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微课程项目及其启示 被引量:17
1
作者 廖国建 谢建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2,共3页
介绍了哈佛大学医学院微课程项目创立的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培养模式,讨论了微课程项目对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生物医学 微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7-277,共1页
2015年11月11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并举行了交流座谈会。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此次来访一行8人,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副院长胡翊群,基础医学院书记陈洪,基础医学院院长徐天乐,上... 2015年11月11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并举行了交流座谈会。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此次来访一行8人,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副院长胡翊群,基础医学院书记陈洪,基础医学院院长徐天乐,上海市免疫所副所长康自珍以及医学院中青年学科骨干出席座淡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专家学者 华人 基础医学院 副院长 中青年 副所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枢青教授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合作研究成果揭示死亡受体5跨膜区高度聚集特性及其机制
3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3-593,共1页
陈枢青教授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周界文教授、吴皓教授合作在2019年第6期《细胞》(Cell)发表了题为“Higher-order clustering of the transmembrane anchor of DR5 drives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2.0... 陈枢青教授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周界文教授、吴皓教授合作在2019年第6期《细胞》(Cell)发表了题为“Higher-order clustering of the transmembrane anchor of DR5 drives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2.001)。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 5,DR5)在激活后其跨膜区高度聚集,并直接激活下游的细胞凋亡通路。此外,该研究还提出DR5的胞外区在DR5激活前起到自我抑制作用,阻止DR5跨膜区的聚集倾向,从而防止受体由于跨膜区聚集而自动激活。该研究成功解释了部分二聚体或单体的抗体片段为何能够像三聚体的DR5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那样激活DR5,而且其中某些DR5上的抗体表位与TRAIL在DR5上的结合位点完全不同。此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免疫受体,比如TNFR2、OX40等,它们的跨膜区与DR5相似,均拥有GXXXG motif,可促进跨膜区聚集。因此,该研究提出了全新的TNFR家族受体的信号传递机制,阐明了单次跨膜跨膜区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DR5激动型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对于目前热门的免疫治疗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死亡受体5 抗体片段 OX40 DR5 聚集特性 自我抑制 信号传递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医学院系统生物系创始人国际著名生物学家Kirschner教授访问我校医学院
4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生物学家 创始人 生物系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国际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医学院宋威博士访问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
《蚕学通讯》 2014年第1期21-21,共1页
2013年12月30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宋威博士应邀访问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为师生做了题为"Activin signaling mediates muscle-to-adipose communication in a mitochondria dysfunction-mediated obesity model"... 2013年12月30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宋威博士应邀访问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为师生做了题为"Activin signaling mediates muscle-to-adipose communication in a mitochondria dysfunction-mediated obesity model"的精彩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果蝇肌肉中线粒体功能紊乱导致脂肪体中的线粒体功能也发生改变,并提出了肥胖形成过程中不同组织间线粒体功能的同步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威 哈佛大学医学院 西南大学 线粒体功能 ADIPOSE obesity 国家重点实验室 脂肪体 同步化 MITOCHOND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微”知著的细菌学大师——记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余
6
作者 杨静 武剑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I0002-I0003,共2页
余[氵贺](1903-1988),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细菌学教授。1933年编著出版我国最早以阐述病原微生物为主的专著——《病原学》。1942年... 余[氵贺](1903-1988),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细菌学教授。1933年编著出版我国最早以阐述病原微生物为主的专著——《病原学》。1942年在上海开设医学化验所,兼同德医学院教授。后历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先进奖。1979年任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教研室主任 微生物学 上海市 细菌学 北京大学 病原微生物 博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医学教育印象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遇升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哈佛大学医学院 临床学习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通知
8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618-1618,共1页
由中国抗癌协会、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瘤研究中心、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主办的“2015&#183;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方向”定于2015年5月8日至10日在天津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是“诺奖中国行”... 由中国抗癌协会、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瘤研究中心、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主办的“2015&#183;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方向”定于2015年5月8日至10日在天津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是“诺奖中国行”系列活动之一,是“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在中国举办的年度国际医学高峰论坛。2014&#183;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在北京已成功举办第一届。2015&#183;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将邀请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多位国内外院士及众多肿瘤领域专家,围绕“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方向”进行讲座与交流。会议正式注册代表将授予国家继续教育I类学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获得者 哈佛大学医学院 中国抗癌协会 GH肿瘤 科学交流 高峰论坛 继续教育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国际肿瘤研究高峰论坛在津召开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24-524,共1页
