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茨木霉菌不同接种方法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冰 高文瑞 +4 位作者 孙艳军 郑子松 张晓青 韩琪 张洪永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以番茄品种千禧为试验材料,研究6种哈茨木霉菌接种方法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接种哈茨木霉菌会使番茄种子发芽时间延长,早期发芽率降低,幼苗发芽指数降低,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接种400、600倍液... 以番茄品种千禧为试验材料,研究6种哈茨木霉菌接种方法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接种哈茨木霉菌会使番茄种子发芽时间延长,早期发芽率降低,幼苗发芽指数降低,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接种400、600倍液和0.05、0.1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茎粗和叶长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而株高与CK相比显著降低(P<0.05);接种0.05、0.10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及壮苗指数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接种0.05、0.10、0.2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接种200、600倍液和0.1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CK(P<0.05),而叶片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中播种时施用哈茨木霉菌0.05 g/株的番茄幼苗叶柄长、地下部鲜重及叶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其他5种接种方法(P<0.05),株高显著低于其他5种接种方法(P<0.05)。表明6种哈茨木霉菌接种方法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播种时施用哈茨木霉菌0.05 g/株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番茄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丹丹 张庆银 +6 位作者 李燕 田东良 陈昶 齐连芬 师建华 高西彪 耿晓彬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6-73,80,共9页
利用生物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可降低致病菌的抗药性,且对果品安全健康,对环境无污染。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拮抗作用的基础上,... 利用生物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可降低致病菌的抗药性,且对果品安全健康,对环境无污染。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拮抗作用的基础上,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二者不同用量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室内对峙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均对灰葡萄孢菌具有拮抗作用,且均对灰葡萄孢菌菌丝有直接的破坏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无菌滤液的抑菌效果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1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达到80.95%,5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仅为28.57%。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均对番茄灰霉病具有防治作用,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用量为1125 g/hm^(2)、哈茨木霉用量为18000 g/hm^(2)时防效最好,对叶片的防病效果分别为84.91%和85.85%,对果实的防病效果分别为90.00%和96.00%。生物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均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枯草芽孢杆菌 哈茨木霉菌 拮抗作用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与5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牛芳胜 马志强 +3 位作者 毕秋艳 韩秀英 王文桥 张小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采用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了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与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联用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联用可增强哈茨木霉菌及啶酰菌胺、嘧菌酯、咯菌腈、氟啶胺和啶... 采用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了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与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联用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联用可增强哈茨木霉菌及啶酰菌胺、嘧菌酯、咯菌腈、氟啶胺和啶菌噁唑5种供试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即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可考虑将杀菌剂与木霉菌联合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番茄灰霉病菌 杀菌剂 联用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喷施哈茨木霉菌对采后蓝莓贮藏品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曹森 王瑞 +5 位作者 赵成飞 龙晓波 吉宁 谢国芳 马立志 赵明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8页
