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白垩纪以来剥露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63
1
作者 朱文斌 舒良树 +3 位作者 万景林 孙岩 王锋 赵忠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2,共7页
对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火山岩和花岗岩的15个磷灰石样品和5个锆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表明,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109.3~11.9Ma之间,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81.7~56.8Ma之间。矿物对法计算得到,该地区晚白垩世至... 对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火山岩和花岗岩的15个磷灰石样品和5个锆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表明,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109.3~11.9Ma之间,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81.7~56.8Ma之间。矿物对法计算得到,该地区晚白垩世至新生代中期的视剥露速率为0.157~0.222mm/a。热史模拟结果表明,博格达一哈尔里克山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多期冷却剥露,分别是早白垩世(119~105Ma)、晚白垩世晚期(67~65Ma)、新生代早中期(47~31Ma)和新生代晚期(12~7Ma)。白垩纪以:来的天山变形作用,与亚洲南缘多期的地体碰撞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锆石 裂变径迹 新疆 博格达 哈尔里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作用:来自新疆哈尔里克侵入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6
2
作者 马星华 陈斌 +1 位作者 王超 鄢雪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104,共16页
新疆哈尔里克造山带的形成时间(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及其构造属性(岛弧/弧后盆地)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选择位于哈尔里克带内的奥尔达乌台克侵入体,对其成因及所揭示的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奥尔达乌台克岩体由一套成份连续的岩石组... 新疆哈尔里克造山带的形成时间(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及其构造属性(岛弧/弧后盆地)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选择位于哈尔里克带内的奥尔达乌台克侵入体,对其成因及所揭示的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奥尔达乌台克岩体由一套成份连续的岩石组合构成,包括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对闪长岩及其内部暗色包体进行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两者同时形成于~450Ma,为晚奥陶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反映奥尔达乌台克岩体普遍具有富H2O、高fO2的湿岩浆性质,富集LREE、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与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类似。高放射成因Nd(εNd(t)=+4.4^+5.9)和低初始Sr(0.7032~0.7044)同位素组成表明偏基性的岩浆很可能起源于年轻的俯冲带岩石圈地幔,生成的镁铁质岩浆一部分与壳源长英质熔体发生混合形成各类岩浆,另一部分则是经历演化后(分离结晶)直接添加到地壳中。因此,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和幔源物质的直接加入是古亚洲洋俯冲阶段陆壳增生的两种主要方式。Sr-Nd同位素模拟排除了区内存在古老前寒武纪陆壳的可能,陆壳主体应该是年轻的古生代大洋岛弧和洋壳。哈尔里克早古生代岛弧的确立改变了该带是泥盆纪岛弧或弧后盆地的原有认识,将古亚洲洋俯冲作用的时间追溯至奥陶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岛弧 岩浆混合 古亚洲洋俯冲 哈尔里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北部哈尔里克晚古生代推覆构造与岩浆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赐银 舒良树 +3 位作者 赵明 马瑞士 卢保奇 汪振国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98-206,共9页
东天山北部哈尔里克地区是晚古生代火山弧,石炭纪末发生区域性过冲推覆作用。研究表明,在晚石炭世碰撞造山过程中,哈尔里克地区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与性质的构造变形、变质与岩浆作用:即346~312Ma从南向北的推覆作用,对应... 东天山北部哈尔里克地区是晚古生代火山弧,石炭纪末发生区域性过冲推覆作用。研究表明,在晚石炭世碰撞造山过程中,哈尔里克地区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与性质的构造变形、变质与岩浆作用:即346~312Ma从南向北的推覆作用,对应于这期从北向南的俯冲事件;312~260Ma从北向南的推覆作用,对应于晚石炭世的陆一陆碰撞、陆内变形事件;260~230Ma沿东西方向的右旋走滑作用,对应于造山期末发生在边界断裂附近的变形事件。大型推覆作用,在中深地壳层次形成了长石石英变形相,在地壳浅部形成了脆性变形带、区域规模的构造活动导致了不同期次花岗岩体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岩浆活动 晚古生代 哈尔里克地区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奥陶纪的构造属性:来自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的制约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江涛 何学锋 +7 位作者 刘亮 杨鹏涛 梁斌 苏画 杨宇东 韩洪明 刘应忠 戴智慧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0-473,共14页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造山带火山岩为一套酸性—基性岩(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玄武岩)夹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的岩石组合。流纹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时代为中奥陶世大坪期((468.8±9.1)Ma),代表了该套火山岩的形...