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a超新星与哈勃常数(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峰 李宗伟 陈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3-468,共6页
蓝 Ia超新星是迄今天文学家已知的校准得最好的标准烛光 ,峰值光度弥散仅为 0 .11mag.将近处距离已知的蓝 Ia超新星匹配到远处哈勃流样本中 ,便可获得哈勃常数的估计值 .当前的数据显示哈勃常数为H0 =( 55.3± 5.3) km· s-1... 蓝 Ia超新星是迄今天文学家已知的校准得最好的标准烛光 ,峰值光度弥散仅为 0 .11mag.将近处距离已知的蓝 Ia超新星匹配到远处哈勃流样本中 ,便可获得哈勃常数的估计值 .当前的数据显示哈勃常数为H0 =( 55.3± 5.3) km· s-1· Mp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新星 距离尺度 观测宇宙学 IA超新星 哈勃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勃常数的今昔
2
作者 李竞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年第4期356-365,共10页
河外星系红移和距离的线性关系,即星系谱线红移越大、星系距离越远的观测现象,称为哈勃定律。它的发现和确认是二十世纪天文学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哈勃定律被当作一把量天尺,广泛应用于本星系群以外,远于4百万秒差距的星系距离的测定... 河外星系红移和距离的线性关系,即星系谱线红移越大、星系距离越远的观测现象,称为哈勃定律。它的发现和确认是二十世纪天文学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哈勃定律被当作一把量天尺,广泛应用于本星系群以外,远于4百万秒差距的星系距离的测定。它是目前测定100百万秒差距以远的一切星系和星系团距离最有效的手段。宇宙学家普遍认为红移一距离关系是人们观测到的宇宙膨胀的证据,从而改变了静态宇宙结构的先验关念。在承认谱线红移是天体运动的多普勒效应的前提下,红移z和视向速度v的关系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勃常数 千秒差距 视向速度 星系红移 距离尺度 造父变星 哈勃定律 球状星团 星系距离 退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距离尺度和哈勃常数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万稳 何香涛 +1 位作者 李宗伟 曹盛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8年第3期60-67,共8页
讨论了以Sandage和Tammann与de Vaucoulours为代表的两派在确定哈勃常数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作了定量分析,分别用SNI和Seyfert 2两种标准烛光导出哈勃常数分别为52±5.5和50±8.5kms^(-1)Mpc^(-1),两种独立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 讨论了以Sandage和Tammann与de Vaucoulours为代表的两派在确定哈勃常数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作了定量分析,分别用SNI和Seyfert 2两种标准烛光导出哈勃常数分别为52±5.5和50±8.5kms^(-1)Mpc^(-1),两种独立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一结果还与由球状星团年龄得出的哈勃常数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新星 星系 宇宙学 哈勃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新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宗伟 王晓峰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79,共33页
本文先介绍超新星巡天和分类,简要地论述历史超新星SN 1006一千年,接着讨论核心塌缩超新星物理和具体事例(SN 1987A 20年、SN 2006gy、2008D)及超新星与γ射线暴的联系,文章重点讨论Ia型超新星和宇宙学,评述了Ia型超新星在宇宙学中的应... 本文先介绍超新星巡天和分类,简要地论述历史超新星SN 1006一千年,接着讨论核心塌缩超新星物理和具体事例(SN 1987A 20年、SN 2006gy、2008D)及超新星与γ射线暴的联系,文章重点讨论Ia型超新星和宇宙学,评述了Ia型超新星在宇宙学中的应用和哈勃常数的确定,最后指出超新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新星分类 历史SN 1006 SN 1987A Γ射线暴 Ia型超新星和宇宙学 哈勃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天体物理学:发现和挑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宗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87-493,共7页
简述80年代的主要发现后,依次论述了90年代的"最"、恒星物理十大尖端课题、重大事件和基本参量H0和R0,最后列举出21世纪天体物理的前沿和重点课题。
关键词 哈勃常数 宇宙背景辐射 Γ射线爆 天体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洛伦兹破缺与空间平坦性
6
作者 李静 薛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81,共15页
局域测量得到的哈勃参数(H0)与基于ΛCDM (Lambda Cold Dark Matter Model)模型从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测出来的哈勃参数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促使人们超越标准宇宙学模型去考察新宇宙学模型,比如空间非平坦的... 局域测量得到的哈勃参数(H0)与基于ΛCDM (Lambda Cold Dark Matter Model)模型从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测出来的哈勃参数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促使人们超越标准宇宙学模型去考察新宇宙学模型,比如空间非平坦的大尺度洛伦兹破缺模型.由于空间曲率项、宇宙学常数项和宇宙学扭曲(contortion)对于解释观测数据的贡献存在重叠简并,这使得现有的模型对于解释观测数据具有存活空间.通过对光度距离模量红移关系观测与模型预言的对比,以及计算物质密度和有效宇宙学常数随时间的演化等途径,将空间曲率密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并在此取值范围内讨论了空间不平坦的大尺度洛伦兹破缺模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兹破缺 空间曲率 哈勃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磁波与真空的相互作用及当前几个宇宙学问题的探讨
