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光谱法探究pH值对咖啡酸β-苯乙醇酯与人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范金波 邢莉 +3 位作者 李孟雨 麻奥 吕长鑫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1-37,共7页
为探究pH值对咖啡酸β-苯乙醇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与人血清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荧光发射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在不同pH值(3.0、5.0、7.4)条件下CAPE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并计算猝灭... 为探究pH值对咖啡酸β-苯乙醇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与人血清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荧光发射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在不同pH值(3.0、5.0、7.4)条件下CAPE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并计算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分析荧光猝灭机理,最后通过位点Marker实验确定结合位点。荧光发射光谱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CAPE对HSA内源荧光均产生了猝灭作用,生理pH 7.4时猝灭率最高,结合常数最大;热力学参数表明CAPE与HSA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结合;同步荧光表明CAPE和pH值的共同影响改变了HSA的构象;位点Marker实验表明,CAPE与HSA的结合位点位于Sudlow’s site I附近。结果表明,pH值的增加促进了CAPE与HSA的结合,这将为CAPE活性稳态化保持、靶向递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蛋白 咖啡酸β-苯乙醇 荧光猝灭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胶中咖啡酸苯乙酯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 吴俐勤 +4 位作者 章虎 莫卫民 王方莉 陈志民 钱鸣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胶中的咖啡酸苯乙酯.蜂胶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以Sepax GP-C18色谱柱为分离拄,以各含(φ)0.5%甲酸的甲醇和5 tTol·L-1乙酸铵溶液按体积比为80比20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负离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胶中的咖啡酸苯乙酯.蜂胶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以Sepax GP-C18色谱柱为分离拄,以各含(φ)0.5%甲酸的甲醇和5 tTol·L-1乙酸铵溶液按体积比为80比20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咖啡酸苯乙酯的质量浓度在0.2~500 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3 g· kg-1.在0.01,0.1,1.0g·kg-1 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3.0%~98.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不大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蜂胶 咖啡酸苯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细辛总咖啡酸酯对TNF-α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虹 康立源 +2 位作者 柴丽娟 胡利民 赵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中总咖啡酸酯(total Caffeoyl quinic acid ester,Caf)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与蛋白表达的...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中总咖啡酸酯(total Caffeoyl quinic acid ester,Caf)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Caf抗脑缺血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建立离体培养的大鼠BMEC炎症损伤模型,选用25μg/mL Caf处理内皮细胞,利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实验各组ICAM-1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各组ICAM-1蛋白荧光强度。结果:Caf可以下调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mRNA高表达,并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膜ICAM-1蛋白高表达。结论:Caf可以降低由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过度表达ICAM-1,可能是其发挥抗脑缺血炎症损伤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咖啡酸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2-(1-羟基-4-环己酮)乙基咖啡酸酯对大鼠关节炎模型和全血炎症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 刘远儒 +1 位作者 李洪林 王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47-2254,共8页
目的:对(+)-2-(1-羟基-4-环己酮)乙基咖啡酸酯(HOEC)在大鼠关节炎模型上进行药效学评价,并利用大鼠全血花生四烯酸(AA)代谢模型,探究引起HOEC对关节炎的非剂量依赖性治疗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1)采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研... 目的:对(+)-2-(1-羟基-4-环己酮)乙基咖啡酸酯(HOEC)在大鼠关节炎模型上进行药效学评价,并利用大鼠全血花生四烯酸(AA)代谢模型,探究引起HOEC对关节炎的非剂量依赖性治疗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1)采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研究3个不同剂量的HOEC对CIA的治疗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关节组织中胞质磷脂酶A_2(cPLA_2)、5-脂氧合酶(5-LOX)和环氧合酶2 (COX-2)的表达水平;(2) ELISA检测HOEC和其体内代谢物咖啡酸对大鼠全血AA代谢模型中代谢产物的作用。结果:(1) HOEC对大鼠CIA有治疗作用,但高剂量(10 mg/kg)组的治疗效果不如低(1 mg/kg)和中剂量(3 kg/kg)组;(2) HOEC对大鼠关节组织中cPLA2、5-LOX和COX-2的表达水平均有抑制作用;(3) HOEC对大鼠全血AA代谢模型中LOX和COX通路的代谢产物均有抑制作用,而咖啡酸对这些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弱于HOEC。结论:HOEC对大鼠CIA模型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关节组织中cPLA_2、5-LOX和COX-2的表达有关; HOEC对治疗大鼠CIA的非剂量依赖现象可能与其代谢产物咖啡酸对AA代谢产物生成的抑制作用弱于HOE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羟基-4-环乙酮)乙基咖啡酸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花生四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蒿咖啡酸酯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黎丽 李玉珍 +1 位作者 丁利平 黄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研究了角蒿咖啡酸酯((+)-2-(1-hydroxyl-4-oxocyclohexyl)ethyl caffeate,JH2)对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小鼠急性耳肿胀模型评价JH2的体内药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 研究了角蒿咖啡酸酯((+)-2-(1-hydroxyl-4-oxocyclohexyl)ethyl caffeate,JH2)对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小鼠急性耳肿胀模型评价JH2的体内药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检测JH2对AA通路中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AA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中,JH2能显著抑制AA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程度和组织蛋白渗出量,并降低小鼠发炎耳组织中白三烯B4(leukotrienes B4,LTB4)的生成量.