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6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永贵
郭俊英
+1 位作者
张晓露
陈栓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以蔗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环保型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蔗糖苯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中心复合的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糖酚比和...
以蔗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环保型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蔗糖苯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中心复合的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糖酚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5.63℃,反应时间5.26h,糖酚比2.6,催化剂用量8.18%。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16.92×100mPa.s.实验结果表明,制得胶粘剂的胶合强度达到18.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蔗糖
苯酚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己二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合成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永贵
刘芷晴
+3 位作者
阚明君
李永红
侯长平
王攀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64-2267,共4页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胶膜性,但它的耐水性较差。为了制备具有高强度耐水性的PVA水凝胶,以己二酸为交联剂,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VA的质量浓度8%,反应温度88.5℃,反应时间1.6 h,...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胶膜性,但它的耐水性较差。为了制备具有高强度耐水性的PVA水凝胶,以己二酸为交联剂,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VA的质量浓度8%,反应温度88.5℃,反应时间1.6 h,PVA与己二酸质量比8.21∶1。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VA与己二酸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改性后的PVA水凝胶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可达86.3%。实践证明采用响应面法对实验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聚乙烯醇
响应面优化法
胶黏剂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
7
3
作者
陈志安
刘书林
+1 位作者
郭俊英
陈栓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1,共4页
以高果糖浆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果糖间苯二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为考察指标,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
以高果糖浆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果糖间苯二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为考察指标,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综合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1.97℃、反应时间5.24h、催化剂质量分数6.21%。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285.523 mPa.s,测得所研制的胶粘剂的拉伸强度达到33.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高果糖浆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优化法在1-MCP贮藏猕猴桃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劼
王文光
强磊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497-1500,共4页
为了延长猕猴桃贮藏期,提高猕猴桃商品价值,采用1-MCP处理猕猴桃,考察了处理浓度和时间对乙烯释放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以乙烯释放量为响应值,建立乙烯释放量与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回归方程,并对乙烯释放量进行预测,以确定最佳的1-...
为了延长猕猴桃贮藏期,提高猕猴桃商品价值,采用1-MCP处理猕猴桃,考察了处理浓度和时间对乙烯释放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以乙烯释放量为响应值,建立乙烯释放量与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回归方程,并对乙烯释放量进行预测,以确定最佳的1-MCP处理浓度和时间。结果表明,当1-MCP质量浓度为0.75μg/L、处理时间为24h时,乙烯释放量达到了较低的释放水平,为0.224μL/L。研究结果可为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响应面优化法
猕猴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优化法在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中的应用
5
作者
贺立虎
王文光
李娟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44-47,共4页
为获取生物活性高的绣球菌液体培养菌种,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建立了菌丝生物量与培养pH、温度、装瓶量的数据模型,得到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即pH为4.5,培养温度为23.9℃,装液量为114 mL,在此培...
为获取生物活性高的绣球菌液体培养菌种,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建立了菌丝生物量与培养pH、温度、装瓶量的数据模型,得到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即pH为4.5,培养温度为23.9℃,装液量为114 mL,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达5.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菌丝生物量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优化法在PDMS/PVDF膜制膜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樊铖
展侠
+4 位作者
陈剑
潘福生
秦琳
王涛
李继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381,共8页
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了乙烯基封端PDMS/PVDF渗透汽化透醇膜的制膜条件,研究了硅橡胶浓度、B/A质量比、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拟合了分离因子、渗透通量与四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用方差分析法考察了四因素的主效应、二次效...
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了乙烯基封端PDMS/PVDF渗透汽化透醇膜的制膜条件,研究了硅橡胶浓度、B/A质量比、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拟合了分离因子、渗透通量与四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用方差分析法考察了四因素的主效应、二次效应以及相互作用效应对复合膜的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硅橡胶浓度对膜的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交联时间对分离因子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对回归方程的优化分析得知,在料液乙醇浓度为10%(wt),操作温度40℃条件下,当硅橡胶浓度为93%(wt),B/A质量比为0.08,交联温度为100℃,交联时间为13.83 h时,膜的综合分离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预测值分别为9.47、77.57 g(m2 h)1,渗透侧乙醇浓度达到51.3%(wt)。回归方程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估计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可用于乙烯基封端的PDMS/PVDF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的预测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
星点设计
响应面优化法
渗透汽化
透醇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的变速箱壳体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
13
7
作者
李伟
李焱哲
金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13,共5页
针对某工程用变速箱壳体轻量化问题。基于Solidworks建立其三维模型并联立ANSYS对壳体进行静态分析,得到壳体的应力、变形云图,从而确定壳体危险点的位置及力学变化特性,同时通过第四强度理论对壳体进行强度校核,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利...