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造山带火山岩为一套酸性—基性岩(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玄武岩)夹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的岩石组合。流纹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时代为中奥陶世大坪期((468.8±9.1)Ma),代表了该套火山岩的形成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套火山岩SiO_2含量介于49.12%~78.24%,TiO_2介于0.12%~1.00%,Al_2O_3介于11.31%~20.86%;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80~1.31(均值为0.99),里特曼指数σ值为0.19~3.86(均值为1.29),Mg#值为8.87~49.29(均值为31.2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Rb以及轻稀土元素(∑LREE)La、C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相关图解与比值以及发育的捕获锆石反映了俯冲带岛弧钙碱性火山岩特征,且存在大陆地壳混染作用。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在早古生代期间(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哈尔里克造山带存在大面积的与岛弧演化有关的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此期间哈尔里克造山带的构造背景为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其形成可能与东准噶尔南部克拉麦里洋向南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里克造山带 奥陶纪 岛弧火山岩 洋壳俯冲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部哈尔里克造山带沁城天生圈岩体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亮 何学锋 +6 位作者 李江涛 杨鹏涛 梁斌 苏画 杨宇东 刘应忠 戴智慧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6-96,共11页
新疆哈尔里克造山带广泛分布着古生代的侵入岩体,其成因对正确认识该区岩浆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哈尔里克造山带中段东部的沁城天生圈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构造属性,以期为解... 新疆哈尔里克造山带广泛分布着古生代的侵入岩体,其成因对正确认识该区岩浆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哈尔里克造山带中段东部的沁城天生圈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构造属性,以期为解决哈尔里克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依据。沁城天生圈岩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形成时代为(446.1±3.3)Ma(晚奥陶世),属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w(SiO2)介于57.74%~62.34%之间,中钾-高钾(1.71%~3.01%),富CaO(4.01%~8.45%)、贫Al2O3(15.03%~16.89%),w(MgO)介于1.85%~3.97%之间,Mg#值为37.15~48.29,铝饱和指数值A/CNK为0.78~0.99,属准铝质中钾—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且岩石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较低(59.74×10-6~205.53×10-6),轻稀土元素分馏较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Th、U),相对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出与典型岛弧型岩浆岩相似的特征。有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相关图解以及宏观地质特征指示,沁城天生圈岩体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受俯冲作用影响,其岩浆源区应为增厚大陆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可能含有幔源基性岩浆的加入。此外,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早古生代期间(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哈尔里克造山带存在大面积的与真正岛弧演化有关的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哈尔里克早古生代岛弧的形成可能与东准噶尔南部克拉麦里洋向南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早古生代岛弧 克拉麦里洋 哈尔里克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尔里克山地区晚石炭世火山作用: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超 马星华 +1 位作者 陈斌 鄢雪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0-454,共15页
新疆哈尔里克地区出露大面积的石炭纪火山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然而目前对该套火山岩的形成时间仍缺乏较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其成因和构造属性(岛弧/陆内环境)也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选择哈尔里克地区的火山岩剖面进... 新疆哈尔里克地区出露大面积的石炭纪火山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然而目前对该套火山岩的形成时间仍缺乏较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其成因和构造属性(岛弧/陆内环境)也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选择哈尔里克地区的火山岩剖面进行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该套火山岩形成于约302Ma,为晚石炭世火山喷发的产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基性火山岩为拉斑质玄武岩系列,低Ti/Y(343~406)和Ce/Y(1.5~1.7),具有正ε_(Nd)(t)值(+3.9)和低初始^(87)Sr/^(86)Sr_((i))值(0.7043),表明玄武岩起源于同位素适度亏损的岩石圈上地幔。