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测井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来判别储层的有效性——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齐宝权 赵佐安 +2 位作者 贺洪举 黄宏 曹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共8页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颗粒白云岩储层目前已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由于栖霞组具有溶蚀孔洞和裂缝均较发育、基质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孔隙度评价方法来评价储层的有效性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对气井产...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颗粒白云岩储层目前已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由于栖霞组具有溶蚀孔洞和裂缝均较发育、基质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孔隙度评价方法来评价储层的有效性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对气井产能的预测值与实际测试结果偏差较大。为此,从分析该区栖霞组的储层特征入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和对特殊测井资料的精细处理,建立了川西地区栖霞组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特殊处理计算基质孔、次生溶蚀孔洞面洞率,可用于评价储层的储集性;(2)深浅双侧向测井+电成像测井+斯通利波能量资料,可用于评价储层的渗滤能力;(3)所建立的栖霞组有效储层标准为:储能系数大于等于0.6、深侧向电阻率小于5 000Ω·m、面洞率大于0.6%、斯通利波衰减大于等于10%、储层综合评价指数大于等于0.25,该评价标准能较好地表征储层的品质和气井产能。该套评价方法及标准在现场应用的效果表明:储层有效性符合率由70%提升到90%以上,基本解决了该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的技术难题,为试油选层、完井工程和开发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降低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部 二叠纪 栖霞组 储集层 测井 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 适应性 有效性 渗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石榴气候品质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园春 安广池 +3 位作者 张越 崔云鹏 李永锋 李全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76,共5页
石榴生长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对其果实品质具有重大影响,因而本研究利用2005—2018年枣庄石榴品质资料以及同时期气象监测资料,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和专家知识,选取决定枣庄石榴品质优劣的单果重、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作为表征石榴果实品质... 石榴生长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对其果实品质具有重大影响,因而本研究利用2005—2018年枣庄石榴品质资料以及同时期气象监测资料,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和专家知识,选取决定枣庄石榴品质优劣的单果重、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作为表征石榴果实品质的指标,并利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各品质指标的主要气象因子,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各品质指标与相应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品质指标的权重,建立枣庄石榴的气候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并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大小划分等级,用于估测枣庄石榴的整体品质。结果表明,枣庄石榴气候品质主要与生长期6月和成熟期9、10月旬尺度的光、温、湿有关,与气温、空气湿度和日照多呈正相关,尤其果实发育后期的气温日较差对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最大,但与降水的相关性则随着果实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正负差别。利用2019、2020年的数据对所建立的石榴气候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等级划分结果与根据实测品质指标所得结果一致,表明可以利用该模型估测当年枣庄石榴的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石榴 品质指标 气象因子 气候品质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与模式识别技术对中药材品质的快速评价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立军 张新玥 +5 位作者 马冬妮 张转平 谭艳萍 钟海婷 熊贤锋 刘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30-639,共10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多项指标的快速检测与整合分析,建立北柴胡药材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与等级划分的评价方法。收集本中心2015年~2020年抽检样品中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检测的130批北柴胡药材各项...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多项指标的快速检测与整合分析,建立北柴胡药材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与等级划分的评价方法。收集本中心2015年~2020年抽检样品中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检测的130批北柴胡药材各项检测数据;通过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采集各批药材对应的光谱图,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建立北柴胡快速溯源分析模型,同时构建各检测指标与光谱之间的拟合模型,开展多批次北柴胡药材的系统检测;采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北柴胡药材品质综合评价指数(F q)计算方法,建立其品质综合评价与等级划分数据库。建立了北柴胡药材溯源分析快速定性鉴别模型;建立了北柴胡药材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柴胡皂苷a和d总量及茎秆(地上部分)占比6项指标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应用模型完成了对20批次北柴胡药材的快速检测;建立了北柴胡品质快速评价与等级划分数据库。该方法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现行《中国药典》监管体系产生的原始数据实现了对北柴胡药材品质的快速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为中药材科学监管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品质综合评价指数 北柴胡 近红外光谱技术 系统建模 等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