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保山小麦筛选试验的栽培管理实践与品种差异化分析
1
作者 刘立鹤 李锦琦 《种子科技》 2025年第2期51-53,共3页
于2023-2024年度在云南保山开展小麦筛选试验,旨在筛选适宜本地的品种并优化栽培技术。试验田位于隆阳区板桥镇小永村,供试15个品种,以云麦56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栽培管理涵盖前茬处理、施肥、播种等环节。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 于2023-2024年度在云南保山开展小麦筛选试验,旨在筛选适宜本地的品种并优化栽培技术。试验田位于隆阳区板桥镇小永村,供试15个品种,以云麦56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栽培管理涵盖前茬处理、施肥、播种等环节。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表现差异显著,如临21J4出苗早,云麦125产量最高。同时存在品种适应性、栽培管理及试验设计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品种选育引进、优化栽培管理、改进试验设计和加强培训推广等对策,以推动保山小麦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保山 小麦筛选试验 品种差异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和柳树富集Cd、Zn、Pb的品种差异性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春燕 王瑞刚 +4 位作者 范稚莲 施士争 丁永祯 郭军康 赵玉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8,共9页
利用土培试验,以14个杨树和柳树(Populus,Salix babylonica)品种为材料,研究了Cd、Zn、Pb复合污染对不同杨树、柳树品种生物量、重金属含量和总吸收量、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的影响。结果显示,杨树、柳树在叶、茎、根生物量、株... 利用土培试验,以14个杨树和柳树(Populus,Salix babylonica)品种为材料,研究了Cd、Zn、Pb复合污染对不同杨树、柳树品种生物量、重金属含量和总吸收量、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的影响。结果显示,杨树、柳树在叶、茎、根生物量、株高、重金属含量和总吸收量、BCF和TF上均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随着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杨树、柳树重金属含量和总吸收量显著增加,BCF显著降低,TF变化不明显。南林895(Populus×euramericana(Dode)cv.‘Nanlin-895’)、61-1(Salix jiangsuensis CL.‘61-1’)和795(Salix jiangsuensis CL.‘795’)重金属含量较高,重金属含量最高的61-1叶片Cd和Zn的含量分别达到29.23、1410mg·kg-1,但这些品种耐性较低,生物量较小。综合考虑生物量和重金属含量,61-1和南林95(Populus×euramericana(Dode)cv.‘Nanlin-95’)重金属总吸收量较高,富集能力较强,富集能力最强的南林95叶片Cd和Zn的总吸收量分别达到205.62、5897.94μg·株-1。61-1和南林95是有潜力的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柳树 CD ZN PB 富集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片氮含量的高光谱估算及其品种差异 被引量:41
3
作者 周丽丽 冯汉宇 +2 位作者 阎忠敏 刘克 周顺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5-199,共5页
准确、快速、及时地对玉米氮营养状况做出判断是氮肥合理施用的基础。该研究在水培条件下对3个玉米品种(组合)叶片氮含量(LNC)的高光谱敏感波段、估算模型及其品种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LNC与不同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存在品... 准确、快速、及时地对玉米氮营养状况做出判断是氮肥合理施用的基础。该研究在水培条件下对3个玉米品种(组合)叶片氮含量(LNC)的高光谱敏感波段、估算模型及其品种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LNC与不同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存在品种差异,但3个品种(组合)都在500~649nm和691~730nm表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在同一波长获得最高的相关系数,说明可以利用统一的波段来预测不同品种的LNC。依品种建立了LNC与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NDSI)或比值光谱指数(RSI)的定量关系模型,NDSI(714,554)和RSI(714,554)所建模型的拟合度最好,直线和指数模型拟合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用来估算玉米LNC。玉米LNC估算中,以该品种数据所建模型的估算偏差最低,利用综合模型或其他品种模型则加大了估算偏差,高估与低估的最高偏差分别为35.6%和32.7%。在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玉米氮营养状况诊断的研究及应用中,应考虑品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氮含量 高光谱反射率 估算模型 玉米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对铅积累与转运的品种差异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刘维涛 周启星 +1 位作者 孙约兵 刘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5种大白菜对铅(Pb)积累与转运的品种差异,以期筛选具有Pb低积累潜力的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15种大白菜地上部Pb含量存在显著品种差异(P〈0.05),在3个浓度(0,300,500mg/kg)Pb处理下,大白菜地上部的Pb...