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青年女性下颌3种功能位浅层咬肌超声形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车晓霞 李永忠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建立正常青年女性浅层咬肌在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超声形态的正常值 ,为评价正畸患者咬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了 31例正常青年女性下颌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咬肌横截面的面积、... 目的 :建立正常青年女性浅层咬肌在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超声形态的正常值 ,为评价正畸患者咬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了 31例正常青年女性下颌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咬肌横截面的面积、周长、横径、平均厚度、最大厚度及纵截面的长度 ,得出各指标均值 ,并比较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浅层咬肌形态的差异。结果 :下颌处于 3种功能位时各测量指标差异有显著性 ,最大紧咬位浅层咬肌收缩 ,最大前伸位咬肌牵张 ,姿势位时浅层咬肌的各项指标则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超声成像技术是检测浅层咬肌形态以诊断其下颌功能位置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女性 咬肌形态 超声诊断 下颌功能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