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丰×白玉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小蚕人工饲料育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建忠 冯建琴 +8 位作者 林蔚红 钱秋杰 杨一平 陈伟国 孙海燕 董瑞华 唐小兰 冯世民 费建明 《中国蚕业》 2020年第1期24-26,29,共4页
人工饲料育相对于桑叶育有蚕体发育不齐等方面的不足,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的应用能提高人工饲料育的发育整齐度。为深入了解经人工饲料摄食选育的秋丰×白玉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以下称秋丰×白玉(人)]在生产上的表现,于2018年春... 人工饲料育相对于桑叶育有蚕体发育不齐等方面的不足,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的应用能提高人工饲料育的发育整齐度。为深入了解经人工饲料摄食选育的秋丰×白玉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以下称秋丰×白玉(人)]在生产上的表现,于2018年春蚕期和晚秋蚕期进行了秋丰×白玉(人)小蚕人工饲料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未经人工饲料摄食选育的常规品种秋丰×白玉相比,秋丰×白玉(人)的发育整齐度明显提高,蚕茧产质量有明显优势,其中盒种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提高12.23%、7.19%和15.34%,茧丝长、茧丝量分别提高12.13%和20.27%。小蚕人工饲料育应优先选用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 秋丰×白玉(人) 秋丰×白玉 小蚕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区域试验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被引量:109
2
作者 张志芬 付晓峰 +1 位作者 刘俊青 杨海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77-1385,共9页
为准确评价燕麦品系的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对2006—2008年国家燕麦区域试验10个试点的12个裸燕麦品系及6个参试地点的6个皮燕麦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坝莜8号、坝莜3号和张燕2号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科燕1号... 为准确评价燕麦品系的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对2006—2008年国家燕麦区域试验10个试点的12个裸燕麦品系及6个参试地点的6个皮燕麦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坝莜8号、坝莜3号和张燕2号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科燕1号和保罗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在10个裸燕麦试点中,河北张北最具有代表性,吉林白城、新疆乌鲁木齐、河北崇礼、宁夏固原和内蒙古武川的鉴别力较好,而甘肃会宁和山西右玉的鉴别力较差。在6个皮燕麦试点中,内蒙古武川最具有代表性,青海西宁的鉴别力最好,河北张北的鉴别力较差。本研究为客观评价燕麦参试品系的高产性及稳产性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也为国家燕麦品种鉴定与推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燕麦 产量稳定性 品系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甘肃春小麦区试品系稳产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柳娜 曹东 +2 位作者 王世红 张雪婷 杨文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8,共10页
【目的】鉴定甘肃春小麦区试品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代表性,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品种的区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4年甘肃省春小麦区域试验40个品系在7个试点的试验数据,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系)的适应... 【目的】鉴定甘肃春小麦区试品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代表性,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品种的区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4年甘肃省春小麦区域试验40个品系在7个试点的试验数据,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的代表性,并分析环境因子及相关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环境及品系与环境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大于品系,分别是品系效应的3.71倍和3.12倍;品系7095属于适应性和稳产性均表现较好的品系;在7个试点中,黄羊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产量及9个相关农艺性状与5个环境因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环境间的差异是造成甘肃春小麦区试试验参试品种(系)产量差异最主要的因子。筛选出了在甘肃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的春小麦品种(系)以及具有代表性和良好鉴别力的区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春小麦 品系适应性 品种稳产性 试点代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