针对某工程用变速箱壳体轻量化问题。基于Solidworks建立其三维模型并联立ANSYS对壳体进行静态分析,得到壳体的应力、变形云图,从而确定壳体危险点的位置及力学变化特性,同时通过第四强度理论对壳体进行强度校核,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壳体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的灵敏度关系,以壳体质量最小、总变形最小和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并建立变速箱壳体结构优化模型,对壳体进行尺寸优化设计,依据有限元响应面优化结果,确定了优化后变速箱壳体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壳体的应力和变形基本没有变化,重量减轻了6.03%,为变速箱壳体结构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箱壳体
静应力
轻量化
灵敏度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酱牛肉超声-脉动滚揉腌制工艺
8
作者
曾晓庆
冯美琴
孙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9,共14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超声和脉动滚揉腌制联用对酱牛肉品质的具体工艺参数。[方法]以牛腿肉为原料,分别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脉动滚揉时间为单因素,通过质构、剪切力、模糊感官评分、色差筛选出较优的单因素范围,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超声和脉动滚揉腌制联用对酱牛肉品质的具体工艺参数。[方法]以牛腿肉为原料,分别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脉动滚揉时间为单因素,通过质构、剪切力、模糊感官评分、色差筛选出较优的单因素范围,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剪切力、模糊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超声时间108 min、超声功率255 W、脉动滚揉时间3 h。此时得到酱牛肉剪切力为37.94 N,模糊感官评分为89.70分,与模型理论值相近。与传统静态腌制相比,用最佳超声-脉动滚揉腌制工艺制作的酱牛肉剪切力显著降低、模糊感官评分提高,色泽得到改善。两因素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酱牛肉剪切力影响显著,超声时间和脉动滚揉时间对酱牛肉模糊感官评分影响显著,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腌制参数。[结论]超声-脉动滚揉腌制工艺提高了酱牛肉的嫩度,同时改善了酱牛肉的质构和色泽,提高了酱牛肉品质;超声-脉动技术联用是促进超声技术应用与肉制品腌制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腌制
脉动滚揉
酱牛肉
响应
面
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鱼腐乳发酵工艺及品质分析
9
作者
刘晓媛
王恩胜
+2 位作者
付文军
李吉旭
夏南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7,共8页
文章以南湾花鲢为原料,接种总状毛霉和米根霉发酵制备鱼腐乳,通过改变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米根霉孢子粉添加量、玉米淀粉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探究鱼腐乳的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和感官评分的变化,再通过Plackett-Burman和响...
文章以南湾花鲢为原料,接种总状毛霉和米根霉发酵制备鱼腐乳,通过改变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米根霉孢子粉添加量、玉米淀粉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探究鱼腐乳的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和感官评分的变化,再通过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鱼腐乳发酵工艺条件,探究鱼腐乳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为100 h,发酵温度为27℃,米根霉孢子粉添加量为65%时,制备的鱼腐乳蛋白酶活力为88.79 U/mL,脂肪酶活力为8.43 U/mL,模糊数学综合评分为5.642分,色泽微黄色,口味纯正,质地软硬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鱼糜
混合发酵
响应
面
法
优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茧丝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杨娟亚
刘伟红
+2 位作者
陈朝宏
王振华
叶飞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1,共7页
茧丝中的多酚含量是进行茧丝身份溯源的重要依据。以茧丝多酚含量的定量测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由Folin酚比色法定量检测茧丝多酚含量的方法,同时考察了Folin酚试剂的用量、Na_(2)CO_(3)溶液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
茧丝中的多酚含量是进行茧丝身份溯源的重要依据。以茧丝多酚含量的定量测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由Folin酚比色法定量检测茧丝多酚含量的方法,同时考察了Folin酚试剂的用量、Na_(2)CO_(3)溶液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对茧丝多酚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优化茧丝多酚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茧丝多酚的最适检测条件为1.1 mL的Folin酚溶液用量、0.65 mL的Na_(2)CO_(3)溶液用量、32 min的反应时长和760 nm的检测波长。文章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重现性,且稳定性高,准确可靠,成本低廉,可用于桑蚕茧和生丝产品中多酚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
多酚
单因素
Folin酚
法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聚丙烯酰胺降解复合菌的降解条件
11
作者
周沁雯
王睿
+2 位作者
舒文明
余维初
孙文秀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28,共12页
为了解决聚丙烯酰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富集、驯化从大庆油田含聚丙烯酰胺的污水中分离得到13株聚丙烯酰胺降解细菌,采用淀粉碘化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降解率,从中筛选出3株降解率较高的细菌A1、E1和E4,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
为了解决聚丙烯酰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富集、驯化从大庆油田含聚丙烯酰胺的污水中分离得到13株聚丙烯酰胺降解细菌,采用淀粉碘化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降解率,从中筛选出3株降解率较高的细菌A1、E1和E4,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产气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aerogenes)。分别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的初始浓度、接菌量、不同碳氮源和金属离子等条件对复合菌A1E1E4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菌A1E1E4以接菌量2%接种到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300.00 mg/L、NH_(4)Cl的质量浓度为569.48 mg/L、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709.16 mg/L、Ca^(2+)的浓度为3.57 mmol/L的基础培养液中,在温度为30℃条件下培养5 d,降解率达到61.45%。将复合菌A1E1E4加入到含聚丙烯酰胺油田污水中,70 d时降解率可达93.72%,比自然降解提高了7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响应