7
作者 肖立业 伍岳 林良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当前,国内外同行普遍接受的ΛCDM宇宙学模型(也即宇宙学常数或暗能量-冷暗物质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涡旋星系自转速度曲线和宇宙学红移-距离关系的超新星观测结果。然而,目前不仅还没有直接探测到暗能量和暗物质粒子,而且在理论上对暗能... 当前,国内外同行普遍接受的ΛCDM宇宙学模型(也即宇宙学常数或暗能量-冷暗物质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涡旋星系自转速度曲线和宇宙学红移-距离关系的超新星观测结果。然而,目前不仅还没有直接探测到暗能量和暗物质粒子,而且在理论上对暗能量和暗物质的本质是什么也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他修正引力理论也尚未取得共识。本文作者在前期的论文中,通过假设真空虚粒子对可以对电磁波(或光子)造成散射并结合Einstein-de Sitter模型,也可对宇宙学红移-距离关系的超新星观测结果进行很好的拟合,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基于上述假设和其他宇宙学模型,也可对超新星观测结果进行适当的拟合。因此,有必要对宇宙学红移-距离关系的物理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中,建立合理的引力理论仍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提出一个修正引力势方程并得到相应的修正引力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对暗物质、暗能量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真空散射 宇宙学红移 哈勃常数 修正牛顿势 修正牛顿引力方程 暗物质 暗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外星系中超新星的分析研究
8
作者 李宗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7年第2期50-57,共8页
利用1885年至今的618颗河外星系中超新星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超新星和母星系的关系、出现的频率。探讨了超新星和活动星系的可能的联系,研究了I型超新星和哈勃常数H-0的确定,H_0的最优值约为50km/(s·Mpc).
关键词 星系 超新星 哈勃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模型的简并与分立
9
作者 肖子岚 陈昭莹 +1 位作者 张舒仪 张同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9,共8页
探讨了宇宙学模型的简并与分立,改进了区分度因子的定义;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对2组哈勃常数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拟合;检查了改进后的区分度因子对模型拟合的影响.结果显示:CC哈勃常数数据集的区分度因子普遍小于BAO哈勃常... 探讨了宇宙学模型的简并与分立,改进了区分度因子的定义;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对2组哈勃常数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拟合;检查了改进后的区分度因子对模型拟合的影响.结果显示:CC哈勃常数数据集的区分度因子普遍小于BAO哈勃常数数据集,且CC数据集的置信区间大于BAO数据集,说明区分度因子的确能够反映出数据点对宇宙学模型的区分度;BAO+CC合并数据集的置信区间小于2个原始的数据集,说明使用区分度因子比较数据集的区分能力时,所用数据集的数据点个数不能相差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学 标准宇宙学模型 哈勃常数 简并与分立 区分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涨宇宙的一个可能解
10
作者 匡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473-475,共3页
证明了在非均匀球对称的Tolman-Bondi时空中,应用Brans-Dicke理论,当作为外场的B-D标量场是非均匀的,且将其视为时空挠率的挠率势时,选取合适的拉氏作用量,则极早期宇宙将以指数幂律倍增的形式发生暴涨。
关键词 暴涨 宇宙模型 标度因子 标量场 度规 哈勃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羊八井宇宙线观测实验的国际一流学术展望
11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51-58,共8页
文章在分析羊八井一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蒙特长罗模拟的方法论述了羊八井二期和三期阵列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文章通过对羊八井学术成果的展望,将可能确定哈勃常数H。宇宙红外光子,据此可以敲定宇宙的年龄,对宇宙学的研究产生重... 文章在分析羊八井一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蒙特长罗模拟的方法论述了羊八井二期和三期阵列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文章通过对羊八井学术成果的展望,将可能确定哈勃常数H。宇宙红外光子,据此可以敲定宇宙的年龄,对宇宙学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广延大气簇射(EAS) 阻性板探测器(RPC) Gamma射线 超高能(UHE) 河外星系核(AGN) 宇宙Gammma暴(GRB) 甚高能(VHE) 哈勃常数(hubbleconstant) 契仑科夫光(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的年龄到底有多大
12
《地理教学》 1999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宇宙 年龄 球状星团 哈勃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