相对而言,中酸性火山岩则表现出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等)负异常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LREE、Sr、Ba等)富集的特征,与典型的弧岩浆岩类似,ε_(Nd)(t)和^(87)Sr/^(86)Sr_((i))值分别为+3.3^+6.0和0.7032~0.7046,具有较年轻的Nd模式年龄(t_(DM)=543~797Ma),指示中酸性岩浆源自年轻岛弧基底的重熔。哈尔里克晚石炭世火山岩的形成标志着大洋向大陆环境的转变,是后碰撞伸展转换背景下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岩石圈上地幔和年轻下地壳再次熔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板内环境 古亚洲洋闭合 新疆哈尔里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尔里克早石炭世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良玉 廖群安 +4 位作者 肖典 罗婷 赵浩 刘鸿飞 王国灿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2-1048,共17页
对出露在哈尔里克山西段小白杨沟—南山口一带的早石炭世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331.3±1.9 Ma,属早石炭世晚期。其岩石组合为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见钠质角闪石,具富碱、贫钙镁和低铝... 对出露在哈尔里克山西段小白杨沟—南山口一带的早石炭世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331.3±1.9 Ma,属早石炭世晚期。其岩石组合为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见钠质角闪石,具富碱、贫钙镁和低铝铁的特征,微量元素明显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而强烈亏损Ba、Sr、Eu等元素,10000 Ga/Al值变化于2.93~3.80之间,表明该碱性花岗岩属于典型的A型花岗岩,具板内花岗岩特征,并非前人认为的岛弧花岗岩,其正εNd(t)值(+5.66^+6.12)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T_(DM2)=0.60~0.62 Ga)显示岩浆来源于新生年轻地壳。从本次1∶50000区调研究成果看,博格达自早石炭世开始伸展,早石炭世晚期进入闭合阶段,哈儿里克山早石炭世晚期岩体应处于博格达裂谷晚期阶段,并非前人所说的后碰撞和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早石炭世晚期 裂谷 哈尔里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一带金矿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平 徐仕琪 +4 位作者 朱志新 陈川 赵同阳 靳刘圆 陈邦学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结合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一带金矿的成矿特点,将区内已发现的金矿划分为4个主要类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金矿、岩浆热液型金矿以及沉积型金矿。通过分析大地构造环境、地层建造、断裂构造、侵入岩及化探异常等因素对该地区... 结合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一带金矿的成矿特点,将区内已发现的金矿划分为4个主要类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金矿、岩浆热液型金矿以及沉积型金矿。通过分析大地构造环境、地层建造、断裂构造、侵入岩及化探异常等因素对该地区金矿的控矿作用,总结区域金矿的成矿条件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成矿规律和演化过程,指明各类型金矿的控矿因素以及找矿标志,为研究区今后的金矿勘查工作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类型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博格达-哈尔里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疆哈尔里克造山带中红柱石的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赵明 王赐银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7-380,共4页
东疆哈尔里克造山带中红柱石的变形显微构造与区内A型俯冲引起的断裂区域变质作用有成因联系。红柱石的变形特征显示了其变形机制为塑性形变 ,处于韧性变形的条件下 ,表明变形前形成于一定的深度 ,后受推覆构造作用 ,发生变形并被带至地... 东疆哈尔里克造山带中红柱石的变形显微构造与区内A型俯冲引起的断裂区域变质作用有成因联系。红柱石的变形特征显示了其变形机制为塑性形变 ,处于韧性变形的条件下 ,表明变形前形成于一定的深度 ,后受推覆构造作用 ,发生变形并被带至地表 ,是区内构造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里克造山带 红柱石 显微变形构造 变形机制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与哈尔里克早泥盆世火山岩成因对比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崔方磊 汪晓伟 +2 位作者 马中平 孙吉明 朱小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9-533,共15页
本次研究在东天山博格达东段下涝坝南部新确认一套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97.5±4.7 Ma,属早泥盆世。该火山岩具有一致的轻稀土与重稀土分馏明显的右倾配分模式,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显著富集... 本次研究在东天山博格达东段下涝坝南部新确认一套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97.5±4.7 Ma,属早泥盆世。该火山岩具有一致的轻稀土与重稀土分馏明显的右倾配分模式,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显著富集,而Nb、Ta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其原始岩浆可能来自于石榴石稳定域地幔橄榄岩2%~5%的部分熔融,同化混染程度较小。对应的哈尔里克南麓下泥盆统大南湖组火山岩为一套基性到酸性连续演化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丰度较下涝坝火山岩高,轻、重稀土之间分馏较弱,整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其岩浆可能来源于尖晶石稳定域地幔橄榄岩【3%的部分熔融,受地壳物质混染明显,岩石后期蚀变较强。Hf/3-Th-Ta图解和Yb标准化的Th-Nb判别图解显示这两套泥盆纪火山岩均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陆缘环境,暗示博格达和哈尔里克地区在早泥盆世时期可能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与哈尔里克 早泥盆世 火山岩 岩石成因 大地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GIS证据权模型在铜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以博格达-哈尔里克成矿带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仕琪 赵同阳 +2 位作者 朱志新 刘新 陈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989,共9页