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5种大白菜对铅(Pb)积累与转运的品种差异,以期筛选具有Pb低积累潜力的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15种大白菜地上部Pb含量存在显著品种差异(P〈0.05),在3个浓度(0,300,500mg/kg)Pb处理下,大白菜地上部的Pb含量范围分别为0.03-0.20,0.13-0.48,0.64-1.73mg/kg.Pb在15种大白菜品种的转运系数均〈0.40,且差异显著(P〈0.05),表明大白菜体内的Pb主要积累在根部而非地上部.不同Pb处理下15种大白菜品种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大白菜对Pb毒害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根据地上部Pb含量、转运系数和Pb耐性等指标评价,第一春宝可视为具有Pb低积累潜力的大白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积累与转运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ea mays)对镉积累与转运的品种差异研究 被引量:60
5
作者 陈建军 于蔚 +1 位作者 祖艳群 李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71-1676,共6页
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了25个玉米(Zea mays)品种在Cd质量分数为50 mg·kg-1胁迫条件下,Cd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玉米品种对Cd积累和转运的品种差异,以期筛选出Cd低积累玉米品种。结果表明:25个玉米品种的生物量和... 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了25个玉米(Zea mays)品种在Cd质量分数为50 mg·kg-1胁迫条件下,Cd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玉米品种对Cd积累和转运的品种差异,以期筛选出Cd低积累玉米品种。结果表明:25个玉米品种的生物量和产量对Cd胁迫的响应,以及不同品种根、茎叶和籽粒对Cd的吸收、累积及转运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20个品种生物量和19个品种产量下降;有2个品种籽粒的Cd质量分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0.1 mg·kg-1),占供试品种的8.0%,所有品种茎叶的Cd质量分数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饲料卫生标准(≤0.5 mg·kg-1),超标率为100%;25个玉米品种的富集系数范围为0.063~0.899、茎叶转运系数范围为0.038~0.554、籽粒转运系数范围为0.000~0.111,均小于1,其中有8个品种富集系数〉0.5,1个品种茎叶转运系数〉0.5,而所有品种的籽粒转运系数均〈0.5,说明玉米对土壤Cd仍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但地下部向地上部转运能力以及由茎叶向籽粒的转运能力较弱;根据玉米生物量、产量、籽粒Cd含量以及对Cd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等指标进行评价,认为云瑞8号、会单4号、路单7号3个品种可作为Cd低累积玉米品种,可在云南Cd重度污染土壤上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累积品种 积累与转运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紫花苜蓿对云南某铅锌矿区土壤镉铅的累积特征及品种差异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姝 贾乐 +5 位作者 毕玉芬 湛方栋 陈建军 李博 祖艳群 李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8,共7页
以云南某铅锌矿周边的农田为试验地,以7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为植物材料开展田间大棚试验,研究各品种的株高、生物量、镉铅含量及累积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等指标,探讨不同紫花苜蓿对镉、铅的吸收累积特征及存在的品种... 以云南某铅锌矿周边的农田为试验地,以7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为植物材料开展田间大棚试验,研究各品种的株高、生物量、镉铅含量及累积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等指标,探讨不同紫花苜蓿对镉、铅的吸收累积特征及存在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从富集系数看,至开花期时(120 d),Cd富集能力最强的品种为"游客",其Cd富集系数为0.054,地上部Cd含量为0.22 mg·kg^(-1),地上部Cd累积量为40.58μg·m^(-2),分别为Cd富集能力最弱品种"WL525HQ"的245%、200%和245%。Pb富集能力最强的品种为"国产",其Pb富集系数为0.035,地上部Pb含量为2.67 mg·kg^(-1),地上部Pb累积量为282.2μg·m^(-2),分别为Pb富集能力最弱品种"WL525HQ"的152%、153%和110%。多数受试品种对Cd、Pb具有较强的转运能力,其中对Cd转运能力最强的品种为"三得利",其转运系数为1.545,是最弱品种"国产"的172%;对Pb转运能力最强的品种为"国产",其转运系数为2.048,是最弱品种"多叶"的171%。综上,受试紫花苜蓿品种对Cd、Pb的吸收累积存在一定品种差异,若以地上部金属含量为指标,"游客"为Cd高累积品种,"国产"为Pb高累积品种,"四季旺"为Cd低累积品种,"WL525HQ"为Pb低累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铅锌矿 镉(CD) 铅(Pb) 累积特征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对Cd胁迫的响应及品种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姝 李元 +3 位作者 毕玉芬 祖艳群 何永美 贾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3-1461,共9页
