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被引量:
4
1
作者
史艺军
马桂萍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新时期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多个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新时期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多个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思想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7,共5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中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笔者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重要著作基础上,认真解读其和谐社会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中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笔者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重要著作基础上,认真解读其和谐社会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和谐社会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书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1,共4页
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理论支持的情况下,研究和思考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对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论述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涉及到他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思想...
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理论支持的情况下,研究和思考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对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论述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涉及到他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思想、关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和谐社会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的原则及途径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9-50,共2页
对当代大学生加强和谐社会思想的教育,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认真探讨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社会思想
教育
原则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和谐社会思想看档案服务
被引量:
4
5
作者
齐建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思想
档案服务工作
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
共产党执政
中国共产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和谐社会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骐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7,共3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思想
科学
社会
主义理论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
7
作者
杨艳春
王水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5-37,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培植和谐文化、构筑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中的价值系统和互动品格,使它们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培植和谐文化、构筑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中的价值系统和互动品格,使它们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夯实培育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科学揭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南,科学建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培植和谐文化中的价值系统,科学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的互动品格,从矛盾、创新的视角科学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探索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思想
和谐
文化
和谐社会思想
道德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意蕴
8
作者
樊跃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包含着丰富深邃的哲理内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观、突出"联系"的辩证法是其主要构成要素。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所蕴涵的哲学意蕴,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是和...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包含着丰富深邃的哲理内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观、突出"联系"的辩证法是其主要构成要素。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所蕴涵的哲学意蕴,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和谐社会思想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9
作者
王岗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5-87,共3页
老子的和谐社会思想来源于“古之道术”的天道自然无为哲学思想。天道”重要的品德是自然无为。天道对于万物创生和养育的功能,是在自然而然中进行的;天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通过一些能够体现天道的基本精神的“圣人”得到贯彻的。...
老子的和谐社会思想来源于“古之道术”的天道自然无为哲学思想。天道”重要的品德是自然无为。天道对于万物创生和养育的功能,是在自然而然中进行的;天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通过一些能够体现天道的基本精神的“圣人”得到贯彻的。老子通过圣人按其自然无为思想,构建理想的“小国寡民”和谐社会,体现他的“怀古”情结和对古代氏族社会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和谐社会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与启示
10
作者
张广智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9,共5页
中外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对三个时期和谐社会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到不少启示:消灭剥削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发展生产力是增强和谐社会物质基础的正确途径;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为...
中外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对三个时期和谐社会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到不少启示:消灭剥削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发展生产力是增强和谐社会物质基础的正确途径;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执政为民的国家政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
和谐社会思想
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解读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果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0,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计中,认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矛盾得到真正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实质是一种社会最高级的和谐社会形式。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和谐社会思想
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
12
作者
王春梅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2,共3页
邓小平的著作和讲话中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它为我们党系统提出和谐社会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
邓小平的著作和讲话中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它为我们党系统提出和谐社会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和谐社会思想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学说的和谐社会
13
作者
李新富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22,共3页
马克思经典作家现实地提出了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理论,并成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学说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奠定了哲学和社会学基础;其蕴含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
马克思经典作家现实地提出了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理论,并成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学说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奠定了哲学和社会学基础;其蕴含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学说
和谐社会思想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体完善: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14
作者
王威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0,共3页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思想
个体
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
建设
马克思哲学
人的自由
价值诉求
中心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的深层意蕴
15
作者
徐水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共5页
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人道的支配自然。马克思人道的支...
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人道的支配自然。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其实质是一种人、自然与社会和谐思想。今天重温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道的支配自然
和谐社会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被引量:
4
1
作者
史艺军
马桂萍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新时期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多个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新境界。
关键词
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思想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薇
机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7,共5页
文摘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中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笔者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重要著作基础上,认真解读其和谐社会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和谐社会思想
Keywords
Marx
Engels
harmonious society ideology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书林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1,共4页
文摘
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理论支持的情况下,研究和思考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对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论述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涉及到他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思想、关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等。
关键词
毛泽东
和谐社会思想
分类号
A84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的原则及途径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为
机构
湘南学院宣传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9-50,共2页
文摘
对当代大学生加强和谐社会思想的教育,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认真探讨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社会思想
教育
原则
途径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和谐社会思想看档案服务
被引量:
4
5
作者
齐建华
机构
集美大学档案馆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思想
档案服务工作
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
共产党执政
中国共产党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G273.5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和谐社会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骐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7,共3页
文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和谐社会思想
科学
社会
主义理论
继承
发展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
7
作者
杨艳春
王水平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5-37,共3页
基金
江西省"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研究"(06ks08)和"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6ks13)的阶段性成果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合法性研究"(05JA710002)
江西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支持
文摘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培植和谐文化、构筑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中的价值系统和互动品格,使它们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夯实培育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科学揭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南,科学建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培植和谐文化中的价值系统,科学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的互动品格,从矛盾、创新的视角科学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探索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思想
和谐
文化
和谐社会思想
道德基础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意蕴
8
作者
樊跃发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摘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包含着丰富深邃的哲理内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观、突出"联系"的辩证法是其主要构成要素。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所蕴涵的哲学意蕴,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坐标。
关键词
邓小平
和谐社会思想
哲学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9
作者
王岗峰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5-87,共3页
文摘
老子的和谐社会思想来源于“古之道术”的天道自然无为哲学思想。天道”重要的品德是自然无为。天道对于万物创生和养育的功能,是在自然而然中进行的;天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通过一些能够体现天道的基本精神的“圣人”得到贯彻的。老子通过圣人按其自然无为思想,构建理想的“小国寡民”和谐社会,体现他的“怀古”情结和对古代氏族社会的超越。
关键词
老子
和谐社会思想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与启示
10
作者
张广智
机构
徐州行政学院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9,共5页
文摘
中外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对三个时期和谐社会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到不少启示:消灭剥削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发展生产力是增强和谐社会物质基础的正确途径;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执政为民的国家政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关键词
中外
和谐社会思想
发展
启示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解读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果心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思政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0,共3页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计中,认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矛盾得到真正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实质是一种社会最高级的和谐社会形式。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和谐社会思想
自由全面发展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
12
作者
王春梅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2,共3页
文摘
邓小平的著作和讲话中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它为我们党系统提出和谐社会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和谐社会思想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A84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学说的和谐社会
13
作者
李新富
机构
河池学院社科部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22,共3页
文摘
马克思经典作家现实地提出了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理论,并成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学说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奠定了哲学和社会学基础;其蕴含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学说
和谐社会思想
价值分析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完善: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14
作者
王威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0,共3页
文摘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关键词
和谐社会思想
个体
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
建设
马克思哲学
人的自由
价值诉求
中心议题
分类号
C921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的深层意蕴
15
作者
徐水华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共5页
文摘
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人道的支配自然。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其实质是一种人、自然与社会和谐思想。今天重温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
人道的支配自然
和谐社会思想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史艺军
马桂萍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
吴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张书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的原则及途径
陈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以和谐社会思想看档案服务
齐建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和谐社会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张骐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学观照
杨艳春
王水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意蕴
樊跃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老子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王岗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外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与启示
张广智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解读及其当代价值
黄果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
王春梅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马克思学说的和谐社会
李新富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个体完善: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王威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的深层意蕴
徐水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