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正式制度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问题研究(三篇)--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 |
陈晓龙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2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校学生品德培育 |
何亚非
赵培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3
|
礼仪视域中的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机制 |
何继龄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4
|
中学校园文化构建和学生品德培育的研究 |
曾科成
熊小林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9 |
2
|
|
|
5
|
古代家训培育个体品德的方式和途径 |
马建欣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6
|
作为道德实践的公民教育——古希腊公民教育的德性维度及其当代启示 |
叶方兴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7
|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上海经验”:效果、问题与展望 |
王建
唐炎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