为探讨哈茨木霉菌对采后蓝莓的保鲜作用,寻找安全、有效的有机蓝莓采后保鲜方法,通过采前对蓝莓喷施不同浓度(5.0×10~6CFU/ml、3.0×10~6CFU/ml、2.1×10~6CFU/ml)的哈茨木霉菌,采后在(0±0.3)℃冷藏条件下研究其对果... 为探讨哈茨木霉菌对采后蓝莓的保鲜作用,寻找安全、有效的有机蓝莓采后保鲜方法,通过采前对蓝莓喷施不同浓度(5.0×10~6CFU/ml、3.0×10~6CFU/ml、2.1×10~6CFU/ml)的哈茨木霉菌,采后在(0±0.3)℃冷藏条件下研究其对果实的贮藏品质、生理生化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能够明显抑制果实腐烂率的上升,更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可溶固形物、可滴定酸、花色苷、总酚和黄酮,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果胶酶(PG)活性,延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的下降。其中,3.0×10~6CFU/ml哈茨木霉菌处理蓝莓效果最好。说明,哈茨木霉菌能够有效地保持蓝莓贮藏期的贮藏品质和生物活性,并且采前喷施浓度为3.0×10~6CFU/ml哈茨木霉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哈茨木霉菌 贮藏品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喷施哈茨木霉菌对采后蓝莓质构性能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森 王瑞 +5 位作者 吉宁 谢国芳 龙晓波 杨秀钟 马立志 余正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25-330,共6页
为探讨哈茨木霉菌对采后蓝莓保鲜的影响,寻找安全、有效的有机蓝莓采后保鲜方法。研究通过采前对蓝莓喷施不同浓度(稀释600、1000、1400倍)哈茨木霉菌,采后在(0±0.3)℃冷藏条件下研究果实的软化和腐烂情况,并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 为探讨哈茨木霉菌对采后蓝莓保鲜的影响,寻找安全、有效的有机蓝莓采后保鲜方法。研究通过采前对蓝莓喷施不同浓度(稀释600、1000、1400倍)哈茨木霉菌,采后在(0±0.3)℃冷藏条件下研究果实的软化和腐烂情况,并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测试法对果实贮藏期间的质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能够延缓果实软化和腐烂,贮藏结束时对照处理的软果率达到50.50%,腐烂率达到30.81%,而600倍、1000倍和1400倍哈茨木霉菌处理的果实软果率和腐烂率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5.29%、62.91%、43.88%和26.06%、81.82%、40.80%;果实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相互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但黏着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所以用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作为评价蓝莓质购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比较,哈茨木霉菌可更好地保持蓝莓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质购性能,其中1000倍的木霉菌优于600倍和1400倍的保鲜效果。因此,木霉菌能够有效地保持蓝莓贮藏期的质构性能,并且采前喷施1000倍的木霉菌效果最好。结果还表明,蓝莓的软果率与果肉硬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拟合回归方程用于木霉菌处理蓝莓贮藏期果肉质地变化的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哈茨木霉菌 贮藏保鲜 质地多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对水稻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宫占元 张国庆 +2 位作者 于文莹 黄丹丹 范文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7-171,共5页
采用钵盘育苗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菌在调节水稻苗床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酶活性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能有效调节水稻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哈茨木霉菌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播种28天后,哈茨... 采用钵盘育苗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菌在调节水稻苗床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酶活性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能有效调节水稻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哈茨木霉菌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播种28天后,哈茨木霉菌接种处理的水稻幼苗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分别增加50.70%和48.56%,而真菌数量较对照减少16.15%,并且哈茨木霉菌数量较刚播种时增加了138.46%;哈茨木霉菌也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8.55%、18.31%和49.61%。研究表明,哈茨木霉菌具有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水稻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哈茨木霉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亚力 刘路宁 +1 位作者 张敬泽 徐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通过对影响4种生防哈茨木霉菌株NF9、P1、CT22、TC3产生木聚糖酶活性的培养条件的研究,优化哈茨木霉菌株产生木聚糖酶的pH、温度、表面活性剂Tween80浓度和培养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在半固体培养基和振荡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哈茨木霉菌株... 