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区辉绿岩岩石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进全 徐兆文 +3 位作者 白亢辰 陈伟 王浩 王少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区的辉绿岩是隐伏岩体。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和钻孔岩芯观察基础上,运用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方法,通过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铅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辉绿岩岩石化学性质、形成构造环境及成岩物质来源。岩...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区的辉绿岩是隐伏岩体。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和钻孔岩芯观察基础上,运用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方法,通过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铅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辉绿岩岩石化学性质、形成构造环境及成岩物质来源。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辉绿岩具有低硅、钛和高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形成于俯冲火山弧构造环境,属于碱性辉绿岩。Pb同位素显示辉绿岩具有岛弧玄武岩特征,成岩物质来源于岩石圈地幔,侵位过程中可能混染了部分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化学 PB同位素 辉绿岩 哈达特陶勒盖 内蒙阿巴嘎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进全 徐兆文 +3 位作者 陈兴高 陈伟 王浩 王少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5-383,共9页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氢、氧、硫和铅同位素的研究,深入探讨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形成机制...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氢、氧、硫和铅同位素的研究,深入探讨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形成机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均一温度介于195~408℃之间,均值为332.5℃;盐度介于1.40%~11.93%NaCleq.之间,均值为4.87%NaCleq.;流体密度介于0.609~0.890g/cm3之间,均值为0.720g/cm3;温度直方图显示,流体呈350~370℃和230~250℃两个峰值,其中230~250℃与成矿密切相关,350~370℃则代表成矿早期流体温度。流体形成压力约13.0MPa,推测深度约1.3km。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属H_2O-NaCl体系,含有少量的CO_(2)。H、O同位素研究显示,流体演化成矿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作用;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变化范围窄、相对均一的特点(δ~34S=4.0‰~6.1‰,^(206)Pb/^(204)Pb=18.311~18.467,^(207)Pb/^(204)Pb=15.590~15.636,^(208)pb/^(204)pb=38.253~38.393),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上述研究表明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属于浅成中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成矿机制 哈达特陶勒盖 内蒙古阿巴嘎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内蒙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有关的花岗岩成因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进全 徐兆文 +3 位作者 雷菲 陈伟 王浩 王少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5-424,共10页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一东乌珠穆沁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区内与Ph—zn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为隐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岩侵入时间为(125±...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一东乌珠穆沁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区内与Ph—zn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为隐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岩侵入时间为(125±4,3)Ma,属于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大部分Na〈K)、贫铁、弱过铝质的特征(A/CNK=0.99,1.08);稀土配分模式图具有“M”型四分组效应,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Eu强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Nd,Ta等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Nb,Ti)和Ba,Sr等元素亏损。研究结果揭示该花岗岩应属于碱性A型花岗岩。Nd—Pb同位素显示该碱性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上地壳的部分熔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则指示该碱性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的拉张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长石花岗岩 岩石化学 Nd—Pb同位素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 内蒙阿巴嘎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
4
作者 贡二辰 晁代超 +1 位作者 张喜周 聂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4-331,共8页
论述总结了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银多金属矿区的矿床特征,分析了区域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与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关系。通过对矿体氢、氧、铅、硫等同位素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早期主要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入了较多大气降水;该矿床成矿作... 论述总结了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银多金属矿区的矿床特征,分析了区域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与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关系。通过对矿体氢、氧、铅、硫等同位素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早期主要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入了较多大气降水;该矿床成矿作用早期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其物质来源与深源岩浆热液活动有关,而中期和晚期阶段产出的硫化物是岩浆热液对容矿围岩进行蚀变交代或与大气降水相混合的产物,银、铅、锌成矿作用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酸性岩浆作用的继续和发展,该矿床属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达特陶勒盖 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成矿地质 成因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