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响应滞后的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稳定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寒庆 陈仁建 +2 位作者 赵亮亮 郑铠 郑斌武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为解决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无法及时准确地响应控制信号的变化、供液系统的非线性及时变性等问题,提出考虑响应滞后的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稳定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控制系统,消除响应滞后对泵头压力的影响... 为解决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无法及时准确地响应控制信号的变化、供液系统的非线性及时变性等问题,提出考虑响应滞后的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稳定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控制系统,消除响应滞后对泵头压力的影响,生成无响应滞后的泵头压力预测值,并实时调整PID参数,减小泵头压力波动和误差,以实现对泵头压力的精确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响应滞后、非线性和时变性关系及抗干扰能力等问题,从而提高乳化液泵站控制系统的性能,确保泵头压力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滞后 矿用乳化液泵站 SMITH预估器 模糊PID控制器 泵头压力 滞后补偿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位观测井响应滞后的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葛国昌 雷国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3,共3页
针对水位观测井响应滞后问题,以井外壁水位为正弦函数变化为例,分析了观测井井壁内外的水力平衡条件,构建了井内壁观测水位与井外壁真实水位间的解析关系,采用优化的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最佳多项式拟合,获得了逼近于真值的数据。... 针对水位观测井响应滞后问题,以井外壁水位为正弦函数变化为例,分析了观测井井壁内外的水力平衡条件,构建了井内壁观测水位与井外壁真实水位间的解析关系,采用优化的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最佳多项式拟合,获得了逼近于真值的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观测值再现真值合理,计算简单、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观测 观测井 响应滞后 观测值 真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沙市段断面面积对水沙变异的滞后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章运超 李凌云 +1 位作者 范北林 郑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共5页
通过长江中游沙市站的实测水沙、断面资料的分析表明,沙市站河槽形态的调整对水沙变异存在一定滞后性。为了研究沙市河段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规律,从3个方面对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进行改进:1以沙市站多年平均枯水位下... 通过长江中游沙市站的实测水沙、断面资料的分析表明,沙市站河槽形态的调整对水沙变异存在一定滞后性。为了研究沙市河段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规律,从3个方面对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进行改进:1以沙市站多年平均枯水位下的断面面积作为滞后响应模型的特征变量;2引入"年组合流量"概念;3在模型迭代公式中使用分段函数,从而得到适用于沙市河段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利用模型迭代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计算精度R^2处于0.7~0.8之间,可以很好地描述沙市站河槽形态的调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床演变 水沙变异 滞后响应 断面面积 长江沙市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滩流量滞后响应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凌云 吴保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6,共6页
针对冲积河流平滩流量滞后响应模型中存在的不足,对模型进行了两方面的修正:一是对原模型的结构形式进行了修正,包括调整了初始年份平滩流量平衡值Qe0的影响权重,推导了不同年份采用不同参数β时的模型方程;二是对模型中参数的计算方法... 针对冲积河流平滩流量滞后响应模型中存在的不足,对模型进行了两方面的修正:一是对原模型的结构形式进行了修正,包括调整了初始年份平滩流量平衡值Qe0的影响权重,推导了不同年份采用不同参数β时的模型方程;二是对模型中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包括考虑洪峰流量的影响修正了平滩流量平衡值Qe的计算方法,考虑汛期流量的影响修正了参数β的计算方法。利用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孙口、艾山和利津五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对改进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反映了平滩流量随水沙条件改变的调整规律,模型计算精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平滩流量 滞后响应 来水来沙 河床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河流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Ⅰ模型建立 被引量:50
5
作者 吴保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共7页