为利用紫花苜蓿对Cd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紫花苜蓿对Cd胁迫的响应,包括:紫花苜蓿的生长对Cd的响应存在"低促高抑"现象;紫花苜蓿对Cd吸收的可能途径包括根表皮质膜的H+交换、Ca^(2+)和Mg^(2+)阳离... 为利用紫花苜蓿对Cd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紫花苜蓿对Cd胁迫的响应,包括:紫花苜蓿的生长对Cd的响应存在"低促高抑"现象;紫花苜蓿对Cd吸收的可能途径包括根表皮质膜的H+交换、Ca^(2+)和Mg^(2+)阳离子通道,根际环境和Cd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态等因素会影响紫花苜蓿对Cd的吸收;在Cd由根部向地上部转运的过程中,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更多的Cd被累积在紫花苜蓿的根部;紫花苜蓿应对土壤Cd胁迫的调控机理包括信号分子调控、抗氧化系统调控、生物巯基化合物对Cd的螯合、调节Cd的亚细胞分布和耐Cd基因的表达等多个方面。总结了紫花苜蓿对Cd胁迫响应的品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根瘤生长、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生理指标;对Cd的吸收与累积等方面。今后的研究工作可重点关注品种差异评判标准的建立、差异显著品种的系统筛选、在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理及品种差异机理的分析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CD胁迫 响应 品种差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作物响应增强UV-B辐射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虎元 安黎哲 +4 位作者 陈拓 强维亚 徐世健 张满效 王勋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45-850,共6页
田间条件下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衰减 ,紫外线 (UV- B,2 80~ 31 5nm)辐射增强 ,研究了 UV- B对 2个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品种黑豆和晋豆生长、光合作用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晋豆比黑豆对 UV- B有较强的抗... 田间条件下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衰减 ,紫外线 (UV- B,2 80~ 31 5nm)辐射增强 ,研究了 UV- B对 2个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品种黑豆和晋豆生长、光合作用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晋豆比黑豆对 UV- B有较强的抗性或不敏感 ,表现为增强的UV- B辐射显著抑制黑豆的生长和株高 ,叶、茎、根和总生物量以及株高全部降低 ,而晋豆仅茎重和株高降低 ;晋豆的色素含量 (叶绿素 a,b、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 )不受 UV- B辐射影响 ;在 UV- B辐射下黑豆的净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胞间 CO2 浓度和蒸腾作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 ,而晋豆只有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减少。这可能与晋豆本身含有较高的类黄酮及较多的表皮毛和遗传特性有关。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 C值 )的分析也证明晋豆对 UV- B辐射不敏感。由此看来 ,大豆品种对 UV- B辐射的反应差异可以通过 δ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作物 响应增强UV-B辐射 品种差异 生长 色素 光合作用 Δ^1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富集重金属的品种差异及其潜在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强承魁 秦越华 +7 位作者 曹丹 胡长效 张明 王锋 韩波 董帆 沈苏婷 穆钎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89-1496,共8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黄淮冬麦区种植的具有重金属低累积潜力且食用安全的小麦品种,在黄河故道丰县境内选取代表性农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2个小麦品种籽粒对Pb、As、Cr、Hg、Cd和Ni富集的差异,并用目标危害系数(THQ)法对其食用后的潜... 为了筛选出适合黄淮冬麦区种植的具有重金属低累积潜力且食用安全的小麦品种,在黄河故道丰县境内选取代表性农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2个小麦品种籽粒对Pb、As、Cr、Hg、Cd和Ni富集的差异,并用目标危害系数(THQ)法对其食用后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区144个采样点表层土壤中As、Cr、Cd和Ni的平均含量较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别超标0.14倍、0.20倍、1.32倍和0.20倍,Pb和Hg均低于背景值,仅Pb未见超标点位,但所测6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级标准值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定的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限值。供试的1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的6种被测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制值,但对Pb、Ni、As、Cr的吸收累积差异较Cd、Hg明显,以Pb最为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2个品种划分为较低累积类群(保麦2号、烟农19、百农207、保麦5号、荔高6号和迁麦1号)、中等累积类群(新麦288、淮麦20、百农AK58和豫农035)和高累积类群(徐麦30和徐麦33)。