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一家系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永洪 龙跃生 +6 位作者 蔡莉莉 王海龙 马彪 傅君毅 夏勇 李新毅 解龙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一考虑诊断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culopharyngeal muscular dystrophy,0PMD)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经包括先证者在内的16位家族成员同意,收集其血样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验证分析。结... 目的探讨一考虑诊断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culopharyngeal muscular dystrophy,0PMD)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经包括先证者在内的16位家族成员同意,收集其血样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验证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男性患者起病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而后开始逐渐出现以发音及吞咽困难为表现的咽部肌群和肢体乏力为表现的四肢近端肌群受累,而女性患者则往往以吞咽困难为首发表现。参与基因检测的家族成员中共发现10位存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核l(PABPN1)基因的(GCG)6重复异常拷贝为(GCG)10,从而导致了丙氨酸的扩增。结论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确诊及预防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的关键,眼睑下垂可能为携带(GCG)10突变男性OPMD患者的首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下垂 困难 咽型肌营养不良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核l(PABPN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咽型毛滴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人堂 《养殖与饲料》 2018年第4期85-85,共1页
本文总结了鸽咽型毛滴虫病的发病基本情况、诊断、治疗和心得体会,提出了定期检查鸽群口腔有无带虫,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加强鸽舍的清洁和消毒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 毛滴虫 咽型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咽型毛滴虫病的诊治
3
作者 胡月江 《现代化农业》 2001年第9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咽型毛滴虫病 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针法联合补气祛瘀汤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4
作者 吴梦婷 刘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针法联合补气祛瘀汤在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接受基础疗法,对照组予以补气祛瘀汤,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针法联合补气祛瘀汤在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接受基础疗法,对照组予以补气祛瘀汤,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子午流注针法。对比两组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变化、洼田俊夫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吞咽X线荧光透视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下颏下肌群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下颏下肌群RMS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ST检查情况降低,且试验组WST检查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SA评分降低,SWAL-QOL评分、VFSS评分升高,且试验组SSA评分更低,SWAL-QOL、VFSS评分更高(P<0.05)。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补气祛瘀汤联合子午流注针法的治疗措施,疗效佳,具有改善吞咽功能的优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祛瘀汤 子午流注针法 卒中后环肌失弛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夏志强 宫剑 +6 位作者 甲戈 赵育梅 王凤梅 王洪云 韩明 田继辉 孙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4-788,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标本(原发组24例,复发组16例)中MMP-9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MMP-9在复发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总阳性表达率93.7%,明显高于原发组总阳性率41.7%(P<0.05);VEGF在复发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总阳性表达率87.5%,明显高于原发组总阳性率45.8%(P<0.05)。复发组釉质型颅咽管瘤中MMP-9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原发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MMP-9与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MP-9和VEGF可能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生长和肿瘤复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可能存在协同作用。MMP-9和VEGF可能成为评价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性生长和复发倾向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釉细胞管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侵袭性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点入路经终板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1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占国 宋来君 +2 位作者 王树凯 张志强 冯祖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患者均在全麻下经翼点入路开颅,显微镜下充分解剖侧裂池及鞍区各脑池,吸除脑脊液,使脑压充分下降,以利显露。探查鞍区各间隙?见间隙I狭小,视交叉前置,Ⅱ、Ⅲ间...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患者均在全麻下经翼点入路开颅,显微镜下充分解剖侧裂池及鞍区各脑池,吸除脑脊液,使脑压充分下降,以利显露。探查鞍区各间隙?见间隙I狭小,视交叉前置,Ⅱ、Ⅲ间隙亦无肿瘤迹象,而终板膨隆、饱满,故解剖终板池,于视交叉上方切开终板,经间隙Ⅳ切除肿瘤。结果:10例患者除1例因肿瘤钙化严重,与三脑室底粘连紧密,而行肿瘤大部分切除外,余9例均达到肿瘤全切。术后1例因癫痫,尿崩及电解质紊乱,经治疗无效死亡,余9例术后过程平稳,恢复正常工作。随访0.5-3a,9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迹象。结论:经终板入路是手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显微技术,轻柔操作,耐心细致地保护周围神经结构及下丘脑穿动脉,对降低术后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入路 终板 三脑室管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眼咽远端型肌病的临床、肌肉影像与电生理特点