面
法
优化
复合菌
降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火绒草中总黄酮与总酚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意如乐
格根图
+3 位作者
王志军
胡日查
百岁
塞西雅拉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5-944,共10页
为探究野生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d.)Beauv)总黄酮与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本试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探索萃取温度、循环次数、加热时间及萃取压力对火绒草总黄酮、总酚酸提取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
为探究野生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d.)Beauv)总黄酮与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本试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探索萃取温度、循环次数、加热时间及萃取压力对火绒草总黄酮、总酚酸提取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确定了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使用70%乙醇提取火绒草中总黄酮时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93℃,循环次数3次,加热时间20 min,萃取压力102 bar,提取含量为(45.45±0.36)mg·g^(-1);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90℃,循环次数3次,加热时间19 min,萃取压力97 bar,提取含量为(23.52±0.34)mg·g^(-1)。火绒草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为0.012 mg·mL^(-1)和0.356 mg·mL^(-1),具有一定的还原力。本研究可为火绒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及加工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详实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绒草
总黄酮
总酚酸
快速溶剂萃取
响应
面
法
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发酵工艺
被引量:
2
13
作者
武有丽
金娜
+5 位作者
马海龙
罗旋飞
张智芳
张秋燕
杨宝君
聂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98,共7页
该试验以红小扁豆为原料制作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以感官评分和酸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低聚果糖添加量13%、发酵剂添加量0.3%、...
该试验以红小扁豆为原料制作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以感官评分和酸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低聚果糖添加量13%、发酵剂添加量0.3%、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8 h。在此优化条件下,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感官评分为84.5分,蛋白质含量为7.16 g/100 g,脂肪含量为3.09 g/100 g,酸度为54°T,黏度为4695.7 mPa·s,酵母菌和霉菌活菌数为12 CFU/g,口感和风味均能满足大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扁豆
植物基酸奶
低聚果糖
响应
面
法
优化
发酵工艺
酸度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工艺
14
作者
刘秦明
白彬阳
+2 位作者
陈中爱
薛桥丽
胡永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8-223,共6页
为满足市场对腐乳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菌株混菌发酵制备膏状腐乳。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前发酵条件,并测定膏状腐乳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少孢根霉(Rhi...
为满足市场对腐乳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菌株混菌发酵制备膏状腐乳。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前发酵条件,并测定膏状腐乳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毛霉(Mucor)∶酵母∶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接菌比例为4∶2∶2∶2,接菌浓度1.0×10^(6)CFU/mL,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混菌发酵膏状腐乳的蛋白酶活力为123.84μg/g,显著高于少孢根霉(90.07μg/g)和毛霉(102.14μg/g)单菌发酵腐乳(P<0.05)。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结束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5.77 mg/g,其中34.35%是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8 mg/g,高于单菌株少孢根霉(4.25 mg/g)和毛霉(3.66 mg/g)发酵腐乳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对比单菌和混菌发酵剂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终点时的感官品评结果,混菌发酵膏状腐乳的综合评分最高,香气浓郁,且滋味丰富。综合来看,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在各方面均优于单菌发酵膏状腐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状腐乳
混菌发酵
响应
面
法
优化
蛋白酶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精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13
15
作者
崔大明
孟凡欣
+3 位作者
吴丽艳
刘晓宇
王艳珍
郑学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6,共5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中生姜精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三个因素对生姜精油提取率的...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中生姜精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三个因素对生姜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15.8 min,液料比为10.03∶1和超声功率为356.42 W。模型预测生姜精油提取率理论值可达到3.70%,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提取率为3.75%,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35%,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精油
超声波提取
法
响应面优化法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
9
16
作者
刘成梅
杨珊珊
+2 位作者
刘伟
陈婷婷
尹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9-192,共4页
以罗非鱼皮胶原多肽(TSP-I)为配位体,采用水合体系法与硫酸锌螯合,制备可用于补锌剂的多肽螯合锌产品。以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5.3、TSP-I与硫酸锌摩尔比2:1、TSP-I浓...