12个小麦品种的籽粒对6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Ni和Cr,富集程度在不同品种间差异程度不同。其THQ值和总危害系数(TTHQ)值均小于1.0,表明居民消费供试品种小麦籽粒无被测重金属引起的潜在健康风险。但徐麦30、豫农035和徐麦33籽粒中重金属的TTHQ值均介于0.9~1.0,对此应引起重视。综合评价,保麦2号、百农207、保麦5号、荔高6号和新麦288可作为黄淮冬麦区种植的重金属低累积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小麦籽粒 富集 目标危害指数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香蕉叶片Chla荧光动力学参量的变化及其品种差异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习岗 杨初平 +1 位作者 宋清 陈厚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26-1329,共4页
低温胁迫下 ,广东 2号香蕉品种和巴西香蕉品种Williams的叶绿素 (Chla)荧光动力学参量FⅤ/Fm、ΔFⅤ/T以及williams品种的FIV/FⅤ 均呈下降趋势 ,两个品种的荧光上升半时间T1 / 2 及广东 2号的FIV/FⅤ 呈上升趋势 其中 ,Williams的FⅤ... 低温胁迫下 ,广东 2号香蕉品种和巴西香蕉品种Williams的叶绿素 (Chla)荧光动力学参量FⅤ/Fm、ΔFⅤ/T以及williams品种的FIV/FⅤ 均呈下降趋势 ,两个品种的荧光上升半时间T1 / 2 及广东 2号的FIV/FⅤ 呈上升趋势 其中 ,Williams的FⅤ/Fm、ΔFⅤ/T和T1 / 2的变化幅度小于广东 2号 ,表明低温胁迫通过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速度和PSⅡ无活性中心含量的提高使香蕉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下降 ,相同低温对广东 2号的影响大于对Williams的影响 FⅤ/F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香蕉叶片 低温胁迫 品种差异 抗冷性 Chla荧光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对镉吸收累积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小琪 李取生 +2 位作者 何宝燕 梅秀芹 李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以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了29个番茄品种在盆栽条件下对不同质量分数Cd污染的差异吸收和累积情况.结果表明:(1)29个番茄品种可食部位Cd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品种差异(P<0.01),1.2和2.0 mg·kg-1 Cd处理下,番茄果实的Cd质量分数... 以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了29个番茄品种在盆栽条件下对不同质量分数Cd污染的差异吸收和累积情况.结果表明:(1)29个番茄品种可食部位Cd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品种差异(P<0.01),1.2和2.0 mg·kg-1 Cd处理下,番茄果实的Cd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37~0.134和0.079~0.170 mg·kg-1,其中2.0 mg·kg-1 Cd条件下番茄果实Cd质量分数全部超标.(2)不同质量分数Cd处理对29种番茄品种果实、地上部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3)根据可食部位Cd质量分数、Cd转运系数、番茄植株生物量指标评价表明台湾黄圣女、黄金一点红、台湾珍珠、新402、元明黄娇子、台湾红圣女等6个品种可作为番茄的Cd-P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品种差异 安全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差异对大豆分离蛋白得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文娴 周相玲 +1 位作者 张惠 高大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27,共7页
本文针对23种大豆样品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它们的原料成分,然后从大豆分离蛋白提取中的提取率方面,研究了大豆蛋白本身因素对蛋白提取的影响。
关键词 品种差异 大豆分离蛋白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植株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类型 被引量:8
13
作者 匡艺 李廷轩 余海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9,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以31份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黑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低氮和正常供氮2个氮素水平,探讨小黑麦最佳刈割时期———抽穗期时植株体内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类型。结果表明,1)不同供氮条件下,小黑麦植株中... 采用盆栽试验,以31份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黑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低氮和正常供氮2个氮素水平,探讨小黑麦最佳刈割时期———抽穗期时植株体内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类型。结果表明,1)不同供氮条件下,小黑麦植株中铁、锰、铜、锌含量以正常供氮条件显著高于低氮条件;相同供氮条件下小黑麦植株中的铁、锰、铜、锌含量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变异系数为14.16%~32.75%;同时各微量元素的含量受供氮水平和氮素水平与品种的互作效应的影响。2)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以各小黑麦品种的微量元素含量对氮素响应的敏感程度,可将其分为钝感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类型。3)相关分析表明,铁含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锰、铜、锌含量与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43和0.44)。因此,可通过品种与环境的双重调节,实现高产、富含矿质元素的小黑麦饲草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微量元素 品种差异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耐荫性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18
