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用糯玉米新品种组合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晓梅 王福海 +1 位作者 崔坤 段彦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309-4311,共3页
[目的]介绍特用糯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组合的选育方法及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从全国各地引入144个特用糯玉米品种资源,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实训园进行种植。在生育期间进行物候期观察及地区适应性鉴定,淘汰地区适应性差的品种,选择... [目的]介绍特用糯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组合的选育方法及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从全国各地引入144个特用糯玉米品种资源,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实训园进行种植。在生育期间进行物候期观察及地区适应性鉴定,淘汰地区适应性差的品种,选择适应北京地区的品种。[结果]根据北京地区目前糯玉米育种目标,提出了糯玉米选育的要求,生育期为85~90 d,适口性好,鲜穗产量为1.35万kg/hm2以上,抗病虫糯玉米品种。经多年选育出N26-11×N24-10组合。同时对糯玉米种植密度、施肥、除草剂等关键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为特用糯玉米育种与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用糯玉米 品种组合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型草坪混播品种组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桂英 周春祥 刘桂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222-14224,14306,共4页
[目的]从冷季型草坪品种中筛选出适宜的草坪品种和品种搭配组合。[方法]根据历史研究资料,对3个草种的11个品种进行性状分析,其中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包括午夜、康尼、抢手股、优异,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包括可奇思、火龙... [目的]从冷季型草坪品种中筛选出适宜的草坪品种和品种搭配组合。[方法]根据历史研究资料,对3个草种的11个品种进行性状分析,其中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包括午夜、康尼、抢手股、优异,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包括可奇思、火龙、黄金岛、快乐岛,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包括萨卡尼、德比、托亚,最后确定利用3个草种中6个品种(午夜、康尼、可奇思、火龙、萨卡尼、德比)进行品种间性状观察和种植试验,共设计了8个组合处理,随机排列,3次重复。[结果]6个品种都可作为北过渡带种植的优良草坪品种。火龙50%+午夜30%+萨卡尼20%是比较理想的搭配组合,景观效果最佳,延长了草坪绿期,提高了草坪抗逆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延长草坪寿命,提高草坪观赏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季型草坪 品种 品种组合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桃花源风景区桃花观赏期的品种组合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振华 王燕 +1 位作者 李巧云 柳小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37-2939,共3页
为解决桃花源风景区桃花群体观赏期较短的问题,2007~2008年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观赏桃花种质资源圃定点观察记载了34个观赏桃品种的开花物候期,拟定3月10日前进入最佳观赏期的为早花品种;3月11~20日进入最佳观赏期的为中花品种;3月20日... 为解决桃花源风景区桃花群体观赏期较短的问题,2007~2008年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观赏桃花种质资源圃定点观察记载了34个观赏桃品种的开花物候期,拟定3月10日前进入最佳观赏期的为早花品种;3月11~20日进入最佳观赏期的为中花品种;3月20日后进入最佳观赏期的为晚花品种。从中筛选了24个品种,按照早、中、晚花品种株数数量以4∶3∶3的比例配置,形成延长桃花源风景区桃花观赏期的品种组合方案,可使桃花群体花期延长至52 d,从而提高了桃花源风景区景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 桃花 品种组合 延长 开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套春棉优化品种组合的研究
4
作者 于凤英 尹承佾 +2 位作者 刘英欣 冯本兰 宋沛文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0-11,共2页
随着山东省麦棉套种栽培方式的迅速发展,筛选适宜的麦棉品种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多年多地试验,提出了适宜山东省麦棉春套的优化组合。
关键词 山东 品种组合 小麦 棉花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平系不同品种组合猪的肉质分析
5
作者 朱吉 向克云 +3 位作者 彭英林 易康乐 董菲 杨仕柳 《养猪》 2009年第3期44-46,共3页
选择大约克、长大、杜长大这3个品种组合猪,测定水分、粗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3类共计29项指标,旨在研究各品种组合猪肉质成分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水分、粗蛋白质、肌内脂肪、花生酸、油酸、亚油酸、胱氨酸、酪氨酸等10项指标... 选择大约克、长大、杜长大这3个品种组合猪,测定水分、粗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3类共计29项指标,旨在研究各品种组合猪肉质成分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水分、粗蛋白质、肌内脂肪、花生酸、油酸、亚油酸、胱氨酸、酪氨酸等10项指标差异极显著,硬脂酸、亚麻酸、风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等8项指标差异显著,棕榈酸、棕榈油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等16项指标各品种组合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平系 品种组合 肉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稻麦周年生产力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士清 曾凡华 +2 位作者 徐海洋 孙妍 叶世超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43-45,共3页