以罗非鱼皮胶原多肽(TSP-I)为配位体,采用水合体系法与硫酸锌螯合,制备可用于补锌剂的多肽螯合锌产品。以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5.3、TSP-I与硫酸锌摩尔比2:1、TSP-I浓度3.4g/100ml水、反应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螯合率理论值为92.57%,验证实际螯合率为9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皮胶原多肽
补锌剂
螯合锌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响应面法的纯钛小弯曲半径弯头液压成形优化设计
17
作者
赵长坚
刘春梅
程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29,共8页
针对小弯曲半径弯头在成形时极易产生起皱、过度减薄等缺陷,本文中采用液压成形来成形规格为Φ69.2 mm×1 mm、弯曲半径为60 mm的TA2纯钛弯头。为了得到小弯曲半径弯头管材在充液压弯成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
针对小弯曲半径弯头在成形时极易产生起皱、过度减薄等缺陷,本文中采用液压成形来成形规格为Φ69.2 mm×1 mm、弯曲半径为60 mm的TA2纯钛弯头。为了得到小弯曲半径弯头管材在充液压弯成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小弯曲半径弯头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首先研究了在充液压弯成形过程中,成形前内压力和单边补料量对小弯曲半径弯头管材成形效果的影响,然后结合响应面法,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建立有效的响应面模型,研究在成形过程中,以成形前内压力、单边补料量和摩擦系数为设计变量,以小弯曲半径弯头成形后的减薄量和增厚量为响应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采用较高的内压力和较高的单边补料量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弯曲半径弯头的成形性。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在内压力为12.164 MPa、单边补料量为7 mm以及摩擦系数小于0.2,能够使零件的减薄量控制在15.7%,增厚量控制在5.792%。实验验证得到的最大减薄率为15%,最大增厚率为5.7%,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良好,未出现明显缺陷,验证了响应面模型的准确性,并得到最佳的充液压弯成形工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弯曲半径弯头
充液压弯
响应
面
法
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去皮绿豆多糖提取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5
18
作者
余稳稳
吴晖
+3 位作者
赖富饶
闵甜
黄洁明
雷灼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36-240,共5页
以去皮绿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绿豆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绿豆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去皮绿豆多...
以去皮绿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绿豆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绿豆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去皮绿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5.5℃,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21∶1,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去皮绿豆中可溶性粗多糖的得率可以达到4.32%。经Sevag法脱蛋白后,其中多糖纯度为50.35%,蛋白含量为3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多糖
热水浸提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陕西产重楼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
4
19
作者
刘芸
赵鹏
+1 位作者
宋逍
王昌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优化陕西产重楼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陕西产重楼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陕西产重楼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和条件。结果陕西产重楼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2.6 h,液料比15(mL...
目的优化陕西产重楼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陕西产重楼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陕西产重楼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和条件。结果陕西产重楼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2.6 h,液料比15(mL∶g),平均提取率为3.22%。结论优化的陕西产重楼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陕西产
多糖
响应面优化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曲面法优化狭鳕鱼皮明胶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
9
20
作者
陈海华
鲁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8-174,共7页
以狭鳕鱼皮为原料,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狭鳕鱼皮明胶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明胶提取率为响应值和等高图,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H2SO4质量分数、微波功率...
以狭鳕鱼皮为原料,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狭鳕鱼皮明胶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明胶提取率为响应值和等高图,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H2SO4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和微波处理时间对鱼皮明胶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H2SO4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对鱼皮明胶提取率都有显著影响,微波辅助提取狭鳕鱼皮明胶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0.09%、H2SO4质量分数0.21%、微波功率578W、处理时间16.4min,鱼皮明胶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此条件下鱼皮明胶提取率的实测值为20.65%。与常规加热法提胶相比,微波辅助法提取率提高了3.1%,时间缩短了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鳕鱼皮
明胶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永贵
郭俊英
张晓露
陈栓虎
机构
西北大学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00K06-G71
文摘
以蔗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环保型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蔗糖苯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中心复合的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糖酚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5.63℃,反应时间5.26h,糖酚比2.6,催化剂用量8.18%。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16.92×100mPa.s.实验结果表明,制得胶粘剂的胶合强度达到18.8MPa。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蔗糖
苯酚
胶粘剂
Keyword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sucrose, phenol, adhesive
分类号
TQ433.43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己二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合成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永贵
刘芷晴
阚明君
李永红
侯长平
王攀
机构
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64-2267,共4页
基金