14
作者 梁颖 李加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0-364,共5页
以耐荫性强、弱不同的 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材 ,比较研究了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在遮荫 (1 4自然光下处理 2 0d)条件下 ,与不耐荫品种相比 ,耐荫品种的单株干重、比叶重、RuBP羧化酶活性、希尔反应活力、PS... 以耐荫性强、弱不同的 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材 ,比较研究了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在遮荫 (1 4自然光下处理 2 0d)条件下 ,与不耐荫品种相比 ,耐荫品种的单株干重、比叶重、RuBP羧化酶活性、希尔反应活力、PSⅡ活性下降幅度较小 ,而叶绿素组分中叶绿素b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耐荫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具有较强的利用弱光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耐荫性 品种差异 光合特性 比叶重 单株干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铝性品种差异及其与有机酸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拥海 俞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4-557,549,共5页
从 1 0个大豆品种中筛选出两个耐铝性差异显著的品种 ,研究了其耐铝性与有机酸的关系。经铝处理后 ,吴川品种的相对根长为 1 3 3 .5 % ,化州只有 68.9% ,表明吴川相对耐铝 ,化州对铝较敏感。将不同浓度的AlCl3 加入营养液中处理大豆 1 ... 从 1 0个大豆品种中筛选出两个耐铝性差异显著的品种 ,研究了其耐铝性与有机酸的关系。经铝处理后 ,吴川品种的相对根长为 1 3 3 .5 % ,化州只有 68.9% ,表明吴川相对耐铝 ,化州对铝较敏感。将不同浓度的AlCl3 加入营养液中处理大豆 1 0d,化州较吴川根长受到较大影响 ,进一步证实吴川相对耐铝毒 ,而化州对酸铝敏感。机理研究发现大豆在铝胁迫下根系可分泌两种有机酸 (草酸、柠檬酸 ) ,其中吴川根系草酸分泌速率提高了 74% ,化州几乎没有提高 ,表明耐铝性大豆品种的根系草酸分泌速率明显提高 ,可增强其缓解酸铝毒性的能力。而二者分泌柠檬酸的速率虽然均有显著提高 ,但处理后感抗品种之间差异不大 ,表明柠檬酸在缓解铝毒性中的作用不大。铝处理下大豆根系虽然分泌两种有机酸 ,但草酸在大豆耐酸铝机制中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铝性 大豆 根系 铝毒 根长 有机酸 品种差异 分泌 处理 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差异对大豆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石彦国 程翠林 +1 位作者 朱秀清 江连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0,69,共4页
本文通过采用不连续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不同大豆品种中蛋白质的亚基含量比例(7S.M11S)进行了测定,得出品种差异对蛋白质亚基比例的变化影响较明显。同时将不同品种分离蛋白制成凝胶,采用流变仪测其硬度与弹性... 本文通过采用不连续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不同大豆品种中蛋白质的亚基含量比例(7S.M11S)进行了测定,得出品种差异对蛋白质亚基比例的变化影响较明显。同时将不同品种分离蛋白制成凝胶,采用流变仪测其硬度与弹性等物理特性,分别将两个物性指标与7S.M11S比例进行了统计相关分析,得出7S/11S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弹性呈不显著负相关;进行电镜扫描观察证实7S/11S比值越小的品种,其制得的凝胶网络越细密。说明品种差异对大豆蛋白凝胶性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差异 大豆蛋白 凝胶性 7S/11S 十二烷基磺酸钠 凝胶电泳方法 聚丙烯酰胺 大豆品种 分离蛋白 物理特性 相关分析 物性指标 电镜扫描 凝胶网络 蛋白质 负相关 不连续 比例 流变仪 亚基 弹性 硬度 制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游离氨基酸和蒸煮特性的品种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欣 陈威 +3 位作者 陈嘉东 钟国才 王亚军 刘光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87,共4页
