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七届粳稻发展论坛之09'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1
作者 孙雅君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2009年8月8日,北方稻作科技协会组织专家对全国20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水稻食味育种专家、品评专家17人及列席品评代表10人进行品评标准的讨论、制定及品评。品评方法参考日本食味品评标准,结合中国食味品评经验制定。品评结果... 2009年8月8日,北方稻作科技协会组织专家对全国20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水稻食味育种专家、品评专家17人及列席品评代表10人进行品评标准的讨论、制定及品评。品评方法参考日本食味品评标准,结合中国食味品评经验制定。品评结果收到比较满意效果,并引发众多思考:我国优良食味粳稻研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应制定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提升品评高度;充分发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发展协会,提升协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味粳稻 品评结果 标准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五届粳稻发展论坛之17'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雅君 贾东 +3 位作者 宋双 王丹 李明 于亚辉 《北方水稻》 CAS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北方稻作协会组织24位专业品评员,对来自我国粳稻产区的28个粳稻品种(品系)进行品评,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7个。从品评结果分析来看,参评粳稻品种(品系)整体食味水平普遍较高,表明我国优良食味粳稻... 北方稻作协会组织24位专业品评员,对来自我国粳稻产区的28个粳稻品种(品系)进行品评,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7个。从品评结果分析来看,参评粳稻品种(品系)整体食味水平普遍较高,表明我国优良食味粳稻研究成果显著。同时,专业品评员能够科学、公正、可靠地评价粳稻食味,品评结果得到参评单位的一致认可,所以应大力加强品评员队伍建设,以促进我国优良食味水稻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粳稻 食味 品评 结果 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次(2019年)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雅君 贾东 +2 位作者 宋双 王丹 李明 《北方水稻》 CAS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北方稻作协会组织品评专家组人员、专业品评员、日本专家等共41人,对来自我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江苏武进稻麦育种场选育的武育粳3号(84分)为基准米品种,日本新泻越光参与品评。评选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 北方稻作协会组织品评专家组人员、专业品评员、日本专家等共41人,对来自我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江苏武进稻麦育种场选育的武育粳3号(84分)为基准米品种,日本新泻越光参与品评。评选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9个、优秀奖10个。从品评过程及结果来看,后备优良食味品种越来越多,水稻食味研究地域越来越大;品评员已作为中坚力量参与品评;应不断加大水稻食味品评研究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粳稻 食味 品评 结果 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一届粳稻发展论坛之13'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庆虹 孙雅君 +3 位作者 王才林 李振宇 卢淑雯 张志宏 《北方水稻》 CAS 2013年第5期1-4,10,共5页
由国内外21位水稻专家对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的16个粳稻参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会整个过程双重密码操作,当场公布品评结果,解密编号,使结果公开透明,更具有权威性、客观性。最后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并比较... 由国内外21位水稻专家对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的16个粳稻参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会整个过程双重密码操作,当场公布品评结果,解密编号,使结果公开透明,更具有权威性、客观性。最后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并比较了2007年~2013年4次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参评样品的平均食味值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说明食味品质已成为水稻育种的重点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粳稻 食味 品评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粳稻发展论坛之15'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雅君 孟庆虹 +2 位作者 王才林 李振宇 卢淑雯 《北方水稻》 CAS 2015年第5期1-4,10,共5页
30位国内外知名稻米食味品评专家及水稻育种专家,对来自我国粳稻产区的25个粳稻品种进行品评。对参评样品进行现场随机编号,品评专家现场评分,品评结束后当场解密编号,公布品评结果。评选出特等奖8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 30位国内外知名稻米食味品评专家及水稻育种专家,对来自我国粳稻产区的25个粳稻品种进行品评。对参评样品进行现场随机编号,品评专家现场评分,品评结束后当场解密编号,公布品评结果。评选出特等奖8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个。品评结果得到专家及参评单位的一致认可。从品评结果及后续发展来看,水稻食味品评作用巨大;我国水稻食味研究遍地开花,后续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层出不穷;水稻食味研究将迈入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粳稻 食味 品评 结果 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次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贾东 孙雅君 +3 位作者 宋双 李明 王丹 王立飞 《北方水稻》 CAS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盘锦北方稻作协会组织专业品评员25人,对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品系)进行品评。基准米品种为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通禾899,通禾899同时作为暗对照、日本新泻越光米作为比对参与品评。评选出特等奖... 盘锦北方稻作协会组织专业品评员25人,对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品系)进行品评。