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教师话语建构 |
牛海彬
曲铁华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2
|
社交媒体抗争性话语的生产与变迁——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解框架 |
黄鸿业
马燕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3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 |
王凤才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1
|
|
4
|
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看对话式教育的本质特征 |
马金杰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5
|
德国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高校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
刘静澜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6
|
理性破裂与世界重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评析 |
罗建平
王亚萍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社会学探索 |
高和荣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8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
冯炜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9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视野 |
李丽娟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0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语境下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
蒋谨慎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0 |
6
|
|
11
|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 |
龚晓珺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存在哲学视野中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另一种解读 |
曾海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3
|
先验性与经验性的融合: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实质 |
刘伟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4
|
新任年轻领导面临的四重压力及其舒缓方略——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
向往
漆捷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中小学体育课师生交往关系:本真、异化与重构——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
马卉君
马成亮
姚蕾
李鸿宜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6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教育公平实践主体的启示 |
陈秀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7
|
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困境及出路——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 |
张雯雯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8
|
思维方式的更新:从目的行为走向交往行为——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 |
肖德林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9
|
人工智能产品的适应性创新逻辑——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角 |
齐佳音
王琳琳
袁雨飞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20
|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刘隽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