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哈尔变换分析机械振动冲击信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绪省 林霄舸 赵新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2-70,共9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哈尔变换的数学基础:哈尔函数和哈尔级数及其特点;接着介绍哈尔交换及其逆变换和快速算法(FHT&IFHT)的实现;最后在波谱分析方面与傅里叶变换作了比较,指出了在分析机械振动冲击信号时,哈尔交换更能突出信... 本文首先介绍了哈尔变换的数学基础:哈尔函数和哈尔级数及其特点;接着介绍哈尔交换及其逆变换和快速算法(FHT&IFHT)的实现;最后在波谱分析方面与傅里叶变换作了比较,指出了在分析机械振动冲击信号时,哈尔交换更能突出信号特征,更易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变换 谱分析 机械振动 冲击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奇异值分解和哈尔小波变换的图像水印算法
2
作者 肖海林 孔祥婷 +2 位作者 王玉 周迪 戴晓明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6-903,共8页
针对传统的水印算法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攻击时所表现出的鲁棒性不强和透明性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奇异值分解(SVD)和二维离散哈尔小波变换的图像水印算法。首先,采用最大分割Arnold变换对水印图像进行置乱,以确保图像能量的均匀分布,从... 针对传统的水印算法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攻击时所表现出的鲁棒性不强和透明性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奇异值分解(SVD)和二维离散哈尔小波变换的图像水印算法。首先,采用最大分割Arnold变换对水印图像进行置乱,以确保图像能量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水印的稳定性和抗攻击性,并使水印对潜在威胁具有强大的鲁棒性;其次,为增强加密过程,引入哈尔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经济型SVD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逆变换来还原生成图像水印。所提算法具有可逆性和易操作性,能保证图像的视觉质量。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加水印后的5张经典宿主图像在未受攻击时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均分别大于42.4481 dB和0.9994,展示了良好的透明性。当面临高斯噪声、椒盐噪声和JPEG压缩等攻击时,所提算法的归一化相关系数(NC)值超过0.99,优于离散小波变换(DWT)+SVD(DWT+SVD)、整数小波变换+海森堡矩阵分解(HMD)+SVD(IWT+HMD+SVD)、整数小波变换+SVD(IWT+SVD)图像水印算法;即使在其他攻击,如锐化、运动模糊以及斑点噪声等面前,在相同条件下所提算法的NC值仍保持在0.968以上,验证了在抵抗各种攻击方面的鲁棒性和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水印 二维离散哈尔小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海森堡矩阵分解 ARNOLD置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哈尔小波变换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朝阳 达飞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2-144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哈尔小波变换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将三维人脸模型的上半张人脸区域经过平面参数化和线性插值方法映射至几何图像,然后利用多尺度哈尔小波变换把几何图像分解为不同尺度下包含不同频率、不同方向人脸信息的频域分...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哈尔小波变换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将三维人脸模型的上半张人脸区域经过平面参数化和线性插值方法映射至几何图像,然后利用多尺度哈尔小波变换把几何图像分解为不同尺度下包含不同频率、不同方向人脸信息的频域分量,根据实验确定垂直低频分量具有表情不变性并将其线性组合作为人脸特征。在FRGC v2.0数据库中进行的三维人脸识别实验与三维人脸认证实验分别得到了98.81%的Rank_1识别率以及97.2%的正确认证率(错误接受率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识别 多尺度哈尔小波变换 频域分量 表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哈尔谱研究
4
作者 徐尹格 颜玉玲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5-60,共6页
本文将哈尔变换应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之中,并提出了用于诊断的“脉冲锐度”指标.基于付立叶分析的频谱分析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与快速付立叶变换相比,哈尔变换具有实时性,逼近效果好,适用于对脉冲的提取等优点.而不足之处是受样本... 本文将哈尔变换应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之中,并提出了用于诊断的“脉冲锐度”指标.基于付立叶分析的频谱分析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与快速付立叶变换相比,哈尔变换具有实时性,逼近效果好,适用于对脉冲的提取等优点.而不足之处是受样本始点选取及样本长的影响大.对此,本文提出了控制各次样本的等效性的方法,改善了哈尔谱的稳定性与比较性.最后,通过对滚珠轴承故障模拟试验台进行试验得到的结果证实了哈尔谱及脉冲锐度指标对故障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哈尔变换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波通道注意力网络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沛 王长鹏 +2 位作者 董安国 张春霞 张讲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重建缺失的地震道是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提出了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然而,这些方法中常用的卷积运算只能捕捉到地震数据的局部特征,没有充分利用全局信息。