滞后响应是冲积河流河床演变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研究冲积河流河床演变规律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冲积河流自动调整的基本原理,根据河床在受到外部扰动后的调整速率与河床当前状态和平衡状态之间的差值成正比的基本规律,首先建立... 滞后响应是冲积河流河床演变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研究冲积河流河床演变规律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冲积河流自动调整的基本原理,根据河床在受到外部扰动后的调整速率与河床当前状态和平衡状态之间的差值成正比的基本规律,首先建立了河床演变滞后响应的基本模型,进而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条件的计算模式,包括通用积分模式、单步解析模式和多步递推模式等。建立的滞后响应模型和计算模式既能描述滞后响应现象又能反映前期累计影响,为定量描述河床特征变量随时间的响应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床演变 滞后响应 前期影响 累计影响 自动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河流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Ⅱ模型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吴保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7,共8页
采用三门峡库区累计淤积量、潼关高程、黄河下游高村站平滩面积和利津站平滩流量、科罗拉多河建库后的下游河床冲刷、密苏里河建库后的下游河道展宽以及图尔特北叉河在圣海伦火山爆发后的河床升降资料,对前文建立的滞后响应模型的三种... 采用三门峡库区累计淤积量、潼关高程、黄河下游高村站平滩面积和利津站平滩流量、科罗拉多河建库后的下游河床冲刷、密苏里河建库后的下游河道展宽以及图尔特北叉河在圣海伦火山爆发后的河床升降资料,对前文建立的滞后响应模型的三种计算模式,包括通用积分模式、单步解析模式和多步递推模式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检验。三种计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均吻合较好,表明滞后响应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河床演变中存在的滞后响应现象和前期累计影响,对定量研究冲积河流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床演变 滞后响应 前期影响 累计影响 自动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洲滩钉螺垂向迁徙对水位变化的滞后响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凌云 卢金友 +1 位作者 范北林 王家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0,共6页
河湖洲滩是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主要分布区域。洲滩钉螺垂向迁徙与水位密切相关,但一般滞后于水位变化,以往研究没有考虑这一滞后现象,难以准确把握钉螺垂向迁徙规律。为了准确预测洲滩生境条件变化后钉螺的垂向分布高程,对钉... 河湖洲滩是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主要分布区域。洲滩钉螺垂向迁徙与水位密切相关,但一般滞后于水位变化,以往研究没有考虑这一滞后现象,难以准确把握钉螺垂向迁徙规律。为了准确预测洲滩生境条件变化后钉螺的垂向分布高程,对钉螺迁徙过程进行概化,推导了水位变化后钉螺理论分布高程的计算模型,揭示了钉螺随水位变化的迁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钉螺分布高程随着水位增加而增加,随水位降低而降低;2水位上升时钉螺分布高程与水位之间距离有减小趋势,水位下降时钉螺分布高程与水位之间距离有增加趋势。利用洞庭湖区东口洲滩实测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滞后响应原理的钉螺垂向迁徙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洲滩水位变化后密螺线的分布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带状分布 垂向迁徙 水位 滞后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规律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为 李昕 任金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8,共8页
滞后性是河流系统自动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往对于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滞后响应模型等理论模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响应规律。首先,统计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沙条件及... 滞后性是河流系统自动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往对于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滞后响应模型等理论模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响应规律。首先,统计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沙条件及泥沙淤积特性变化,分析梯级水库蓄水对三峡水库水沙条件及库区泥沙淤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考虑入库流量、含沙量、泥沙中数粒径以及坝前水位优化已有的库区泥沙淤积滞后响应模型。从已有的及优化后的模型模拟结果可以看出:1)优化后的泥沙淤积滞后响应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梯级水库蓄水后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的过程;2)梯级水库蓄水后,三峡水库来水来沙变幅减小,来沙更加集中在汛期,河道调整速率加剧,河道调整的时间尺度有所缩短,表现为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年限从前期4 a缩短到前期3 a;3)梯级水库蓄水后,入库含沙量对于库区泥沙淤积过程的影响权重有所增加,对入库流量及坝前水位对库区泥沙淤积过程的影响权重降低。