基准米品种为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通禾899,通禾899同时作为暗对照、日本新泻越光米作为比对参与品评。评选出特等奖4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名。从品评过程及结果来看,我国优良食味水稻品种食味值呈现不断升高趋势;水稻优良食味研究受重视程度逐年提升;水稻食味研究地域性越来越广;应继续加大水稻食味品评研究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食味 粳稻 品评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庆虹 孙雅君 +4 位作者 河野元信 李振宇 王才林 卢淑雯 严松 《北方水稻》 CAS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2016年3月15~16日,由中国北方稻作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日本佐竹公司承办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选育及食味品鉴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广岛举行。来自中日双方的25位品评专家对两国的9个优良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打分,品评按照日本感官评价试... 2016年3月15~16日,由中国北方稻作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日本佐竹公司承办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选育及食味品鉴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广岛举行。来自中日双方的25位品评专家对两国的9个优良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打分,品评按照日本感官评价试验方法进行,经过两次重复品评,最后评选出"最优秀奖"5个,"优秀奖"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粳稻 食味 品评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九届粳稻发展论坛之11'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8
作者 孟庆虹 孙雅君 +3 位作者 王才林 李霞辉 李振宇 卢淑雯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由国内外19位水稻专家对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的20个粳稻参评样品进行了品评。品评活动采取现场加密,现场评分,现场录入,现场统计,现场解密的方法。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5个。同时分别分析了蛋白质含... 由国内外19位水稻专家对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的20个粳稻参评样品进行了品评。品评活动采取现场加密,现场评分,现场录入,现场统计,现场解密的方法。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5个。同时分别分析了蛋白质含量、米饭食味计评分与感官食味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感官食味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米饭食味计评分与感官食味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本次品评总体上品评人员一致性较好,品评结果得到专家及参评单位的一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粳稻 食味 品评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贤柚品评结果分析与讨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景勇 吴涛 +3 位作者 周玫 彭菊蓉 李卓玺 宋艳霞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23-24,共2页
通贤柚系安岳县通贤镇20世纪20年代从福建省漳州地区引入,经过几十年的栽培和选育,已发展为适宜我地生态条件下生长的地方优良品种,成为安岳县特色产业之一.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通贤镇、人和乡、长河源乡、天马乡、石鼓乡、团结乡等乡镇... 通贤柚系安岳县通贤镇20世纪20年代从福建省漳州地区引入,经过几十年的栽培和选育,已发展为适宜我地生态条件下生长的地方优良品种,成为安岳县特色产业之一.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通贤镇、人和乡、长河源乡、天马乡、石鼓乡、团结乡等乡镇.由于果农落实标准化种植技术参差不齐,致使通贤柚品质不一,有的通贤柚内外裂果和酸度逐年加重,有的细嫩化渣、酸甜适度、香味浓郁、无核、无内外开裂等.为提高广大柚农保护通贤柚优良品种意识,提高柚农生产积极性,提高通贤柚品质,加强通贤柚宣传,重塑通贤柚良好形象,打造通贤柚品牌,从2009 ~2011年,安岳县农业局经作站积极开展通贤柚选优工作,并于每年11月举办通贤柚品评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对通贤柚果实外观、内质等方面进行鉴评.本文就这3年的品评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贤柚 品评 地方优良品种 安岳县 漳州地区 生态条件 种植区域 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品评中的避忌范畴探赜
10
作者 张曼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I0003,共7页
中国画论中,历代画家、理论家们探讨的避忌范畴极为繁杂,本文立足于品评标准,将其归纳为“有形病”与“无形病”二类,而“陋劣中有至好”,避忌范畴多具有向正面范畴转化的可能性。论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中国画品评中具有代表性的避忌范... 中国画论中,历代画家、理论家们探讨的避忌范畴极为繁杂,本文立足于品评标准,将其归纳为“有形病”与“无形病”二类,而“陋劣中有至好”,避忌范畴多具有向正面范畴转化的可能性。论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中国画品评中具有代表性的避忌范畴作大致的梳理探析,并揭示其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品评 避忌范畴 有形病 无形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感官品评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蒙绍堂 翟文招 王朝廷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感官检验是饲料原料及饲料检验最普遍、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检验方法。通过建立玉米感官(适口性)品评模型,将定性的玉米品评方法转变为普通半定量的品评方法,有助于提高玉米感官检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试验所建... 感官检验是饲料原料及饲料检验最普遍、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检验方法。通过建立玉米感官(适口性)品评模型,将定性的玉米品评方法转变为普通半定量的品评方法,有助于提高玉米感官检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试验所建立的玉米品评方法与玉米的脂肪酸值和呕吐毒素含量2项理化检验指标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3和-0.8889。