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段应变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勇 吴世敏 周萍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9,共13页
对哀牢山 红河断裂带中段和平 水塘剖面、墨江 元江剖面和其它地段的岩石应变及磁组构进行了分析 ,表明应变强度的校正磁各向异性度PJ从断裂带向西至三叠系明显降低 ,变形强度向西迅速减弱。磁化率椭球体主轴展布反映出剪切带内、外变... 对哀牢山 红河断裂带中段和平 水塘剖面、墨江 元江剖面和其它地段的岩石应变及磁组构进行了分析 ,表明应变强度的校正磁各向异性度PJ从断裂带向西至三叠系明显降低 ,变形强度向西迅速减弱。磁化率椭球体主轴展布反映出剪切带内、外变形方式的改变。剪切带内 ,以水平走滑运动为主 ;向西则以水平缩短为主。在应变分析中 ,对断裂带内的S C组构两组面理夹角、杏仁体和石榴石应变标志体进行了测量 ,结果显示 ,剪切带内的磁组构和岩石组构间关系较差。此外 ,还对这两条剖面中的三叠系进行了应变和磁组构分析 ,找出了它们与磁化率椭球体对应轴率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 应变分析 岩石 磁组构 磁化率 变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南段新生代富碱斑岩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武精凯 赵志丹 +5 位作者 杨逸云 雷杭山 苗壮 刘栋 朱弟成 喻学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504,共20页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扬子克拉通西缘,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南段,产出了一些新生代富碱斑岩,本文选择绿春-金平一带的三类斑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试图为研究区的壳幔相互作用和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关联提供新证据。研究...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扬子克拉通西缘,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南段,产出了一些新生代富碱斑岩,本文选择绿春-金平一带的三类斑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试图为研究区的壳幔相互作用和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关联提供新证据。研究区出露的三类富碱斑岩及其锆石U-Pb年龄分别是花岗斑岩(34.36±0.39Ma)、石英二长斑岩(35.48±0.39Ma)和正长斑岩(35.36±0.43Ma)。三类岩石的锆石ε_(Hf)(t)值分别是-6.4~+2.6、-1.5~+3.6和-3.1~+1.0。三类岩石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特征,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重稀土分馏强烈、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具有弱的Eu负异常,^(87)Sr/^(86)Sr值为0.7067~0.7078,ε_(Nd)(t)为-3.8~-3.7。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都来源于加厚的铁镁质下地壳,但正长斑岩来源于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源区的富集可能是新元古代和晚古生代大洋俯冲交代导致的,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持续汇聚导致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下部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增厚,在35Ma左右三江地区应力转变引起了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使得软流圈上涌引起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然后岩浆沿着地壳裂隙上涌和侵位,形成不同类型的富碱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岩 新生代 滇西 扬子克拉通西缘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