通过对影响4种生防哈茨木霉菌株NF9、P1、CT22、TC3产生木聚糖酶活性的培养条件的研究,优化哈茨木霉菌株产生木聚糖酶的pH、温度、表面活性剂Tween80浓度和培养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在半固体培养基和振荡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哈茨木霉菌株中最适木聚糖酶产生的条件不同.哈茨木霉菌株NF9产生最大木聚糖酶活性的条件是pH5.0、30℃、0.7%(表面活性剂Tween80浓度)和72h;在P1中是pH4.0、27℃、1.2%和84h;在CT22中是pH5.0、27℃、0.7%和84h;在TC3中是pH4.0、30℃、0.7%和9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木霉 哈茨木霉菌 木聚糖酶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R409诱导辣椒防御酶活性变化及防治疫病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薛春生 何瑞玒 +3 位作者 肖淑芹 孙佳莹 钮梦燕 冯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9-483,共5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Pc-2,分析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R409诱导辣椒茎基部防御酶活性变化及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TR409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处理后辣椒体内防御反应酶活... 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Pc-2,分析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R409诱导辣椒茎基部防御酶活性变化及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TR409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处理后辣椒体内防御反应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厚垣孢子比分生孢子处理的酶活性高峰峰值更高,且出现的时间更晚,其中厚垣孢子灌根24h后接种辣椒疫霉菌的处理中辣椒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26,2.33,6.41和4.28倍。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处理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分别由对照的59.5降低至29.4和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TR409 辣椒疫病 防御反应酶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Tri41对连作人参根际土壤中酚酸物质的消减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自博 周如军 傅俊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由于酚酸物质的积累而产生的自毒作用是导致人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缓自毒酚酸物质在人参连作障碍中的影响,选用前期试验中筛选出的生防菌株——哈茨木霉菌Tri41消减连作人参根际土壤中的自毒酚酸物质。采用HPLC法对连作人参... 由于酚酸物质的积累而产生的自毒作用是导致人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缓自毒酚酸物质在人参连作障碍中的影响,选用前期试验中筛选出的生防菌株——哈茨木霉菌Tri41消减连作人参根际土壤中的自毒酚酸物质。采用HPLC法对连作人参根系土壤中的酚酸物质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人参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没食子酸(GA)、水杨酸(SA)、3-苯基丙酸(3-PA)、苯甲酸(BA)和肉桂酸(CA)共5种酚酸物质。将哈茨木霉菌Tri41分别与这5种酚酸物质在PDB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哈茨木霉菌Tri41对5种酚酸物质均有消减作用,各酚酸物质的消减率在48~170h时间内均高于自然消减率,170h后消减率均接近100%,同时还发现,哈茨木霉菌Tri41在酚酸处理组中的平均菌丝干重在48h开始显著增加,170h达到最大值10.88g·L^(-1),显著高于同期无酚酸处理组的菌丝干重6.93g·L^(-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消减状态下,人参根际土壤中的各酚酸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哈茨木霉菌Tri41处理对人参根际土壤中的这5种酚酸物质有消减作用,5种酚酸物质的含量在10~20d期间显著下降且在30d时趋近于0。另外,盆栽试验结果也表明,经过5种酚酸物质处理后的人参锈腐病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指数均显著上升,而经过哈茨木霉菌Tri41处理后,哈茨木霉菌Tri41可以通过对5种酚酸物质的消减作用显著降低人参锈腐病发病率及病害严重度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根际土壤 连作障碍 酚酸物质 哈茨木霉菌Tri41 人参锈腐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龙伟 黄广远 +4 位作者 姚小华 王开良 俞春莲 王昆喜 董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目的】针对大规格油茶容器苗培育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开展研究,油茶提高种苗生长效率,实现速培育。【方法】以长林4号、40号和53号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施用浓度对油茶种苗生长的影... 【目的】针对大规格油茶容器苗培育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开展研究,油茶提高种苗生长效率,实现速培育。