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新派诗”到诗界革命:中日诗学交流与晚清诗歌转型
1
作者
张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中国近代诗歌从“新派诗”发展到诗学革命,是一个内外激荡的过程。以黄遵宪、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接触到明治时期的多元诗学革新路径,通过对日本诗坛近代化过程的探察,意识到诗歌创作图求新变、走向通俗化,既向域外学习,又延续...
中国近代诗歌从“新派诗”发展到诗学革命,是一个内外激荡的过程。以黄遵宪、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接触到明治时期的多元诗学革新路径,通过对日本诗坛近代化过程的探察,意识到诗歌创作图求新变、走向通俗化,既向域外学习,又延续旧风格的必要性,选择性地吸纳现实题材、民间语言、“和制汉语”等多重诗学资源,形成创作实践,推动了近代诗歌转型,最终实现由“革新”向“革命”的跨越。值得注意的是,在批判传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因素的同时,他们力求“破旧”“立新”“守根”的辩证统一,以此探索出一条以传统为根基、以现代为方向的诗体革新道路。这一文化实践的意义,远超一时之文体变革,彰显出中华文化在跨文明交流中所具备的延展性和包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派
诗
”
和译西诗
黄遵宪
诗
界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新派诗”到诗界革命:中日诗学交流与晚清诗歌转型
1
作者
张惠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中外文学关系转型史研究”(项目编号:19BZW16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近代诗歌从“新派诗”发展到诗学革命,是一个内外激荡的过程。以黄遵宪、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接触到明治时期的多元诗学革新路径,通过对日本诗坛近代化过程的探察,意识到诗歌创作图求新变、走向通俗化,既向域外学习,又延续旧风格的必要性,选择性地吸纳现实题材、民间语言、“和制汉语”等多重诗学资源,形成创作实践,推动了近代诗歌转型,最终实现由“革新”向“革命”的跨越。值得注意的是,在批判传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因素的同时,他们力求“破旧”“立新”“守根”的辩证统一,以此探索出一条以传统为根基、以现代为方向的诗体革新道路。这一文化实践的意义,远超一时之文体变革,彰显出中华文化在跨文明交流中所具备的延展性和包容力。
关键词
“新派
诗
”
和译西诗
黄遵宪
诗
界革命
Keywords
“New Poetry School”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poetry
Huang Zunxian
Poetic Revolu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新派诗”到诗界革命:中日诗学交流与晚清诗歌转型
张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