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汉初的咏物小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金前文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13,共4页
-
文摘
汉初咏物小赋具有写物注重刻画、有铺张之风、主题表达以颂为主等特点。汉初咏物小赋为汉赋提供了基本的写作范式,在汉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关键词
汉初
咏物小赋
特点
影响
-
Keywords
the early Han Dynasty
little rhapsodies describing things
features
influenc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假草区以致兴 托禽族而言志——咏物小赋杂谈
- 2
-
-
作者
王立平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123-127,共5页
-
文摘
以铺陈文采,描绘事物,述行序志为表现手法的赋体、始兴于楚国,繁盛于汉代,流衍于魏晋。这种介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形式,跻身古代文苑,经历过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同时也进发过独特的奇光异彩。司马相如之流的以闭衍富丽,夸奇炫博著称的大赋,曾居辞赋之正宗,汉代以来专营此业的辞赋家,差不多都以写大赋而封官授爵,名扬天下。称“长赋之极轨”的张衡《二京赋》,有“洛阳为之纸贵”美称的左思《三都赋》,都是“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的洋洋大作,足见作者惨淡经营精雕篆刻的苦心。然而所有这些名噪一时的“京殿苑猎”“润色鸿业”的大赋,无不存在堆垛铺陈而无实。
-
关键词
咏物小赋
杂谈
大赋
白羽
唐玄宗
孤雁
蜘蛛
张九龄
《诠赋》
曹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魏晋南北朝咏物小赋
- 3
-
-
作者
池万兴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4,共4页
-
文摘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咏物小赋作了类型划分,并在艺术和思想方面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咏物小赋
特征
-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唐宋咏物诗略论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陈新璋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1-76,共6页
-
文摘
咏物诗,是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虽然这“物”与“人”往往是纠缠在一起的,但无论纠缠得多紧、多深,它总是以“物”为吟咏的主体.这“物”的含义是什么呢?可以说,除了“人”以外的客观现实都是物的内容.但专以表现田园山水风光的又不叫咏物诗,而叫山水诗或田园诗,因为那已是约定俗成,自成诗中一类了.所以,向来被认为是咏物诗的作品,所咏吟的物,主要是植物(如花卉)、动物(如禽兽)、器具(如各种摆设物、玩具)和某些自然风物(如风、云)等.虽然咏物诗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但作为文学作品,作者在表现客观外物的时候,总是带着主观感情和意识的.所以抒情与言志常常与对外物的吟咏联系在一起.这样,人们在阅读、评价咏物诗的时候,就不仅着眼于诗中对所咏之物的描绘,而且乐于探究诗中通过咏物所抒写的思想感情.
-
关键词
咏物诗
唐宋
牡丹诗
作品
“物”
苏拭
抒情言志
刺桐花
咏物小赋
刘禹锡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汉赋变体论析
- 5
-
-
作者
刘竹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32-36,共5页
-
文摘
本文以汉赋几次变体的文学现象为透视点,阐述了汉赋从源起到三次文体大演变的过程,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文章概念的认识及文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变化,总结归纳了文本体式变化的基本规律。作者认为从文体学的角度阐释复杂的文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将今天的文学评论推向一个更深的、更为客观准确的高度。
-
关键词
骚赋蜕变
散赋定制
大赋登极
抒情咏物小赋回复传统
社会历史大背景
文章文学观念更新
为艺术而艺术
赋家俳优式地位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