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的咽鼓管功能变化分析
1
作者 肖芝 吴美娟 +1 位作者 时晨 于亚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特点及其与鼻部症状的相关性,并观察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ETD)的AR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前后咽鼓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0例接受SCIT治疗的AR患者(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特点及其与鼻部症状的相关性,并观察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ETD)的AR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前后咽鼓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0例接受SCIT治疗的AR患者(观察组)进行咽鼓管测压(TMM)、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ETDQ-7)调查和鼻部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VAS评分。其中24例合并ETD的AR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再次进行相同测试。结果观察组TMM评分低于对照组,ETDQ-7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R患者鼻塞症状与TMM呈负相关(r=-0.283,P=0.004),与ETDQ-7评分呈正相关(r=0.395,P=0.005)。合并ETD的AR患者,在SCIT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TM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ETDQ-7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AR患者常伴有ETD,鼻塞症状与ETD存在相关性。SCIT治疗随时间的增加,改善鼻部症状的同时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管功能 鼓管测压 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在评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霍雅婷 陈舒华 吴彦娴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 探讨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对量化评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T)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0月于佛山... 目的 探讨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对量化评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T)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0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PET成年患者34例(51耳)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0名(40耳),采用ETDQ-7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得分情况,并通过Cronbach’s α信度系数评判量表内部一致性、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明确量表诊断价值。结果 ETDQ-7作为PET调查量表,α信度系数为0.879,ROC曲线下面积(AUC)0.966,量表的灵敏度为96.1%,特异度85%。结论 ETDQ-7用于评估PET其信度可靠,价值高,能有效评判PET成年患者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管(Eustachian Tube) 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 七项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下针刺翼腭神经节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惠敏 吴继勇 +2 位作者 马华安 严道南 孙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翼腭神经节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收治的60例(78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分为欧龙马滴剂对照组和3D打印技术辅助下针刺翼腭神经节联合... 目的探讨针刺翼腭神经节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收治的60例(78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分为欧龙马滴剂对照组和3D打印技术辅助下针刺翼腭神经节联合欧龙马滴剂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治疗4周,采用咽鼓管功能问卷(ETDQ-7)调查及纯音测听、声阻抗检查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ETDQ-7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在ETDQ-7评分及纯音测听、声阻抗检查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92.5%)和远期随访疗效(87.5%)均优于对照组(71.1%,55.2%)(P<0.05~0.01)。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下针刺翼腭神经节操作简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神经节 针刺 管功能障碍 管功能问卷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