选用4个糙米品种进行发芽试验,探讨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糙米发芽后活性成分和蒸煮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直链淀粉含量下降显著;粗蛋白含量升高,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粗脂肪和灰分均变化不显著。游离必需氨基酸中组氨酸和缬... 选用4个糙米品种进行发芽试验,探讨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糙米发芽后活性成分和蒸煮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直链淀粉含量下降显著;粗蛋白含量升高,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粗脂肪和灰分均变化不显著。游离必需氨基酸中组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升高显著,游离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升高显著,其余氨基酸含量均有升高,但品种间升幅差异不大。米汤干物质均显著升高;膨胀率和吸水率升高,受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存在差异;米汤pH值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游离氨基酸 蒸煮特性 直链淀粉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品种差异的冷鲜猪肉含水率高光谱信号补正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善梅 李小昱 钟雄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2-278,共7页
为提高含水率高光谱校正模型对不同品种冷鲜猪肉样本的适用性,该文提出了1种品种敏感波段选择结合分段直接校正的高光谱信号补正方法。首先用主品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添加了7个从品种样本后更新模型的模型回归系数相对差异值,以此选... 为提高含水率高光谱校正模型对不同品种冷鲜猪肉样本的适用性,该文提出了1种品种敏感波段选择结合分段直接校正的高光谱信号补正方法。首先用主品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添加了7个从品种样本后更新模型的模型回归系数相对差异值,以此选出对品种敏感的波段,然后采用分段直接校正算法对选中波段的光谱信号补正,以消除品种差异对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以猪肉含水率为检测指标,以零号土猪肉为主品种,以恩施山黑猪为从品种,经该算法补正后,主品种模型对从品种样本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从补正前的1.42%减小到0.50%,预测决定系数从0.20提高到0.84,预测偏差比率(residual prediction deviation,RPD)从0.91提高到2.58。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补正算法能显著提高零号土猪肉含水率模型对恩施山黑猪含水率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算法 光谱分析 品种差异 敏感波段 分段直接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胶乳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瑾 校现周 金志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品系橡胶树胶乳中几丁质酶基因在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得到长为935bp的橡胶树几丁质酶基因,对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与EvertBokma(2001)发表的橡胶树几丁质酶基因序列一致。此... 为了探讨不同品系橡胶树胶乳中几丁质酶基因在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得到长为935bp的橡胶树几丁质酶基因,对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与EvertBokma(2001)发表的橡胶树几丁质酶基因序列一致。此外,从3个不同品系橡胶树胶乳中提取总RNA,以已克隆的基因为探针进行Northern狭线杂交。结果表明:3个不同排胶特性品系PR107,GT1,RRIM600的几丁质酶基因杂交信号强度表现为PR107<GT1<RRIM600,与这3个品系的排胶堵塞指数高低排序特性一致;而在施用乙烯利刺激后,它们的几丁质酶基因杂交信号强度的表现则为PR107>GT1>RRIM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胶乳 几丁质酶 基因表达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子粒中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类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匡艺 李廷轩 余海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75-1082,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以31份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黑麦品种为材料,设低氮和正常供氮2个氮素水平,探讨小黑麦子粒中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类型。结果表明,1)不同供氮条件下,小黑麦子粒中铁、锌含量以正常供氮显著高于低氮... 采用盆栽试验,以31份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黑麦品种为材料,设低氮和正常供氮2个氮素水平,探讨小黑麦子粒中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类型。结果表明,1)不同供氮条件下,小黑麦子粒中铁、锌含量以正常供氮显著高于低氮条件,锰、铜含量在两个供氮条件下差异不显著;相同供氮条件下,小黑麦子粒中铁、锰、铜、锌含量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变异系数为15.07%~38.69%。2)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供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以各小黑麦品种子粒微量元素含量对氮素响应的敏感程度,可将其分为钝感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3)相关分析表明,铁、锰含量与粒重相关性不显著,铜、锌含量与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0.44);铁、锰、铜、锌含量与子粒中含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55、0.47、0.71)。此结果可为对小黑麦营养品质有利基因的发掘和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微量元素 品种差异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