【方法】以长林4号、40号和53号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施用浓度对油茶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苗高、地径、干物质重量和根冠比在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后,4号增加6.26%、2.49%、21.87%和30.77%,40号增加24.32%、11.51%、52.63%和61.70%;加哈茨木霉菌后,4号增加3.98%、-8.85%、25.51%、30.77%,40号增加39.39%、21.34%、80.73%和69.61%;53号在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后干物质重量增加21.90%。根系长度在4号、40号和53号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后分别较CK最大提升48.78%、57.32%、-22.51%,77.37%、121.42%、-35.33%;4号和40号的根系直径和根系表面积显著高于CK,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加入后根系直径分别提升39.23%、53.51%,88.18%、117.67%,根系表面积提升48.98%、69.79%,123.67%、134.56%。4号、40号和53号在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叶片SPAD值较CK分别最大提升-12.81%、1.54%、-5.85%,叶面积分别提升1.50%、18.04%和-13.51%,长宽比分别为-9.61%、22.84%、-3.86%,形状系数为2.66%、4.41%和2.24%;哈茨木霉菌后较CK分别最大提升0.28%、1.47%、-4.44%,叶面积分别提升0.90%、1.85%和12.88,长宽比分别提升-6.43%、5.56%、0.57%,形状系数为1.76%、2.36%、2.07%。【结论】综上所述,两种菌剂的分别加入对40号根茎生长和物质积累等均得到大幅度提升,4号根系生长和物质积累显著增加,53号根茎生长和物质积累受到抑制,但叶面积变化较大;哈茨木霉菌对种苗生长促进作用好于枯草芽孢杆菌,4号和40号分别以200、150~200 g/m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枯草芽孢杆菌 哈茨木霉菌 容器苗 叶片SPAD值 苗高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嫁接苗与接种哈茨木霉菌黄瓜直根苗对根腐病防效及根系生理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靳亚忠 熊亚男 +6 位作者 齐娟 刘蕾庆 任金立 李春霞 卢美燕 陈慧 陈泳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2,共13页
为探明黄瓜嫁接栽培与木霉菌使用提高黄瓜幼苗抗根腐病的能力及生理调节的差异,利用哈茨木霉菌DQ002和根腐病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对黄瓜直根苗根部接种与根腐病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对黄瓜嫁接苗进行根部接种处理,测定黄瓜直根苗和黄瓜嫁接苗... 为探明黄瓜嫁接栽培与木霉菌使用提高黄瓜幼苗抗根腐病的能力及生理调节的差异,利用哈茨木霉菌DQ002和根腐病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对黄瓜直根苗根部接种与根腐病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对黄瓜嫁接苗进行根部接种处理,测定黄瓜直根苗和黄瓜嫁接苗病害发生率及根系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DQ002通过激发黄瓜直根苗根系中POD、PPO、SOD活性而抑制了H_(2)O_(2)积累和O^(-)_(2)的产生速率,并促进了黄瓜直根苗根系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类黄酮含量升高,提高了抗病性;接种根腐病菌,黄瓜嫁接(T2)提高了根系中POD活性、培养前期PPO活性及培养后期SOD的活性,降低了H_(2)O_(2)的积累和O^(-)_(2)产生速率,促进了PAL、几丁质酶及培养后期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但H_(2)O_(2)的积累和O^(-)_(2)产生速率显著高于哈茨木霉菌DQ002处理的黄瓜直根苗,而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类黄酮含量明显低于木霉菌处理的直根苗;T3(先接种病原菌后接种木霉菌)和T4(先接种木霉菌后接种病原菌)处理的黄瓜直根苗根腐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2.39%和17.87%,病情指数分别为23.03%和14.33%,明显低于CK1(清水处理直根苗)和T1(单独病原菌处理直根苗)处理的发病率(35.82%和57.39%)和病情指数(37.10%和46.97%),以及黄瓜嫁接苗(T2)的发病率(42.90%)和病情指数(40.47%),但哈茨木霉菌使用时间不同则效果有异。黄瓜嫁接和哈茨木霉菌DQ002处理直根苗能提高黄瓜苗对根腐病的抗性,但是二者对黄瓜苗根系生理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根腐病发生存在差异的生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直根苗 黄瓜嫁接苗 根腐病 哈茨木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玉宁 邵鹏梅 +2 位作者 康萍芝 张丽荣 王芳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10期55-58,共4页
明确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施药适期,评价该药荆对番茄生长安全性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供试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 明确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施药适期,评价该药荆对番茄生长安全性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供试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 500、1 875、1 500g/hm^2的3个处理施药后7d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在72.58%~58.33%之间,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在77.04%~35.84%之间。与对照药剂相比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高剂量有效成分2 500g/hm^2施药后7d的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与对照药剂的防效相当,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番茄灰霉病始发期使用效果最好,适宜用量以有效成份2 500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番茄灰霉病 药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肥对重茬花生的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成超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106-108,共3页
