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社会的道德诉求与大学生和谐道德养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国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和谐社会的道德诉求,应当是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而大学生的和谐道德应包括和谐道德认识、和谐道德选择和和谐道德实践三大内容。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和谐道德的养成应着重协调好合作与竞争、奉... 和谐社会的道德诉求,应当是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而大学生的和谐道德应包括和谐道德认识、和谐道德选择和和谐道德实践三大内容。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和谐道德的养成应着重协调好合作与竞争、奉献与索取以及认知与行为三对范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道德 道德诉求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道德”及其形成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世梅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和谐道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种道德共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和谐道德的重要规范;"八荣八耻"是"和谐道德"的总体要求。"和谐道德"的形成要依据国家的推行和对公众的道德动员... "和谐道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种道德共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和谐道德的重要规范;"八荣八耻"是"和谐道德"的总体要求。"和谐道德"的形成要依据国家的推行和对公众的道德动员以及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联姻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道德 规范 形成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和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与精神蕴涵 被引量:1
3
作者 金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关系.而对人、自然、社会的关心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其直指和谐人格的道德理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充满仁爱的群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透视人文情...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关系.而对人、自然、社会的关心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其直指和谐人格的道德理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充满仁爱的群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透视人文情怀的和谐生态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道德教育思想 和谐社会 精神蕴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党员教师和谐道德人格生成问题研究
4
作者 彭兴富 陈德祥 +1 位作者 肖廷飞 杜修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1,共3页
高校党员教师的和谐道德人格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职业道德规范与理想道德人格的有机结合。高校党员教师要自觉站在时代前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把党性锻炼与和谐道德人格修养有机统一起来,这既是和谐道德人格生成的有效途径,... 高校党员教师的和谐道德人格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职业道德规范与理想道德人格的有机结合。高校党员教师要自觉站在时代前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把党性锻炼与和谐道德人格修养有机统一起来,这既是和谐道德人格生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教师先进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的职业意识的双重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员教师 和谐道德人格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和形成的途径
5
作者 曾杰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24-125,共2页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和形成是一项全新的德育实践,需要好的、富有创新意义的途径来实现。文章从主体化、互动化、课堂化、网络化、生态化、生活化、模式化、道德回报制度化等方面入手,探究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和形成的途径,为高...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和形成是一项全新的德育实践,需要好的、富有创新意义的途径来实现。文章从主体化、互动化、课堂化、网络化、生态化、生活化、模式化、道德回报制度化等方面入手,探究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和形成的途径,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化德育工作的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提供新的实践思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道德 德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和谐道德教育
6
作者 牟宏玮 简福平 王金良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X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道德教育 市场经济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文化修养以促进和谐道德的形成
7
作者 曹承明 易延华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12期28-30,共3页
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正处于知识储备和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就更要注意自身的文化修养。现在的中学生比以前的学生聪明多了,进步多了,知识结构也先进了。思维敏捷,常常语出惊人,但是问题也不少。因此,我们势必... 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正处于知识储备和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就更要注意自身的文化修养。现在的中学生比以前的学生聪明多了,进步多了,知识结构也先进了。思维敏捷,常常语出惊人,但是问题也不少。因此,我们势必探索和谐德育的建构与操作,而对中学生来说,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就成了现阶段中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文化修养 和谐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人格的道德起点——和谐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晓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共4页
和谐是一种伦理性的概念,人格和谐的根本是德性和谐。道德有类型也有阶梯,不同道德有不同的伦理取向,也会有不同的道德后果。和谐不仅具有道德的特征,而且也是独特的道德类型。东方伦理对和谐情有独钟,爱、礼让、宽容是东方伦理的核心,... 和谐是一种伦理性的概念,人格和谐的根本是德性和谐。道德有类型也有阶梯,不同道德有不同的伦理取向,也会有不同的道德后果。和谐不仅具有道德的特征,而且也是独特的道德类型。东方伦理对和谐情有独钟,爱、礼让、宽容是东方伦理的核心,是一种由内向外的道德建构过程,用对自己的标准来感召他者的伦理方法。今天,我们与道德的他者相遇,要求和谐成为一种伦理的标准和道德的品质,同样也必然是人格塑造的道德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人格 和谐德性 和谐道德 道德类型 道德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内在和谐论要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永庆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6,共6页
道德内在和谐的研究有着理论和实践的意义。道德内在和谐既是道德外在和谐的前提,又是道德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从其自身的视角,道德内在和谐是主体、客体、目标、现实任务、方法手段、评估反馈等环节的有机统一。道德内在和谐的... 道德内在和谐的研究有着理论和实践的意义。道德内在和谐既是道德外在和谐的前提,又是道德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从其自身的视角,道德内在和谐是主体、客体、目标、现实任务、方法手段、评估反馈等环节的有机统一。道德内在和谐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道德主体的和谐建设,构建良性运行机制,确立突破口、关键点及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道德内在和谐 道德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心理和谐教育论要 被引量:4
10
作者 欧阳永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18,共3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和谐状况与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缺陷,生成了"道德心理和谐"的教育主题。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反思、儒家道德和谐思想发掘、马克思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为探寻"和谐的道德心理"教...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和谐状况与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缺陷,生成了"道德心理和谐"的教育主题。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反思、儒家道德和谐思想发掘、马克思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为探寻"和谐的道德心理"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大学生道德心理和谐教育应坚持心身和谐、道德心理修养与道德环境的交互和谐、个体道德心理与团体道德文化的和谐等原则,着重解决道德心理过程的情知交融、道德心与德行和谐、道德个性和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教育 道德心理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
11
作者 杨艳春 王水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5-37,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培植和谐文化、构筑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中的价值系统和互动品格,使它们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培植和谐文化、构筑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中的价值系统和互动品格,使它们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夯实培育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科学揭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南,科学建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培植和谐文化中的价值系统,科学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的互动品格,从矛盾、创新的视角科学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探索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思想 和谐文化 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和谐是成人高校德育的现实要求
12
作者 卿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95-96,共2页
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它要求实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目前,成人高校学生的道德状况存在许多不和谐的表现和因素,因此,提倡道德和谐并以此为目标构建和谐道德教育机制应成为成人高校德育的现实目标。
关键词 道德和谐 成人高校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道德内化的和谐旅游职业人的培养
13
作者 谭为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0-62,共3页
旅游高职院校是培养未来旅游职业人的重要场所。作为合格的旅游职业人,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旅游职业道德;而且只在形式上获取旅游职业道德的理论要义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它们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再外... 旅游高职院校是培养未来旅游职业人的重要场所。作为合格的旅游职业人,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旅游职业道德;而且只在形式上获取旅游职业道德的理论要义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它们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再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在未来的旅游业职场上获得较大的成功。因此,旅游高职院校应当坚持和谐育人的理念,立足于旅游职业人的本色,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职业人和谐培养职业道德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拓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新庚 佘知资 罗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73-576,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方位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尤需着力开掘整合和谐理念、凝聚思想意志的政治保障功能,推崇和谐文化、增强内在动力的思想激励功能,倡导和谐道德、营造和谐氛围的道德彰显功能,培育和谐心理、协调身心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方位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尤需着力开掘整合和谐理念、凝聚思想意志的政治保障功能,推崇和谐文化、增强内在动力的思想激励功能,倡导和谐道德、营造和谐氛围的道德彰显功能,培育和谐心理、协调身心矛盾的社会调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理念 和谐文化 和谐道德 和谐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令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和谐构想:灵魂和谐、道德和谐、政治和谐,论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柏拉图社会和谐思想具有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关键词 柏拉图 社会和谐 灵魂和谐 道德和谐 政治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