安徽省创新训练项目(AH201410377046)
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4CXXL051)
文摘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胶膜性,但它的耐水性较差。为了制备具有高强度耐水性的PVA水凝胶,以己二酸为交联剂,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VA的质量浓度8%,反应温度88.5℃,反应时间1.6 h,PVA与己二酸质量比8.21∶1。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VA与己二酸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改性后的PVA水凝胶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可达86.3%。实践证明采用响应面法对实验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
交联剂
聚乙烯醇
响应面优化法
胶黏剂
耐水性能
Keywords
cross-linking agent
polyvinyl alcoho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dhesive
water resist-ance
分类号
TQ633.1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O631.5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
7
3
作者
陈志安
刘书林
郭俊英
陈栓虎
机构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1,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00K06-G71)
文摘
以高果糖浆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果糖间苯二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为考察指标,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综合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1.97℃、反应时间5.24h、催化剂质量分数6.21%。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285.523 mPa.s,测得所研制的胶粘剂的拉伸强度达到33.1 MPa。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高果糖浆
黏度
Keyword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HFCS
adhesive
分类号
TQ432.7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优化法在1-MCP贮藏猕猴桃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劼
王文光
强磊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497-1500,共4页
基金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A2016037)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NY-101)
文摘
为了延长猕猴桃贮藏期,提高猕猴桃商品价值,采用1-MCP处理猕猴桃,考察了处理浓度和时间对乙烯释放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以乙烯释放量为响应值,建立乙烯释放量与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回归方程,并对乙烯释放量进行预测,以确定最佳的1-MCP处理浓度和时间。结果表明,当1-MCP质量浓度为0.75μg/L、处理时间为24h时,乙烯释放量达到了较低的释放水平,为0.224μL/L。研究结果可为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1-MCP
响应面优化法
猕猴桃
Keywords
1-MCP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method
kiwifruit
分类号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优化法在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中的应用
5
作者
贺立虎
王文光
李娟丽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44-47,共4页
基金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科技创新项目(ZK21-69)
陕西省2023年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文摘
为获取生物活性高的绣球菌液体培养菌种,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建立了菌丝生物量与培养pH、温度、装瓶量的数据模型,得到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即pH为4.5,培养温度为23.9℃,装液量为114 mL,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达5.9 g/L。
关键词
绣球菌
菌丝生物量
响应面优化法
Keywords
Sparassis crispa
Mycelial biomass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method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优化法在PDMS/PVDF膜制膜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樊铖
展侠
陈剑
潘福生
秦琳
王涛
李继定
机构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381,共8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9CB623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36003)
文摘
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了乙烯基封端PDMS/PVDF渗透汽化透醇膜的制膜条件,研究了硅橡胶浓度、B/A质量比、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拟合了分离因子、渗透通量与四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用方差分析法考察了四因素的主效应、二次效应以及相互作用效应对复合膜的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硅橡胶浓度对膜的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交联时间对分离因子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对回归方程的优化分析得知,在料液乙醇浓度为10%(wt),操作温度40℃条件下,当硅橡胶浓度为93%(wt),B/A质量比为0.08,交联温度为100℃,交联时间为13.83 h时,膜的综合分离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预测值分别为9.47、77.57 g(m2 h)1,渗透侧乙醇浓度达到51.3%(wt)。回归方程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估计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可用于乙烯基封端的PDMS/PVDF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的预测与优化。
关键词
PDMS
星点设计
响应面优化法
渗透汽化
透醇膜
Keywords
PDMS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pervaporation
ethanol-selective membrane
分类号
TQ028.8 [化学工程]
TQ021.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的变速箱壳体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
13
7
作者
李伟
李焱哲
金星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
贵州航天实业有限公司
出处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13,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黔科合LH字[2015]7038号)
贵州省科技厅(黔科合LH字[2016]7007号)
贵州省教育厅(黔教合KY字[2017]052号)
文摘
针对某工程用变速箱壳体轻量化问题。基于Solidworks建立其三维模型并联立ANSYS对壳体进行静态分析,得到壳体的应力、变形云图,从而确定壳体危险点的位置及力学变化特性,同时通过第四强度理论对壳体进行强度校核,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壳体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的灵敏度关系,以壳体质量最小、总变形最小和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并建立变速箱壳体结构优化模型,对壳体进行尺寸优化设计,依据有限元响应面优化结果,确定了优化后变速箱壳体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壳体的应力和变形基本没有变化,重量减轻了6.03%,为变速箱壳体结构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变速箱壳体
静应力
轻量化
灵敏度