5月9日-10日,“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国际肿瘤研究高峰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肿瘤研究中心、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 5月9日-10日,“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国际肿瘤研究高峰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肿瘤研究中心、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单位联合承办。大会主题是“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获得者 哈佛大学医学院 肿瘤医院 高峰论坛 国际 中国抗癌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 科学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国际肿瘤研究高峰论坛
10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8-258,共1页
"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国际肿瘤研究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5月8~10日在中国天津举办。本届峰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瘤中心、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 "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国际肿瘤研究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5月8~10日在中国天津举办。本届峰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瘤中心、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获得者 哈佛大学医学院 肿瘤中心 高峰论坛 国际 中国抗癌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 肿瘤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行为科学的发展及学科体系
11
作者 阮芳赋 《中国医院管理》 1985年第8期33-35,共3页
一、发展情况行为科学简单地说就是: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者的总称。近二、三十年来,行为科学向医学的渗透和医学行为科学的兴起,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点。从学科的分支来说,医学与行为科学的三个主要部类相结合,出现... 一、发展情况行为科学简单地说就是: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者的总称。近二、三十年来,行为科学向医学的渗透和医学行为科学的兴起,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点。从学科的分支来说,医学与行为科学的三个主要部类相结合,出现了医学人类学、医学心理学和医学社会学三门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科学 跨文化精神病学 高等医学教育 哈佛大学医学院 心理病理学 保健服务 二本 十年 临床行为 卫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教授来海南: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进展研讨会预告
12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5-305,共1页
2010年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举办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进展学习班,编号:2010-09-01-061(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2011年将再次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资深教授;同时邀请北京301医院杨立教授... 2010年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举办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进展学习班,编号:2010-09-01-061(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2011年将再次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资深教授;同时邀请北京301医院杨立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夏黎明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海南医学院 影像诊断 哈佛大学医学院 佛教 继续教育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 301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教授来海南: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进展研讨会预告
13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08,共1页
2010年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举办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进展学习班,编号:2010-09-01-061(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2011年将再次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资深教授;同时邀请北京30l医院杨立教授... 2010年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举办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进展学习班,编号:2010-09-01-061(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2011年将再次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资深教授;同时邀请北京30l医院杨立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夏黎明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海南医学院 影像诊断 哈佛大学医学院 佛教 继续教育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 附属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简介
14
作者 邹晓妮 罗灿 +1 位作者 李兵(摄影) 吴一帆(摄影)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7-I0007,共1页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44年,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始终坚持社会公益性、行业引领性,历经近8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及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经...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44年,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始终坚持社会公益性、行业引领性,历经近8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及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医院增挂广东省妇产医院、广东省儿童医院牌子,目前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10余所部省属高校的教学医院,并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省妇幼保健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三级甲等医院 妇幼保健 儿童医院 妇产医院 学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从基因组学到临床实践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柏林 邹小兵 徐秀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41-246,共6页
