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和谐实践观的内在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苏星鸿 刘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5,共3页
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结合的世界观、个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价值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的历史观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谐实践观的内在特质,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 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结合的世界观、个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价值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的历史观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谐实践观的内在特质,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和谐实践 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共同体的和谐实践及其价值意蕴
2
作者 臧峰宇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18,共3页
当代共同体是在工业社会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状态的基础上建构的,其重要努力在于扬弃传统共同体的实践误区,将社会发展确立在人类和谐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当代共同体应该自觉地接受后工业社会的发展理念,将工业发... 当代共同体是在工业社会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状态的基础上建构的,其重要努力在于扬弃传统共同体的实践误区,将社会发展确立在人类和谐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当代共同体应该自觉地接受后工业社会的发展理念,将工业发展速度的提升规定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使人与人的竞争在和谐共进的维度展开,以完善和谐的公共空间。当代共同体的和谐实践体现了人对其类本性的把握,反映了人对其类生活的价值探究,当代共同体的价值诉求指向人类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和谐实践 价值意蕴 公共活动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和谐实践观
3
作者 赵允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6,共5页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片面实践观的根本性超越,并在这一超越的内在理路中形成总体性和谐的内在特质,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为和谐实践观。马克思的和谐实践观不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通过冲突、斗争等暴力实践手段,最终达到和...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片面实践观的根本性超越,并在这一超越的内在理路中形成总体性和谐的内在特质,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为和谐实践观。马克思的和谐实践观不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通过冲突、斗争等暴力实践手段,最终达到和谐目的,从而获得革命性价值上的指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实践观本身就内在地蕴涵着和谐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等关系中,全面展示了实践的和谐意蕴,更凸显建设性价值,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实践 生活实践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实践主体的特性、实践理念及其规范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建国 陈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54,共5页
实践理念是实践主体实践行为的观念向导。由于实践主体的多维性、国际化和智能化趋势,使得社会的实践理念呈现出多元性、差异性和冲突性,需要和谐的实践理念来规范。科学发展观是生成和谐实践理念的理论之源。
关键词 实践主体 实践理念 和谐实践 和谐理念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探析
5
作者 谷声然 谭辉旭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6,共4页
胡锦涛的实践哲学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征。文章分析了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求真务实、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等方面。基本特色体现在: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硬的更硬,软... 胡锦涛的实践哲学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征。文章分析了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求真务实、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等方面。基本特色体现在: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硬的更硬,软的更软;亲民、爱民,关心和保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以我为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实践哲学思想 求真务实 以人为本 和谐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性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海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和谐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的过程性体现为从观念和谐到实践和谐、从局部和谐到整体和谐、从初步和谐到比较和谐再到高度和谐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社会发展 观念和谐 实践和谐 局部和谐 整体和谐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