的蛋白酶活力为123.84μg/g,显著高于少孢根霉(90.07μg/g)和毛霉(102.14μg/g)单菌发酵腐乳(P<0.05)。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结束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5.77 mg/g,其中34.35%是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8 mg/g,高于单菌株少孢根霉(4.25 mg/g)和毛霉(3.66 mg/g)发酵腐乳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对比单菌和混菌发酵剂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终点时的感官品评结果,混菌发酵膏状腐乳的综合评分最高,香气浓郁,且滋味丰富。综合来看,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在各方面均优于单菌发酵膏状腐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状腐乳 混菌发酵 响应优化 蛋白酶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发酵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有丽 金娜 +5 位作者 马海龙 罗旋飞 张智芳 张秋燕 杨宝君 聂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98,共7页
该试验以红小扁豆为原料制作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以感官评分和酸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低聚果糖添加量13%、发酵剂添加量0.3%、... 该试验以红小扁豆为原料制作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以感官评分和酸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低聚果糖添加量13%、发酵剂添加量0.3%、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8 h。在此优化条件下,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感官评分为84.5分,蛋白质含量为7.16 g/100 g,脂肪含量为3.09 g/100 g,酸度为54°T,黏度为4695.7 mPa·s,酵母菌和霉菌活菌数为12 CFU/g,口感和风味均能满足大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扁豆 植物基酸奶 低聚果糖 响应优化 发酵工艺 酸度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精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崔大明 孟凡欣 +3 位作者 吴丽艳 刘晓宇 王艳珍 郑学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6,共5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中生姜精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三个因素对生姜精油提取率的...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中生姜精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三个因素对生姜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15.8 min,液料比为10.03∶1和超声功率为356.42 W。模型预测生姜精油提取率理论值可达到3.70%,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提取率为3.75%,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35%,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精油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优化法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法提取枸杞中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15
8
作者 崔大明 张益波 +3 位作者 付璐 于彤亚 陈坤 郑学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枸杞中总黄酮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料比为提取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3个因素对枸杞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超...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枸杞中总黄酮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料比为提取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3个因素对枸杞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超声波法提取枸杞中总黄酮的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26.63 min、超声波功率295.488 W、液料比27.99∶1(mL∶g),总黄酮得率预测值为0.994 3%,在最优的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试验,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0.9952%,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01%,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总黄酮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成梅 杨珊珊 +2 位作者 刘伟 陈婷婷 尹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9-192,共4页
以罗非鱼皮胶原多肽(TSP-I)为配位体,采用水合体系法与硫酸锌螯合,制备可用于补锌剂的多肽螯合锌产品。以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5.3、TSP-I与硫酸锌摩尔比2:1、TSP-I浓... 以罗非鱼皮胶原多肽(TSP-I)为配位体,采用水合体系法与硫酸锌螯合,制备可用于补锌剂的多肽螯合锌产品。以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5.3、TSP-I与硫酸锌摩尔比2:1、TSP-I浓度3.4g/100ml水、反应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螯合率理论值为92.57%,验证实际螯合率为9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皮胶原多肽 补锌剂 螯合锌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苍耳子油工艺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艳珍 黄文灿 +3 位作者 赵明智 刘明石 张瑶 杨东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共5页
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苍耳子中苍耳子油的提取工艺。优选溶剂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3个因素对苍耳子油... 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苍耳子中苍耳子油的提取工艺。优选溶剂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3个因素对苍耳子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苍耳子油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溶剂为乙醇,提取时间为26.3min、液料比10.02∶1(mL∶g)、超声波功率309.1W,模型预测苍耳子油提取率理论值可达到9.246%,在最优的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试验,苍耳子油的平均得率为9.250%,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苍耳子油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纯钛小弯曲半径弯头液压成形优化设计
11
作者 赵长坚 刘春梅 程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29,共8页
针对小弯曲半径弯头在成形时极易产生起皱、过度减薄等缺陷,本文中采用液压成形来成形规格为Φ69.2 mm×1 mm、弯曲半径为60 mm的TA2纯钛弯头。为了得到小弯曲半径弯头管材在充液压弯成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 针对小弯曲半径弯头在成形时极易产生起皱、过度减薄等缺陷,本文中采用液压成形来成形规格为Φ69.2 mm×1 mm、弯曲半径为60 mm的TA2纯钛弯头。为了得到小弯曲半径弯头管材在充液压弯成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小弯曲半径弯头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首先研究了在充液压弯成形过程中,成形前内压力和单边补料量对小弯曲半径弯头管材成形效果的影响,然后结合响应面法,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建立有效的响应面模型,研究在成形过程中,以成形前内压力、单边补料量和摩擦系数为设计变量,以小弯曲半径弯头成形后的减薄量和增厚量为响应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采用较高的内压力和较高的单边补料量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弯曲半径弯头的成形性。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在内压力为12.164 MPa、单边补料量为7 mm以及摩擦系数小于0.2,能够使零件的减薄量控制在15.7%,增厚量控制在5.792%。实验验证得到的最大减薄率为15%,最大增厚率为5.7%,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良好,未出现明显缺陷,验证了响应面模型的准确性,并得到最佳的充液压弯成形工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弯曲半径弯头 充液压弯 响应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去皮绿豆多糖提取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稳稳 吴晖 +3 位作者 赖富饶 闵甜 黄洁明 雷灼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36-240,共5页
以去皮绿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绿豆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绿豆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去皮绿豆多... 以去皮绿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绿豆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绿豆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去皮绿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5.5℃,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21∶1,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去皮绿豆中可溶性粗多糖的得率可以达到4.32%。经Sevag法脱蛋白后,其中多糖纯度为50.35%,蛋白含量为3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多糖 热水浸提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狭鳕鱼皮明胶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海华 鲁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8-174,共7页