响应面优化法
Keywords
gearbox housing
static stress
lightweight
sensitivity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method
分类号
TH162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50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酱牛肉超声-脉动滚揉腌制工艺
8
作者
曾晓庆
冯美琴
孙健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肉品质量控制与新资源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9,共14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YFD2100103)。
文摘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超声和脉动滚揉腌制联用对酱牛肉品质的具体工艺参数。[方法]以牛腿肉为原料,分别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脉动滚揉时间为单因素,通过质构、剪切力、模糊感官评分、色差筛选出较优的单因素范围,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剪切力、模糊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超声时间108 min、超声功率255 W、脉动滚揉时间3 h。此时得到酱牛肉剪切力为37.94 N,模糊感官评分为89.70分,与模型理论值相近。与传统静态腌制相比,用最佳超声-脉动滚揉腌制工艺制作的酱牛肉剪切力显著降低、模糊感官评分提高,色泽得到改善。两因素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酱牛肉剪切力影响显著,超声时间和脉动滚揉时间对酱牛肉模糊感官评分影响显著,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腌制参数。[结论]超声-脉动滚揉腌制工艺提高了酱牛肉的嫩度,同时改善了酱牛肉的质构和色泽,提高了酱牛肉品质;超声-脉动技术联用是促进超声技术应用与肉制品腌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超声腌制
脉动滚揉
酱牛肉
响应
面
法
优化
Keywords
ultrasonic curing
pulsating tumbling
beef in sauc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S251.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鱼腐乳发酵工艺及品质分析
9
作者
刘晓媛
王恩胜
付文军
李吉旭
夏南
机构
信阳农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7,共8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0163)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B550016)
+1 种基金
信阳农林学院科技攻关项目(KJ-2021031)
信阳农林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N2021029)。
文摘
文章以南湾花鲢为原料,接种总状毛霉和米根霉发酵制备鱼腐乳,通过改变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米根霉孢子粉添加量、玉米淀粉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探究鱼腐乳的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和感官评分的变化,再通过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鱼腐乳发酵工艺条件,探究鱼腐乳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为100 h,发酵温度为27℃,米根霉孢子粉添加量为65%时,制备的鱼腐乳蛋白酶活力为88.79 U/mL,脂肪酶活力为8.43 U/mL,模糊数学综合评分为5.642分,色泽微黄色,口味纯正,质地软硬适中。
关键词
发酵鱼糜
混合发酵
响应
面
法
优化
理化性质
Keywords
fermented surimi
mixed 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optimiz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S254.5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茧丝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杨娟亚
刘伟红
陈朝宏
王振华
叶飞
机构
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1,共7页
基金
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GZ11)。
文摘
茧丝中的多酚含量是进行茧丝身份溯源的重要依据。以茧丝多酚含量的定量测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由Folin酚比色法定量检测茧丝多酚含量的方法,同时考察了Folin酚试剂的用量、Na_(2)CO_(3)溶液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对茧丝多酚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优化茧丝多酚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茧丝多酚的最适检测条件为1.1 mL的Folin酚溶液用量、0.65 mL的Na_(2)CO_(3)溶液用量、32 min的反应时长和760 nm的检测波长。文章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重现性,且稳定性高,准确可靠,成本低廉,可用于桑蚕茧和生丝产品中多酚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
茧丝
多酚
单因素
Folin酚
法
响应面优化法
Keywords
cocoon and silk
content of polyphenols
quantity
Folin-Ciocalteu metho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分类号
TS102.3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聚丙烯酰胺降解复合菌的降解条件
11
作者
周沁雯
王睿
舒文明
余维初
孙文秀
机构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2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4029)。
文摘
为了解决聚丙烯酰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富集、驯化从大庆油田含聚丙烯酰胺的污水中分离得到13株聚丙烯酰胺降解细菌,采用淀粉碘化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降解率,从中筛选出3株降解率较高的细菌A1、E1和E4,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产气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aerogenes)。分别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的初始浓度、接菌量、不同碳氮源和金属离子等条件对复合菌A1E1E4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菌A1E1E4以接菌量2%接种到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300.00 mg/L、NH_(4)Cl的质量浓度为569.48 mg/L、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709.16 mg/L、Ca^(2+)的浓度为3.57 mmol/L的基础培养液中,在温度为30℃条件下培养5 d,降解率达到61.45%。将复合菌A1E1E4加入到含聚丙烯酰胺油田污水中,70 d时降解率可达93.72%,比自然降解提高了70.84%。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响应
面
法
优化
复合菌
降解条件
Keywords
polyacrylamide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compound bacteria
degradation condition
分类号
Q939.97 [生物学—微生物学]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火绒草中总黄酮与总酚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意如乐
格根图
王志军
胡日查
百岁
塞西雅拉图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克什克腾旗林业和草原局
克什克腾旗绿色驿站环境保护监测站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5-944,共10页
基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4)资助。
文摘