比较了哈茨木霉菌肥和其它4种抗重茬剂防治花生病害的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肥和抗重茬剂1号对重茬花生的青枯病、茎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哈茨木霉菌肥经济效益更高,且绿色环保。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抗重茬剂 花生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3亿CFU/g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段丽峰 刘国辉 +1 位作者 魏凌恺 时春喜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9期60-62,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哈茨木霉菌3亿CFU/gV湿性粉剂对番茄立枯病与猝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34LCFU/g可湿性粉剂能很好的防治番茄立枯病与猝倒病,在6-18亿CFU/m2(制剂用量2-6g/m2)使用剂量下,其对番茄立枯病防效达75%...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哈茨木霉菌3亿CFU/gV湿性粉剂对番茄立枯病与猝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34LCFU/g可湿性粉剂能很好的防治番茄立枯病与猝倒病,在6-18亿CFU/m2(制剂用量2-6g/m2)使用剂量下,其对番茄立枯病防效达75%-86%左右,对番茄猝倒病防效达75%~85%左右.并且分别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福美双30%可湿性粉剂和霜霉威盐酸盐722g/L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番茄立枯病 番茄猝倒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哈茨木霉菌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庆银 王丹丹 +4 位作者 李燕 师建华 王子凡 牛瑞生 齐连芬 《蔬菜》 2023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了探究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番茄育苗的影响,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用量(0、20、40、60、80、100mg/株)的哈茨木霉菌剂进行番茄育苗试验,比较分析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基质中添加哈... 为了探究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番茄育苗的影响,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用量(0、20、40、60、80、100mg/株)的哈茨木霉菌剂进行番茄育苗试验,比较分析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基质中添加哈茨木霉菌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且添加量为20~60 mg/株时有利于培育壮苗,其中,20 mg/株用量处理的番茄幼苗生长指标最优,其茎粗、地下部鲜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最大,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57%、48.53%、33.26%、42.12%。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苗基质中添加哈茨木霉菌20mg/株最有利于番茄壮苗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番茄 幼苗 根冠比 壮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对砂糖橘苗木的促生作用及差异代谢物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宝敏 姜家琳 +2 位作者 杨月华 李双如 姜玲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2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哈茨木霉菌处理后砂糖橘叶片代谢谱的差异,以及哈茨木霉菌对砂糖橘苗木的促生作用。[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哈茨木霉菌水溶液灌根处理,以浇灌等量清水为对照(CK),对枳砧砂糖橘苗木的生长指标、矿物元素含量... [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哈茨木霉菌处理后砂糖橘叶片代谢谱的差异,以及哈茨木霉菌对砂糖橘苗木的促生作用。[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哈茨木霉菌水溶液灌根处理,以浇灌等量清水为对照(CK),对枳砧砂糖橘苗木的生长指标、矿物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及非靶向代谢物进行检测,与mzCloud、mzVault和Masslist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分析代谢组数据。[结果](1)哈茨木霉菌A处理(1.33 g·L^(-1)灌根8次+2.00 g·L^(-1)灌根7次)灌根后,砂糖橘叶面积比CK显著增加,且新根发育茂盛。(2)A处理和B处理(3.33 g·L^(-1)灌根8次+4.00 g·L^(-1)灌根7次)灌根后,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和根冠截面积均高于CK。(3)A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片中P、Ca、Mg、Fe、Zn等5种元素的含量,B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片中P、Ca、Mg、Zn等4种元素的含量。(4)非靶向代谢物分析表明,阳离子分析中,A处理与CK的差异代谢物有20种,其中8种代谢物上升、12种代谢物下降;阴离子分析中,A处理与CK的差异代谢物有18种,其中6种代谢物上升、12种代谢物下降。(5)通过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表明,阳离子分析中A处理与CK的差异代谢物分布在146条代谢途径中,有3条KEGG路径被富集(P<0.05),包括鞘脂代谢、碳青霉烯生物合成和生物素代谢;阴离子分析中,A处理与CK的差异代谢物分布在141条代谢途径中,有4条KEGG路径被富集(P<0.05),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丙酸盐代谢,花青素生物合成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结论]揭示了哈茨木霉菌处理对砂糖橘体内次生代谢物的影响,为了解该菌促进柑橘生长和提高抗病性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砂糖橘苗木 促生作用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结合哈茨木霉菌对樱桃番茄贮藏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25