以狭鳕鱼皮为原料,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狭鳕鱼皮明胶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明胶提取率为响应值和等高图,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H2SO4质量分数、微波功率... 以狭鳕鱼皮为原料,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狭鳕鱼皮明胶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明胶提取率为响应值和等高图,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H2SO4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和微波处理时间对鱼皮明胶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H2SO4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对鱼皮明胶提取率都有显著影响,微波辅助提取狭鳕鱼皮明胶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0.09%、H2SO4质量分数0.21%、微波功率578W、处理时间16.4min,鱼皮明胶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此条件下鱼皮明胶提取率的实测值为20.65%。与常规加热法提胶相比,微波辅助法提取率提高了3.1%,时间缩短了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鳕鱼皮 明胶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双酚A加氢制备氢化双酚A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子钧 王开林 张纪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2,共4页
以双酚A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制备氢化双酚A,研究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和氢气通量对反应选择性的综合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以反应选择性为考察指标,通过Design-Expert7.1.3中的Box-Benhnken模型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以双酚A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制备氢化双酚A,研究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和氢气通量对反应选择性的综合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以反应选择性为考察指标,通过Design-Expert7.1.3中的Box-Benhnken模型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57℃,反应压力7.9 MPa,反应物质量分数9.3%,氢气通量1 090 mL/min,反应选择性预期可达到96.48%,而实验值最高可达96.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氢化双酚A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苋红素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茜 王春幸 +4 位作者 孙朦 王凯凯 宋佳敏 许凤 王鸿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1-226,232,共7页
以彩苋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苋红素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苋红素得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并对提取出的苋红素粗提液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苋红素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以彩苋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苋红素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苋红素得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并对提取出的苋红素粗提液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苋红素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H_2O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0(m∶v,g/m L),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44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提取出的苋红素得率为0.308%,验证实验得到的苋红素得率为0.305%,两者误差为0.98%,证明此工艺条件合理可行。另外,苋红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1,1-二硝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IC_(50)分别为0.18、0.06和0.3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苋 苋红素 响应面优化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检测发酵乳制品中的组胺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景 苏米亚 +1 位作者 徐致远 刘振民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7年第6期24-28,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方法,对市售发酵乳制品(天然干酪、再制干酪和发酵乳等)中的组胺含量进行检测。对影响测定结果的衍生试剂(丹磺酰氯)用量、反应p H值、衍生反应时间和衍生反应温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多因素...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方法,对市售发酵乳制品(天然干酪、再制干酪和发酵乳等)中的组胺含量进行检测。对影响测定结果的衍生试剂(丹磺酰氯)用量、反应p H值、衍生反应时间和衍生反应温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多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所得衍生化条件操作简便、高效、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能够满足精确测定乳制品中组胺含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组胺 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 发酵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六碳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工艺优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宇 甄卫军 +1 位作者 关寿禄 陈俊 《新型建筑材料》 2022年第10期8-13,24,共7页
以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EPEG)、丙烯酸为主要原材料,在过氧化氢-硫酸亚铁/抗坏血酸引发体系下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一种高性能六碳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别以初始、1 h水泥净浆流动度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 以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EPEG)、丙烯酸为主要原材料,在过氧化氢-硫酸亚铁/抗坏血酸引发体系下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一种高性能六碳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别以初始、1 h水泥净浆流动度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工艺配方为:酸醚比4.90,过氧化氢、硫酸亚铁/抗坏血酸、巯基丙酸、氢氧化钠的用量分别为EPEG质量的0.89%、0.18%、0.44%、1.05%。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六碳型聚羧酸减水剂较市售的四碳、五碳型减水剂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更好,同时与新疆地产水泥、砂、石集料的配伍性更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响应面优化法 数学模拟 性能测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枣皮红色素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奇虎 张海红 +1 位作者 周世平 邵佩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枣皮中红色素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NaOH浓度为提取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枣皮中红色素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枣皮中红色素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NaOH浓度为提取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枣皮中红色素的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540W,微波时间134s,NaOH浓度0.51mol/L,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模型预测值为1.830,验证实验值为1.815,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能够较好地描述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皮 红色素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枣皮红色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奇虎 邵佩兰 +1 位作者 张海红 周世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5-259,263,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枣皮中红色素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NaOH浓度和液料比为提取因子,色素提取液吸光度值为响应值,进行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提取工...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枣皮中红色素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NaOH浓度和液料比为提取因子,色素提取液吸光度值为响应值,进行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提取工艺。超声波辅助提取枣皮中红色素的最优条件为:超声时间30min,超声功率80W,NaOH浓度0.5mol/L,料液比1∶10g/mL(w/v)。在此条件下,模型预测吸光度值为1.445,验证实验吸光度值为1.427,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能较好的描述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皮 红色素 超声波辅助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姝凤 成江 +2 位作者 刘小攀 唐克华 董爱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目的]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中多酚提取工艺,并以叶多酚为对照,考察其果实多酚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运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及超氧... [目的]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中多酚提取工艺,并以叶多酚为对照,考察其果实多酚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运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优条件:乙醇体积分数51.66%、料液比1∶35、提取时间2.5 h,该条件下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的得率为5.684 0 mg/g。同条件下提取多花勾儿茶果实及叶的多酚,且均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结论]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具有一定清除自由基能力,开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勾儿茶 多酚 响应面优化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