通过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玉米感官检验的准确性,使玉米感官检验更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感官品评模型 品质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糯高粱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春红 李新涛 +7 位作者 肖冬光 卢君 唐贤星 罗桂花 程明星 杜宇 陈双宇 杨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高粱品种影响酱香型白酒发酵进程以及基酒品质。对贵友(GY)、国台(GT)、致茂(ZM)、颖新(YX)、红穗(HS)、高粱地(GLD)6种糯高粱进行投粮生产试验,从原料、发酵酒醅、基酒理化指标、骨架成分以及感官品评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主... 高粱品种影响酱香型白酒发酵进程以及基酒品质。对贵友(GY)、国台(GT)、致茂(ZM)、颖新(YX)、红穗(HS)、高粱地(GLD)6种糯高粱进行投粮生产试验,从原料、发酵酒醅、基酒理化指标、骨架成分以及感官品评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6个品种糯高粱样品分为3类,其中淀粉、单宁含量差距并不显著(P>0.05);6种糯高粱在1~6轮次窖内发酵期间理化因子变化规律一致,幅度相差较大;随着轮次的进行,基酒的酒精度从52%vol~57%vol显著降低,GLD、ZM、YX 3种糯高粱在生产基酒时酒精度较高;在基酒品评维度,各类糯高粱具有不同优势贡献;白酒骨架成分中,ZM高粱酿造基酒中酸类、醛类平均含量最高为0.39、0.24 g/L,而HS高粱酿造基酒酯、醇平均含量最高为1.17、0.94 g/L;通过香气活性值分析得出,8种风味物质如乙醛、乙酸乙酯等对基酒香气特征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品种糯高粱酿造基酒风味区别,确定出变量重要性因子7种,包括异丁醇、乙缩醛、仲丁醇等。该研究阐明了高粱品种对酿造整体的影响,为建立科学原料验收标准,筛选出适合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原料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品种 发酵酒醅 理化因子 基酒品评 骨架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酒回锅对酱香型白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春红 李新涛 +4 位作者 肖冬光 卢君 尹学忠 王国江 田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6-223,共8页
以贵州仁怀地区生产的大曲坤沙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分析尾酒回锅对二轮次基酒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尾酒回锅串香蒸馏能够有效降酸增酯并提高酒精度。通过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发现7种风味物质如乙酸、乙酸... 以贵州仁怀地区生产的大曲坤沙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分析尾酒回锅对二轮次基酒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尾酒回锅串香蒸馏能够有效降酸增酯并提高酒精度。通过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发现7种风味物质如乙酸、乙酸乙酯、β-苯乙醇等对基酒香气特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尾酒回锅处理基酒中β-苯乙醇OAV(1274.29)高于不回锅基酒(1030.00),乙酸OAV(1144.26)低于不回锅基酒(1289.72)。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对基酒进行有效区分,确定变量重要性因子14种,包括辛酸乙酯、正丙醇、乙酸乙酯、乙酸等。在基酒品评维度上,尾酒回锅处理基酒总评分值上高于不回锅基酒,前者在持久度、干净度、粮香、醇和度方面表现强势;同时尾酒回锅处理基酒产量显著提高51.94%(P<0.05)。此项研究阐明了尾酒回锅对基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可为其他香型串香蒸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尾酒回锅 基酒品评 骨架成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糯香茯茶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金潇 秦艳婷 +2 位作者 马笑宇 张凡 吕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该研究旨在生产一种新型复合茯茶,将黑茶和糯米香叶共同发酵,得到新型产品糯香茯茶,对其不同配比进行品质分析,测定其内含成分含量,采用电子鼻、GC-MS和电子舌对其香气和口感进行分析,结合其汤色色度和感官品评,确定糯米香叶的最优添加... 该研究旨在生产一种新型复合茯茶,将黑茶和糯米香叶共同发酵,得到新型产品糯香茯茶,对其不同配比进行品质分析,测定其内含成分含量,采用电子鼻、GC-MS和电子舌对其香气和口感进行分析,结合其汤色色度和感官品评,确定糯米香叶的最优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糯米香叶使复合茯茶增加了游离氨基酸含量,提升了鲜甜味,改善了苦涩味,丰富了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优化了茯茶茶汤的风味与口感。10%的添加比例较高地提升了茯茶总体的感官评分,从而确定10%的糯米香叶添加量为糯香茯茶的最优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茶 糯米香叶 电子鼻 GC-MS 电子舌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口感品评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春凤 郑飞云 +3 位作者 李永仙 李崎 董建军 顾国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142,共5页
本研究应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描述不同啤酒口感协调性特征,通过隶属度确定其质量等级。很大程度克服了以往简单评分法给结果造成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使评定结果更趋于合理性和实用性,为啤酒质量稳... 本研究应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描述不同啤酒口感协调性特征,通过隶属度确定其质量等级。很大程度克服了以往简单评分法给结果造成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使评定结果更趋于合理性和实用性,为啤酒质量稳定与提高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感 协调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度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啤酒口感协调性品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春凤 董建军 +3 位作者 郑飞云 李永仙 李崎 顾国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目的】建立啤酒口感协调性模糊综合评价法,使啤酒口感协调性感观评定结果趋于准确和客观,为啤酒质量稳定与提高提供可靠的评价保障。【方法】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通过隶属度描述10种市售啤酒样品的口感协调性特征,首先依次建立模... 【目的】建立啤酒口感协调性模糊综合评价法,使啤酒口感协调性感观评定结果趋于准确和客观,为啤酒质量稳定与提高提供可靠的评价保障。