通过对已有水稻、小麦不同品种种植展示,分析不同小麦和水稻产量及产量的构成因素等性状,筛选出了增产潜力最大的品种组合"水稻品种连粳7号和小麦品种济麦22",为灌南县的稻麦周年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稻麦周年 生产力 品种组合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大豆玉米间作适宜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娟 杨武杰 +7 位作者 彭科研 高中强 蒋明洋 王西芝 白洪立 高波 刘光亚 韩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9期114-118,共5页
针对鲁西南地区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存在的品种组合选择问题,本研究采用4个大豆品种、4个玉米品种两两组合设置不同处理,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玉米品种与不同大豆品种间作,株高、穗位高、秃... 针对鲁西南地区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存在的品种组合选择问题,本研究采用4个大豆品种、4个玉米品种两两组合设置不同处理,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玉米品种与不同大豆品种间作,株高、穗位高、秃顶长、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差异不大;同一大豆品种与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株高、底荚高度、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差异较大。油6019—立原296和淮豆12—立原296间作组合的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淮豆12—德单123、油6019—德单123间作组合中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综合分析来看,油6019—立原296间作组合的大豆、玉米总产量和总经济效益最高,为大豆玉米间作品种的优选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间作 品种组合 鲁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安乡水稻品种组合试验示范展示
8
作者 陆姣 《南方农业》 2018年第6期144-146,共3页
对高安乡的水稻品种组合进行比较鉴定,从中找到适合当地的品种,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富民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品种均有较高的产量,如早稻组合(品种)梦两优黄莉占、中研优519、Y两优6号、隆两优1206、隆两优1813、五优02... 对高安乡的水稻品种组合进行比较鉴定,从中找到适合当地的品种,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富民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品种均有较高的产量,如早稻组合(品种)梦两优黄莉占、中研优519、Y两优6号、隆两优1206、隆两优1813、五优028、特优269、深优9516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组合试验 示范 高安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个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在大竹县的引种表现
9
作者 谢婷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5期26-27,共2页
四川省大竹县种子管理站从2013年起引种观察9个品种:蓉优918、内香8518、内5优H25、德香4103、内5优39、乐丰优536、川农优445、花香优1618和川香优178。根据产量、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稻米品质,发... 四川省大竹县种子管理站从2013年起引种观察9个品种:蓉优918、内香8518、内5优H25、德香4103、内5优39、乐丰优536、川农优445、花香优1618和川香优178。根据产量、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稻米品质,发现大竹县较为适合推广种植川农优445、乐丰优536、花香优1618、德香4103,也可适当发展内5优39等5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组合 引种表现 四川省大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湖南水稻类型及品种(组合)探讨与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卫平 金龙新 +3 位作者 李宏告 陈学斌 朱校奇 庞伯良 《湖南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14-15,18,共3页
从我省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市场导向,正确分析21世纪初水稻类型及品种(组合)的发展趋势,对我省乃至全国农村的稳定、持续发展和经济振兴,对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1农民要求水... 从我省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市场导向,正确分析21世纪初水稻类型及品种(组合)的发展趋势,对我省乃至全国农村的稳定、持续发展和经济振兴,对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1农民要求水稻具备的特性1.1高产与其他省市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型 品种组合 预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生育中后期耐冷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新桥 陈达刚 +4 位作者 李丽君 刘传光 李巨昌 张旭 陈友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2,共6页
