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孙卫卫 王耀献 +5 位作者 刘尚建 刘玉宁 沈存 崔瑾 吕杰 王晓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861-864,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和解聚散方组,另设假手术组;术后7d、14d、21d分批取材,... 目的:研究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和解聚散方组,另设假手术组;术后7d、14d、21d分批取材,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病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和解聚散方组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均降低(P<0.05),肾小管损害百分比和肾间质损害分值较低(P<0.05),肾组织TGF-β1表达减少(P<0.05)。结论:和解聚散方可以降低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减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下调UUO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验证了和解聚散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解聚散法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的慢性肾炎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洁琼 刘尚建 王耀献 《国医论坛》 2017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40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入组要求的慢性肾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进行中药干预治疗。入组3月后,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对40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入组要求的慢性肾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进行中药干预治疗。入组3月后,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肾炎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慢性肾炎(CKD1~3期)患者本证中肺肾气虚证最多,标证中湿热证最多;基于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的中药干预治疗,对于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临床疗效较为满意,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较差;对于湿浊证、水湿证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湿热证临床疗效较差;对于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湿热质、瘀血质临床疗效较差;有效组治疗后血NF-κB、血MCP-1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NF-κB、尿MCP-1变化无明显差异性(P>0.05);湿热证血NF-κB、血MCP-1、尿NF-κB、尿MCP-1均较非湿热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NF-κB、血MCP-1可辅助监测临床疗效与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利用和解聚散法,并重视湿热在慢性肾小球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提高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 和解聚散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