【方法】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通过隶属度描述10种市售啤酒样品的口感协调性特征,首先依次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对象协调性指标论域和评语等级论域;再进行啤酒协调性单指标评价,确定评价指标模糊权向量a,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对啤酒口感协调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感官对啤酒样品整体口感协调性进行品评,利用SPSS13.0数据软件对品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啤酒样品口感协调性优劣等级,将此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以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有效性。【结果】感官品评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的啤酒口感协调性结果基本一致,感官品评法不能将样品6与10,5与8区别开来,而模糊评价法则能很好地区分10种样品的口感协调性优劣。啤酒样品1和2的口感协调性最好,5和8的口感协调性最差。【结论】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用于啤酒口感协调性评价,与传统的口感品评法相比,模糊综合评价法更加客观准确,区分度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口感 口感协调性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度 感观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良种区域试验品评调查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雪峰 董爱荣 +6 位作者 苏凤仙 刘晓光 张景华 靳文斌 姜希德 赵庆桐 王传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黑龙江省14个良种区域栽培试验林内,对选自全国25个省,26个杨树新品系的生长量、形质、抗逆性和木材物理性质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以小叶杨为母本的青杨派和黑杨派杂交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抗逆性。从中筛选出5个优良品系... 在黑龙江省14个良种区域栽培试验林内,对选自全国25个省,26个杨树新品系的生长量、形质、抗逆性和木材物理性质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以小叶杨为母本的青杨派和黑杨派杂交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抗逆性。从中筛选出5个优良品系,即辽杂2号(小×钻)、613(银×中)、A15(小黑×波)、A102(小黑×黑小)、A98(小黑×黑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良种 区域试验 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市售果醋饮品的感官品评及营养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晓昕 刘春凤 +2 位作者 李永仙 郑飞云 李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5,共6页
对市售27种果醋饮料进行色泽、澄清度、口感、香气四个方面的感官品评和总酸、总糖、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黄酮、有机酸七种营养成分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市售果醋饮料的口感和营养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样品进行归类。结果显示... 对市售27种果醋饮料进行色泽、澄清度、口感、香气四个方面的感官品评和总酸、总糖、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黄酮、有机酸七种营养成分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市售果醋饮料的口感和营养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样品进行归类。结果显示77%样品的感官品评得分在70分以上;果醋酸、糖的适宜搭配范围分别为3~10g/L和20~110g/L;果醋饮料中四种主要有机酸为乙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27种果醋样品中,22%的样品口感优异、营养丰富,为优质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醋 感官品评 营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一强度计算机感官品评系统CSTISE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少平 郝俊光 +2 位作者 李虹来 周抒 曾振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61,共5页
时间-强度感官品评方法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风味感觉动力学研究法和感官品评手段。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依据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时间-强度感官品评的计算机系统(CSTISE)。该系统能独立... 时间-强度感官品评方法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风味感觉动力学研究法和感官品评手段。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依据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时间-强度感官品评的计算机系统(CSTISE)。该系统能独立地完成对时间-强度品评方法的数据采集、曲线"平均化"、参数分析、数据管理、曲线图示等功能,从而提供了实现时间-强度品评方法的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强度品评 食品感官品评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味品感官品评及新产品开发与食品流变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宝忠 苏迎会 许新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调味品的感官特性与食品流变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利用质构仪等仪器设备可以测定出调味品的某些特性,但是其不能像感官品评那样将调味品的特性综合的表达或描述出来;将调味品感官评价和食品流变学的原理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起来,应用到新... 调味品的感官特性与食品流变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利用质构仪等仪器设备可以测定出调味品的某些特性,但是其不能像感官品评那样将调味品的特性综合的表达或描述出来;将调味品感官评价和食品流变学的原理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起来,应用到新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设备选择等方面对调味品工业的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品评 产品开发 食品流变 食品物性 调味品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