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北群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9-183,共5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本刊特组织笔谈从不同方面进行研讨。李北群的文章讨论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胡翠萍、潘佶琦讨论了高校规章制度的程序,侯赤梅、丁建辉讨论独立学院的教师人...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本刊特组织笔谈从不同方面进行研讨。李北群的文章讨论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胡翠萍、潘佶琦讨论了高校规章制度的程序,侯赤梅、丁建辉讨论独立学院的教师人才队伍建设,高鸣讨论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 制度建设 高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基点 和谐社会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靖 李思然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在我国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 在我国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反映了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 执政规律 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社会团结”看“和谐社会”——一种关于“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威海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10期95-99,共5页
本文将“和谐社会”与杜尔凯姆的“社会团结”概念相对照,探讨了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蕴涵的异同;在杜尔凯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而阐述了民主法制建设对中国和谐社... 本文将“和谐社会”与杜尔凯姆的“社会团结”概念相对照,探讨了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蕴涵的异同;在杜尔凯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而阐述了民主法制建设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作者认为,杜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对我们从学理上进一步完善“和谐社会”概念具有启发意义,他对两类社会团结的划分为我们区别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他提出的实现社会团结的条件,则对我们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团结 传统和谐社会 现代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
4
作者 陈付龙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从认识和理论层面推进到实践层面。因此,在大力倡导和研究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下,在实然和应然的层面解决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是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现实课题。基于此,文章从公平正...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从认识和理论层面推进到实践层面。因此,在大力倡导和研究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下,在实然和应然的层面解决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是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现实课题。基于此,文章从公平正义、权益共享、共生共在的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伦理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的本质 六届六中全会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分析
5
作者 李新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7-9,共3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领导干部 责任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六届六中全会 领导核心作用 和谐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李乐刚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3期78-81,共4页
从总体布局的逻辑关系看,和谐社会建设应定位于“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问题;不宜为了强调“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而把它单独提出来,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管总的东西。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将和谐社会理论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 从总体布局的逻辑关系看,和谐社会建设应定位于“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问题;不宜为了强调“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而把它单独提出来,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管总的东西。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将和谐社会理论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建构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谐社会可以做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目标要素来定位,并在这样一个定位下面来作文章。这个要素不是唯一的,它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奋斗目标的四个组成要素之一。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应首先从那些解决起来无需花钱或花钱较少,而主要依靠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问题入手,以期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理论 和谐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者思维方式的新要求
7
作者 王伟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领导者责任 思维方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 领导责任 社会发展 全局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心理学界召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玉芳 张侃 +10 位作者 王登峰 周晓林 乐国安 林崇德 荆其诚 高文斌 王二平 傅小兰 许燕 孙向红 刘正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心理学 心理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座谈会 学习 六届六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被引量:3
9
作者 韩云金 蔡君荣 +1 位作者 钟文晶 张日新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治 学生党支部 “推优”工作 推优 高校党建工作 学生党员 构建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有效手段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向德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工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管理体制 人民群众 安定有序 创造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专题--社会工作:和谐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变革力量 被引量:22
11
作者 文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社会工作教育 和谐社会建设 管理体制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才队伍 力量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建设与共青团工作创新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郗杰英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8,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了人民群众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实现初步小康,物质文化生活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满足之后,对共享发展、人际和谐、环境友好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了人民群众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实现初步小康,物质文化生活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满足之后,对共享发展、人际和谐、环境友好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们顺应社会发展推进共青团事业的最大社会背景,因此,探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共青团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素琴 李益娟 谷佩云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4-76,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现代企业是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自然生态功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现代企业是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自然生态功能于一身的社会生态经济人。中小企业是指职工人数较少,资产(或收入)规模较小,管理组织简单,职责分工有限的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中小企业 绩效评价指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体系构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生态经济人 胡锦涛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心理素质提高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卫 李利 甄霜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届六中全会 社会和谐 心理和谐 根本出发点 幸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好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洪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23,共2页
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渠道,是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和谐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淮安市始终坚持“以人为... 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渠道,是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和谐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淮安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信访为民”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妥善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信访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群众利益 和谐社会建设 党和政府 以人为本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进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撑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显良 雷莹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2,共5页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和谐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和谐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精神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秦宣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6-22,共7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为此,必须弄清楚“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多层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从而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崭新的执政理念 被引量:5
18
作者 庄锡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97,共3页
本文认为,党中央已经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为统摄全局的执政理念,并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崭新执政格局。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有机的社会、自治的社会、公正的社会、温馨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朝这四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 执政理念 执政格局 和谐社会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和谐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孔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8,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指各项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相互交织的过程,是“五项建设”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政治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和政治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指各项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相互交织的过程,是“五项建设”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政治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和政治保障;诚信友爱是文化建设也即精神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充满活力主要是经济建设的范畴(也有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安定有序是社会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也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或更确切地说是社会子系统的和谐)、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果可以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五个方面综合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统计监测 构建和谐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建设 社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中国应急管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闪淳昌 《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第8期17-21,共5页
中国正致力于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政府在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 中国正致力于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政府在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应急管理工作 中国政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公共服务职能 生命财产安全 民主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