三峡水库泥沙淤积过程存在滞后性,本文采用优化后的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模型分析得到梯级水库蓄水后,三峡水库入库来沙更加集中在汛期,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年限缩短,入库含沙量对于库区泥沙淤积的影响占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滞后响应模型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高村站平滩面积的滞后响应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保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基于平滩面积的调整速率与当前的平滩面积和平衡值之间的差值成正比的概念,建立了黄河下游高村站平滩面积的滞后响应模型,考虑了水沙条件变化对平滩面积的累积影响,分析了平滩面积对水沙条件的滞后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年平滩面积... 本文基于平滩面积的调整速率与当前的平滩面积和平衡值之间的差值成正比的概念,建立了黄河下游高村站平滩面积的滞后响应模型,考虑了水沙条件变化对平滩面积的累积影响,分析了平滩面积对水沙条件的滞后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年平滩面积的调整是前期连续几年水沙条件累积作用的结果,且包括当年在内的近期4-5年内水沙条件的累积作用较为明显,越往前的水沙条件对当年平滩面积的累积作用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河床演变 平滩面积 平滩流量 滞后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河段河床冲淤计算滞后响应模型改进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宜卫 谈广鸣 +1 位作者 郑珊 舒彩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针对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在荆江河段的应用进行了三方面的改进:一是对于特征变量平衡值的计算表达式进行了调整,更为全面地考虑了非汛期来水量、泥沙级配和水位等水力要素对于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二是考虑年际间来水来沙过程的变化,... 针对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在荆江河段的应用进行了三方面的改进:一是对于特征变量平衡值的计算表达式进行了调整,更为全面地考虑了非汛期来水量、泥沙级配和水位等水力要素对于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二是考虑年际间来水来沙过程的变化,对河道调整速率参数β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三是引入水面比降J作为折减系数,在模型计算中减弱洞庭湖出流对于下荆江干流的顶托效应影响。选取2003-2014年荆江河段枯水河槽对应的单位河长累计冲刷量作为模型的特征变量,结合枝城、沙市、监利和城陵矶4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更为准确地反映了特征变量随水沙等条件变化的调整规律,计算精度R^2达到0.85-0.97之间,在进行有关荆江河段河道冲淤计算时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响应 荆江河段 河床演变 计算精度 来水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利站平滩面积对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治棋 范北林 +2 位作者 李凌云 王家生 王俊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9,共6页
河床对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调整过程已被众多研究者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所证实。以荆江河段上的监利站为研究对象,选定平滩面积作为反映河床调整的参数,通过分析河道平滩面积调整的滞后响应过程与特点,探讨其响应调整规律,并建立与之相适应... 河床对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调整过程已被众多研究者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所证实。以荆江河段上的监利站为研究对象,选定平滩面积作为反映河床调整的参数,通过分析河道平滩面积调整的滞后响应过程与特点,探讨其响应调整规律,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滞后响应模型。研究表明,监利站的前期来水来沙条件对当前平滩面积调整的影响真实存在,滞后响应理论同样适用于长江荆江河段的监利站。同时,通过对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滞后响应模型(即黄河滞后响应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适用于监利站的平滩面积滞后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条件变化 冲积性河流 监利站 平滩面积 滞后响应 河床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室温滞后响应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天 张吉礼 历秀明 《暖通空调》 2019年第4期121-127,共7页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变风量空调房间的热工特性,建立了变风量空调房间室温变化动态响应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引起室温滞后响应的影响因素。通过阶跃响应试验获得了室温对风量调节机构的滞后动态响应特性。建立了室温对各执行机构滞后响应的...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变风量空调房间的热工特性,建立了变风量空调房间室温变化动态响应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引起室温滞后响应的影响因素。通过阶跃响应试验获得了室温对风量调节机构的滞后动态响应特性。建立了室温对各执行机构滞后响应的辨识模型,通过Simulink对辨识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辨识模型拟合度较高,可以较好地反映室温滞后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系统 室温 滞后响应 数学模型 动态特性 辨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滞后响应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兆龙 刘娜楠 申红彬 《山东水利》 2017年第12期51-52,共2页