本文选择博格达-哈尔里克一带作为研究区,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入手,鉴于该地区已知成型铜矿床较少,成矿规律研究薄弱,故作者采用ArcGIS平台下的证据权模型(WofE),以数据驱动方式为主,从断裂构造、沉积岩相与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岩... 本文选择博格达-哈尔里克一带作为研究区,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入手,鉴于该地区已知成型铜矿床较少,成矿规律研究薄弱,故作者采用ArcGIS平台下的证据权模型(WofE),以数据驱动方式为主,从断裂构造、沉积岩相与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岩性等方面,以学生化反差S(C)作为有利因子衡量指标,对各控矿因素进行影响程度分类,利用加权逻辑斯回归模型计算成矿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值的大小进行成矿远景区的圈定和分级,在博格达-哈尔里克成矿带内共圈定7个成矿远景区。最后结合区域化探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圈定的铜矿成矿远景区内化探异常明显,与Cu元素异常套合较好,说明ArcGIS证据权模型能很好地为区域矿产预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为研究区铜矿找矿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所总结的基于ArcGIS平台的证据权计算方法流程也为区域矿产预测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哈尔里克 铜矿 证据权模型 学生化反差 S(C)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哈尔里克山脉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毅 闫浩文 +3 位作者 杨宇雷 刘文婷 张立峰 邱丽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8-366,共9页
哈尔里克山脉冰川的快速退缩已经影响到吐鲁番坎儿井的水量,先前关于该区冰川研究不够细致,且最新资料报道较为短缺。以哈尔里克山脉冰川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ETM+和OLI影像(1992、2002、2010、2016年),通过比值阈值法、目视解译... 哈尔里克山脉冰川的快速退缩已经影响到吐鲁番坎儿井的水量,先前关于该区冰川研究不够细致,且最新资料报道较为短缺。以哈尔里克山脉冰川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ETM+和OLI影像(1992、2002、2010、2016年),通过比值阈值法、目视解译结合GIS技术,提取了该地区四期冰川边界,同时对研究区周边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进行线性趋势分析,研究其与冰川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92—2016年,哈尔里克山脉冰川总体呈现出持续退缩趋势,面积退缩了13.18%,年均退缩率为0.56%,近年来退缩速率有所减缓。(2)近似估算的冰储量在过去25 a间减少了18.33%,冰川物质亏损将对该区短缺的水资源提供了危险的信号。(3)冰川退缩率与冰川规模呈指数函数变化趋势;低海拔区冰川存在明显的末端升高趋势;N和NW向的冰川占明显优势,但N向退缩率最慢。(4)分形理论分析表明该地区冰川未来退缩将趋于一种稳定状态。该区气温和日照时数的显著上升导致其冰川退缩,同时冰川规模、海拔和坡向分布也是冰川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比发现该区冰川退缩速率较天山其他区域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里克 冰川变化 遥感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哈尔里克成矿带成矿远景圈定及靶区优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鑫 赵同阳 +4 位作者 李平 詹智 郑加行 韩琼 孙耀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9-40,共2页
博格达-哈尔里克成矿带成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是天山造山带中段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铜沟铜矿、索尔巴斯陶金矿、琼祖尔开金矿、大红山金矿4个典型矿床的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其成矿... 博格达-哈尔里克成矿带成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是天山造山带中段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铜沟铜矿、索尔巴斯陶金矿、琼祖尔开金矿、大红山金矿4个典型矿床的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其成矿模式及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认真总结与分析,采用证据权模型进行成矿有利度的评价,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远景区的预测及靶区的圈定,为博格达-哈尔里克成矿带铜金多金属成矿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哈尔里克 成矿远景区 靶区圈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雅克铺金红石矿床成矿时代:来自金红石LA-ICP-MS U-Pb测年的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晓飞 王威 +3 位作者 马华东 马晓保 朱炳玉 邱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4-1075,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近年来,在东天山哈尔里克复合岛弧南缘发现雅克铺中型金红石矿床,金红石矿体主要产于石炭系小铺岩群第二岩性段角闪石岩、角闪辉长岩中,共圈定7条金红石工业矿体,矿体呈脉状,长141~390 m,各矿体平均厚度4~10 m。
关键词 金红石矿床 角闪石岩 角闪辉长岩 哈尔里克 成矿时代 东天山 新疆哈密 工业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三宫铜镍矿化岩体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对Cu-Ni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亚磊 张照伟 +3 位作者 尹希文 李侃 尤敏鑫 王博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9-710,共12页
