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咖啡驼孢锈菌PCR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涵 吴伟怀 +7 位作者 李乐 梁艳琼 郑金龙 习金根 李锐 黄兴 贺春萍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7-1681,共5页
由专性寄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引起的咖啡叶锈病是影响咖啡产量的最主要真菌病害。为建立对咖啡驼孢锈菌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易操作的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咖啡驼孢锈菌DNA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ITS4序列与... 由专性寄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引起的咖啡叶锈病是影响咖啡产量的最主要真菌病害。为建立对咖啡驼孢锈菌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易操作的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咖啡驼孢锈菌DNA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ITS4序列与其近源序列作多重比较分析,获得其特异性区域,并于特异性区域设计了1对引物Hv-ITS-F/R。利用该特异引物,通过对咖啡驼孢锈菌、咖啡褐斑病菌、咖啡锈菌重寄生菌、咖啡炭疽菌以及不同属其它真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此引物对仅能从咖啡驼孢锈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96 bp的特异条带,对其它相似或相近的病原真菌则无扩增条带。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在DNA水平上检测浓度可达10 pg/μL。进一步通过田间健康与疑似发病植株的检测,结果呈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由此表明,该引物对能有效地用于咖啡组织中驼孢锈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咖啡驼孢锈菌 PCR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咖啡驼孢锈菌致病类型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乐 易克贤 +4 位作者 吴伟怀 Vítor Manuel Pinto Várzea Ana Paula Pereira Maria do Céu Machado Lavado da Silva 唐天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5-763,共9页
【目的】研究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由专性寄生病原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 Berk.et Br.)引起的咖啡黄锈病(coffee leaf rust,CLR)致病类型,对保护中国咖啡种质资源以及指导主栽区抗性品种的布局和选育具有重要... 【目的】研究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由专性寄生病原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 Berk.et Br.)引起的咖啡黄锈病(coffee leaf rust,CLR)致病类型,对保护中国咖啡种质资源以及指导主栽区抗性品种的布局和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分布在中国咖啡主栽区4个具有代表性的咖啡种质资源圃CLR病样,在超感病基因型寄主上进行扩繁及单孢分离,在特定基因型寄主上对咖啡驼孢锈菌的毒力基因进行鉴定,并推导出相应的致病类型。【结果】57份样品中,有42份样品(占73.68%)被成功扩繁,有27份样品(占64.29%)被保存。根据样品信息录入23个CIFC条目,共鉴定出3种致病类型:XXXⅦ(v_(2,5,6,7,9)),占86.96%,为优势致病类型;New race(v_(2,5,6,7)),占8.69%,为在中国种质资源圃CLR调查的首次报道;XXXIV(v_(2,5,7,9)),占4.35%。【结论】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驼孢锈菌群体遗传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原有致病类型已渗入位于主栽区内的种质资源圃,并在基因型相近的寄主上加速进化;新的致病类型在主栽区内的咖啡基地和种质资源圃之间随机流动,并对当前主栽品种的抗性造成威胁。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咖啡种质资源圃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CLR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咖啡驼孢锈菌 种质资源圃 致病类型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