另外,池化操作也会造成特征图信息的丢失,... 重建缺失的地震道是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提出了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然而,这些方法中常用的卷积运算只能捕捉到地震数据的局部特征,没有充分利用全局信息。另外,池化操作也会造成特征图信息的丢失,从而破坏地震反射的细节特征。为此,提出了基于小波通道注意力网络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哈尔(Haar)小波变换能够有效提取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并在上采样过程中避免信息的丢失;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通过对不同通道特征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建模,能实现全局信息的充分利用。合成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具有代表性的深度学习方法相比,文中所提出的网络模型可以产生更准确的重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随机缺失 深度学习 哈尔小波变换 高效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机扭振非平稳瞬态冲击信号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伟凯 刘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504-505,共2页
为解决轧机扭振非平稳瞬态冲击信号的故障特征量提取的难题,通过简化轧机动力学模型,构造出一种可以表达轧机扭振非平稳瞬态冲击信号的基元函数,并经哈尔变换和Hilbert-Huang变换的演化,提取出这类扭振信号故障特征。这为解决大型旋转... 为解决轧机扭振非平稳瞬态冲击信号的故障特征量提取的难题,通过简化轧机动力学模型,构造出一种可以表达轧机扭振非平稳瞬态冲击信号的基元函数,并经哈尔变换和Hilbert-Huang变换的演化,提取出这类扭振信号故障特征。这为解决大型旋转机械设备主传动系统的扭振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扭振 非平稳信号 瞬态冲击 基元函数 哈尔变换Hilbert-Huang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变频域能量分布的数字水印攻击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节齐 卢结成 徐明中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频域能量分布的数字水印攻击方法,即对嵌入水印的图像进行一级小波变换,改变变换后的频域能量分布,使得数字水印设计者无法正确提取水印,达到攻击的目的。此种攻击方法考虑了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特... 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频域能量分布的数字水印攻击方法,即对嵌入水印的图像进行一级小波变换,改变变换后的频域能量分布,使得数字水印设计者无法正确提取水印,达到攻击的目的。此种攻击方法考虑了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特性,因此图像受到攻击后,质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攻击 数字水印 哈尔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GRU模型的道岔故障诊断算法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杨菊花 于苡健 +2 位作者 陈光武 司涌波 邢东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109,共8页
道岔作为铁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在保障铁路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道岔的故障电流和功率曲线,经过哈尔小波变换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卷积层,对故障曲线提取一定维度的道岔故障特征;然后把提取到的故... 道岔作为铁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在保障铁路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道岔的故障电流和功率曲线,经过哈尔小波变换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卷积层,对故障曲线提取一定维度的道岔故障特征;然后把提取到的故障特征作为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输入,从而实现道岔故障诊断;最后将数据集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模型做训练和验证。实验仿真表明,特征矩阵采用40维输入,迭代75次时,道岔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5%,训练时间也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道岔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E中按需预取的递进纹理数据传输方法
9
作者 潘妍艳 姜晓红 石教英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很多虚拟环境中的3D模型具有高质量的表面纹理。因此,在大的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应用系统中需要传输大量的纹理数据。然而,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大规模的纹理数据传输带来的传输延时会影响系统的真实感和实时性。为解决这个问题用拉普拉斯金字... 很多虚拟环境中的3D模型具有高质量的表面纹理。因此,在大的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应用系统中需要传输大量的纹理数据。然而,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大规模的纹理数据传输带来的传输延时会影响系统的真实感和实时性。为解决这个问题用拉普拉斯金字塔算法和哈尔变换算法实现了纹理递进传输。实验结果和测试数据表明,这两种算法都有效地减少了初始传输延时。但是拉普拉斯金字塔算法增加了表示一幅纹理贴图所需的数据量,而哈尔变换算法则保持数据量不变。为了进一步减轻网络负载,可以用均匀标量量化和行程编码等算法进一步减少在此DVE系统中的所需传输的数据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虚拟环境 纹理 递进传榆 拉普拉斯金字塔 哈尔变换 DVE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