关键词 孤独症 临床实践 基因组学 哈佛大学医学院 临床分子诊断 基因诊断 儿童医院 医学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我国“十五”师训模式的一种选择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大鸣 顾志红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教师培训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 “十五” 20世纪90年代 哈佛大学医学院 斯坦福大学 校长培训 布里奇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
17
作者 Liu S Wang Z +1 位作者 Su Y 刘风雨(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0,共1页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治疗疾病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来远程调节机体功能。202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发表在《Neuron》的研究成果,揭示低强度电针(electro acupuncture,0.5 mA,10 Hz)小鼠后肢穴...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治疗疾病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来远程调节机体功能。202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发表在《Neuron》的研究成果,揭示低强度电针(electro acupuncture,0.5 mA,10 Hz)小鼠后肢穴位(如足三里ST 36)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而电针腹部穴位(如天枢ST25)却不能诱导出此作用。躯体区域特异性(穴位特异性)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穴位特异性 神经解剖学 中国传统医学 天枢 迷走神经 机体功能 腹部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紫悦(译) 韩清见(校) +2 位作者 Liu SB Wang ZF Su YS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电针刺激 (ES) 通过躯体感觉自主神经反射来调控机体的生理功能(如抑制严重的炎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认为针刺反射具有身体区域特异性(穴位特异性)。例如,低强度 (0.5 mA,10 Hz) ES 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 (ST36) 可激活迷走神经-... 电针刺激 (ES) 通过躯体感觉自主神经反射来调控机体的生理功能(如抑制严重的炎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认为针刺反射具有身体区域特异性(穴位特异性)。例如,低强度 (0.5 mA,10 Hz) ES 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 (ST36) 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而 ES 腹部天枢穴 (ST25) 无效,这种现象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尚不清楚。最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阐明了 ES 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抗炎通路的神经解剖学机制,并发现了由 PROKR2^(Cre)标记的感觉神经元对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至关重要。特异性敲除小鼠表达 PROKR2^(Cre)标记的 DRG 神经元,低强度电针 (0.5 mA) 刺激后肢 ST36 穴位不产生任何反应,不能使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也无法抑制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PS) 所诱发的全身炎症;而高强度电针 (3.0 mA)刺激后肢穴位 ST36 和腹部穴位 ST25 可激活交感神经抗炎通路。该研究还发现,进一步运用交叉遗传的方法特异性诱导光敏感通道蛋白 CatCh 表达于 PROKR2^(Cre)标记的神经末梢,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但不能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此外,PROKR2^(Cre)神经纤维的分布可以预测低强度 ES 产生抗炎作用的身体区域(穴位特异性)。该研究为穴位选择和特异性激活自主神经通路提供了神经解剖学基础。尽管现代解剖学没有文献支持经络的物理存在,但针灸确实可以通过躯体神经反射来达到治疗效果。这些反射始于背根神经节 (DRG) 和/或三叉神经节周围神经的激活,然后从脊髓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进而激活外周自主神经通路,最终对机体进行调控。该研究解读了为什么 ES 足三里 (ST36) 可激活迷走-肾上腺轴,而刺激腹部天枢穴 (ST25) 无任何效果,ES 刺激 ST25反而激活了脊髓交感神经通路。该研究认为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道是由感觉神经介导,是后肢特有的 PROKR2^(Cre)标记的 DRG 神经元(一种 Cre 介导的重组标记神经元具有 PROKR2 持续或瞬时表达的作用)激活的,这些神经纤维密集分布在后肢深层筋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穴位特异性 穴位选择 现代解剖学 方法特异性 神经解剖学 天枢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不稳定性与疾病防治高峰论坛会讯
19
作者 张慧东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F0002-F0002,共1页
1会议概况由第三军医大学主办,军事预防医学院承办的"基因不稳定性与疾病防治高峰论坛",于2016年10月18日在我校第一教学馆学术厅顺利召开。我校军事预防医学院毒理学研究所曹佳教授和张慧东教授邀请了15位DNA损伤修复领域的国际专家... 1会议概况由第三军医大学主办,军事预防医学院承办的"基因不稳定性与疾病防治高峰论坛",于2016年10月18日在我校第一教学馆学术厅顺利召开。我校军事预防医学院毒理学研究所曹佳教授和张慧东教授邀请了15位DNA损伤修复领域的国际专家,分别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邹力教授、美国梅奥诊所楼振昆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肿瘤研究所沈智渊教授和夏冰副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不稳定性 高峰论坛 防治 疾病 哈佛大学医学院 DNA损伤修复 会讯 第三军医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福庆萍乡防治钩虫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珊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0-1222,1221,共3页
湘雅,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预防医学事业中有特殊的地位。颜福庆深知中国传统医学精华的要义是治未病,故1914年签订的第一次湘雅合约中明确:'设立一个研究中国特殊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的实验室。'湘雅从创办之初就把公共卫生摆在... 湘雅,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预防医学事业中有特殊的地位。颜福庆深知中国传统医学精华的要义是治未病,故1914年签订的第一次湘雅合约中明确:'设立一个研究中国特殊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的实验室。'湘雅从创办之初就把公共卫生摆在了突出位置。1914年,外国医生罗感恩在洞庭湖地区发现第一例血吸虫病,更引起了颜福庆对公共卫生的高度重视。因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一创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福庆 公共卫生 中国传统医学 中国预防医学 工业卫生 宣传图片 哈佛大学医学院 英文论文 环境卫生 钩虫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