三宫岩体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位于哈尔里克山东段。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斜长辉石岩和含长橄榄辉石岩,局部有零星铜镍矿化。锆石U-Pb谐和年龄为(281.7±2.6)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样品MgO与FeO^T呈正... 三宫岩体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位于哈尔里克山东段。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斜长辉石岩和含长橄榄辉石岩,局部有零星铜镍矿化。锆石U-Pb谐和年龄为(281.7±2.6)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样品MgO与FeO^T呈正相关关系,与CaO、SiO_2和Al_2O_3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岩体主量元素成分主要受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含量的控制;样品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5.02~7.04,重稀土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分馏(Gd/Yb)N=2.36~2.87,δEu为0.98~1.09多具弱的正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Sr、Ba),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明显的Nb、Ta、Ti负异常。Sr-Nd同位素模拟计算表明母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了约10%的下地壳物质混染。岩浆源区遭受了明显的熔体交代作用,部分熔融主要发生在石榴子石稳定域。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三宫岩体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该岩体的发现初步表明哈尔里克地区也具有寻找早二叠世铜镍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宫铜镍矿化岩体 锆石U-PB年代学 岩浆源区 找矿潜力 哈尔里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区火山岩-次火山岩地球化学与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7
16
作者 万博 张连昌 +1 位作者 徐兴旺 孙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11-2718,共8页
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位于新疆哈密市东北200km,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东天山哈尔里克岛弧东段。本文主要对矿区火山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和研究。含矿岩石以流纹斑岩、英安岩、英安斑岩为主,SiO_2含量为51.96%~72.58%,... 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位于新疆哈密市东北200km,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东天山哈尔里克岛弧东段。本文主要对矿区火山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和研究。含矿岩石以流纹斑岩、英安岩、英安斑岩为主,SiO_2含量为51.96%~72.58%,Na_2O+K_2O 为3.1%~7.73%,计算里特曼指数σ<3.3,显示具有钙碱性岩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形式为轻稀土相对富集,其中英安岩 Eu 负异常比安山岩更为明显,说明源区有斜长石的残留或岩浆演化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微量元素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 Ta、Nb、Ti 等元素较板内火山岩的明显亏损;岩石初始锶(^(87)Sr/^(86)Sr)_i 平均值为0.7043,εNd(t)为4.7,反映火山岩形成源区以幔源为主,混有部分壳源物质。以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形成于火山岛弧环境。通过与东天山大南湖岛弧火山岩对比,发现两地区的同时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属性存在一定差异,大南湖岛弧火山岩区以发育 Adakite 岩为特征,而哈尔里克岛弧缺少Adakite 岩,可能反映该区火山岩的形成与部分熔融的洋壳交代地幔楔有关。本文认为小石头泉地区为典型火山岛弧环境,有利于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哈尔里克岛弧 小石头泉 火山岩地球化学 铜多金属矿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东部早志留世两类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典 廖群安 +6 位作者 王良玉 赵浩 查雁鸿 赵红伟 尹庭旺 田锦明 刘鸿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9-1061,共13页
哈尔里克山西段早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侵入奥陶系塔水组(O(1-2)t),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38.8±2.3-435.8±3.1 Ma。岩石高硅(SiO2含量73.0%-77.8%)、富钾(K2O含量3.31%-4.26%)、低镁(... 哈尔里克山西段早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侵入奥陶系塔水组(O(1-2)t),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38.8±2.3-435.8±3.1 Ma。岩石高硅(SiO2含量73.0%-77.8%)、富钾(K2O含量3.31%-4.26%)、低镁(MgO含量0.03%-0.59%),铝饱和指数A/CNK值1.02-1.08,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岩石。二长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显著,Eu异常中等,亏损Nb、Ta、Ti、P,富集Rb、Ba、K,表现为分异的I型花岗岩特征,源区为基性下地壳;正长花岗岩强烈亏损Eu、P、Ti、Sr,不同程度富集Rb、K、Zr、Hf,表现为A型花岗岩特征,其源区为缺水的浅部长英质地壳。结合区域地层不整合资料,认为东准噶尔地区早志留世为后碰撞环境而非岛弧带,后碰撞软流圈上涌带来的热熔融准噶尔年轻地壳形成了岩性丰富的东准噶尔志留纪后碰撞岩浆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里克 志留纪 A型花岗岩 后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