为探究野生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d.)Beauv)总黄酮与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本试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探索萃取温度、循环次数、加热时间及萃取压力对火绒草总黄酮、总酚酸提取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确定了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使用70%乙醇提取火绒草中总黄酮时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93℃,循环次数3次,加热时间20 min,萃取压力102 bar,提取含量为(45.45±0.36)mg·g^(-1);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90℃,循环次数3次,加热时间19 min,萃取压力97 bar,提取含量为(23.52±0.34)mg·g^(-1)。火绒草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为0.012 mg·mL^(-1)和0.356 mg·mL^(-1),具有一定的还原力。本研究可为火绒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及加工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详实的科学参考。
关键词
火绒草
总黄酮
总酚酸
快速溶剂萃取
响应
面
法
优化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d.)Beauv
Total flavonoids
Total phenolic acids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optimiz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P746.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发酵工艺
被引量:
2
13
作者
武有丽
金娜
马海龙
罗旋飞
张智芳
张秋燕
杨宝君
聂龙
机构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98,共7页
基金
2023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院级应用研究项目(2023YJXM07)
2022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项,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实证研究(22RP20)。
文摘
该试验以红小扁豆为原料制作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以感官评分和酸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低聚果糖添加量13%、发酵剂添加量0.3%、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8 h。在此优化条件下,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的感官评分为84.5分,蛋白质含量为7.16 g/100 g,脂肪含量为3.09 g/100 g,酸度为54°T,黏度为4695.7 mPa·s,酵母菌和霉菌活菌数为12 CFU/g,口感和风味均能满足大众要求。
关键词
红小扁豆
植物基酸奶
低聚果糖
响应
面
法
优化
发酵工艺
酸度
感官评分
Keywords
red lentil
plant-based yogurt
oligofructos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ptimization
fermentation process
acidity
sensory score
分类号
TS26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工艺
14
作者
刘秦明
白彬阳
陈中爱
薛桥丽
胡永金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8-223,共6页
基金
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202105AF150049)
云南省高校食品微生物资源与利用重点试验室(云教发[2018]135号)。
文摘
为满足市场对腐乳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菌株混菌发酵制备膏状腐乳。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前发酵条件,并测定膏状腐乳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毛霉(Mucor)∶酵母∶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接菌比例为4∶2∶2∶2,接菌浓度1.0×10^(6)CFU/mL,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混菌发酵膏状腐乳的蛋白酶活力为123.84μg/g,显著高于少孢根霉(90.07μg/g)和毛霉(102.14μg/g)单菌发酵腐乳(P<0.05)。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结束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5.77 mg/g,其中34.35%是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8 mg/g,高于单菌株少孢根霉(4.25 mg/g)和毛霉(3.66 mg/g)发酵腐乳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对比单菌和混菌发酵剂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终点时的感官品评结果,混菌发酵膏状腐乳的综合评分最高,香气浓郁,且滋味丰富。综合来看,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在各方面均优于单菌发酵膏状腐乳。
关键词
膏状腐乳
混菌发酵
响应
面
法
优化
蛋白酶
游离氨基酸
Keywords
paste sufu
mixed-strain 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protease
free amino acid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精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13
15
作者
崔大明
孟凡欣
吴丽艳
刘晓宇
王艳珍
郑学清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6,共5页
文摘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中生姜精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过程中的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RSM)三个因素对生姜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15.8 min,液料比为10.03∶1和超声功率为356.42 W。模型预测生姜精油提取率理论值可达到3.70%,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提取率为3.75%,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35%,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关键词
生姜
精油
超声波提取
法
响应面优化法
工艺
Keywords
ginger
essential oil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64.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
9
16
作者
刘成梅
杨珊珊
刘伟
陈婷婷
尹曼
机构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中德食品工程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9-19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IRT054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B2C500148)
文摘
以罗非鱼皮胶原多肽(TSP-I)为配位体,采用水合体系法与硫酸锌螯合,制备可用于补锌剂的多肽螯合锌产品。以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5.3、TSP-I与硫酸锌摩尔比2:1、TSP-I浓度3.4g/100ml水、反应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螯合率理论值为92.57%,验证实际螯合率为92.17%。
关键词
罗非鱼皮胶原多肽
补锌剂
螯合锌
响应面优化法
Keywords
tilapia skin collagen polypeptide
zinc supplement
chelated zin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响应面法的纯钛小弯曲半径弯头液压成形优化设计
17
作者
赵长坚
刘春梅
程诚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佛山市液艺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21053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521753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T2024014)。
文摘