体外活性研究显示,JH2对5-LOX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2.16μmol/L.说明JH2对AA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JH2抑制AA通路中5-LOX的活性从而降低炎症介质LTB4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耳肿胀 角蒿咖啡酸 花生四烯酸 5-脂氧酶 白三烯B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子中的一个新的乌苏烷咖啡酸酯类成分(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雷静 钱士辉 蒋建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从急性子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酯成分,命名为α-香树脂醇咖啡酸酯。
关键词 IMPATIENS balsamina L α-香树脂醇咖啡酸 三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苏合香酯的合成
7
作者 孙凌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3期222-226,共5页
本文由α-苯乙醇与丙酸用共沸酯化的方法合成了丙酸苏合香酯.测定了它的理化常数和性能,用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了它的结构,并探讨了影响反应产率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 丙酸苏合香 合成香料 Α-苯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梗五加根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8
8
作者 于凯 宋洋 +2 位作者 路阳 熊志立 李发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9-472,共4页
从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提取分离得到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表芝麻脂素(1)、(-)-芝麻脂素(2)、赛菊芋黄素(3)、洒维宁(4)、咖啡酸甲酯(5)... 从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提取分离得到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表芝麻脂素(1)、(-)-芝麻脂素(2)、赛菊芋黄素(3)、洒维宁(4)、咖啡酸甲酯(5)、对羟基桂皮酸(6)、(-)-丁香脂素(7)、(+)-松脂素(8)。化合物8是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5是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和7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梗五加根 苯丙素类化合物 (+)-表芝麻脂素 咖啡酸 (+)-松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中活性成分的体外抗癌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洁 翁新楚 毕开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对紫草中化学成分进行了抗癌活性研究。以顺氯氨铂(DDP)为阳性对照,通过形态学、MTT实验考察了从紫草中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进行了评价。... 对紫草中化学成分进行了抗癌活性研究。以顺氯氨铂(DDP)为阳性对照,通过形态学、MTT实验考察了从紫草中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个化合物在体外对两株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去氧紫草素(Ⅰ)、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Ⅱ)、异丁酰紫草素(Ⅲ)、紫草素(Ⅳ)、甲基紫草素(Ⅴ)、β-谷甾醇(Ⅵ)、咖啡酸脂肪醇酯混合物(Ⅶ)和DDP对胃癌细胞MGC-803的IC50分别为:1.7、1.4、7.0、0.5、1.5、>100、>100和4.4μg/mL;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分别为:1.5、1.3、34.0、1.3、1.4、>100、>100和7.6μg/mL。证明从紫草分离得到的萘醌类化合物(Ⅰ-Ⅴ)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药效依赖关系,其中化合物Ⅰ、Ⅱ、Ⅳ、Ⅴ的抗肿瘤活性远强于阳性药物DDP。化合物Ⅵ、Ⅶ则没有抑制这两株癌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抗肿瘤 去氧紫草素 β 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 异丁酰紫草素 紫草素 甲基紫草素 β-谷甾醇 咖啡酸脂肪醇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香芸火绒草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云玲 祝汪洋 +1 位作者 谭静玲 张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1-445,共5页
为对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抗炎活性研究,本实验通过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从香芸火绒草的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1H NMR、13C NMR)分别鉴定为... 为对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抗炎活性研究,本实验通过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从香芸火绒草的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1H NMR、13C NMR)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咖啡酸-β-苯乙醇酯(2)、原儿茶酸(3)、tyrosol(4)、对羟基苯甲酸(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异莨菪亭(7)、7-(2,3-epoxy-3-methyl-3-butyloxy)-6-methoxycoumarin(8)、洋芹素(9)、牡荆素(10)、5-羟基-4',7-二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11)、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12)、百蕊草素Ⅲ(13)、methyl flavogallonate(14)、3,5,7,3',4'-pentahydroxyflavone (15)、木犀草素(16)、高良姜素(17),其中化合物1~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抗菌筛选发现发化合1、2、4~6、9、10、13~17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蜡状芽孢菌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芸火绒草 咖啡酸-β-苯乙醇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蜂产品中的研究进展(续)
11
作者 陈长宝 刘新迎 +4 位作者 汪建民 牛华星 王士强 秦浩然 尹旭升 《中国蜂业》 2017年第8期44-47,共4页
(续《中国蜂业)2017年第7期) 3.2咖啡酸苯乙酯 咖啡酸苯乙酯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儿茶酚环是一种常见的自由基清除结构。因此,对菇类资源中咖啡酸苯乙酯的探索以及其抗氧化机制的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续《中国蜂业)2017年第7期) 3.2咖啡酸苯乙酯 咖啡酸苯乙酯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儿茶酚环是一种常见的自由基清除结构。因此,对菇类资源中咖啡酸苯乙酯的探索以及其抗氧化机制的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李宁例以咖啡酸苯乙酯为印迹分子,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四氢呋喃和异辛烷的混合溶液作为致孔剂合成M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咖啡酸苯乙 蜂产品 二甲基丙烯酸 多酚类化合物 4-乙烯吡啶 分子结构 自由基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