17
作者 曹森 吉宁 +5 位作者 马超 巴良杰 张兵兵 马立志 钟梅 王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2-268,共7页
为探究1-MCP结合哈茨木霉菌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荣耀F1代"樱桃番茄为试材,对采后樱桃番茄的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四种处理(采前喷水+蒸馏水熏蒸处理,S1;采前喷3.0×106CFU/m L哈茨木霉菌... 为探究1-MCP结合哈茨木霉菌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荣耀F1代"樱桃番茄为试材,对采后樱桃番茄的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四种处理(采前喷水+蒸馏水熏蒸处理,S1;采前喷3.0×106CFU/m L哈茨木霉菌+蒸馏水熏蒸,S2;采前喷水+0.5μL/L的1-MCP处理,S3; 3.0×106CFU/m L哈茨木霉菌+0.5μL/L的1-MCP处理,S4)在(11±0.5)℃下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S1)比较,3种处理均能够抑制果实的腐烂率上升,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保持更好的SOD活性、PPO活性、POD活性和LOX活性,其中S1、S2、S3、S4的腐烂率在贮藏末期(48 d)分别为49.85%、37.89%、28.56%和19.81%。通过比较,采前喷施3.0×10~6CFU/m L哈茨木霉菌结合采后用0.5μL/L的1-MCP来处理樱桃番茄对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能够明显延缓樱桃番茄的衰老进程,保持较高的贮藏品质。因此,采前喷施3.0×10~6CFU/m L哈茨木霉菌结合采后用0.5μL/L的1-MCP来处理樱桃番茄对果实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1-MCP 哈茨木霉菌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新宇 李大皓 李佩瑶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以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 目的: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以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的能力均有影响。培养到第4天时抑菌效果达到最佳,抑菌率为69.12%;不同碳源中,最优为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乳糖;PDA培养基培养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的生长效果最佳;p H值为5~9时,哈茨木霉菌对串珠镰刀菌抑制率无差异。结论:PDA培养基培养到第4天达到最佳抑制效果,多种碳源及广泛的pH值范围均适合哈茨木霉菌对串珠镰刀菌的生长形成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串珠镰刀菌 平板对峙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被引量:18
19
作者 岳宪化 胡夫防 +1 位作者 段丽峰 孙景耀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为探索生物药剂哈茨木霉菌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剂量,试验比较了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300、400倍液,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几种药剂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 为探索生物药剂哈茨木霉菌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剂量,试验比较了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300、400倍液,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几种药剂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好,经济使用浓度为300倍液;生产上连续喷施3次为宜,并配以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葡萄霜霉病 哈茨木霉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剂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池卉 顾建芹 顾艾节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80-81,共2页
为验证哈茨木霉菌剂在西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施肥条件下,西瓜秧苗长势、果实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纯收益均随哈茨木霉菌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当哈茨木霉菌剂每667m^2投入量为10kg... 为验证哈茨木霉菌剂在西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施肥条件下,西瓜秧苗长势、果实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纯收益均随哈茨木霉菌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当哈茨木霉菌剂每667m^2投入量为10kg时,上述性状性状指标均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西瓜 秧苗长势 果实经济性状 产量 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