根据河床滞后响应模型,分析黄河下游山东段来水来沙、河床冲淤演变情况及淤积量对来水来沙滞后响应。结果表明,黄河下游艾山——利津河段累计淤积量与艾山站15年滑动平均流量、来沙系数以及利津站13年滑动平均同流量水位抬升值的相关程... 根据河床滞后响应模型,分析黄河下游山东段来水来沙、河床冲淤演变情况及淤积量对来水来沙滞后响应。结果表明,黄河下游艾山——利津河段累计淤积量与艾山站15年滑动平均流量、来沙系数以及利津站13年滑动平均同流量水位抬升值的相关程度较好,反映出艾山——利津河段淤积对艾山站来水来沙条件及利津站河底高程变化的滞后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累计淤积 滑动平均 滞后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段断面形态与过流能力调整及相互关系研究
14
作者 曹京京 申红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演变情况复杂,是重点关注与治理河段。基于河床滞后响应模型,分别建立游荡段主槽宽度、水深等断面形态参数以及平滩流量的滞后响应模型,并模拟分析主槽宽度与主槽水深、主槽宽度与河相系数、平滩流量与河相系数、流... 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演变情况复杂,是重点关注与治理河段。基于河床滞后响应模型,分别建立游荡段主槽宽度、水深等断面形态参数以及平滩流量的滞后响应模型,并模拟分析主槽宽度与主槽水深、主槽宽度与河相系数、平滩流量与河相系数、流速与河相系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断面形态参数及过流能力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确定系数与纳什效率系数均在0.80以上,相互关系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变化趋势符合良好。其中:2000年前主槽宽度减小,水深变幅不大,河相系数逐渐减小,平滩流量逐渐减小到最小值,但流速逐渐增大到最大值;2000年后主槽宽度增大,水深增大,但河相系数继续减小,平滩流量虽然逐渐增大,但是流速逐渐减小,相关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段 断面调整 过流能力 滞后响应 相互关系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白河春季生态补水及地下水响应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志强 王亚娟 +7 位作者 温子希 张秋兰 崔亚莉 张琳琳 杨国军 张莉娜 刘翠珠 董鹤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以2021年春季潮白河生态补水为研究基础,利用GMS-Ugrid模块构建非结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生态补水效果和地下水响应。潮白河生态补水总量(至2021年5月27日)为2.06亿m^(3),补水入渗量为1.57亿m^(3)(约占76%)。补水后1个月内,研究区第一含... 以2021年春季潮白河生态补水为研究基础,利用GMS-Ugrid模块构建非结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生态补水效果和地下水响应。潮白河生态补水总量(至2021年5月27日)为2.06亿m^(3),补水入渗量为1.57亿m^(3)(约占76%)。补水后1个月内,研究区第一含水层系统储存量增加了1.49亿m^(3);以水位0为影响范围分界线,补水影响面积达到842.8 km^(2)。距河道不同位置观测井滞后响应时间也不同,离河道3 km观测井水位抬升明显,滞后响应时间较短(3~6 d);远离河道地下水响应的滞后性明显,离河道6 km观测井滞后响应时间较长(18~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水 潮白河 影响范围 滞后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琳 胡春宏 陈绪坚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黄河干流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进入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对河道演变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滞后响应理论,运用常规水沙因子拟合、逐步回归分析及BP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分别建立了黄河下游典型断面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的多因素响应关系,对比分... 黄河干流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进入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对河道演变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滞后响应理论,运用常规水沙因子拟合、逐步回归分析及BP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分别建立了黄河下游典型断面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的多因素响应关系,对比分析了各方法针对平滩流量的计算效果。结果表明:常规水沙因子拟合可以5年滑动平均来反映前期水沙过程对平滩流量的影响;考虑平滩流量的多影响因子,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引入5年滑动全年流量和当年最大洪峰流量两个主要因子,平滩流量受水量的影响更为突出。就总体计算精度而言,BP神经网络〉逐步回归〉常规水沙因子拟合,但BP神经网络对于平滩流量极值点的预测效果较差,需要更大范围数据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平滩流量 水沙过程 滞后响应 逐步回归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电厂4号机组一次调频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天波 陈杰 《水电与新能源》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介绍了丹江口电厂4号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法,测试了4号机调速器静态特性和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获取了一次调频相关技术数据,确定了4号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合理实现方式,并能保证可靠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达到了提高湖北电网的电能质量及频... 