2009年早、晚季用PGV–36人工气候箱对华南籼稻新品种"合美占"、"黄丝占"、"粤广丝苗"和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天优312"、"天优390"于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初期进行了... 2009年早、晚季用PGV–36人工气候箱对华南籼稻新品种"合美占"、"黄丝占"、"粤广丝苗"和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天优312"、"天优390"于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初期进行了低温胁迫研究。结果显示:①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植株高度降低,单穗产量及结实率下降。②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穗长缩短,每穗总粒数减少,而其他3个时期的每穗总粒数不会受低温胁迫影响;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穗下第三节间长度极显著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则导致穗下第二、第一节间长度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稻穗包颈或包颈加剧,幼穗分化5~6期则无此现象发生。③处于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遭遇低温胁迫,其耐冷能力不同,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耐冷能力大小依次为灌浆初期、开花期、始穗期、幼穗分化5~6期。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耐冷能力不同:天优390在幼穗分化5~6期、灌浆初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始穗、开花期较弱;粤广丝苗在始穗期、开花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幼穗分化5~6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 生育时期 耐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稻新组合(品种)米质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3 位作者 王守海 陈周前 张培江 卢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11-613,共3页
按照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安徽省 10 1个中籼、中粳和晚粳新组合 (品种 )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累计贡献率达 89.114 %的 6个主成分因子 ,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6项指标进行达标分... 按照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安徽省 10 1个中籼、中粳和晚粳新组合 (品种 )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累计贡献率达 89.114 %的 6个主成分因子 ,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6项指标进行达标分析。结果表明 :糙米率全部达二级标准以上 ,胶稠度达标率为 89.1% ,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分别为 64 .4%和 71.3 % ,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仅为 3 2 .7%和 3 3 .7%。而且粳稻达标率高于籼稻 ,常规稻达标率高于杂交稻。提出今后杂交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是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 ,重视整精米率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组合(品种) 品质评价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展示及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筱红 瞿德民 徐隆根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22-23,28,共3页
2006年引进30个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在湖南省浏阳永安进行展示及比较试验,通过对其产量比较和性状分析,探索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在浏阳市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综合表现以科超3218、准S/1243、C... 2006年引进30个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在湖南省浏阳永安进行展示及比较试验,通过对其产量比较和性状分析,探索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在浏阳市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综合表现以科超3218、准S/1243、C两优87、Y优7号、C两优396、58S/588等6个品种(组合)的丰产性、抗性及抗倒伏能力、分蘖能力、株叶型态等综合性状表现较为突出,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中稻 品种(组合) 展示 试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胁迫法”筛选抗瘟、耐旱优良品种(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放华 郭新华 +3 位作者 刘质蓉 高丰收 罗赫荣 赵炳然 《湖南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14-15,34,共3页
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双胁迫病圃”,运用“双胁迫法”从64个品种(组合)中筛选出5个抗瘟、耐旱品种(组合)中86-76、大白谷、魔王谷、64S/大白谷和64S/魔王谷,其中中86-76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双胁迫法”对早稻品... 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双胁迫病圃”,运用“双胁迫法”从64个品种(组合)中筛选出5个抗瘟、耐旱品种(组合)中86-76、大白谷、魔王谷、64S/大白谷和64S/魔王谷,其中中86-76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双胁迫法”对早稻品种和杂交组合的抗瘟性和耐旱性进行同步筛选,避免了把抗瘟性和耐旱性割裂筛选的弊病,提高了优良早稻品种和杂交组合抗瘟、耐旱性状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胁迫法 抗瘟 耐旱 品种(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总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诗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99-900,935,共3页
