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椹鲜果经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保鲜处理后的主要活性成分检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杨采风 李长龙 +4 位作者 周雨 郑煜 盛晟 丁靖志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可溶于水,具有抑菌、杀菌等生物活性。利用自行合成的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处理桑椹鲜果后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寻找新的桑椹保鲜剂提供理论依据。采摘的桑椹鲜果分别经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5 g/L壳聚... 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可溶于水,具有抑菌、杀菌等生物活性。利用自行合成的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处理桑椹鲜果后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寻找新的桑椹保鲜剂提供理论依据。采摘的桑椹鲜果分别经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的混合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和蒸馏水处理后低温(4℃)储存,于不同时间段测定各处理组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花青素、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及含水率。结果表明,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溶液处理可以减缓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及含水率的降低速度,并在一定程度提高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至储存第18天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5倍、1.40倍、1.93倍,至储存第15天时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1倍、1.26倍。试验结果提示: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用于桑椹鲜果的保鲜可以较好地保护桑椹的营养保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 保鲜剂 桑椹 花青素 多酚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衍生物对自由基致DNA氧化损伤的联合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瑞锐 尹文琴 +3 位作者 李磊 王丽 陈丽君 戴金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9-15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咖啡酸衍生物(CADs):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阿魏酸(Ferulic acid,FeA)、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oA)对自由基致DNA损伤的联合抑制保护效果。方法:运用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反应模型观察不同组成的CADs对自由基的... 目的:探讨咖啡酸衍生物(CADs):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阿魏酸(Ferulic acid,FeA)、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oA)对自由基致DNA损伤的联合抑制保护效果。方法:运用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反应模型观察不同组成的CADs对自由基的淬灭效应,以CuSO_4-Phen-VitC-H_2O_2-DNA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不同成分的多酚类物质对·OH致DNA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在30min时间内,三种CADs联合组在浓度为25、50、100、200μg/mL时,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28.93%、58.39%、83.93%和84.09%;对·OH清除率分别为33.43%、55.27%、71.23%、77.49%。在DNA化学发光体系中,在25~200μg/mL范围内,三种CADs联合组对DNA损伤产物发光抑制率为12.49%~81.09%。结论:CADs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抑制羟自由基引发的DNA损伤程度,并延迟其受损伤的时间。在各实验组中三种CADs联用组在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DNA损伤产物发光抑制率以及保护DNA损伤的能力均最强,体现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衍生物 自由基 DNA损伤 协同作用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色谱法测定菊花中咖啡酸衍生物和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程 陈存武 +2 位作者 孙传伯 韩邦兴 何晓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84-2088,共5页
目的利用反相色谱法测定菊花中咖啡酸衍生物和黄酮类成分的含有量。方法样品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50 mm×4.6 mm,3.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80 n... 目的利用反相色谱法测定菊花中咖啡酸衍生物和黄酮类成分的含有量。方法样品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50 mm×4.6 mm,3.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80 nm。采用外标法对8种成分进行含有量测定。结果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3),平均加样回收率99.05%~101.00%,RSD 0.47%~0.65%。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菊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咖啡酸衍生物 黄酮类 反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叶 李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41-345,共5页
咖啡酸及其衍生物(CADs)广泛存在于日常的食品/膳食中,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CADs从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改变、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特性和表观遗传学调控等方面阐述其抗... 咖啡酸及其衍生物(CADs)广泛存在于日常的食品/膳食中,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CADs从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改变、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特性和表观遗传学调控等方面阐述其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为研究食品中生物活性因子的健康促进作用和膳食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衍生物 抗肿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对桑丁香假单胞菌的抑制活性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红志 王方芹 +2 位作者 王俊 盛晟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0,共8页
咖啡酸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尤其是抑菌活性被应用于农作物病害防治。以天然咖啡酸为先导化合物合成8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采用平板扩散法测试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对桑疫病病原菌桑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 咖啡酸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尤其是抑菌活性被应用于农作物病害防治。以天然咖啡酸为先导化合物合成8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采用平板扩散法测试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对桑疫病病原菌桑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咖啡酸、咖啡酸甲酯、咖啡酸乙酯、咖啡酸丙酯和咖啡酸异丙酯对桑丁香假单胞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K)无抑制作用;而咖啡酸丁酯、咖啡酸戊酯、咖啡酸己酯和咖啡酸苯乙酯对桑丁香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咖啡酸丁酯、咖啡酸苯乙酯对桑丁香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1.0 cm。进一步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初筛有抑菌活性的4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对桑丁香假单胞菌的MIC_(50)值和MIC_(90)值,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咖啡酸戊酯、咖啡酸丁酯、咖啡酸苯乙酯、咖啡酸己酯。试验结果提示,初筛的4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具有开发为桑疫病防治专用抑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咖啡酸酯类衍生物 桑丁香假单胞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锥菊及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和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艳玲 杨楚 +1 位作者 王静 肖天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7-1020,共14页