介绍了丹江口电厂4号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法,测试了4号机调速器静态特性和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获取了一次调频相关技术数据,确定了4号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合理实现方式,并能保证可靠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达到了提高湖北电网的电能质量及频率控制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差率 永态转差系数 一次调频响应滞后时间 一次调频稳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耦合式高压流变仪测试系统测试参数修正
18
作者 刘刚 周莹 +2 位作者 苗青 张永祥 李秉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磁力耦合式旋转流变仪因内、外磁环磁力耦合而导致内外磁环转动不同步,存在延迟启动问题,造成流变仪测试数据出现较大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流变仪内、外磁环扭矩平衡以及内外磁力耦合特性,建立磁力耦合式旋转流变仪传动过程物理模... 磁力耦合式旋转流变仪因内、外磁环磁力耦合而导致内外磁环转动不同步,存在延迟启动问题,造成流变仪测试数据出现较大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流变仪内、外磁环扭矩平衡以及内外磁力耦合特性,建立磁力耦合式旋转流变仪传动过程物理模型,并以HAAKE-MARS 60高压流变仪为例,对牛顿流体恒剪切率加载条件下测量参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测试物料黏度越大,剪切速率越小,内转子转速波动幅度越大,内转子表面真实剪切应力越小于外磁环剪切应力;因区分了流变仪马达扭矩和作用于流体的负载扭矩,以及考虑了测试过程中内、外磁环转速的差别,黏度修正值较接近于真实黏度,且黏度越大,剪切速率越高,黏度修正效果越好;很好地解决了高压流变仪测试系统下流变测试结果“失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耦合 扭矩传递 黏度修正 响应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电荷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锐 魏铠 +3 位作者 孙文 张宇航 赵洪波 何高法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4-581,共8页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环境能量收集装置,由于其发电原理为不同材料间的相互接触摩擦,使得材料磨损严重,严重降低了设备的机械耐久性和电能输出稳定性。非接触式TENG是解决材料磨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非接触式TENG会因...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环境能量收集装置,由于其发电原理为不同材料间的相互接触摩擦,使得材料磨损严重,严重降低了设备的机械耐久性和电能输出稳定性。非接触式TENG是解决材料磨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非接触式TENG会因为电荷量衰减而导致发电效率降低。基于此,利用摩擦电极间接触力响应的滞后特性,结合凸轮装置的行程控制方法,通过电极间低-高-低接触压力的周期性转换,实现对非接触式TENG的电荷补偿。经电荷补偿后非接触式TENG的电压增加了约50 V,电荷量增加了约20 nC,在最佳负载电阻下功率密度增加了约6 mW/m^(2),有效地提高了非接触式TENG的输出性能。此外,该电荷补偿方法可以在无需改变任何激励条件下自动切换工作模式,为非接触式TENG有效地进行电荷补偿,可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寿命提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凸轮装置 接触力响应滞后特性 电荷补偿 模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蕾 王加虎 +2 位作者 邹志科 卢金友 李凌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4-549,共6页
为研究冲积河流河床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调整规律,基于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原理,对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进行研究。运用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沙市河段1956—2011年水沙序列的多时间尺度规律,采用滑动平均法拟合了流... 为研究冲积河流河床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调整规律,基于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原理,对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进行研究。运用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沙市河段1956—2011年水沙序列的多时间尺度规律,采用滑动平均法拟合了流量、含沙量与断面面积的单一幂指数函数关系。结果表明,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其河床形态的调整受到包括当前时段在内的前期水沙条件的共同影响。建立了水沙序列分时段的断面面积计算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河床横断面面积的变化情况与实际情况较接近,断面面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0.85,模拟精度较好,分时段计算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床演变 小波分析 多时间尺度 滞后响应 断面面积 上荆江沙市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