针对小弯曲半径弯头在成形时极易产生起皱、过度减薄等缺陷,本文中采用液压成形来成形规格为Φ69.2 mm×1 mm、弯曲半径为60 mm的TA2纯钛弯头。为了得到小弯曲半径弯头管材在充液压弯成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小弯曲半径弯头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首先研究了在充液压弯成形过程中,成形前内压力和单边补料量对小弯曲半径弯头管材成形效果的影响,然后结合响应面法,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建立有效的响应面模型,研究在成形过程中,以成形前内压力、单边补料量和摩擦系数为设计变量,以小弯曲半径弯头成形后的减薄量和增厚量为响应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采用较高的内压力和较高的单边补料量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弯曲半径弯头的成形性。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在内压力为12.164 MPa、单边补料量为7 mm以及摩擦系数小于0.2,能够使零件的减薄量控制在15.7%,增厚量控制在5.792%。实验验证得到的最大减薄率为15%,最大增厚率为5.7%,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良好,未出现明显缺陷,验证了响应面模型的准确性,并得到最佳的充液压弯成形工艺路径。
关键词
小弯曲半径弯头
充液压弯
响应
面
法
优化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small bend radius
hydroforming
optimiz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G30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去皮绿豆多糖提取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5
18
作者
余稳稳
吴晖
赖富饶
闵甜
黄洁明
雷灼贵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36-240,共5页
文摘
以去皮绿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绿豆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绿豆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去皮绿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5.5℃,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21∶1,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去皮绿豆中可溶性粗多糖的得率可以达到4.32%。经Sevag法脱蛋白后,其中多糖纯度为50.35%,蛋白含量为31.26%。
关键词
绿豆多糖
热水浸提
响应面优化法
Keywords
mung bean polysaccharide
hot-water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TS2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陕西产重楼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
4
19
作者
刘芸
赵鹏
宋逍
王昌利
机构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2-1215,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09JS014)
文摘
目的优化陕西产重楼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陕西产重楼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陕西产重楼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和条件。结果陕西产重楼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2.6 h,液料比15(mL∶g),平均提取率为3.22%。结论优化的陕西产重楼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可行。
关键词
重楼
陕西产
多糖
响应面优化法
提取
Keywords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Franch.) Hara in Shaan &#39
xi
Polysaccharide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ptimization
Extraction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TQ460.6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曲面法优化狭鳕鱼皮明胶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
9
20
作者
陈海华
鲁军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8-174,共7页
文摘
以狭鳕鱼皮为原料,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狭鳕鱼皮明胶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明胶提取率为响应值和等高图,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H2SO4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和微波处理时间对鱼皮明胶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H2SO4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对鱼皮明胶提取率都有显著影响,微波辅助提取狭鳕鱼皮明胶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0.09%、H2SO4质量分数0.21%、微波功率578W、处理时间16.4min,鱼皮明胶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此条件下鱼皮明胶提取率的实测值为20.65%。与常规加热法提胶相比,微波辅助法提取率提高了3.1%,时间缩短了97.8%。
关键词
狭鳕鱼皮
明胶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法
数学模型
Keywords
Alaska Pollock fishskin, gelatin,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王永贵
郭俊英
张晓露
陈栓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己二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合成
王永贵
刘芷晴
阚明君
李永红
侯长平
王攀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陈志安
刘书林
郭俊英
陈栓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响应面优化法在1-MCP贮藏猕猴桃中的应用
李劼
王文光
强磊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响应面优化法在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中的应用
贺立虎
王文光
李娟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响应面优化法在PDMS/PVDF膜制膜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樊铖
展侠
陈剑
潘福生
秦琳
王涛
李继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的变速箱壳体结构优化设计
李伟
李焱哲
金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响应面法优化酱牛肉超声-脉动滚揉腌制工艺
曾晓庆
冯美琴
孙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响应面法优化鱼腐乳发酵工艺及品质分析
刘晓媛
王恩胜
付文军
李吉旭
夏南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茧丝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杨娟亚
刘伟红
陈朝宏
王振华
叶飞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响应面法优化聚丙烯酰胺降解复合菌的降解条件
周沁雯
王睿
舒文明
余维初
孙文秀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响应面法优化火绒草中总黄酮与总酚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意如乐
格根图
王志军
胡日查
百岁
塞西雅拉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响应面法优化凝固型红小扁豆酸奶发酵工艺
武有丽
金娜
马海龙
罗旋飞
张智芳
张秋燕
杨宝君
聂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工艺
刘秦明
白彬阳
陈中爱
薛桥丽
胡永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生姜精油工艺的研究
崔大明
孟凡欣
吴丽艳
刘晓宇
王艳珍
郑学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的制备工艺
刘成梅
杨珊珊
刘伟
陈婷婷
尹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响应面法的纯钛小弯曲半径弯头液压成形优化设计
赵长坚
刘春梅
程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响应面法优化去皮绿豆多糖提取工艺技术的研究
余稳稳
吴晖
赖富饶
闵甜
黄洁明
雷灼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响应面法优化陕西产重楼多糖提取工艺
刘芸
赵鹏
宋逍
王昌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响应曲面法优化狭鳕鱼皮明胶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陈海华
鲁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