紫锥菊(Echinacea)是备受欢迎的天然植物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抑菌等多重生物活性。作为一种安全且具有强免疫活性的天然药物,紫锥菊及其提取物成为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从紫锥菊物种中分离出了多组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如多... 紫锥菊(Echinacea)是备受欢迎的天然植物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抑菌等多重生物活性。作为一种安全且具有强免疫活性的天然药物,紫锥菊及其提取物成为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从紫锥菊物种中分离出了多组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如多糖、糖蛋白、烷酰胺类化合物和咖啡酸类衍生物等,大量研究证明它们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如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 N-末端激酶(JNK)等发挥免疫作用,以及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Nrf2-Keap1)、核因子kappa B(NF-κB)等发挥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在天然原料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在动物养殖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动物试验表明,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动物生长,缓解氧化应激,提高繁殖性能,并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抗病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从而保障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益。这种天然的功能性添加剂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为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的选择。作者就紫锥菊的主要化学组分及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规范紫锥菊有效成分的标准化提取、深入探究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拓宽其在畜禽和水产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烷酰胺类化合物 咖啡酸衍生物 NF-κB/MAPK/TLR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紫锥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华 方和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第3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紫锥菊属 免疫增强剂 紫锥菊提取物 菊苣酸 巨噬细胞 抗生素 松果菊 咖啡酸衍生物 细菌感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锥菊不定根悬浮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田启云 安冬 +2 位作者 孙丽娜 张宗申 吴春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53-359,共7页
紫锥菊是可替代化学抗病毒药物的绿色、安全的天然免疫增强剂。传统栽培紫锥菊需要3—5年,产量低,药理活性物质含量不稳定,而不定根的大规模培养具有生产周期短、药性稳定、可工厂化生产,是解决目前对紫锥菊需求日益增长的有效途径... 紫锥菊是可替代化学抗病毒药物的绿色、安全的天然免疫增强剂。传统栽培紫锥菊需要3—5年,产量低,药理活性物质含量不稳定,而不定根的大规模培养具有生产周期短、药性稳定、可工厂化生产,是解决目前对紫锥菊需求日益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紫锥菊不定根的诱导,理化因子对生理活性物质积累影响及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并阐述其发展前景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不定根 悬浮培养 咖啡酸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条蜂胶化学成分分析
9
作者 蔡蕊 王世盛 +2 位作者 李悦青 郭修晗 赵伟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8,共5页
该文对荆条蜂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考察,蜂胶原胶经体积分数65%的乙醇于80℃加热得到蜂胶提取物,将提取物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逐级溶剂分配、硅胶色谱柱层析、重结晶、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从乙酸乙酯部分分离... 该文对荆条蜂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考察,蜂胶原胶经体积分数65%的乙醇于80℃加热得到蜂胶提取物,将提取物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逐级溶剂分配、硅胶色谱柱层析、重结晶、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从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31个化合物,通过对化学物理性质分析以及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的测定解析,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其中,黄酮类化合物14个,肉桂酸衍生物7个,咖啡酸酯类化合物6个,其他类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蜂胶 黄酮类化合物 肉桂酸类衍生物 咖啡酸酯类衍生物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渣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晏 宋文淼 +4 位作者 朱丹 张东阳 盛晟 王俊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引发桑青枯病的病原细菌。为了寻求防治桑青枯病的天然药剂,以工业提取黄酮化合物剩余的蜂胶渣为原料,经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及石油醚等溶剂分级浸提获得除蜡蜂胶渣提取物。通过比浊法... 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引发桑青枯病的病原细菌。为了寻求防治桑青枯病的天然药剂,以工业提取黄酮化合物剩余的蜂胶渣为原料,经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及石油醚等溶剂分级浸提获得除蜡蜂胶渣提取物。通过比浊法测试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5个生理小种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8.36%~99.73%),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溶剂的提取物(P〈0.05)。0.1 mg/m L除蜡蜂胶渣乙醇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RS-5菌株的抑制率达91.61%±4.75%,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 L,最小杀菌浓度为4 mg/m L,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部分病原细菌发生变形和细胞壁破损,用平板法监测到菌体的泳动性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基于负离子全扫描模式的LC-MS谱图鉴定除蜡蜂胶渣中主要含有咖啡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包括咖啡酸丙酯、咖啡酸丁酯、咖啡酸苯乙酯及咖啡酸戊酯),采用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检测出其中所含咖啡酸和咖啡酸苯乙酯的质量比为1∶3.3。研究结果表明,除蜡蜂胶渣的乙醇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该提取物有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来源的桑青枯病防控药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渣 乙醇提取物 咖啡酸衍生物 抑菌活性 青枯劳尔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