笔者从安徽省肥东县中籼稻“压劣扩优”的需要出发 ,于 2 0 0 2年对引进的 13个中籼稻新品种 (组合 )进行比较试验 ,经产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对不同品种 (组合 )的综合评价 ,筛选出产量高、米质佳、抗病力强、生育期适宜的杂交中籼... 笔者从安徽省肥东县中籼稻“压劣扩优”的需要出发 ,于 2 0 0 2年对引进的 13个中籼稻新品种 (组合 )进行比较试验 ,经产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对不同品种 (组合 )的综合评价 ,筛选出产量高、米质佳、抗病力强、生育期适宜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 ,并提议优先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中籼稻 品种(组合)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不同品种的砧木和接穗组合嫁接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燕蓉 林强 +6 位作者 邱长玉 宋宪军 崔秋英 唐燕梅 李韬 朱光书 张朝华 《广西蚕业》 2020年第4期9-19,共11页
为深入拓展研究桑树的砧木与接穗对嫁接树的生长发育影响规律,选用桂桑优12、桂桑优62作砧木品种,伦教40等7个桑树品种作为接穗品种,组成14个嫁接品种组合,对嫁接苗的成活率、株高、单株叶片数、单株新根数、主根长度等指标进行检测、排... 为深入拓展研究桑树的砧木与接穗对嫁接树的生长发育影响规律,选用桂桑优12、桂桑优62作砧木品种,伦教40等7个桑树品种作为接穗品种,组成14个嫁接品种组合,对嫁接苗的成活率、株高、单株叶片数、单株新根数、主根长度等指标进行检测、排序,发现综合表现最优的嫁接品种组合为桂桑优12+抗青10号、桂桑优62+抗青10号、桂桑优62+伦教40号、桂桑优12+伦教40号;表现较差的嫁接品种组合为桂桑优62+大白鹅、桂桑优62+桂花蜜、桂桑优62+农桑14号、桂桑优12+农桑14号、桂桑优12+强桑1号、桂桑优62+强桑1号。试验表明,接穗品种在桑树嫁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嫁接效果最好的接穗品种为抗青10号,其次为伦教40号,嫁接效果较差的是农桑14号、强桑1号;砧木品种会影响桑树的嫁接效果,某种程度上桂桑优12作砧木品种优于桂桑优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嫁接 砧木 接穗 品种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油菜新品种(H组合)比较试验与综合评价
17
作者 曹流俭 邢君 陈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157-6158,共2页
研究了6个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H组合)在安徽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优质油菜新品种(H组合)H4-1-1、H4-2-2、H4-5-1表现经济性状协调、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优质油菜 品种(H组合) 适应性 推广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舒城县油菜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德柱 许刚 武盼盼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3期33-35,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在舒城县种植的油菜品种(组合),于2019—2020年在舒城县开展了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油菜新品种(组合)中,瑞香628、瑞红103、禾佳油5号、禾佳油6号、苏油1908等丰产性突出,抗逆性、适应性好,适宜在本地区... 为筛选出适合在舒城县种植的油菜品种(组合),于2019—2020年在舒城县开展了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油菜新品种(组合)中,瑞香628、瑞红103、禾佳油5号、禾佳油6号、苏油1908等丰产性突出,抗逆性、适应性好,适宜在本地区继续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品种(组合) 性状 产量 安徽舒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舒城县双季晚粳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德柱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47-48,共2页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于2016年在舒城县进行了双季晚粳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加比较试验的13个双季晚粳新品种(组合)中,银粳218、豪运粳2278、天禾粳600和优粳272丰产性突出,抗逆性、适应性好,适宜在本地试验示范。
关键词 双季晚粳 品种(组合) 比较试验 安徽舒城 2016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春小麦与玉米品种间套组合试验初报
20
作者 王兴富 白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36-40,共5页
在平川区引黄灌区连续2 a对春小麦与玉米品种间套组合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陇春28号/金穗1203号、陇春28号/豫玉22号2种组合的春小麦产量、玉米产量以及总产量表现较为突出,总产量分别为13 888.50、12 499.95 kg/hm^2,较对照宁春33... 在平川区引黄灌区连续2 a对春小麦与玉米品种间套组合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陇春28号/金穗1203号、陇春28号/豫玉22号2种组合的春小麦产量、玉米产量以及总产量表现较为突出,总产量分别为13 888.50、12 499.95 kg/hm^2,较对照宁春33号/豫玉22号组合分别增产20.6%、10.5%;陇春28号春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即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其他套作春小麦品种,能够较好的适应春小麦/玉米套作模式。玉米品种金穗1203号、豫玉22号受到前季作物春小麦品种陇春28号的影响最小,丰产性良好。综合分析,陇春28号/金穗1203号、陇春28号/豫玉22号2个春小麦/玉米品种组合适宜在引黄灌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春小麦 间套 玉米 品种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