7
作者 苏牟潇 笪宇威 朵建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眼咽远端型肌病(oculopharyngodistal myopathy,OPDM)的临床、电生理及肌肉核磁影像特点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报告1例临床诊断OPDM的临床特点、肌电图、肌肉核磁及病理分析结果、分子遗传学资料,对受累肌肉分布情况及... 目的探讨眼咽远端型肌病(oculopharyngodistal myopathy,OPDM)的临床、电生理及肌肉核磁影像特点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报告1例临床诊断OPDM的临床特点、肌电图、肌肉核磁及病理分析结果、分子遗传学资料,对受累肌肉分布情况及肌电图改变,结合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25岁发病,肌肉受累顺序先后为:眼肌、咽喉肌、肢体远端、双下肢近端,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心脏超声:左室增大,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下降。肌电图显示: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肌源性损害,为混合性损害。肌肉病理显示:肌源性损害伴镶边空泡肌纤维、可疑线粒体代谢异常。肌肉核磁:小腿脂肪化明显重于大腿,小腿以后群肌受累为主。二代测序未发现已知的远端性肌病、肌营养不良、肌原纤维肌病、空泡性肌病基因突变。结论该患者为散发病例,OPDM作为一类独立表型的肌病,以肌肉受累为主,可以出现脱髓鞘性周围神经损害、心脏受累等多系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肌病 肌肉核磁 肌电图 镶边空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膈下型颅咽管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万仁宽 潘军 +4 位作者 汪潮湖 邱明兴 刘忆 陈铭 漆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总结鞍膈下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鞍膈下型颅咽管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8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鞍膈下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总结鞍膈下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鞍膈下型颅咽管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8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鞍膈下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未成年45例,其中40例(88.9%)伴有术前视力下降;术前内分泌检查21例(46.7%)为全垂体功能低下,24例(53.3%)为部分垂体功能低下;术前MRI示肿瘤大小(4.53±1.71)cm,38例(84.4%)累及鞍内鞍上。成人13例,其中8例(61.5%)伴有视力下降;仅1例(15.4%)为全垂体功能低下,7例为部分垂体功能低下,5例垂体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肿瘤大小(2.92±1.18)cm,10例(76.9%)累及鞍内鞍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的年龄(OR=0.090,P=0.037)、肿瘤大小(OR=8.350,P=0.001)、术前视力下降(OR=0.086,P=0.008)、术前内分泌(OR=0.198,P=0.024)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论鞍膈下型颅咽管瘤在未成年患者中多见,其临床特点及预后与成人患者存在显著不同;年龄小、肿瘤大、术前存在视力下降和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膈下管瘤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胃镜精查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雷 夏一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2-1547,共6页
目的·探究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无痛胃镜精查中的预防缺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6月于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胃镜精查麻醉的OSAS患者8... 目的·探究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无痛胃镜精查中的预防缺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6月于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胃镜精查麻醉的OSAS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组(T组)和传统鼻咽通气道组(B组),每组4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资料及麻醉用药量。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入镜时(T1)、入镜3 min(T2)、入镜10 min(T3)和退镜时(T4)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并记录体动和低氧血症发生率以及其预防缺氧的效果(面罩加压给氧率、托下颌率和挤压胸廓辅助呼吸率)。结果·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资料和麻醉用药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T1和T2时,T组患者的SpO_(2)高于B组(T1:P=0.041;T2:P=0.012),SBP、DBP和HR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余时间点,患者的该4个指标的组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T组患者的体动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面罩加压给氧率、托下颌率和挤压胸廓辅助呼吸率均较低(均P=0.000)。结论·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有利于实时观察OSAS患者在胃镜精查麻醉中的肺通气状态,并能够及时指导临床进行干预,降低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O_(2)监测通气道 胃镜精查 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低氧血症 麻醉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