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中咖啡酰化合物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铁军 郑杰民 +2 位作者 芮耀诚 邱彦 张卫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 (DC- 1,DC- 2 ,DC- 3)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 PC)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 (L DH )释放量为指标测定 BCMEC损伤 ,比色法测定药物... 目的 :研究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 (DC- 1,DC- 2 ,DC- 3)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 PC)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 (L DH )释放量为指标测定 BCMEC损伤 ,比色法测定药物体外抗氧化和抗活性氧能力。结果 :L PC(2 .5μg/ m l)与 BCMEC孵育 2 4h后 ,可显著增加 L DH释放 ;3种咖啡酰化合物均可显著抑制 L DH释放 ,其作用强度 DC3>DC2 >DC1;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 ,其强度 DC2 >DC3>DC1。结论 :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对 L PC引起的 BCM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化合物 血管内皮细胞 溶血磷脂胆碱 乳酸脱氢酶 抗氧化 脑血管病 灯盏花 BCM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文卿 李玲玉 +3 位作者 张利 左兆河 郑振佳 马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20,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和数据库检索获取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对应靶点、抑菌相关靶点及两者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网...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和数据库检索获取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对应靶点、抑菌相关靶点及两者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KEGG)分析。结果: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对应靶点483个,抑菌相关靶点805个,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作用靶点75个,起关键作用的为TNF、AKT1、ALB、MMP9、EGFR、MAPK8等靶点。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应激反应、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多细胞生物过程、细胞讯息传递等生物过程,并通过细胞外基质组织、胶原蛋白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激活和神经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共同发挥作用。化合物与分子靶点对接结果良好,验证了网络构建预测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其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奎宁酸类化合物 网络药理学 抑菌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玲玉 朱文卿 +3 位作者 朱姗姗 张利 张鹏 郑振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6-24,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和数据库检索获取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作用靶点以及与Ⅱ型糖尿病相关的疾病靶点,绘制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成分-疾病-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和数据库检索获取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作用靶点以及与Ⅱ型糖尿病相关的疾病靶点,绘制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成分-疾病-靶点"功效作用网络,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并将核心靶点蛋白与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对应靶点483个,Ⅱ型糖尿病相关靶点2214个,交集靶点211个,关键靶点37个。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细胞外基质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激活、胶原蛋白降解等多条通路,主要涉及AKT1、MMP3、MMP9、HIF1A、IGF1R、MAPK8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通过调控葡萄糖代谢以及调节相关蛋白质发挥作用。化合物与分子靶点对接结果良好,验证了网络构建预测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预测了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关键靶点与作用机制,为深入开展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咖啡奎宁酸类化合物 Ⅱ型糖尿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